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运动医学发展与北京冬奥会和健康中国建设 被引量:12
1
作者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3-827,共5页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与筹备,以及即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张家口举行的第22届冬奥会这一世界冰雪运动盛会的开幕式,面向2035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国运动医学在原有发展的...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与筹备,以及即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张家口举行的第22届冬奥会这一世界冰雪运动盛会的开幕式,面向2035中国科技发展规划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国运动医学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又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对运动医学的要求与发展需要,发挥运动医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这一中国运动医学启蒙发祥地的发展历程,结合国内运动医学研究现状,探讨运动医学在北京冬奥会与后冬奥时期以及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冬奥会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会近地医院救治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急性损伤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浩然 王佳宁 +3 位作者 陈泓宇 侯谦 敖英芳 杨渝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0,共7页
为预防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和指导雪场近地医院对滑雪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对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近地转诊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性质、损伤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总共40例运动... 为预防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和指导雪场近地医院对滑雪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对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近地转诊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性质、损伤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总共40例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损伤为19例(47.5%),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以摔伤(52.6%)和扭伤(31.5%)为主,主要损伤类型为韧带损伤(34.3%)、半月板损伤(28.5%)、骨挫伤(22.9%);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前交叉韧带(20.0%)、内侧半月板(14.3%)、内侧副韧带(11.4%),损伤性质以新发损伤(78.9%)为主,全部损伤均为急性损伤导致,损伤程度以中度(73.7%)和轻度(26.3%)损伤为主,未出现重度损伤。该结果说明:北京冬奥会期间近地转诊医院收治的受伤运动员中,因膝关节损伤到院救治的病例数占比最高;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加强膝关节的运动控制和跌倒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各雪场近地医院应将运动损伤的救治重点放在韧带、半月板及相关联合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上,不断改进手术术式和康复流程,以应对未来雪季可能大量出现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滑雪 膝关节运动损伤 近地转诊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临床疗效病例研究
3
作者 邵嘉艺 杨帆 +1 位作者 王健全 鞠晓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7-782,共6页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DDH并行PAO手...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手术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DDH并行PAO手术的现役或退役运动员4例(5例髋关节),其中3例行单侧髋关节手术,1例行双侧髋关节手术。左髋2例,右髋3例;年龄27.25±4.9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1±2.07 kg/m2。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 HHS)、髋关节结局评分运动量表(hip outcome score activity-daily living scale,HOS-ADL)评分和髋关节结局评分运动量表(hip outcome score-sports scale,HOS-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3例患者随访12个月,1例患者随访8个月。患者术前的mHHS评分、VAS评分、HOS-ADL评分和HOS-SS评分分别为62.82±13.92、6.00±2.74、62.60±13.13、53.60±13.46分,术后分别为95.16±3.17、1.60±0.89、94.40±5.50、85.20±22.43分,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3例现役运动员中,有2例患者(3例髋关节)已重返竞技性运动,平均重返运动时间为9.7个月。结论:髋臼周围截骨治疗运动员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截骨 髋关节发育不良 运动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近地医疗保障医院在滑雪运动伤救治体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渝平 马骁 +5 位作者 陈拿云 蒋艳芳 张晓伟 丁中伟 刘涛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0-585,共6页
目的:对中国崇礼万龙滑雪场的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救治滑雪受伤者的情况和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建立和优化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之间的救治流程提供依据,为群众滑雪运动的医疗保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崇礼万龙雪场医疗站201... 目的:对中国崇礼万龙滑雪场的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救治滑雪受伤者的情况和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建立和优化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之间的救治流程提供依据,为群众滑雪运动的医疗保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崇礼万龙雪场医疗站2018-2019雪季(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最近救治医院的两个时间段(2019年3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所有崇礼区滑雪受伤者的资料,分析受伤者不同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和受伤部位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万龙雪场医疗站共记录滑雪损伤者755例,日损伤发生率为2.02‰,最近救治医院共救治838例来自崇礼不同雪场的滑雪受伤者。雪场医疗站的记录中,受伤原因以技术缺陷与失误(53.6%)为主,膝关节受伤比例最高(18.7%),其次为头颈部(12.9%)和下肢(11.9%),中级道上受伤人数最多(40.0%),参加滑雪运动的年限小于5年者最多(81.2%)。救治医院的记录中,损伤类型以骨折或裂隙性骨折、挫伤+外伤、肌肉软组织损伤占据前三位,分别占30.5%、27.4%和21.2%。9.6%的受伤者由雪场救护车转运至医院,其中50%的受伤者为骨折或裂隙性骨折。结论:2018-2019雪季崇礼万龙雪场的滑雪受伤率高于国外文献报道,严重创伤也时有发生(包括严重骨折和脑震荡等),需要转运到最近的救治医院治疗。雪场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都应加强建设,配备足够的医疗人员和设备,并且在重伤患者的及时转诊、滑雪巡逻队的组织建设和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等方面加强协同工作,以便在形成我国滑雪运动医疗保障与救治体系基层网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雪 运动损伤 急救医疗服务 医院快速反应小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髋关节损伤及关节镜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隆卫华 王斯遥 +4 位作者 黄洪杰 贺子熠 张辛 高冠英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9-986,共8页
髋关节运动损伤及疾患在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足球、橄榄球、篮球、曲棍球和舞蹈等项目尤为突出,且随运动方式的不同,髋关节病变类型也有变化。运动员髋关节的病变分为关节内和关节外两类,其中关节内常见的疾患包括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运动损伤及疾患在运动员中发病率较高,足球、橄榄球、篮球、曲棍球和舞蹈等项目尤为突出,且随运动方式的不同,髋关节病变类型也有变化。运动员髋关节的病变分为关节内和关节外两类,其中关节内常见的疾患包括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盂唇损伤、软骨损伤、髋关节不稳等。关节外常见病变包括髂前下棘撞击征、耻骨炎、股直肌肌腱炎等。其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最高,且往往合并一种或几种其他病变。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髋关节镜技术成为当下治疗运动员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术式,尤其是以股骨髋臼撞击、盂唇损伤为主要手术适应证,可行髋关节镜下清理、成型、修复、增强和重建等手术。本文综述运动员髋关节疾患关节镜治疗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关节镜治疗运动员髋关节疾患的效果较好,回归运动的比例较高,是运动员髋关节疾病治疗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 运动员 运动损伤 回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难治性运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范宝石 张雪琳 +5 位作者 叶景 孙泽文 韩超 宋士堂 许冰冰 余家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2-316,共5页
膝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血供差区域的撕裂和交叉韧带断裂自愈能力差,且对损伤结构及其功能进行重建的挑战大,属于难治性运动创伤。膝关节难治性运动创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尚存较大局限。近些年... 膝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血供差区域的撕裂和交叉韧带断裂自愈能力差,且对损伤结构及其功能进行重建的挑战大,属于难治性运动创伤。膝关节难治性运动创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尚存较大局限。近些年来,干细胞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大量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均表明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难治性运动创伤治疗中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损伤这三种难治性运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 半月板 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蕾舞者髋关节疼痛的原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子人 邵嘉艺 +2 位作者 黄洪杰 任爽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0-574,共5页
芭蕾舞对肌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要求高,尤其在完成超过正常解剖活动范围的高难度舞蹈动作时,往往需要关节表现出过度活动的特征,而髋关节过度活动可能会造成髋臼盂唇、关节软骨、关节囊等结构损伤。在芭蕾舞人群中,髋关节损伤主要表现... 芭蕾舞对肌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要求高,尤其在完成超过正常解剖活动范围的高难度舞蹈动作时,往往需要关节表现出过度活动的特征,而髋关节过度活动可能会造成髋臼盂唇、关节软骨、关节囊等结构损伤。在芭蕾舞人群中,髋关节损伤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等,疼痛多发生在腹股沟前侧、大腿外侧区域,有些甚至可影响膝关节等部位,症状不典型时会显著增加临床诊疗难度。因此,明确疼痛的来源、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缓解芭蕾舞者髋关节疼痛、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芭蕾舞者常见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舞蹈人群髋关节损伤的诊疗及康复训练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舞 髋关节 过度活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镜手术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洪杰 贺子熠 +6 位作者 杨帆 隆卫华 张竹 鞠晓东 徐雁 张辛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 目的:探讨应用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的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20年11月因髋关节损伤在我院行髋关节镜治疗的34例(35髋)高水平运动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4例患者中有8例为二级运动员,5例为一级运动员,9例为运动健将,4例为国际级运动健将,8例未参与技术等级评定。患者平均年龄24.89±11.13(13~54)岁,男性18例、女性16例;左髋13例、右髋20例、双髋1例;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为18.67±22.08月。随访时间11~172月,平均72.68±36.76月。术前拍摄X线片及CT扫描,测量α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T?nnis角及髋臼角(Sharp角)等。术中记录髋关节镜下处理内容,包括修复损伤的盂唇及关节软骨,磨除股骨头颈部或髋臼增生,恢复髋臼和股骨头颈正常形态。通过患者术前、术后的改良Harris评分(m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回归运动情况,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α角66.71°±8.34°、LCEA 26.32°±7.80°、T?nnis角5.55°±6.17°、Sharp角40.21°±4.03°。髋关节mHHS评分由术前的77.07±15.12分提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5.9±3.30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的5.32±1.9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94±1.79分(P<0.01)。但在从事超活动度运动(体操、舞蹈)和不对称/过顶运动(羽毛球、乒乓球)的患者中,术后疼痛VAS评分和mHH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3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术后疼痛改善不明显、盂唇软骨再次损伤在我院进行了髋关节镜翻修手术。影像学结果显示部分从事超活动度运动的患者和翻修患者Tonnis角>10°而LCEA<20°,存在明显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部27例现役运动员中有25例回归正常运动,回归运动率(RTS)达到92.6%。未发现患者性别和体质指数(BMI)对患者术后疗效存在影响。结论:髋关节镜治疗高水平运动员髋关节损伤术后症状显著缓解,髋关节功能明显提升,绝大部分现役运动员都能回归运动,手术效果和回归运动率推测与运动类型和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 高水平运动员 髋关节损伤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滑雪者和滑雪运动员急性运动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渝平 孔思敏 +2 位作者 邓佳良 蒋艳芳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大众滑雪场休闲滑雪者损伤和滑雪运动员比赛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差异,探讨针对这两类滑雪者的医疗保障服务建议。方法:选择2018-2019和2019-2020雪季在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和富龙滑雪场这两个大型滑雪场的休闲滑雪... 目的:对比分析大众滑雪场休闲滑雪者损伤和滑雪运动员比赛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差异,探讨针对这两类滑雪者的医疗保障服务建议。方法:选择2018-2019和2019-2020雪季在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万龙滑雪场和富龙滑雪场这两个大型滑雪场的休闲滑雪者运动损伤情况与2019-2020雪季两项正式国际滑雪比赛及2021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国内测试赛受伤的滑雪运动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异同。结果:2018-2019雪季两个休闲滑雪场共发生休闲滑雪者运动损伤1187例,损伤率为0.3%;共有1277个受伤部位,分析其受伤部位计次最多的是头颈部230例(18.0%),其次为膝关节204例(16.0%)和下肢131例(10.3%)。2019-2020与2020-2021雪季两项正式滑雪国际比赛及2021年冬奥会国内测试赛共发生滑雪运动员损伤31例,其损伤率分别为11.5%、17.2%和12.0%;共有37个受伤部位,其中最多的是头颈部11例(29.7%),其次为膝关节6例(16.2%)和胸肋腹部5例(13.6%)。结论: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安全和对运动损伤者及时提供相应医疗帮助,对于休闲滑雪的滑雪场,应增加安全设施与技术指导,滑雪场内设置医疗站。在正式滑雪比赛期间,因滑雪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损伤率比休闲滑雪高30~80倍,且与休闲滑雪相比,头颈部受伤比例更高,损伤更急且病情更重,需要更完备的急救设施和有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所以赛场内应配备赛道内医疗点和赛道外固定医疗站,其周边的转诊医院应设立创伤中心,为运动员提供更及时的医疗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滑雪者 滑雪运动员 滑雪世界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例冬季项目运动员严重运动损伤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洪杰 孟令宇 +2 位作者 张智昱 张辛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冬季项目严重运动损伤的损伤特点及受伤原因,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伤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住院治疗的冬季项目运动员88人共89例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严重运动损... 目的:探讨冬季项目严重运动损伤的损伤特点及受伤原因,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伤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住院治疗的冬季项目运动员88人共89例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严重运动损伤,男性41例,女性48例。从既往电子病历中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受伤原因、受伤情况和手术情况。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损伤人数居前三位的运动项目分别为自由式滑雪(44例)、冰球(13例)、高山滑雪(9例)/单板滑雪(9例,),常见损伤部位前3位分别是膝部(67例)、踝部(13例)和锁骨/肩部(6例),常见损伤类型前3位分别为扭伤(脱位/半脱位或韧带断裂)(66例)、半月板/软骨损伤(39例)和骨折(创伤性、应力性或其它骨损伤)(9例),常见受伤场景前3位分别为训练(48例,57.8%)、比赛(19例,22.9%)、热身及准备活动(4例,4.8%),常见损伤原因前3位分别为非接触损伤(如自己摔倒)(60例,67.4%)、接触静置物体(15例,16.9%)、接触其他人(9例,10.1%)。初次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范围1~4244天,平均262.09±610.60天。结论:冬季项目运动员严重运动损伤以膝关节为主,其中前交叉韧带、半月板/软骨等严重损伤最常见,大多需手术治疗。而不同运动项目损伤特征、受伤机制差别很大,伤后的诊治要求差异亦很大。需要提高运动员、教练和医务工作者对不同伤病的认识,并注重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安排更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建立长期高效的医务监督,预防运动员伤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项目 运动员 自由式滑雪 前交叉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适应对健康青年男性糖电解质饮料促进运动后体液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一凡 黄贤仁 +3 位作者 玉应香 郭成成 谢岚 常翠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6-726,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季节糖电解质饮料对健康男性运动后体液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季节适应性对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15名健康青年男性[年龄(24.4±0.5岁)]分别在冬夏两季以65%VO 2 max的中等强度完... 目的比较不同季节糖电解质饮料对健康男性运动后体液恢复的影响效果,探讨季节适应性对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15名健康青年男性[年龄(24.4±0.5岁)]分别在冬夏两季以65%VO 2 max的中等强度完成循环间歇运动(运动20 min,休息10 min)诱导脱水2%体质量。后100%补充丢失体质量体积的白开水(饮水组)和糖电解质饮料(饮料组),观察补液后180 min的体液恢复状况。结果夏季脱水2%体质量所需时间较冬季明显降低20min(t=3.045,P=0.004)。夏季饮料组在补液后120 min液体保留率显著高于饮水组[(83.7±2.8)%比(73.7±3.7)%;F=5.312,P=0.028],180 min时也明显高于饮水组[(74.8±3.6)%比(66.1±4.3)%;F=4.340,P=0.046];冬季饮料组在补液后180 min液体保留率显著高于饮水组[(74.9%±4.7)%比(68.0±6.0)%;F=4.128,P=0.048]。饮料组在补液后10~180 min的夏季血糖和血清钠离子水平的变化均显著高于冬季(P均<0.05);在补液后120、180 min,夏季滤过钠排泄分数均显著高于冬季(F 120=4.972,P=0.034;F 180=8.425,P=0.007),但血浆渗透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P均>0.05)。结论季节适应对机体的水合状况及其调节因素存在影响,夏季运动脱水速度较冬季快,冬季水合状态相对稳定。在运动后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夏季机体对血糖和电解质的调节较冬季迅速灵敏,且渗透压和主观感受恢复快。在180 min的恢复期内,糖电解质饮料液在冬夏两季的体保留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在夏季的短期恢复效果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电解质饮料 脱水 体液恢复 季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断裂及重建术后步态生物力学特征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逸群 吴悦 +1 位作者 刘振龙 任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92,共16页
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及重建术后躯干、髋、膝和踝关节在不同运动平面的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及康复治疗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得到如下结论。ACL断裂及重建术后各关节步态的生物力学出现异常,其中膝关节步态生物力学异常在3个运动平面... 对前交叉韧带(ACL)断裂及重建术后躯干、髋、膝和踝关节在不同运动平面的步态生物力学特征及康复治疗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得到如下结论。ACL断裂及重建术后各关节步态的生物力学出现异常,其中膝关节步态生物力学异常在3个运动平面均有体现,踝关节的异常集中在矢状面,髋关节及躯干的异常多见于冠状面。根据各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ACL断裂和术后时期的不同,需制定针对性且长期的康复治疗方案;目前常规的康复训练不能完全恢复ACL断裂重建患者的正常步态,还需加入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和躯干-髋-膝-踝的整体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ACL) 步态 生物力学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距骨桥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建军 王安鸿 +1 位作者 刘子铭 郭秦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跟距骨桥是跟距关节之间的异常连接,是踝关节内侧疼痛的常见原因,会导致踝关节内翻活动受限,踝关节CT和MR可明确诊断,并制订分型。疼痛性跟距骨桥可先通过制动、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切开和关节镜下切... 跟距骨桥是跟距关节之间的异常连接,是踝关节内侧疼痛的常见原因,会导致踝关节内翻活动受限,踝关节CT和MR可明确诊断,并制订分型。疼痛性跟距骨桥可先通过制动、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切开和关节镜下切除跟距骨桥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距骨桥 诊断 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振龙 侯振宸 +5 位作者 胡晓青 任爽 郭秦炜 徐雁 龚熹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87,共4页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完整的植入技术和手术流程,患者采取仰卧位,在麻醉完毕后建立关节镜手术入路,并在关节镜下对受损的部位进行探查;确认损伤部位的面积和部位后,对受损破碎的软骨进行清理,同时清理软骨边缘,确保切面平整、边缘稳定;在软骨损伤区域行微骨折术,之后再对损伤部位的大小进行测量;依据镜下测量结果对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人工修剪,再通过套筒将支架直接植入;使用蜂窝状固定器植入可吸收钉固定支架;支架安装完毕后,反复屈伸膝关节10~20次,以确保稳定性和活动度;撤出关节镜并关闭创口。结果:从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方面,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都具有其他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支架的松质骨部分为细胞提供三维多孔生长空间,皮质骨部分则提供了必要的力学强度。手术采取全程关节镜下操作,把对患者的侵入性损伤最小化,同时使用可吸收钉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稳定,本技术可有效改善软骨损伤患者预后,对软骨损伤患者的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手术操作起到了规范作用。结论:通过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技术,可以成功对损伤的软骨进行修复,短期内改善症状,并提供较为理想的长期预后效果;对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的手术操作进行详解,以期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组织支架 软骨 运动医学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点式套结法缝合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斜放射裂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孟庆阳 虞连奎 +2 位作者 马勇 史尉利 付晓月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点式套结法缝合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斜放射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8月~2022年10月笔者团队采用关节镜下三点式套结法缝合治疗LMPR斜放射裂同期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点式套结法缝合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斜放射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8月~2022年10月笔者团队采用关节镜下三点式套结法缝合治疗LMPR斜放射裂同期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负重锻炼时间及并发症。术前和术后6月、1年及2年随访,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Scoring Committee,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和胫骨前移距离评估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评估LMPR愈合情况及外侧半月板外突(lateral meniscus extrusion,LME)值。结果:2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的半月板股骨韧带完整,平均手术时长为77.3±10.6分钟,住院时间为2.7±0.5天,术后首次负重锻炼时间为10.8±6.7小时。术后6月、1年及2年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年的IKDC评分显著高于术后6月(P<0.05),术后2年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6月(P<0.05)。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术后均为阴性,术后胫骨前移距离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LMPR临床愈合率为100%,影像学愈合率91.3%。术后LME值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三点式套结法缝合可以有效治疗LMPR斜放射裂,安全性高,并可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愈合率高,能有效降低LM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 后根 斜放射裂 外突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膝阻尼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跑步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双侧对称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升星 时会娟 +5 位作者 于媛媛 马沐佳 周玉林 黄红拾 敖英芳 刘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目的:探讨伸膝阻尼训练对单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者跑步时异常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双侧对称性的影响。方法:将33例单侧ACL损伤男性患者(18~35岁)随机分为支具试验组(n=14,佩戴具有限制伸膝功能的支... 目的:探讨伸膝阻尼训练对单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者跑步时异常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双侧对称性的影响。方法:将33例单侧ACL损伤男性患者(18~35岁)随机分为支具试验组(n=14,佩戴具有限制伸膝功能的支具)、支具对照组(n=10,佩戴不具有限制伸膝功能的支具)、空白对照组(n=9,不佩戴支具)。3组患者均接受ACL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和术后12周常规康复治疗。从术后第13周开始,支具试验组与支具对照组于每周运动锻炼的第1天佩戴支具运动60分钟,持续36周。3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2周、术后第48周进行跑步生物力学测试。计算跑步支撑期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伸展力矩以及双侧角度、力矩的差值。采用一维统计参数映射(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SPM)混合设计方差分析组别、时间因素(干预前后)对单侧ACL重建术后患者跑步支撑期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伸展力矩以及双侧差值的影响。结果:SP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和时间对跑步时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伸展力矩及双侧差值均无交互作用(P>0.05)。组别对跑步时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伸展力矩及双侧差值无主效应作用(P>0.05)。时间对跑步时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伸展力矩具有主效应作用。与术后第12周相比,术后第48周跑步支撑末期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减小(术侧:89%~100%支撑期,P=0.036;健侧:94%~100%支撑期,P=0.046)、支撑中期双侧膝关节伸展力矩增加(术侧:17%~59%支撑期,P<0.001;健侧:38%~61%支撑期,P<0.001)。结论:本研究未发现长期伸膝阻尼训练能够改善单侧ACL重建术后男性患者跑步时异常膝关节生物力学特征及双侧对称性。ACL重建术后1年内,患者在跑步支撑中期阶段,术侧膝关节伸展力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而术侧膝关节屈曲角度、双侧膝关节屈曲角度和伸展力矩的对称性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提示ACL重建术后康复应关注如何纠正跑步时存在的异常生物力学特征和提高双侧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伸膝阻尼支具 异常生物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下内侧髌股复合体重建治疗伴高级别滑车发育不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胡枫艺 孟庆阳 +8 位作者 陈拿云 王佳宁 刘振龙 马勇 杨渝平 龚熹 王成 刘平 史尉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7-955,共9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内侧髌股复合体(medial patellofemoral complex,MPFC)重建治疗伴高级别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关节镜下MPFC重建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内侧髌股复合体(medial patellofemoral complex,MPFC)重建治疗伴高级别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关节镜下MPFC重建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Dejour分型以衡量滑车发育不良程度,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与Insall-Salvati指数。比较术前和术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Kujala、Lysholm和Tegner评分,评估运动恢复情况、复发与并发症。基于轴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测量术前和术后影像学参数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距离和等分偏移率(bisect offset ratio,BSO)比值,评估髌股关节对位关系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43例患者(46膝),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为(22.2±7.6)岁(范围为14~44岁),平均随访(49.9±22.6)个月(范围为18~102个月)。Dejour B、C、D型分别占37.0%(17/46)、43.5%(20/46)和19.6%(9/46),平均Insall-Salvati指数1.2±0.2(范围为0.85~1.44),平均TT-TG间距(19.6±3.5)mm(范围为10.6~28.7 mm)。末次随访时,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IKDC评分由56.3±15.1至86.2±8.1,Kujala评分由58.9±15.6至92.6±5.4,Lysholm评分由63.7±15.0至94.0±5.7,Tegner评分由3.1±1.4至4.7±1.4,改善量在Dejour各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运动恢复率达90%。1例患者出现术后髌骨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报告关节感染、活动受限或髌骨骨折。术后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距离和BSO比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关节镜下MPFC重建治疗伴高级别滑车发育不良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高级别滑车发育不良各分型之间膝关节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复发 内侧髌股复合体重建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Dejou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A疗法:过去、现在和未来
18
作者 孙梦泽 李鹏翠 胡晓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信使mRNA(messenger RNA,mRNA)疗法是通过将效应分子以mRNA的形式递送至细胞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mRNA各个部分序列高度可变的特点为高通量药物开发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本文从mRNA发展历程切入,概述了mRNA的发现发展及... 信使mRNA(messenger RNA,mRNA)疗法是通过将效应分子以mRNA的形式递送至细胞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mRNA各个部分序列高度可变的特点为高通量药物开发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本文从mRNA发展历程切入,概述了mRNA的发现发展及其递送方法的演进过程。并针对mRNA所递送蛋白质的不同,分类别介绍mRNA在蛋白质替代疗法、癌症治疗、在体基因编辑和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为将mRNA制剂应用于临床,需针对mRNA及其递送载体进行优化十分关键。本文进一步介绍如何通过核苷修饰和序列优化等方法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以及稳定性,并系统比较新型环状mRNA与传统线性mRNA在疫苗开发方面的优劣。同时,针对mRNA的不同递送系统,本文总结脂质纳米颗粒等常用的递送手段,并详细阐述各个方法在靶向递送方面的最新进展。针对目前上市和在研的mRNA药物,本文系统总结其治疗的疾病、递送的效应分子以及所处的临床阶段。最后,本文展望了目前mRNA疗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能够潜在治疗的疾病,以期为mRNA疗法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使核糖核酸 mRNA递送 mRNA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软骨细胞PIEZO2过表达细胞株模拟骨关节炎表型
19
作者 许博洋 樊逸菲 +5 位作者 杜雨青 孙梦泽 王俊雁 程锦 敖英芳 胡晓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1-878,共8页
为解析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2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中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构建内源性过表达PIEZO2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永生化人原代软骨细胞后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PIEZO2的细胞株。首先明确人原代软骨细胞PIEZO2基因座的开... 为解析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2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中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构建内源性过表达PIEZO2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永生化人原代软骨细胞后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PIEZO2的细胞株。首先明确人原代软骨细胞PIEZO2基因座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设计特异性sgRNA序列,基于CRISPR/Cas9-SAM(协同激活调控)系统将转录激活元件定点整合至PIEZO2启动子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靶向整合技术实现PIEZO2内源性过表达。mCherry荧光示踪联合流式分选验证显示,过表达细胞株中PIEZO2蛋白呈现膜特异性定位特征(定位效率78.49%)。qPCR检测证实PIEZO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约17倍,Western印迹分析进一步佐证其膜定位蛋白质表达量增加。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PIEZO2过表达细胞株呈现典型OA代谢表型:Ⅱ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 alpha 1, COL2A1)mRNA表达下调至基准水平的50%,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 MMP13)mRNA表达激增至20倍。综合上述结果显示,PIEZO2过表达细胞株与经周期性机械应力加载(10%应变,0.5 Hz, 8 h/d,连续2 d)构建OA模型组的基质代谢表型变化趋势一致。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源软骨细胞稳定高表达PIEZO2细胞株,该细胞模型为深入解析PIEZO2介导的机械转导信号网络及靶向药物筛选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 PIEZO2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CRISPR/Cas9-SAM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段宇鹏 张辛 +6 位作者 黄洪杰 张智昱 孙昊 杨帆 麦合木提·麦麦提敏 徐雁 王健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3-657,共5页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是引起髋部疼痛的诱发因素之一,属于关节外撞击。这种类型正逐步被骨科医师所认识,正常情况下坐骨股骨间隙为股方肌走形,坐骨股骨间隙变窄会造成股方肌水肿、萎缩,同时也是产生疼痛的直接原因之一。目前涉及坐骨股骨...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是引起髋部疼痛的诱发因素之一,属于关节外撞击。这种类型正逐步被骨科医师所认识,正常情况下坐骨股骨间隙为股方肌走形,坐骨股骨间隙变窄会造成股方肌水肿、萎缩,同时也是产生疼痛的直接原因之一。目前涉及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文献较少,本文对目前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为临床医师认识和治疗坐骨股骨撞击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 坐骨结节 小转子 坐骨股骨间隙 股方肌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