1
|
中国电视频道化生存的理论构想及其营销策略——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吉象教授 |
彭吉象
杨乘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编剧:生存与表达、困境与突破——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68期青年编剧圆桌访谈 |
陈旭光
张明浩
徐洲赤
南镇
于法润
戴琪
满胜宠
卞芸璐
卢玥(整理)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成才的道路和艺术的底色——北京大学艺术学辅修、双学位培养工作的启示 |
丁宁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电视剧《要久久爱》北京大学研讨会暨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68期综述 |
杨宇
孙茜蕊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多元开放格局中的建设、争鸣与导引——论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2-2024)的选文理路与学术品格 |
陈旭光
蒋佳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2024年中国电影地形图:产业与艺术 |
陈旭光
卢玥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北大学人的电影研究:“学群”自觉与学术担当——《北大学人电影研究自选集》丛书首发式暨“北京大学的电影研究”研讨会综述 |
石小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8
|
艺术的终结还是美学的终结? |
董志强
陈小寒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如何国际化?美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与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挑战——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60期会议实录 |
鲁晓鹏
陈旭光
车琳
张振
张立娜
杨宇
蒋佳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0
|
北京大学第七届中国记者节系列公益活动综述 |
王寅博
马骏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研讨会综述 |
商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2
|
中国思想 艺术未来——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的独特道路 |
王一川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3
|
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
王立新
李平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4
|
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导演:生存环境、艺术观念与创作原则——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的“作者”之维 |
陈旭光
张明浩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5
|
“破”与“立”--关于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解读与思考 |
彭吉象
仝妍
洪宇涵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谢林与黑格尔艺术哲学中的“象征”之争 |
先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7
|
2023年中国电影艺术的三大表征或趋势 |
陈旭光
张明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试论艺术教育对创建一流大学的重要性 |
侯锡瑾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9
|
“现实向”电影的多元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想象力消费——2023年度中国电影艺术分析 |
张明浩
陈旭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20
|
女性主义与新艺术史的书写——兼论格里塞尔达·波洛克的女性主义艺术史观 |
王秋琪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