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老化丝织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晓梅 原思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8,共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对纤维进行形貌观察、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丝织品老化原因及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所用样品为人工老化的白色丝织品和分别来自湖北、内蒙古、青海出土的古代丝织品。人工老化包括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对纤维进行形貌观察、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丝织品老化原因及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所用样品为人工老化的白色丝织品和分别来自湖北、内蒙古、青海出土的古代丝织品。人工老化包括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目的是了解扫描电镜是否能够成为有效的研究丝织品老化原因及检测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老化程度 分析研究 光老化 白色 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的 丝织品 老化原因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非水分散体的制备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双林 原思训 郭宝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69-874,共6页
采用化学转化法将水乳液转化为非水乳液是制备非水分散体的一种方法。根据实际需要 ,将常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转化为非水分散体 ,这种材料可用于文物保护工作。
关键词 非水分散体 文物保护 化学转化法 常温自交联 丙烯酸树脂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溪越窑和洪州窑瓷片的X荧光分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宝鎏 王建平 +1 位作者 权奎山 陈铁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1年第2期8-14,共7页
用能量色散型X荧光分析仪测量了慈溪寺龙口等6个越窑窑址和洪州窑4个窑址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在两地均观察到近距离窑址出土瓷胎间化学组成的差异,观察到越窑瓷釉配方的稳定性和南宋晚期时的明显进步,提出了洪州青瓷中铁含量从东... 用能量色散型X荧光分析仪测量了慈溪寺龙口等6个越窑窑址和洪州窑4个窑址出土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在两地均观察到近距离窑址出土瓷胎间化学组成的差异,观察到越窑瓷釉配方的稳定性和南宋晚期时的明显进步,提出了洪州青瓷中铁含量从东汉到晚唐的马鞍形变化,可能反映洪州窑在晚唐的衰落和低铁原料的不易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 洪州窑 古青瓷 X荧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周与王城考辨 被引量:24
4
作者 梁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5,共5页
关键词 东都 铭文 西周王朝 成王 西周早期 周公 金文 《尚书》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中国古代漆膜干缩翘曲分析及在修复粘接中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5
5
作者 胡继高 胡东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0年第2期19-25,共7页
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实验方法对生漆漆膜的形成及降解进行了分析,探讨漆膜的降解与年代及埋藏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并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结合工作经验对防止出土漆膜的收缩起翘及已破裂的漆膜的修复粘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漆膜降解 翘曲漆膜的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帝陵陵地秩序 被引量:9
6
作者 沈睿文 china.com 《文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帝陵 西汉 集中 争论 观点 意见 秩序 存在 症结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期间梁启超对中国积贫积弱缘由之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中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9,共4页
梁启超在戊戌期间形成的一整套变法方案 ,源于其对于中国积贫积弱缘由的精深见解。通过认真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通过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反思 ,通过对清末管理制度、教育制度进行剖析 ,他认为 :中国之弱“远者在数千百年以前 ,近... 梁启超在戊戌期间形成的一整套变法方案 ,源于其对于中国积贫积弱缘由的精深见解。通过认真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通过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反思 ,通过对清末管理制度、教育制度进行剖析 ,他认为 :中国之弱“远者在数千百年以前 ,近者在数十年之内”。几千年的专制王权造成的国民劣根性 ,为所谓远者 ;缺乏中西会通的人才 ,为所谓近者。只有通过维新变法 ,才能从根本上将上述弊端革除 ,使中国能够迅速“雄冠于地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维新 梁启超 积贫积弱 人才 劣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扶风齐镇发现西周炼炉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兴兴 李亚龙 +3 位作者 陈建立(发掘) 冯峰(发掘) 林永昌(发掘) 陈阳(发掘)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3,61,共3页
齐镇村民小组隶属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位于周原遗址保护范围之内。2004年春,齐镇村村民在村东壕取土时发现一炼炉的遗迹,我馆随即派人进行了调查。由于炼炉面临村民继续取土被破坏的可能,经请示省文物主管部门后,我们于200... 齐镇村民小组隶属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位于周原遗址保护范围之内。2004年春,齐镇村村民在村东壕取土时发现一炼炉的遗迹,我馆随即派人进行了调查。由于炼炉面临村民继续取土被破坏的可能,经请示省文物主管部门后,我们于2004年7月1日-2日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西周 村民小组 保护范围 周原遗址 主管部门 扶风县 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陵陪葬墓地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沈睿文 《文博》 2000年第5期63-70,共8页
关键词 陕西 桥陵 陪葬墓地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考证
全文增补中
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作勇 成小林 崔剑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1,共7页
釉陶器在埋藏过程中,受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病害,釉层剥离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的原因并为以后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河南地区四个遗址出土的唐代釉陶器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成分... 釉陶器在埋藏过程中,受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病害,釉层剥离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的原因并为以后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河南地区四个遗址出土的唐代釉陶器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成分检测、热膨胀系数分析和吸水率测试。结果显示,四个遗址中,釉面保存相对完整且剥离现象较少的是巩县黄冶窑,而铜川黄堡窑、西安醴泉坊窑和乾县懿德太子墓釉陶器釉层剥离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釉陶器胎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胎体烧结程度过低(因此造成吸水率过高)是影响釉陶器釉层剥离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釉陶器的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釉陶器 釉层剥离 热膨胀系数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博物馆社会化改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继东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1期21-26,64,共7页
关键词 博物馆事业 社会化改革 中国 文化教育 文化建设 体系 大小 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