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HRC1增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谭非 徐星 +1 位作者 高品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32-938,共7页
目的: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调或抑制miR-520d-5P的表达,探讨其对基因CTHRC1的调控作用,双... 目的: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调或抑制miR-520d-5P的表达,探讨其对基因CTHRC1的调控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基因CTHRC1的3'UTR区之间是否相互结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株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及临床结直肠癌配对标本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构建稳定转染基因CTHRC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CCK-8、Transwell等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目的基因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在配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发现,正常组织中miR-520d-5P的表达高于癌组织(P<0.001),基因CTHRC1的表达趋势相反(P<0.001),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通过miR-520d-5P模拟类似物mimics及抑制物inhibitor的瞬时转染实验发现其对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有负向调节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CTHRC1的3'UTR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稳定转染基因CTHRC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但侵袭能力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配对结直肠癌标本中,原发癌组织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3)。结论:miR-520d-5P对基因CTHRC1蛋白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基因CTHRC1可以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与miR-520d-5P具有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HRC1 miR-520d-5P 转移性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徐凯 崔明 +7 位作者 邢加迪 杨宏 张成海 陈蕾 姚震旦 张楠 刘茂兴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00-804,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术前ASA评分和合并症数目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者手术后平均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2.2±2.3)d,非老年组为(1.4±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vs.28.5%,P>0.05)。3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44.5%vs.70.5%,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但仍需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老年 胃癌 并发症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茂兴 邢加迪 +7 位作者 徐凯 谭非 杨宏 张成海 张楠 王早早 崔明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2例患者在ICG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64例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评估对比术前ICG标记与术中内镜定位的效果;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与检获情况。结果:T1~2期观察组患者术中标本测量近端切缘距离(4.92±1.65)cm与对照组(4.76±1.66)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T3~4期观察组患者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1.09±6.19)枚,高于对照组(8.89±4.35)枚(P=0.049);观察组破损淋巴结检出数量(0.74±0.46)枚少于对照组(1.27±1.22)枚(P=0.009)。结论:T1~2期胃癌患者行术前ICG标记可精准判断肿瘤边界,其肿瘤定位效果与术中胃镜相当,全腹腔镜手术时可指导选择合适的切除线。ICG在T3~4期胃癌的淋巴导航作用可指导术中更精细、完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淋巴结的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胃肿瘤 荧光显像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吻合器应用于远端胃癌手术毕Ⅱ式吻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楠 徐凯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26-730,共5页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32例胃腺癌...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3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采用吻合器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组64例(48.5%)和直线吻合器组68例(51.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残胃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线吻合器组患者较圆形吻合器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位数:3.0 d vs.4.0 d)、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 vs.8.0 d)、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7.0 d vs.9.0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8.0 d vs.10.0 d)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食物潴留、残胃黏膜炎及胆汁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中,直线吻合器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胃大部切除 机械吻合 圆形吻合器 直线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糖基化对Notch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琳 姜北海 苏向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0-855,共6页
Notch受体是一类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质受体,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基化修饰是一类重要的影响多信号通路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otch受体胞外域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存在... Notch受体是一类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质受体,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基化修饰是一类重要的影响多信号通路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otch受体胞外域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存在多种糖基化修饰,如O-葡聚糖、O-岩藻糖聚糖和O-N-乙酰氨基葡萄糖。这些糖基化修饰可以促进或抑制Notch信号通路。本文主要阐述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的糖基化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和其异常导致的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 糖基化修饰 O-葡聚糖 O-岩藻糖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