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医学时代肿瘤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季加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1-334,共4页
肿瘤样本资源对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研究影响巨大,尤其在精准医学时代肿瘤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变得更加重要。未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需要更为规范化的综合质量管理,以便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目前,... 肿瘤样本资源对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研究影响巨大,尤其在精准医学时代肿瘤样本库的规范化建设变得更加重要。未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运行和维护需要更为规范化的综合质量管理,以便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样本。目前,样本的采集管理以及相关临床病理数据的收集是我国样本库规范化建设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本库 自动数据处理 规范/组织和管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再论中国腹膜肿瘤学的建设发展与国际化历程
2
作者 李雁 朱正纲 +9 位作者 崔书中 梁寒 王辉 蔡国响 许洪斌 彭正 党诚学 武爱文 杨盈赤 杨智冉(翻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56-1262,共7页
腹膜癌是癌症治疗历史上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近40年来国际上致力于腹膜癌诊断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体系... 腹膜癌是癌症治疗历史上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近40年来国际上致力于腹膜癌诊断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体系的形成和优化。近20年来,中国的腹膜癌研究进步迅速,在仪器设备研发、技术方案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学科组织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快速融入腹膜肿瘤学国际联盟的国际化发展大格局。中国胃癌腹膜转移癌临床研究成果成为国际里程碑事件,C-HIPEC方案的推广实施,2021年国内主办第12届国际腹膜癌大会,都是该领域的突出成果,也使中国在腹膜癌诊治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但是,与中国腹膜癌患者的巨大治疗需求相比,腹膜肿瘤学发展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肿瘤学家加倍努力,推动立足于国情的中国腹膜癌防治研究走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术前与术后CEACA19-9CA72-4对不同分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国栋 武爱文 +2 位作者 李子禹 张连海 季加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术前、术后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对不同分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6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情况。所有患者均未行新辅...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术前、术后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对不同分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6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情况。所有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术前、术后均联合检测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分析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与胃癌复发的关系。结果:在Ⅰ、Ⅱ期胃癌患者中,CEA、CA19-9、CA72-4术前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0.0%、24.1%、22.6%,而术后阳性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42.9%、21.7%、14.3%。在Ⅲ期胃癌患者中,CEA、CA19-9、CA72-4术前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50.0%、55.2%、47.6%,而术后阳性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5.0%、66.7%、66.7%。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CEA增高是Ⅰ、Ⅱ期胃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CA72-4增高是Ⅲ期胃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Ⅰ、Ⅱ期胃癌,术前CEA水平是预测复发较好的因子;对于Ⅲ期胃癌,术后CA72-4水平的预测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术后肺转移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决策及结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婷婷 王林 +1 位作者 陈鹏举 武爱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了解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下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治疗决策现状和结局,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MDT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7月至2015年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680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根治术的... 目的:了解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下直肠癌术后肺转移治疗决策现状和结局,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MDT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7月至2015年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680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术后发生肺转移的患者在MDT模式下的治疗决策、执行情况和生存结局。结果:研究纳入85例术后肺转移患者,68例采用MDT模式治疗,其中28例建议行局部根治,40例建议行姑息治疗;决策总执行率为89.7%(61/68),未执行者均选择进一步保守治疗。局部根治的患者在直肠原发灶术后首次发生复发/转移后的3年复发/转移后生存率(survival after recurrence,SAR)高于姑息治疗患者(84.8%vs.37.6%,P<0.001)。结论:在MDT模式运行良好的情况下,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治疗决策执行率较高,部分患者在该模式下有机会获得根治且预后良好;引入“患者参与”和“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构建全新MDT模式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肺转移 多学科协作 新辅助放化疗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