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RAS G12V特异性T细胞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晓静 蒋栋 +8 位作者 张连海 王江华 李雅真 翟佳慧 闫宝琪 张露露 谢兴旺 李子禹 季加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4-895,共12页
目的:KRAS G12V是最为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之一,是一个T细胞表位抗原,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点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克隆能够特异性识别该表位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该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 engineered T ce... 目的:KRAS G12V是最为常见的KRAS突变类型之一,是一个T细胞表位抗原,目前尚无针对该位点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克隆能够特异性识别该表位抗原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通过体内外实验对该TCR基因修饰T细胞(TCR engineered T cells,TCR-T)靶向KRAS G12V突变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从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获得靶向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构建该TCR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源T细胞,获得TCR-T。采用抗原肽激活、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T细胞体外增殖等实验,体外评价该TCR-T的免疫杀伤活性和脱靶-交叉反应性;通过体内实验评价该TC R-T的抑瘤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获得了能特异性识别HLA-A^(*)11:01限制性KRAS G12V_(8-16)表位的高亲和力TCR序列KVA11-01。KVA11-01 TCR-T能够显著杀伤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多种肿瘤细胞。非特异杀伤实验显示,KVA11-01仅杀伤同时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的肿瘤细胞。体内抑瘤实验显示,KVA11-01 TCR-T可以显著抑制PANC-1和HeLa(体外过表达HLA-A^(*)11:01和KRAS G12V)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TCR-T细胞可以显著浸润至肿瘤组织内部,有良好的实体肿瘤归巢能力。结论:KVA11-01 TCR-T能够在体内外有效靶向并杀伤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实体瘤组织归巢能力,KVA11-01 TCR-T有望成为携带KRAS G12V突变的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DNA突变分析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QKI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钊 武爱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5-199,共5页
Quaking基因编码的QKI蛋白为具有信号转导特性和RNA激活功能的RNA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QKI转移及预后相关。QKI蛋白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细胞周期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而QKI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 Quaking基因编码的QKI蛋白为具有信号转导特性和RNA激活功能的RNA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发现QKI转移及预后相关。QKI蛋白可通过选择性剪接、细胞周期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而QKI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DNA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QKI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相关的功能研究及上下游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KI蛋白 恶性肿瘤 MIRNAS 选择性剪接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凯 王安强 +2 位作者 吴艳 李忠武 步召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发病率极低。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且通常比胃腺癌更具侵袭性,更易发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及术后肝转移。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方案,导致患者预后较差... 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发病率极低。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处于晚期,且通常比胃腺癌更具侵袭性,更易发生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及术后肝转移。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方案,导致患者预后较差。随着人类G-NEC的基因组图谱的构建,识别出MYC作为疾病的关键驱动因子,开发小鼠模型来研究其分子和细胞特征,通过大规模的遗传和药理筛选,为理解G-NEC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对于G-NEC的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特征、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仍缺乏足够的认识,为进一步提升对该疾病的系统认知,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G-NEC的大样本临床基础转化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癌 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特征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4
作者 张洁 曹星雪 +4 位作者 王新静 李昌龙 王林 陆宇晗 武爱文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4-889,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加速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至3月纳入符合条件的6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加速康复外科组,... 目的 :探讨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为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加速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至3月纳入符合条件的69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加速康复外科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于2023年4月至8月,纳入7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超加速康复外科组,实施超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7.21 (11.80,36.00) h,首次排便时间为37.61(25.48,56.33) h,术后住院天数为(2.11±0.98)d,治疗费用为7.60(6.71,8.25)万元,均显著早于/短于/少于加速康复外科组的53.89(32.21,60.21) h、75.30(55.67,100.88) h、(6.24±2.20) d和9.06(8.26,9.71)万元(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超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创建与推广
5
作者 李浙民 季加孚 +12 位作者 李国新 李子禹 步召德 高翔宇 董迪 唐磊 邢晓芳 贾淑芹 郭婷 张连海 陕飞 季鑫 王安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4-867,共4页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三位,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进展期,治疗难,预后差。为攻克我国胃癌诊疗中的关键问题,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聚焦“胃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创建与推广...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三位,且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进展期,治疗难,预后差。为攻克我国胃癌诊疗中的关键问题,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聚焦“胃癌精准诊疗技术的创建与推广”项目,通过系列多中心、高水平临床研究,建立了围术期综合治疗、个体化药物筛选、智能无创诊断、新型免疫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国际新标准,显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创伤,从诊断、治疗、机制等多个方面实现胃癌精准诊疗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系统性地改善了胃癌的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主办了中国首次国际胃癌大会,通过全国范围内推广,促进了胃癌精准诊疗的学科建设,主持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胃癌诊疗指南,该项目荣获202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腹腔镜手术 人工智能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HRC1增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能力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非 徐星 +1 位作者 高品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32-938,共7页
目的: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调或抑制miR-520d-5P的表达,探讨其对基因CTHRC1的调控作用,双... 目的:探讨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ollagen triple helix repeat containing 1,CTHRC1)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调或抑制miR-520d-5P的表达,探讨其对基因CTHRC1的调控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基因CTHRC1的3'UTR区之间是否相互结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株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及临床结直肠癌配对标本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构建稳定转染基因CTHRC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CCK-8、Transwell等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目的基因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在配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发现,正常组织中miR-520d-5P的表达高于癌组织(P<0.001),基因CTHRC1的表达趋势相反(P<0.001),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通过miR-520d-5P模拟类似物mimics及抑制物inhibitor的瞬时转染实验发现其对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有负向调节作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520d-5P与CTHRC1的3'UTR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稳定转染基因CTHRC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但侵袭能力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配对结直肠癌标本中,原发癌组织中基因CTHRC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03)。结论:miR-520d-5P对基因CTHRC1蛋白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基因CTHRC1可以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且与miR-520d-5P具有临床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HRC1 miR-520d-5P 转移性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依从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赫兰晔 陈楠 +4 位作者 武爱文 杨宇飞 贾小强 吴娜 李嘉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80-1385,共6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干预的依从性以及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接受根治性手...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干预的依从性以及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直肠癌120例,结肠癌96例。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进行干预,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恢复的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评价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术后排气、排便的恢复时间与患者依从性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依从性越好,排气、排便的恢复时间越短(P<0.05);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好(r=0.162,P=0.017);有术前新辅助治疗经历的患者,依从性更好(r=-0.162,P=0.019);依从性与受试者性别、疾病分期、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对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依从性整体比较好,且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与依从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穴位贴敷 结直肠癌 根治术 肠道功能 依从性 加速康复外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凯(综述) 王安强(综述) +2 位作者 吴艳(综述) 李忠武(综述) 步召德(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75-1279,共5页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MANEC)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虽不高但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且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 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MANEC)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虽不高但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且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由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种成分组成,且两者成分占比均不小于30%。近年来,G-MANEC的相关研究不断开展,然而,目前关于G-MANEC的淋巴结转移成分的研究仍有不足且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胃癌的研究,系统回顾了既往关于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s,MiNEN)的病例报道及研究,主要探讨了GMANEC的流行病学、生物学起源、诊断、淋巴结转移模式、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远处转移的关系、治疗,以期为G-MANEC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 淋巴结转移模式 血行和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徐凯 崔明 +7 位作者 邢加迪 杨宏 张成海 陈蕾 姚震旦 张楠 刘茂兴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00-804,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短期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长期生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的手术情况、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术前ASA评分和合并症数目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患者手术后平均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2.2±2.3)d,非老年组为(1.4±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vs.28.5%,P>0.05)。3年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非老年患者(44.5%vs.70.5%,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安全可行,并且能够获得较好的长期生存,但仍需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老年 胃癌 并发症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薛侃 李子禹 +4 位作者 闫国军 高超 李双喜 任晖 季加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方法... 目的:腹腔化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腹膜转移病灶,正逐渐被应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通过腹腔化疗港可反复多次进行腹腔化疗,而化疗港的顺利使用是腹腔化疗持续进行的关键。本研究将探讨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留置腹腔化疗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腹腔化疗港留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应用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安全性,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式。结果:共有54例患者植入55个化疗港,平均使用时间为8.4(0.8~32.0)个月,共13例出现并发症(23.6%),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堵塞(7.3%)、严重疼痛(5.5%)、感染(3.6%)、反流(3.6%)、置针困难(1.8%)及皮下硬结(1.8%)。并发症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化疗港放置后2.1个月。分析未发现与并发症相关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通过规范与细致的操作,腹腔化疗港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腹腔化疗港 并发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茂兴 邢加迪 +7 位作者 徐凯 谭非 杨宏 张成海 张楠 王早早 崔明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2例患者在ICG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64例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评估对比术前ICG标记与术中内镜定位的效果;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与检获情况。结果:T1~2期观察组患者术中标本测量近端切缘距离(4.92±1.65)cm与对照组(4.76±1.66)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T3~4期观察组患者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1.09±6.19)枚,高于对照组(8.89±4.35)枚(P=0.049);观察组破损淋巴结检出数量(0.74±0.46)枚少于对照组(1.27±1.22)枚(P=0.009)。结论:T1~2期胃癌患者行术前ICG标记可精准判断肿瘤边界,其肿瘤定位效果与术中胃镜相当,全腹腔镜手术时可指导选择合适的切除线。ICG在T3~4期胃癌的淋巴导航作用可指导术中更精细、完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淋巴结的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胃肿瘤 荧光显像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吻合器应用于远端胃癌手术毕Ⅱ式吻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楠 徐凯 苏向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26-730,共5页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32例胃腺癌...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应用圆形吻合器与直线吻合器实施消化道重建的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四病区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3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采用吻合器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形吻合器组64例(48.5%)和直线吻合器组68例(51.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残胃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阳性淋巴结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线吻合器组患者较圆形吻合器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中位数:3.0 d vs.4.0 d)、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7.0 d vs.8.0 d)、首次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位数:7.0 d vs.9.0 d)及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8.0 d vs.10.0 d)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9%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年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食物潴留、残胃黏膜炎及胆汁反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毕Ⅱ式吻合中,直线吻合器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远端胃大部切除 机械吻合 圆形吻合器 直线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象量表中文简体版在直肠癌患者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丽莉 李磊 +3 位作者 孙婷婷 陈爱晶 张洁 唐丽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7,共6页
目的:对中文繁体版体象量表进行文字表述调整,并在直肠癌患者中检测其效度及信度。方法:选取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80例,将所得数据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内部一致性检... 目的:对中文繁体版体象量表进行文字表述调整,并在直肠癌患者中检测其效度及信度。方法:选取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80例,将所得数据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内部一致性检验;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检验效标效度;选取25名被试2周后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2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9.1%。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模型拟合较好(χ~2/df=2.32,CFI=0.96,NFI=0.93,IFI=0.96,TLI=0.94,RMSEA=0.078)。总量表及2个因子与QLQ-C30的5个功能领域及总健康状况呈负相关(r=-0.27~-0.54,均P<0.05)。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8。结论:体象量表中文简体版在直肠癌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较好,可以用来评估直肠癌患者的体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象 癌症 效度 信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对造口患者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洁 王丹丹 +2 位作者 陈楠 杨红 杨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47-1651,共5页
目的:调查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对造口患者的管理现况,查找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升造口患者管理及专科护士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6月19日—30日,采用线上调查方式,将自行编制的造口患者管理现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 目的:调查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对造口患者的管理现况,查找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升造口患者管理及专科护士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6月19日—30日,采用线上调查方式,将自行编制的造口患者管理现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调查平台向被调查者发送问卷链接,对在某教学基地学习过的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4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方面,对造口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与指导者占71.5%;造口定位方面,能够进行术前造口定位者占66.4%;造口患者随访管理方面,定期随访者占80.4%;信息管理各方面的管理落实率均低于66.0%;医护共同管理方面,医生与专科护士联合出诊者占46.3%。专职造口治疗师比兼职者造口管理效果好,取得专科护士证书≥3年者比<3年者造口管理效果好,所在科室年造口量≥50例的专科护士比<50例者造口管理效果好,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的造口管理效果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造口患者管理状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心理护理、造口定位、信息管理等方面,同时也要完善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学水平,以期提高造口患者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 造口管理 健康教育 造口随访 信息管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理类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付佳 石清磊 +6 位作者 李子禹 朱海峰 吴卫平 李晓婷 李佳铮 刘一婷 唐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3-1357,共5页
目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理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的价值。方法纳入4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n=19)及中/高分化癌(n=29);根据肿物生长和胃壁浸润模式进行Lauren分型,即... 目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预测局部进展期胃癌病理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的价值。方法纳入4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n=19)及中/高分化癌(n=29);根据肿物生长和胃壁浸润模式进行Lauren分型,即弥漫型(n=12)及肠型+混合型(n=36);比较不同分类肿瘤DCE-MRI灌注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预测弥漫型及低分化胃癌的效能。结果弥漫型胃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明显高于肠型+混合型(P<0.05),速率常数(K_(ep))明显低于肠型+混合型(P<0.05);低分化胃癌容积转移常数(K_(trans))及V_(e)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胃癌(P均<0.05)。V_(e)预测弥漫型胃癌的AUC为0.79,敏感度为91.70%,特异度为72.20%。各参数预测低分化胃癌的ROC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的局部进展期胃癌DCE-MRI参数存在差异;V_(e)预测弥漫型胃癌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9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超 张连海 +3 位作者 陕飞 李双喜 贾永宁 李子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199在胃癌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的表达,探讨miR-199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iR-199在51例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建立m...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199在胃癌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的表达,探讨miR-199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iR-199在51例胃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以及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建立miR-199过表达或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株,采用细胞增殖实验、细胞迁移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结果 miR-199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635±0.0303比1.6700±0.9613,t=13.95,P<0.001);在胃癌细胞株AGS(0.81,t=9.13,P<0.001)、SGC-7901(0.83,t=8.88,P<0.001)、MKN28(0.58,t=10.80,P<0.001)、KATO-Ⅲ(0.60,t=10.31,P<0.001)、MKN-45(0.27,t=13.10,P<0.001)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胃癌细胞株MKN-45中,高表达miR-199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较对照组胃癌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1±13比345±18,t=24.90,P<0.001);在胃癌细胞KATO-Ⅲ中,低表达miR-199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较对照组胃癌细胞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16比657±8,t=32.59,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199可以直接作用于TBL1XR1的3’非翻译区,调控TBL1XR1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表达miR-199后,TBL1XR1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miR-199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关,miR-199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TBL1XR1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199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TBL1X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调查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 被引量:7
17
作者 赫兰晔 陈楠 +4 位作者 李嘉俊 唐末 武爱文 杨宇飞 贾小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23-2829,共7页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和态度。方法使用"腾讯问卷"的网络调查平台创建问卷,受访对象为全国范围内、有结直肠癌诊疗资质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及在读硕、博士研究生。问卷内...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的认知和态度。方法使用"腾讯问卷"的网络调查平台创建问卷,受访对象为全国范围内、有结直肠癌诊疗资质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及在读硕、博士研究生。问卷内容涉及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对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患者最佳的中医干预方式、最佳的干预时机、最关注的结局指标、中西医结合干预必要性的认可度以及对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推广应用的建议。回收的数据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结果从2020年9月24日至10月3日,本研究问卷浏览量为350次,收回调查问卷255份,去掉重复问卷11份,共收回244份有效问卷。受访者覆盖全国16个省份及直辖市;男女比例为2∶1;149名受试者具有研究生的学历;医护人员的执业范围不仅包括中医医生,还有32.79%的西医医护人员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高年资与低年资医护人员比例持平。关于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中医药干预方式,86.36%的中医医生认为口服中药最为合适;61.25%的西医医生推荐针刺治疗;65.71%护士最为认可艾灸治疗;73.68%的学生建议首选口服中药和中药灌肠的干预措施。对于中西医结合干预的时间节点,一线城市倾向于术后7天之内;非一线城市的中医院倾向于术后7天后。最为关注的结局指标依次是(1)生存质量、(2)并发症的发生率、(3)生存周期和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91.82%的中医医生、85.00%的西医医生、94.29%的护士、100%的医学生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有必要结合中医药的干预措施。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建议集中在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的科普力度、注重专业医师的培养、关注围手术期的肿瘤学进展、兼顾卫生经济学理念以及重视患者心理康复方面的内容。结论医护人员对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度较高。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医院、医务工作者个人多个层面共同努力。今后的临床研究可参考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制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使其为形成中西医结合干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专家共识提供数据支持,以期指导基层医护工作者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在摸索和争议中前进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雪松 王安强 +3 位作者 吴艳 李忠武 步召德(综述) 季加孚(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79-684,共6页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HA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HAS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肝转移,预后较差,受到临床广泛关注。随着HAS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HA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发病率不高,但由于HAS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及肝转移,预后较差,受到临床广泛关注。随着HAS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等的持续研究,关于HAS的认识正不断深入。然而,目前在HAS研究领域仍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既往关于HAS的病例报道及研究,在HAS的范畴、起源、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HAS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产甲胎蛋白胃癌 甲胎蛋白升高胃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糖基化对Notch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琳 姜北海 苏向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0-855,共6页
Notch受体是一类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质受体,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基化修饰是一类重要的影响多信号通路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otch受体胞外域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存在... Notch受体是一类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质受体,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基化修饰是一类重要的影响多信号通路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otch受体胞外域的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存在多种糖基化修饰,如O-葡聚糖、O-岩藻糖聚糖和O-N-乙酰氨基葡萄糖。这些糖基化修饰可以促进或抑制Notch信号通路。本文主要阐述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的糖基化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和其异常导致的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表皮生长因子样重复序列 糖基化修饰 O-葡聚糖 O-岩藻糖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腹膜转移的外科诊治观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侃 李子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随着诊断性腹腔镜的普及、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概念的兴起,以及腹腔化疗港、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技术的应用,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新的进展。然而,胃癌腹膜转移预后差,治疗依旧缺乏高级别证据,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化诊断与评效,在... 随着诊断性腹腔镜的普及、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概念的兴起,以及腹腔化疗港、腹腔热灌注化疗等技术的应用,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新的进展。然而,胃癌腹膜转移预后差,治疗依旧缺乏高级别证据,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化诊断与评效,在患者筛选、手术指征、术后化疗等重要问题上进行多学科讨论决策。药物治疗的进展仍是未来提高胃癌腹膜转移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膜转移 外科 诊断 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