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冷玉杰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CMRA)具有无创、无电离辐射、不依赖对比剂等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识别高危斑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随着各种新兴加速技术的不断发展,CMRA技术克服了采集时间长、图像质量欠佳等缺陷,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CMR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耐力运动诱导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影响因素、潜在机制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宋欣阳 汪芳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高水平的cTn与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尽管规律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cTn水平急剧升高,甚至超过参考值上限。关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归因于生理性还是病理...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首选生物标志物,高水平的cTn与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尽管规律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长时间剧烈运动会导致cTn水平急剧升高,甚至超过参考值上限。关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归因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这一话题一直存在争议,到目前为止,这种升高通常被视为一种良性现象。然而,近期研究表明,运动诱导的cTn升高可能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早期标志。为了更好地了解cTn在运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对马拉松等长距离耐力运动诱导cTn升高的影响因素、潜在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运动 马拉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彦相 张佳 +2 位作者 蔡青云 郭立新 潘琦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然而早期CAN常不伴明显症状,进展性CAN可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早期检测CAN提供了可能。本文对CA...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然而早期CAN常不伴明显症状,进展性CAN可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早期检测CAN提供了可能。本文对CAN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CAN患者提供最新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分布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因果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的中介作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4
作者 张佳 李涵 +2 位作者 罗彦相 蔡青云 潘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究人体的不同脂肪分布,包括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身高调整的矫正BMI后的内脏脂肪分布量(BMI-adjuste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adj),矫正BMI后的腹部皮下脂肪分布量(BMI-adjusted abdominal subcutaneous adip... 目的探究人体的不同脂肪分布,包括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身高调整的矫正BMI后的内脏脂肪分布量(BMI-adjuste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adj),矫正BMI后的腹部皮下脂肪分布量(BMI-adjusted abdominal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ASATadj),矫正BMI后的臀股部脂肪分布量(BMI-adjusted gluteofemoral adipose tissue,GFATadj),与糖尿病肾脏病变(diabetic nephropathy,DN)之间的因果关联,以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公开的全基因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汇总水平数据,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和两步MR,其中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模式法作为补充方法。数据来源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芬兰生物样本库(FinnGen)、葡萄糖和胰岛素相关性状元分析联盟荟萃分析。结果GFATadj与DN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IVW:OR=0.668,95%CI:0.552~0.809,P=3.66×10^(-5)),其中IR介导了65.2%。IVW结果显示ASATadj与DN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但未在加权中位数和加权模式法中发现。未发现VATadj与DN之间的任何因果关联。结论GFATadj对DN产生因果效应,IR在GFATadj与DN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脂肪分布 糖尿病肾脏病变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尿8-oxo-Gs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聪 李祥宇 +4 位作者 刘晓杰 张妮 刘君萌 蔡剑平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分析RNA氧化损伤标志物尿8-oxo-Gsn与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择以胸痛入院的患者422例。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C)和冠心病组,并根据冠心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三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分析RNA氧化损伤标志物尿8-oxo-Gsn与冠心病类型、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择以胸痛入院的患者422例。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C)和冠心病组,并根据冠心病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将其分为三个亚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及急性心肌梗死组(MI);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S)、双支病变(D)和三支病变组(T)。收集所有入组患者在接受造影前的清洁尿标本,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ID-LC-MS/MS)检测尿8-oxo-Gsn,并用尿肌酐浓度予以校正。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尿8-oxo-Gsn的差异及各组患者尿8-oxo-Gsn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C与SA、UA、MI组的尿8-oxo-Gsn(单位μmol/mol creatinine)的平均值分别为(2.875±0.609)、(3.285±1.031)、(3.433±1.175)、(4.224±1.557),不同类型冠心病组尿8-oxo-Gs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D和T组患者的尿8-oxo-Gsn(单位μmol/mol creatinine)的平均值分别为(3.458±1.261)、(3.464±1.121)、(3.640±1.339),不同病变支数组尿8-oxo-Gs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尿8-oxo-Gsn阳性率在健康人及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尿8-oxo-Gsn水平和阳性率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尿8-oxo-Gsn在不同冠脉病支数患者中的变化不显著。尿8-oxo-Gsn或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指示冠心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RNA氧化损伤 尿8-oxo-Gsn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弹性成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向阳 杨正汉 周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2-394,共3页
触诊是指医生通过触摸感觉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反应来探测肿瘤或其他异常组织的存在。触诊的应用常局限于人体表面的器官,是一种定性、主观的检查方法,受医生个体触觉敏感性的限制,应用范围较局限。弹力成像技术自1991年由Ophir提出... 触诊是指医生通过触摸感觉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反应来探测肿瘤或其他异常组织的存在。触诊的应用常局限于人体表面的器官,是一种定性、主观的检查方法,受医生个体触觉敏感性的限制,应用范围较局限。弹力成像技术自1991年由Ophir提出以来,在超声和MRI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医学成像的一个研究热点[1]。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弹性成像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侯建林 罗友晖 +3 位作者 刘东明 闫明辉 周丹丹 王维民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3期78-80,共3页
转化学习是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意欲取得的理想成果。转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认知的转化,其过程通常包括经历迷惘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实现观念转化等三个主要阶段。促进转化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人... 转化学习是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意欲取得的理想成果。转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认知的转化,其过程通常包括经历迷惘困境、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实现观念转化等三个主要阶段。促进转化学习的最有效方式是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人亲自参与并激发批判性反思的学习经历。转化学习理论已经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中,为相关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应该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学习 医学教育 批判性反思 临床医学教育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失能水平的老年人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浩宇 石逸雯 +4 位作者 潘薇 刘爱萍 孙昕霙 李曼 张旭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40,共10页
目的:对65~105岁老年人以年龄进行分层,探究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特点。方法:共纳入12244名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横断面数据中的老年人,分为低龄(65~79岁)、中龄(80... 目的:对65~105岁老年人以年龄进行分层,探究照料需求的影响因素特点。方法:共纳入12244名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横断面数据中的老年人,分为低龄(65~79岁)、中龄(80~89岁)、高龄(90~105岁)三组。利用综合失能指数(disability index,DI)从四个维度评估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反映其照料需求,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2244名老年人中,中、高照料需求的老年人占比达43.4%。老年人照料需求高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更大、患慢性病数量更多、无锻炼习惯、睡眠时间过长(≥9 h/d)、有抑郁倾向、与子女同住、空巢合居、未受过教育(P<0.05)。此外,低龄组老年人还有吸烟史(OR=2.009,95%CI:1.019~3.959)、饮酒史(OR=2.213,95%CI:1.141~4.291)和自评贫穷(OR=2.051,95%CI:1.189~3.540);中龄组老年人还有女性(OR=1.373,95%CI:1.038~1.817)、从不饮酒(OR=1.551,95%CI:1.059~2.269)和无医疗保险(OR=1.598,95%CI:1.053~2.426);高龄组老年人还有女性(中照料需求vs.低照料需求:OR=1.412,95%CI:1.062~1.878;高照料需求vs.低照料需求:OR=1.506,95%CI:1.137~1.993)、自评贫穷(OR=2.064,95%CI:1.282~3.323)和无医疗保险(OR=1.621,95%CI:1.148~2.291)。结论:各年龄组老年人照料需求的共性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慢性病、锻炼、睡眠、抑郁倾向、居住方式和受教育情况,低龄组的特有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和经济水平,中、高龄组的特有因素包括性别和医疗保险。建议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和重点人群的干预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料需求 失能 老年人 医疗服务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韧性在健康老龄化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晔 张驰 +4 位作者 白安颖 韩怡文 李瑞奇 杨苏瑞 曾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8-1123,共6页
心理韧性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难或逆境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迅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或情况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应对老龄化问题,可增强老人积极情绪,应对生活负性事件,适应衰老,保持身心健康并提... 心理韧性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困难或逆境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迅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或情况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应对老龄化问题,可增强老人积极情绪,应对生活负性事件,适应衰老,保持身心健康并提高生活幸福感。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老年人心理韧性与健康老龄化的关系。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本研究聚焦心理韧性这一概念,系统探讨了其概念的演变、测量方法、作用机制,以及其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在主动健康的时代背景下,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维护老年人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主动健康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心脏风险预测模型的评价和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冰哲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PCE)是影响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应用风险预测模型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PCE风险。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最新指南,就非心脏外科手术PCE风险预测... 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PCE)是影响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应用风险预测模型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有助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PCE风险。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最新指南,就非心脏外科手术PCE风险预测模型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并对新型预测因子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心血管事件 风险预测模型 风险预测因子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珠单抗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治疗中的进展及展望
11
作者 李芝谕 陈哲 +2 位作者 王钱 李可天 程永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3,共7页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类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部是其常见受累部位。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作为CTD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或纤维化,导致患者肺功能...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类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部是其常见受累部位。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作为CTD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或纤维化,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出现呼吸困难,生活质量降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促进炎症反应,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影响纤维化过程,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托珠单抗是IL-6受体拮抗剂,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等CTD治疗,在CTD-ILD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介绍了托珠单抗在CTD-ILD治疗中的进展,以期为CTD-ILD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托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组织表观扩散系数改变及其可能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杨正汉 谢敬霞 +2 位作者 胡碧芳 章跃武 周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49-851,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机理。方法  12只犬半肝肝硬化模型及 1只正常犬用于本实验。于阻断肝脏血流前后测量左、右半肝的ADC值。结果 较严重的肝硬化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阻断肝脏血流后 ,原有的ADC值差别消失。结论... 目的 探讨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机理。方法  12只犬半肝肝硬化模型及 1只正常犬用于本实验。于阻断肝脏血流前后测量左、右半肝的ADC值。结果 较严重的肝硬化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阻断肝脏血流后 ,原有的ADC值差别消失。结论 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血流灌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肝脏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时胜男 姚兰 冯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择期行L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两组在BIS监... 目的比较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择期行L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两组在BIS监测下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E组根据ANI调节阿片类药物用量;C组根据HR、BP调节阿片类药物用量。观察并记录HR>基础值120%发生率、MAP>基础值120%或<基础值80%发生率、艾司洛尔、阿托品、尼卡地平、复方乳酸钠和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停药后睁眼时间与拔出喉罩时间。观察拔除喉罩即刻、术后1、2hVAS评分;记录哌替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有无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E组HR>基础值120%发生率、艾司洛尔、阿托品和复方乳酸钠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而术中MAP>基础值120%或<基础值80%的发生率、尼地卡平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睁眼时间和拔出喉罩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拔除喉罩后即刻、术后1、2h的VAS评分,哌替啶、丙泊酚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未发生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未出现术中知晓。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比较经验用药,能有效减少循环波动,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心率变异性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病变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诚 杨正汉 谭晔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48-353,共6页
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 ,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两个方面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 ,囊肿内有完整内皮 ,影像学上符... 胰腺和胰周囊性病变可包括从良性到恶性的不同疾病。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 ,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病理基础和影像学表现两个方面讨论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先天性囊肿为胰腺导管发育异常所致 ,囊肿内有完整内皮 ,影像学上符合薄壁的单纯囊肿表现。潴留性囊肿是由于胰腺导管阻塞所致 ,主要见于肿瘤患者 ,在潴留囊肿前方可见实性肿块。外伤性假囊肿主要内容物为血肿 ,胰腺炎假囊肿内为坏死组织、炎性渗出、血液和胰酶 ,胰周结核主要是淋巴结的干酪性坏死。胰腺癌的囊性变为肿瘤中心的坏死、液化。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过程 ,以多发小囊为主要类型。黏液性囊腺瘤为潜在恶性的病变 ,分叶状囊实性肿块为其特点 ,在影像学上与黏液性囊腺癌不易鉴别。假囊肿特别是胰腺炎假囊肿和囊腺瘤之间的鉴别是最重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囊肿 假囊肿 囊性肿瘤 病理学 CT MRI 囊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杨正汉 谢敬霞 +1 位作者 章跃武 胡碧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907-90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对 5 9例志愿者及 47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肝脏ADC值。DWI序列A的b值分别为 3 0、3 0 0、110 0s/mm2 ;序列B分别为 1.6和 5 5s/mm2 。序列A分别用b1和b3 (ADC1)及b2 和b... 目的 探讨肝硬化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对 5 9例志愿者及 47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肝脏ADC值。DWI序列A的b值分别为 3 0、3 0 0、110 0s/mm2 ;序列B分别为 1.6和 5 5s/mm2 。序列A分别用b1和b3 (ADC1)及b2 和b3 (ADC2 )计算ADC值 ,序列B用b1和b2 (ADC3 )计算。结果 ChildB、C级肝硬化平均ADC3 明显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1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2 与正常肝脏无差别。结论 肝硬化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肝实质内血流灌注的减少而非纤维化限制了水分子的热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肝内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胰腺癌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诚 叶晓华 杨正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56-259,共4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10多年来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提高对小胰腺癌的认识 ,发现小的肿瘤并且尽早地作出诊断显得尤为重要。CT是目前胰腺疾病的最主要影像检查手段 ,在对小胰腺癌的检查中 ,采用薄层...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10多年来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此提高对小胰腺癌的认识 ,发现小的肿瘤并且尽早地作出诊断显得尤为重要。CT是目前胰腺疾病的最主要影像检查手段 ,在对小胰腺癌的检查中 ,采用薄层和增强的多期动态扫描是必要的 ,把握最佳的胰腺强化时期是扫描的关键 ,可以更好地显示小肿瘤与正常胰腺之间的密度差异。小胰腺癌表现为胰腺内小的不规则低密度肿块 ,常合并有胆管和胰管的梗阻扩张。应用多层螺旋CT时 ,应尽量利用最薄层厚、最多层数的组合扫描以利于图像的融合或分解重建。MR可以提供较敏感的肿瘤信号及多平面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胰腺癌 诊断 鉴别诊断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梗死类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焦晟 宋焱 +3 位作者 周诚 黄娟 张晨 李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利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斑块特征与患者梗死类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49例行颅内动脉HRMRI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析其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斑块形态、斑块分布及斑块强化程... 目的利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斑块特征与患者梗死类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49例行颅内动脉HRMRI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析其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斑块形态、斑块分布及斑块强化程度。按斑块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明显强化组和非明显强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稳定斑块的临床危险因素。根据扩散加权成像结果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患者分为单穿支动脉阻塞、多穿支动脉阻塞及动脉栓塞,分析不同梗死类型的斑块特征。结果 49例患者共发现位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5处,其中62处(95.4%)为偏心性斑块,斑块最常见于腹侧壁(31处,50.0%)。明显强化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患者比例(56.7%)明显高于非明显强化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栓塞组中明显强化斑块的发生率(88.9%)明显高于非动脉栓塞组(单穿支动脉阻塞及多穿支动脉阻塞,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位置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斑块强化程度能够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利用HR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并推测其梗死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脑中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 被引量:31
18
作者 赵宇驰 孙常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美国,有24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1]。骨质疏松患者经常在很小或根本没有创伤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生骨折。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诊断 骨质疏松患者 人口老龄化 生活质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单发结核瘤^(18)F-FDG PET/CT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婵 陈敏 +1 位作者 姚稚明 刘秀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740,745,共5页
目的肺结核瘤是造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拟分析13例肺单发结核瘤(SPT)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的^(18)F-FDG PET/CT表现... 目的肺结核瘤是造成^(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假阳性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拟分析13例肺单发结核瘤(SPT)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SPT的^(18)F-FDG PET/CT表现,统计不同预设标准诊断SPT的准确性。结果 13例SPT早期SUVmax平均值为4.3±2.8,其中10例行延迟显像,延迟SUVmax平均值为4.3±2.6,滞留指数(RI)平均值为(14±23)%,7例均显示延迟SUVmax进一步上升。无纵隔淋巴结摄取、双侧对称和病变同侧的纵隔淋巴结摄取分别为6例、3例和4例。CT示6例无分叶,5例浅分叶,中分叶及深分叶各1例;9例无毛刺,3例长毛刺,1例短毛刺;4例有卫星灶,9例无卫星灶;4例有钙化,9例无钙化。预设SPT的PDG摄取低于纵隔血池、早期显像SUVmax<2.5、RI<10%、良性钙化或卫星灶为良性诊断标准,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23%、40%和62%。结论 ^(18)F-FDG PET对SPT的诊断价值有限,不及CT的诊断效能,此时需仔细观察CT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肺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菁菁 孙铁英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PDRPA对多黏菌素B单药最敏感;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增强最显著(P<0.05);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头孢他啶与氨曲南、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表现出对部分菌株抗菌活性增强。结论对PDRPA进行个体化的MCBT可能有助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PDRPA的选择。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或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