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血糖波动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晶磊 肖林 +1 位作者 徐冰 刘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48-350,共3页
通过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情况的探讨,了解白内障手术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及血糖波动对白内障手术预后的直接影响,并探讨干预方法,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血糖波动,降低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为安全、有效,... 通过对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情况的探讨,了解白内障手术对血糖波动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及血糖波动对白内障手术预后的直接影响,并探讨干预方法,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血糖波动,降低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为安全、有效,进一步改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手术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P53、Cyclin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晓涛 张继新 +5 位作者 高颖 沈冰 曲从玲 张程燕 昌红 李保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Bc l-2、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备高通量的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 l-2、P53、Cyc lin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结果 Bc l-2和P53主要表达于弥漫性大... 目的探讨Bc l-2、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备高通量的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 l-2、P53、Cyc linD1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结果 Bc l-2和P53主要表达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而CyclinD1只在套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结论由Bc l-2和P53协同表达途径以及CyclinD1异常表达途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基因 BCL-2 基因 P53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血症并发急性肾衰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爽 刘龙 赵溪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5-1056,F0003,共3页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 炎症反应综合征 脓毒血症 肾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琦 陈迎春 +3 位作者 张亘瑷 方秀统 侯宇 丁立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因严重心衰、肺炎病情加重于术后第7天死亡;31例伤肢基...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术后因严重心衰、肺炎病情加重于术后第7天死亡;31例伤肢基本恢复伤前功能;随访X线显示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初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的表观遗传调控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龙 杨水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1引言大多数心脏疾病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心肌纤维化即心肌瘢痕形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成纤维细胞的积累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过度沉积,从而导致器官的结构畸形和功能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 1引言大多数心脏疾病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心肌纤维化即心肌瘢痕形成的过程,它的特点是成纤维细胞的积累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过度沉积,从而导致器官的结构畸形和功能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成纤维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表观遗传调控 MI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离子通道蛋白的miRNA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前后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伊然 崔淯夏 +3 位作者 李龙 苏迎 岳语喃 杨水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090-1096,1151,1152,共9页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离子通道蛋白和离子流重构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寻找可能的miRNAs调控干预靶点,为房颤的预警干预奠定基础。方法选择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离子通道蛋白和离子流重构的影响和调控作用,寻找可能的miRNAs调控干预靶点,为房颤的预警干预奠定基础。方法选择3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各10例),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取外周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Real—timePCR对调控离子通道蛋白的主要miRNAs表达差异结果进行验证,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结果主要参与调控离子通道蛋白SCN5A、CACNAlC、KCNA5、KCNH2、KCNEI、KCNQl、KCNJ2、KCNC4、KCND3、KC—NN3、HCNl、HCN3和HCN4的miRNAs共21个。射频消融术前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房颤组与自身术前比较,这些miRNAs表达亦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miR-1266等5个miRNAs术前表达上凋,术后明显下调,仅miR-3664—5p术后较术前进一步下调,其余15种miRNAs均术前表达下调,术后显著上调。调控外向型钾离子通道(如KCNA5)的miRNA手术前后调控趋势一致,调控幅度较大。结论外向性K+离子流增多在房颤电重构中可能起主要作用。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对房颤的电重构起到了离子流再平衡和逆重构的作用。调控多个离子流的miR-1266等miRNAs,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干预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微小RNA 离子通道 基因调控 组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肥胖与父母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京 黄俊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症 半胱氨酸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