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改革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非衡 倪娜娜 +5 位作者 朱磊 杨桦 高运生 何欢 孙思伟 刘宝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评价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改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2、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辖区内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年的绩效考核数据,通过对考核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价绩效考核改革效... 目的评价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改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2、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对辖区内2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年的绩效考核数据,通过对考核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评价绩效考核改革效果。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基本医疗工作量、公共卫生工作量、公共卫生工作量在总工作量中的比重、综合K值、医药比、次均门诊费用、人均绩效工资。结果 2012、2013年的基本医疗工作量分别为673 756(761 165)、1 110 182(803 117),公共卫生工作量分别为178 324(72 167)、322 636(133 418),公共卫生工作量在总工作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9.78(10.38)%、22.91(13.94)%,医药比分别为0.104(0.031)、0.135(0.059),每月人均绩效工资分别为3 992(1 940)、2 925(73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K值分别为8 385(982)、8 338(647),次均门诊费用分别为164.5(56.1)、180.3(38.5)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的人均基本医疗工作量、医药比、次均门诊费用均与人均绩效工资呈正相关(P<0.05);2012年和2013年的公共卫生工作量在总工作量中的比重、2012年综合K值与人均绩效工资呈负相关(P<0.05)。结论朝阳区2013年的绩效考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量上升,工作重心向公共卫生服务转移,遏制了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增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但工作质量和效率未得到显著提高,人均绩效工资各机构间差异减小,改革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绩效考核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董少鹏 张明 +2 位作者 李涛 于欣 王华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2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不仅表现为记忆、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70%~90%的AD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激越、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其中,幻觉和妄想...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不仅表现为记忆、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70%~90%的AD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激越、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其中,幻觉和妄想等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诊疗中的难点。精神病性症状是一种与现实不符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有妄想、幻觉,部分患者出现身份识别障碍,甚至合并出现言语和行为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幻觉 妄想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认知障碍患者轻度行为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陆洁 王婧 +2 位作者 熊凌川 于欣 王华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神经认知障碍包括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不仅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存在知觉、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体验,这一类非认知症状统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NPS)。痴呆患者的NPS与照护负担加重、功能损害、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以及加速发... 神经认知障碍包括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不仅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存在知觉、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体验,这一类非认知症状统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NPS)。痴呆患者的NPS与照护负担加重、功能损害、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以及加速发展为严重痴呆或导致死亡等密切相关[1]。NPS贯穿神经认知障碍的整个病程,包括MCI阶段,甚至可能在认知损害出现之前即生精神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 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情绪检出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娟 吕晓珍 +7 位作者 尚丽 李汇子 陆草 张明 张东梅 林秀红 王华丽 关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3-379,共7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深圳市17个街道、51个社区的211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老年抑郁问卷(GDI)和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估抑郁和焦虑情绪,利用logistic回归... 目的:了解深圳市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深圳市17个街道、51个社区的2112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老年抑郁问卷(GDI)和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估抑郁和焦虑情绪,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查其相关因素。结果:深圳市老年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37.1%、8.4%及7.5%。月收入水平<3000元、自评健康状况为一般或不健康、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与家人关系融洽度较差的老年人更易检出抑郁情绪(OR值介于1.59~4.87,均P<0.05)与焦虑情绪(OR值介于1.57~2.75,均P<0.05)。结论:深圳市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情绪较为常见,与收入水平、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与家人关系融洽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焦虑 检出率 相关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