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某肿瘤医院肿瘤心理门诊10年就诊分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汪艳
庞英
周城城
苏中格
唐丽丽
-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康复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
基金
202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1819)。
-
文摘
回顾2010—2019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心理科患者构成、患者特征和门诊处方的变化情况,发现10年间,肿瘤心理门诊患者就诊人次为37 885,年就诊量逐年增长,高于该医院的门诊增长率。就诊患者中前五位常见癌症为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和胃癌。就诊患者中乳腺癌比例下降,肺癌和胃肠道肿瘤比例上升。患者因疼痛就诊的比例逐渐增加;处方镇痛药物联合精神科用药的比例增高,从84.4%上升到91.8%;治疗失眠的药物使用频率高,为35.9%。可见,恶性肿瘤患者对肿瘤心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肿瘤心理门诊在疼痛等症状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
关键词
心理社会肿瘤学
症状管理
门诊
疼痛
-
Keywords
psycho-oncology
symptom management
outpatient
pain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
-
题名恶性肿瘤筛查阳性结果带来的心理负担的预防及应对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唐丽丽
庞英
汪艳
-
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康复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6,共6页
-
文摘
分析恶性肿瘤筛查阳性结果带来的心理影响,包括积极的心理影响和消极的心理影响。阳性筛查结果带来的生存获益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庆幸和安慰,并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部分阳性筛查结果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参与者带来消极的心理影响,但不会对参与者的心理造成严重或持久的伤害。提出应当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充分的宣教,将心理痛苦筛查及干预整合入恶性肿瘤筛查过程以预防和应对阳性筛查结果带给参与者的心理负担。
-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症筛查
癌基因筛查
心理负担
-
Keywords
malignant tumor
cancer screening
cancer gene screening
psychological burden
-
分类号
R-02
[医药卫生]
-
-
题名虚拟社区促进癌症患者社会联结与康复
- 3
-
-
作者
董佳旆
何毅
唐丽丽
-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康复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共6页
-
基金
2023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研究青年基金(QNJJ2023009)。
-
文摘
虚拟社区中的“陪伴与分享”同伴支持模式对癌症患者社会联结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互动结构、情感逻辑与赋能路径,揭示患者从隐性参与到主动表达、从关系网络到身份跃迁的心理社会过程。回应性、互惠性和情绪感染性构成核心互动机制,增强归属感、自我效能感和康复动机。目标设定、行为追踪和即时反馈等结构性功能进一步支持行为管理与心理赋能。同时识别潜伏用户支持盲区、核心成员情绪劳动及社区内容治理风险。结果显示,虚拟社区通过互动与赋能机制促进社会联结重建和康复行为,为数字化心理社会干预提供可行路径。
-
关键词
虚拟社区
癌症康复
同伴支持
社会联结
-
Keywords
virtual communities
cancer rehabilitation
peer support
social connectedness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