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肉瘤肺转移存在诊断治疗不足——中国骨肉瘤肺转移多学科诊疗现况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康晓征 黄真 +6 位作者 石安辉 王洁 林冬梅 孙应实 朱广迎 牛晓辉 陈克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60,共8页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尽管多学科框架下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瞩目成就,然而影响骨肉瘤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肺转移。约有1/2以上患者在其病程的不同时期会发生肺转移,其中10%~15%为同时性肺转移。...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尽管多学科框架下骨肉瘤的治疗已经取得瞩目成就,然而影响骨肉瘤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肺转移。约有1/2以上患者在其病程的不同时期会发生肺转移,其中10%~15%为同时性肺转移。毋庸置疑,治疗肺转移瘤的首选方法为外科切除,但因骨肉瘤肺转移的诊疗涉及多学科多专业,而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理念存在差异,因此尚未形成标准化的诊疗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旨在了解当前我国骨肉瘤大型医疗中心在此领域中的诊疗模式现况。方法 2015年9月-2015年11月期间,一项关于骨肉瘤肺转移的诊疗现况问卷在全国骨肉瘤大型诊疗中心范围内开展。根据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工作年限、年均收治病例数及医学专业不同,进一步行分层分析。结果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总应答率为70%。首先,关于骨肉瘤肺转移治疗的核心问题,41.0%的调查对象认同骨肿瘤外科专业在骨肉瘤肺转移多学科诊疗实践中的主导地位;首选肺转移瘤切除术作为转移灶局部控制措施的比例约64%;78.1%的调查对象会推荐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术;骨科及胸外科医师较之其他专业更加积极(同骨科专业相比,OR其他专业=0.02;95%CI:0.00-0.22;P=0.001);胸外科医师更倾向根据经验决定肺转移瘤切除术的指证,而非受限于病灶具体数目(OR胸外科专业=20.93;95%CI:2.05-213.64;P=0.001)。其次,关于骨肉瘤肺转移影像学诊断方法,约83%首选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约70%的调查对象推荐原发灶切除术后3个月行胸部CT随诊;约68%认为CT诊断准确度90%水平;约92%同时推荐行肺外影像学评估。最后,关于术后生存获益的定义问题,约46%认为肺转移瘤术后生存期超过6个月即为生存获益。结论本次问卷调查提供了我国骨肉瘤肺转移诊疗模式的现况信息,其反映出缺少统一规范诊疗模式的不足。调查结果为今后研究方向及国际性临床指南提供了基线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云霄 陈冀衡 +6 位作者 万有 王祥瑞 范志毅 黄川 陈克能 孔国华 李晓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中持续及术后3次(术后6 h、24 h、48 h)经皮穴位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术前、术后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强度2-3倍即10-15 m A,术中麻醉期间刺激强度为30 m A,刺激部位是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30 min/次;C组也以相同的装置和时间点连接在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处但以较小电刺激强度4 m A进行电刺激,频率为2/100 Hz。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IA)。术后6 h、24 h、48 h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的用药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A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镇痛泵用药量及术后6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明显低于C组(P〈0.05),A组术后有效按压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可以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肺癌 针刺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在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燕 王旭 +2 位作者 戴亮 闫万璞 陈克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8期1245-1249,共5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发生皮下气肿后,实施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所取得的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发生皮下气肿后,实施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所取得的效果,为临床实施该管理方案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级及以上皮下气肿患者有39例,根据是否使用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分为传统方式组(13例)与实施管理方案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皮下气肿吸收时间、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传统方式组与实施管理方案组患者皮下气肿吸收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级及以上皮下气肿患者应用皮下气肿护理管理方案可以缩短皮下气肿吸收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皮下气肿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部手术 皮下气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附64例报告)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合利 马少华 +1 位作者 申潞艳 陈克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8-222,共5页
背景与目的全肺切除术是最早用于治疗肺癌的肺切除术,但自问世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分析手术治疗的804例肺癌中的64例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P)或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bronchoplasty lobectomy,BPL)病例资料,以探讨其在肺癌... 背景与目的全肺切除术是最早用于治疗肺癌的肺切除术,但自问世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旨在分析手术治疗的804例肺癌中的64例全肺切除术(pneumonectomy,P)或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bronchoplasty lobectomy,BPL)病例资料,以探讨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全组手术治疗肺癌共804例,重点分析其中64例P/BPL的临床特点,尤其对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64例肺癌中肿瘤侵犯肺动脉干(cT4)行全肺切除术25例(右侧6例,左侧19例);因主支气管受累且距隆突<2 cm(cT3)行左全肺切除术4例,右肺上叶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19例,左肺上叶及下叶袖状切除术各1例;因主支气管受累但距隆突(?)2 cm(cT1/cT2)而行主支气管成形术13例;右全肺切除并半隆突成形1例(cT4)。64例P/BPL,的患者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69.0%及45.1%,489例同期标准肺叶切除术生存率则分别为92.5%、77.3%及56.9%,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结论标准肺叶切除术仍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术式,而P/BPL对部分高选择患者在全身治疗的支持下仍是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全肺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联合支气管超声导向鞘引导肺活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士杰 闫万璞 +3 位作者 陈麦林 孙利 吴齐 陈克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5-13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VBN)联合支气管超声导向鞘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guide sheath, EBUS-GS)用于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ransbronchus lung biopsy,TBLB),能够减少甚至避免... 背景与目的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irtual bronchoscopic navigation, VBN)联合支气管超声导向鞘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 with guide sheath, EBUS-GS)用于经支气管肺活检术(transbronchus lung biopsy,TBLB),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射线暴露。本研究拟评价VBN联合EBUS-GS对肺周围性病变(pulmonaryperipheral lesions,PPLs)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BUS-GS-TBL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诊断率及安全性,并对影响诊断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65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8.8±10.3)岁。108例(89.3%)可在EBUS图像中显示,共有89例(73.5%)经EBUS-GS-TBLB获得明确诊断。EBUS-GS-TBLB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82.5%。联合刷检、活检及肺泡灌洗中两种或三种方式取检的诊断率(87.2%)高于仅采用单一方式取检(58.8%)(χ~2=6.084, P=0.014)。影响EBUSGS-TBLB诊断率的因素包括超声探头位于病灶内部(χ~2=20.372,P=0.000)、病灶位于肺野内带及中带(χ~2=10.810,P=0.001)。1例(0.8%)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结论 VBN联合EBUS-GS-TBLB是一种诊断PPLs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周围性病变 支气管超声导向鞘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监测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万书杰(综述) 熊宏超(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7-661,共5页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1~3])。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区域淋巴结转移,双侧喉返神经旁是常见的转移区域^([4,5]),转移率约19.8%~37.6%^([6~12])。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与清扫淋巴结阳性率显著相关^([6...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1~3])。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为区域淋巴结转移,双侧喉返神经旁是常见的转移区域^([4,5]),转移率约19.8%~37.6%^([6~12])。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与清扫淋巴结阳性率显著相关^([6,7])。术中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可以改善预后^([13,14])。但淋巴结清扫也会带来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喉返神经损伤会引起声音嘶哑、肺炎等并发症,双侧损伤者需要气管切开^([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损伤 食管癌手术 气管切开 转移途径 双侧喉返神经 淋巴结清扫 声音嘶哑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