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药物及其递送系统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林依勤 郎佳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3,I0002,共10页
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兼具液体肿瘤和实体肿瘤的特点。目前其治疗手段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大部分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难治的风险。纳米递送系... 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兼具液体肿瘤和实体肿瘤的特点。目前其治疗手段包括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大部分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难治的风险。纳米递送系统具有靶向富集,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可被用作抗淋巴瘤药物的理想载体,辅助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本综述简要介绍了目前淋巴瘤的诊疗现状,详细讨论了纳米药物及其递送系统在淋巴瘤诊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脂质体改善化疗药物递送,纳米递送系统协助靶向药物递送和联合治疗,还能协助化疗药物突破血脑屏障用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并且通过佐剂或核酸的共递送还能够改善肿瘤疫苗、免疫细胞治疗效果。最后介绍了纳米探针和纳米酶技术在淋巴瘤监测、评效方面的应用。综上所述,本文为纳米药物及其递送系统应用于淋巴瘤诊疗领域提供了参考,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纳米药物 诊断 治疗 靶向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平凌燕 郑文 +9 位作者 王小沛 谢彦 林宁晶 涂梅峰 应志涛 刘卫平 张晨 邓丽娟 宋玉琴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MCL患者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进行相关预后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MCL患者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进行相关预后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1岁,男女比例2.9∶1,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为85例,占86.8%。骨髓累及者46例(46.9%)。消化道为最常见的结外侵犯器官,共25例患者(25.5%)出现消化道侵犯。53例患者接受R-CHOP方案一线治疗,预期3年生存率为61.4%;14例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预期5年生存率为92.3%,其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使用R-CHOP方案治疗的患者(75.5个月vs.43.6个月,P=0.039)。年龄〉60岁、血沉高于正常、LDH高于正常、B症状、Ki-67≥25%、病理存在母细胞或大B细胞转化均提示预后不佳(P〈0.05)。结论:MCL以晚期多见,常伴有骨髓及结外病变,单纯R-CHOP方案不能获得满意疗效,ASCT治疗MCL的疗效好于常规化疗,且安全性较高。年轻患者应该选择作为一线巩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R—CHOP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