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基于幸福经济学的考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强 董志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6,共9页
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分析框架,在一种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考察了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尤其是我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国民储蓄率高企之谜。研究发现,经济长期高增长不足以解释其国民储蓄率偏高的特征事实,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居民在消费... 本文基于幸福经济学分析框架,在一种持续增长的经济中考察了国民储蓄率的决定机制,尤其是我国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国民储蓄率高企之谜。研究发现,经济长期高增长不足以解释其国民储蓄率偏高的特征事实,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居民在消费时受攀比效应、习惯形成等因素的影响较深,使得增大同期储蓄率更有利于提升整个生命周期的幸福水平。进一步对我国经济新常态期间的预测表明,国民储蓄率将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而走低,需谨防由此带来的投资动力不足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国民储蓄率 幸福经济学 攀比效应 习惯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被引量:5
2
作者 章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基于我国改革实践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基本实践前提下形成并提出的事实判断,具有强烈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生命力。
关键词 经济思想 改革实践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与居民信用管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章政 闵瑛美 王大树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77,共5页
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变革,这种变革伴随并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在大数据面前存在单兵作战、效率低下、被动响应等诸多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社会治理的需要。... 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变革,这种变革伴随并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在大数据面前存在单兵作战、效率低下、被动响应等诸多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社会治理的需要。居民信用管理能够较好解决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中的这些问题,以居民信用管理为核心的社会主体信用管理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未来居民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将朝着精细化、协同化和预见型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治理创新 居民信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综合课税:未来我国个税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大树 章政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但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仍然存在征收模式不合理、小税种难以起到"自动稳定器"大作用、忽视家庭负担难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等问题。提高工薪所得...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但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仍然存在征收模式不合理、小税种难以起到"自动稳定器"大作用、忽视家庭负担难以体现量能负担原则等问题。提高工薪所得起征点是近年来我国个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个税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大综合课税是未来我国个税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其基本设想是,把月收入汇总为年收入,把11类分类收入综合为总收入,把家庭每个成员的收入归集为家庭毛收入,最后根据家庭应纳税收入按照税表规定的档次和税率来计算应纳税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税制度改革 提高起征点 大综合课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身份识别(eID)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政 阎学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49,共1页
elD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信用中心主任章政:关于对当前中国的信用状况的基本认识,我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其一,社会对信息作用的认识,还处于较浅的层面;其二,社会的信用风险随着网络的... elD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三大意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信用中心主任章政:关于对当前中国的信用状况的基本认识,我有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其一,社会对信息作用的认识,还处于较浅的层面;其二,社会的信用风险随着网络的普及在逐渐加大;其三,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时期。此外,从社会信用建设的角度来说,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但这个工作有很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网络 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建设 议题 推广 识别 社会信用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