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操作指南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跃 霍力 +6 位作者 兰晓莉 张蜀茂 刘建军 徐浩 李囡 李亚明 李思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1284,共4页
本指南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出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查操作规范、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临床进行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提供相应操作规... 本指南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出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查操作规范、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临床进行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提供相应操作规范,为各种影像学表现提供合理解释和标准的诊断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受体 生长抑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肿瘤免疫治疗PD-L1靶向PET分子探针^68Ga-NOTA-WL12及生物学观察
2
作者 蒋金泉 李丹 +5 位作者 刘特立 夏雷 徐晓霞 郭晓轶 朱华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靶向^68Ga-NOTA-WL12分子探针,观察其生物分布,评价可否用于检测肿瘤PD-L1表达。方法在60℃、pH 4.5条件下,以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多肽分子NOTA-WL12,利用放射性薄层色谱扫描仪(Radio-TLC)测定反应产... 目的构建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靶向^68Ga-NOTA-WL12分子探针,观察其生物分布,评价可否用于检测肿瘤PD-L1表达。方法在60℃、pH 4.5条件下,以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多肽分子NOTA-WL12,利用放射性薄层色谱扫描仪(Radio-TLC)测定反应产物标记率。以活化C18柱对原始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并获得终产物,分析其放射化学纯度。以0.9%生理盐水及5%人血白蛋白(HSA)分析该分子探针的体外稳定性,并以脂水分布实验观察其分布。向正常雌性昆明鼠体内注射1.11 MBq^68Ga-NOTA-WL12,分别于其后5、30、60、120及240 min观察其体内分布。建立PD-1配体(PD-L1)表达阳性CHO-hPD-L1肿瘤模型和PD-L1表达阴性MDA-MB-231肿瘤模型,以小动物PET/CT显像观察该分子探针在体分布代谢,评价其可否用于检测肿瘤病灶内PD-L1表达。对CHO-hPD-L1肿瘤模型鼠行共注射阻断实验,观察肿瘤病灶摄取。结果^68Ga-NOTA-WL12分子探针标记率>95%,放射化学纯度>98%,体外稳定性良好;生物分布观察及PET/CT显像显示其主要通过肝肾代谢,肝肾存在非特异性摄取。注射后肿瘤病灶分子探针摄取先逐渐增高,后明显降低。结论^68Ga-NOTA-WL12体外稳定性良好,并能特异性地在小鼠模型PD-L1阳性肿瘤组织中浓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子探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硼氨酸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詝 李囡 +1 位作者 刘志博 杨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半自动方法对18 F标记的苯丙硼氨酸(18 F-BF 3-Phe)进行标记,通过系统的细胞实验,建立18 F-硼氨酸细胞摄取与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rge-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LAT-1)表达的定量关系,初步阐述^(18)F-硼氨酸在... 目的本研究采用半自动方法对18 F标记的苯丙硼氨酸(18 F-BF 3-Phe)进行标记,通过系统的细胞实验,建立18 F-硼氨酸细胞摄取与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rge-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LAT-1)表达的定量关系,初步阐述^(18)F-硼氨酸在癌细胞中的摄取机制。方法制备LAT-1转染细胞,用不同浓度LAT-1转染细胞进行^(18)F-BF 3-Phe放射性摄取实验。培养PC9、BXPC3、PC3、HEPG2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点^(18)F-BF 3-Phe放射性摄取实验。结果LAT-1转染细胞放射性摄取实验中,细胞的放射性摄取随着LAT-1转染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基本呈线性正相关。^(18)F-BF 3-Phe在PC9、BXPC3、PC3、HEPG24种肿瘤细胞中均有摄取,并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PC9及BXPC3细胞对^(18)F-BF 3-Phe的摄取更为显著。结论通过LAT-1转染细胞摄取实验明确了^(18)F-BF 3-Phe摄取与LAT-1转运体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8)F-BF 3-Phe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高摄取,显示该探针在肿瘤显像方面进行临床转化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氨酸 氨基酸转运体 肿瘤 放射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18F-FDG PET/CT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茜 李囡 +6 位作者 霍力 杨吉刚 艾林 李河北 富丽萍 张建华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T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报告的内容可以体现影像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制订诊疗方案的依据,并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法定证据,用于证明医疗的必要性。因此,重视报告的质量非常必要。由于这种融合成像模式的复杂性,书写一份高质量的18F-FDG PET/CT报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影像诊断医师同时具备多种影像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相关临床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5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风 王磊 +1 位作者 李囡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9-782,787,共5页
目的开发一种三维(3D)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鉴别诊断肺部CT图像的良、恶性结节,并预测肺结节的恶性程度。资料与方法基于3D卷积设计4种3D CNN架构以分析连续多张图片数据。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分类。使用美国癌症协会发布... 目的开发一种三维(3D)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学习模型,用于鉴别诊断肺部CT图像的良、恶性结节,并预测肺结节的恶性程度。资料与方法基于3D卷积设计4种3D CNN架构以分析连续多张图片数据。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分类。使用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LIDC-IDRI影像数据集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各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其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表征各模型的效果。结果在肺部结节和非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开发的3D CNN-3模型的ROC曲线AUC最高(0.959),同时具有最高的特异度(0.946);在肺部结节恶性程度预测能力方面,3D CNN-3模型亦获得最高的AUC(0.981),同时具有最高的灵敏度(0.936)。结论开发出3D CNN-3深度学习模型在CT图像肺部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和恶性程度预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神经网络(计算机) 深度学习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核素^(64)Cu标记D-脱氧葡萄糖及其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 被引量:7
7
作者 洪业 朱华 +3 位作者 胡骥 林新峰 卿晶 杨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4-729,共6页
为拓展脱氧葡萄糖(DG)在肿瘤代谢显像中的应用,以新型核素64Cu标记葡萄糖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DG).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于25℃反应30 min后得到高放化纯度和高比活度的标记化合物64Cu-DOTA-DG,标记产物经放... 为拓展脱氧葡萄糖(DG)在肿瘤代谢显像中的应用,以新型核素64Cu标记葡萄糖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DG).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于25℃反应30 min后得到高放化纯度和高比活度的标记化合物64Cu-DOTA-DG,标记产物经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Radio-HPLC)检测.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64Cu-DOTA-DG有良好的稳定性.将64Cu-DOTA-DG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荷瘤肝癌细胞(Hep-G2)裸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1和3 h进行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其在肿瘤部位有所富集.64Cu-DOTA-DG的合成及分子显像研究拓宽了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为代表的肿瘤代谢类显像剂的应用范围,为新型核素标记肿瘤代谢显像剂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铜-64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靶PET核素碘-124的制备、质控及甲状腺分子显像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华 王风 +4 位作者 郭晓轶 李立强 段东斑 刘志博 杨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4-367,共4页
目的:建立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有效生产高放射性活度碘-124(^(124)I)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和使用^(124)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4Te(p,n)^(124)I的质子核反应进行^(124)I的制备,首先通过压片装置将靶材料124Te O2压制在圆形铂金靶上,... 目的:建立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有效生产高放射性活度碘-124(^(124)I)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和使用^(124)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4Te(p,n)^(124)I的质子核反应进行^(124)I的制备,首先通过压片装置将靶材料124Te O2压制在圆形铂金靶上,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轰击靶片6~10 h,然后采用放置12 h的方法除去核不良反应可能产生的杂核素,最后采用碘升华-放射化学分离的方法收集得到^(124)I溶液。静脉注射740 k Bq的^(124)I生理盐水溶液至小鼠体内,观察^(124)I的正常生理分布,利用micro-PET/CT可见其在甲状腺有明显富集。结果:通过压片装置能够有效实现200 mg的124TeO_2在铂金靶片的压制。固体靶上124Te镀层平滑、均匀、致密,无明显凹坑和裂纹。采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以12.0 Me V能量,20.0μA质子束,轰击获得370~1 110 MBq的^(124)I,经放射化学分离纯化后可获得370~740 MBq的高放射性活度^(124)I,定容于45 000 Bq/μL的0.01 mol/L氢氧化钠中,核纯度大于80.0%。经过尾部静脉注射^(124)I生理盐水溶液到小鼠体内后,micro-PET/CT成像发现小鼠体内甲状腺部位具有明显的放射性信号浓聚,另在胃部也有富集,并观察到其从膀胱代谢,该代谢行为符合碘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结论:通过压片装置成功地进行了^(124)I固体靶片的制备,并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已成功进行了^(124)I的生产,通过碘升华纯化装置,获得370~740 MBq高放射性活度的^(124)I,并实现了模型动物甲状腺的micro-PET/CT分子显像。^(124)I的生产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核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靶核素 碘-124生产 碲-124靶片 分子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敏福 范岩 +6 位作者 李文婵 牛娜 孙晓昕 张卫方 张晓丽 王茜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在我国,MPI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对影像特征的描述欠准确、信息不完整、诊断结论没有回答临床问题等,降低了MPI应有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术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检测PET/CT图像肺结节良恶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圆 王风 +5 位作者 韩勇 张凤 梁志刚 黄健 杨志 郭秀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深度信念网络(DBN)方法识别PET/CT图像良恶性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16例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共339个肺结节,其中良性190个、恶性149个;共截取2055张ROI图像,良性1069张,恶性986张。对ROI图像进行灰度、大小归一化处理后,... 目的观察深度信念网络(DBN)方法识别PET/CT图像良恶性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16例肺结节患者的PET/CT图像,共339个肺结节,其中良性190个、恶性149个;共截取2055张ROI图像,良性1069张,恶性986张。对ROI图像进行灰度、大小归一化处理后,采用DBN方法进行分类诊断。通过实验方法确定网络结构及训练参数,并以混淆矩阵、总体精度、Kappa系数等指标评价分类结果。提取同一批图像数据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的小波纹理参数,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SVM),对比分析其与DBN的检测结果。结果DBN和SVM方法测试集检测结果分别为总体精度0.94和0.72、灵敏度0.96和0.66、特异度0.92和0.96及Kappa系数0.87和0.42。结论DBN识别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高于SV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人工智能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原发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囡 范洋 +5 位作者 翟士桢 周妮娜 于江媛 张岩 赵伟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0-895,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乳腺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原发乳腺癌治疗后患者174例,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由3名有多年诊断经验的医师独立阅片,以病理结果或随访1年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74例患者中确诊复发...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乳腺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原发乳腺癌治疗后患者174例,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由3名有多年诊断经验的医师独立阅片,以病理结果或随访1年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74例患者中确诊复发转移72例,无复发转移64例,第二原发癌38例。18 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116例(复发转移69例、第二原发癌38例、假阳性9例),显像阴性者58例(无复发转移55例,假阴性病例3例)。18 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效能分别为:灵敏度97.91%vs 72.73%,特异度85.94%vs 57.81%,准确率93.10%vs67.24%,假阴性率2.73%vs 27.27%,假阳性率14.06%vs 42.19%,阳性预测值92.24%vs 74.77%,阴性预测值94.83%vs 55.22%,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治疗方法、18 F-FDG PET/CT显像结果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情况是其病理/随访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原发病变部位、ER、PR、Her2的表达情况不是其病理/随访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或排除乳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还可帮助发现第二原发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复发 转移 18F氟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洋 林宁晶 +3 位作者 杨志 应志涛 朱军 王雪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分析PTL的形态及代谢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在PTL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扫描的1101例淋巴瘤患者,其中16例诊断为PTL,... 目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分析PTL的形态及代谢特征,探讨^(18)F-FDG PET/CT在PTL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扫描的1101例淋巴瘤患者,其中16例诊断为PTL,分析治疗前PET/CT图像特点,利用中期PET/CT评估11例PTL患者的疗效,应用五分法及SUVmax减少率(%ΔSUVmax)法判读图像,构建生存曲线,评估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结果治疗前PTL病灶特征性地表现为甲状腺内高代谢结节或双叶弥漫性肿大伴高代谢,伴或不伴高代谢淋巴结。治疗前SUVmax值不能判定预后(P>0.05)。11例患者行中期PET/CT检查,其中8例对治疗完全反应,2例部分反应,1例死亡;1例无反应而死亡。五分法评估中期^(18)F-FDG PET/CT图像优于%ΔSUVmax法;PET阴性患者3年PFS及OS值均为100.0%,PET阳性患者为(33.3±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检测出PTL病灶,准确分期,并能初步评估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治疗结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靶向Cy7-Rituximab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在小鼠活体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新峰 朱华 +1 位作者 洪业 杨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39-2145,共7页
以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靶向的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荧光基团菁染料Cy7,获得了新型荧光分子探针Cy7-Rituximab.利用全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对该... 以B淋巴细胞表面CD20抗原靶向的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载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荧光基团菁染料Cy7,获得了新型荧光分子探针Cy7-Rituximab.利用全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对该探针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其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的摄取情况.选用BALB/C裸鼠为模型,尾静脉注射Cy7-Rituximab,通过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了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修饰后的Cy7-Rituximab保持了原有抗体的免疫活性.活体荧光成像结果表明,在CD20高表达的脾脏部位监测到该分子探针的特异性浓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影像探针 活体成像 CD20抗原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疗一体化探针^64Cu-DOTA-TATE的制备、质量控制及分子影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菲 谢卿 +5 位作者 刘特立 徐晓霞 郭晓轶 李囡 朱华 杨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5-700,共6页
采用放射性核素^(64)Cu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DOTA-3-酪氨酰基-奥曲肽(DOTA-TATE),制备了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分子探针^(64)Cu-DOTA-TATE;分别测试了其在5%(体积分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0.9%(体积分数)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将^(64)Cu-DOTA-T... 采用放射性核素^(64)Cu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DOTA-3-酪氨酰基-奥曲肽(DOTA-TATE),制备了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分子探针^(64)Cu-DOTA-TATE;分别测试了其在5%(体积分数)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0.9%(体积分数)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将^(64)Cu-DOTA-TATE经尾静脉注射入荷胰腺癌细胞裸鼠体内,并分别于注射后1,4和10 h进行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经固相萃取小柱(Sep-Pak)分离纯化后,^(64)Cu-DOTA-TATE的放射化学纯度>99%,且40 h内在5%HSA和0.9%生理盐水中有良好的稳定性.Micro-PET显像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延长,肿瘤区域对^(64)Cu-DOTA-TATE放射性摄取增加.^(64)Cu-DOTA-TATE有望成为较好的生长抑素类似物的PET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64Cu-DOTA-3-酪氨酰基-奥曲肽 质量控制 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前列腺癌显像操作指南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跃 霍力 +6 位作者 兰晓莉 朱艳 刘建军 徐浩 李囡 李亚明 李思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1444,共4页
本指南旨在为^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检查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图像采集和图像判断标准)、报告... 本指南旨在为^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检查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图像采集和图像判断标准)、报告、质量控制和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靶向分子探针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韩雪迪(综述) 李囡 +1 位作者 林新峰 杨志(审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0-792,796,共4页
前列腺癌是美国新发病例最多的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1])。2015年,Qi等^([2])对中国上海市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报道表明,前列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年间已从... 前列腺癌是美国新发病例最多的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1])。2015年,Qi等^([2])对中国上海市的前列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的报道表明,前列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男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年间已从第17位分别增长至第4位和第6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分子探针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PET/CT显像指南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跃 邱琳 +10 位作者 石洪成 程登峰 孙龙 霍力 兰晓莉 徐浩 赵军 宋少莉 庞华 朱华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6,共6页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制和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本指南旨在为临床顺利开展^(68)Ga-FAPI PET/CT检查,并在诊断报告中合理解释及标准化描述^(68)Ga-FAPI PET/CT所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广谱显像剂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评估肢体软组织肉瘤预后中的价值
18
作者 马欢 杨春梅 +3 位作者 周妮娜 张岩 杨志 李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5-621,共7页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在肢体软组织肉瘤(ESTS)预后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并经病理证实的52例ESTS患者,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深度、平均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平均径、密度、有无钙化...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在肢体软组织肉瘤(ESTS)预后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并经病理证实的52例ESTS患者,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深度、平均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平均径、密度、有无钙化、有无液化坏死、有无周围侵犯、有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等指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随访3~79个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其区分中低级别与高级别ESTS的诊断准确性;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无疾病进展生存(PFS)和总体生存(OS)的因素。结果52例患者中,高级别组38例,中低级别组14例,两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10.86比9.26±5.60,P>0.05),而病变平均径[(10.28±3.82)cm比(6.48±3.57)cm]、密度、有无液化坏死及有无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648、0.714和0.658。41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14,41)个月,仅SUVmax是OS及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UVmax>7.47的患者疾病进展、死亡风险均高于SUVmax≤7.47者[HR分别为3.05(95%CI 1.15~8.11)和12.39(95%CI 1.52~100.65)]。结论高级别ESTS患者病变相对小且实、伴液化坏死、合并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SUVmax不能明确ESTS的组织学分级,但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四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