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以来海外中国艺术研究的范式转向 |
宋石磊
|
《艺术探索》
|
2025 |
0 |
|
2
|
风格、画意与画史重构——高居翰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
宋石磊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4 |
3
|
|
3
|
唐代中日书法文化的传播、交融及其价值——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系列之一 |
朱天曙
石放
|
《中国书画》
|
2024 |
0 |
|
4
|
书法美学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
崔树强
|
《大学书法》
|
2023 |
0 |
|
5
|
高校美育的观念与方法——关于《高校美育教师手册》访谈杜卫教授 |
杜卫
《美育学刊》编辑
|
《美育学刊》
|
2024 |
0 |
|
6
|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意味着什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野来看 |
吴增定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文人园林的情趣 |
朱良志
|
《美术大观》
|
2025 |
0 |
|
8
|
论法国现代美学的缘起与体系性--基于文献的再整理 |
张颖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西方音乐哲学史:从古代至1800年 |
邓佳(译)
刘家辰(译)
|
《中国艺术》
|
2025 |
0 |
|
10
|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
叶朗
|
《美育学刊》
|
2016 |
0 |
|
11
|
走向人文教育的美育 |
周宪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3 |
8
|
|
12
|
作为“思”的中国文人艺术 |
李溪
皮佳佳
周敏
|
《艺术广角》
|
2024 |
1
|
|
13
|
论“与物为友”在文人语境中的成立 |
李溪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存在的接合——简论海德格尔对谢林《自由论文》的解读 |
吴增定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李叔同参与雅集活动史述兼及其审美趣味 |
陈星
|
《艺术学研究》
|
2024 |
1
|
|
16
|
论齐白石篆刻中的用字来源与艺术化变形手法 |
朱天曙
|
《中国书画》
|
2024 |
0 |
|
17
|
界限感与边界性——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知”与“不知” |
程乐松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气韵与节奏 |
彭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19
|
中国的审美范畴 |
叶朗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20
|
艺术史的可能性及其路径 |
王一川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