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弹性成像用于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学椒 栾玉爽 +3 位作者 李媛媛 朱爱艳 王琬茹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3-1166,共4页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唾液腺及泪腺淋巴细胞浸润引起腺体分泌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可引发口腔和眼部干燥症状。近年超声弹性成像(USE)技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诊断SS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USE用于S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探讨 被引量:58
2
作者 白志勇 张武 +1 位作者 苗立英 贾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 ,其中恶性组 3 6例 ,良性组 5 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 ,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在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实性肿物 ,其中恶性组 3 6例 ,良性组 5 3例。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物的形态、边缘及回声等特征 ,再用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观察肿物边缘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分析三维超声重建冠状断面上各种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建冠状断面上 ,完整界面回声诊断乳腺良性肿物的特异性为 94.4% ,敏感性为 64 .2 %。汇聚征诊断恶性肿物的特异性为 93 .4% ,敏感性为 5 2 .8%。结论 三维重建冠状断面检查可为超声鉴别乳腺肿物的良恶性提供有价值的新指标 ,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乳腺肿物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文 张华斌 +1 位作者 崔立刚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2-574,共3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累及肝脏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肝脏及肝内外血管的走行及分布。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纡...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累及肝脏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肝脏及肝内外血管的走行及分布。结果6例患者均表现为肝固有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5例同时伴有肝内动脉纡曲扩张;2例发现肝内动脉-静脉瘘,3例发现肝内动脉-门脉瘘;2例合并有肝硬化,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血管瘤。结论肝内外动脉纡曲扩张伴血流速度增快为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主要超声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此病的筛查、诊断及追踪观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跃兴 肖健存 +1 位作者 崔立刚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CDF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 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 :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 ,形态规则 (3例 )、哑铃型 (2例... 目的 研究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 (CDFI)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结果 ①叶状肿瘤的二维表现为 :乳腺较大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物 ,形态规则 (3例 )、哑铃型 (2例 ) ,边界清晰 ,均可见包膜回声及侧方声影 (5例 ) ,内部多为欠均匀的中低回声 (4例 ) ,2例伴有不规则无回声 ;后壁回声增强。②多普勒超声表现 :多数肿物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 (4 /5 )。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RI变化范围较大。似与肿物大小有关。结论 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具有一定特点 ,但无特异性。难于提示正确诊断。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较丰富 ,声像图结合CDFI有利于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声像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腹膜粘连的临床评价--20年文献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苗立英 薛恒 +1 位作者 张明群 张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061-1064,1068,共5页
通过对20年来腹膜粘连超声评价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临床意义。共29篇文献纳入分析,分为3类: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方法学研究,以超声观察"内脏滑动"方法研究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对超声诊断腹腔内粘连的评... 通过对20年来腹膜粘连超声评价的有关文献分析,探讨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临床意义。共29篇文献纳入分析,分为3类:超声评价腹膜粘连的方法学研究,以超声观察"内脏滑动"方法研究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对超声诊断腹腔内粘连的评价。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以内脏纵向滑动距离<1 cm作为诊断腹膜粘连的标准;对腹壁局部进行重点超声扫查是目前比较合理的策略;临床上可用于术前评估腹部手术、腹腔镜入路的安全性,还可用于防粘连效果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粘连 超声 内脏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旋后肌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江凌 崔立刚 +3 位作者 白子文 赵博 陈文 贾建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对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正常人和10例明确诊断为旋后肌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桡神经深支的短轴和长轴系列高频超声扫查,在神经进入旋后肌入口近端处获得神经短轴切面和长轴切面声像图,并测量...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对旋后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正常人和10例明确诊断为旋后肌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桡神经深支的短轴和长轴系列高频超声扫查,在神经进入旋后肌入口近端处获得神经短轴切面和长轴切面声像图,并测量其最大横径及前后径。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两组人群桡神经深支的二维图像及其走行。旋后肌综合征患者的桡神经深支明显肿胀,其最大横径及前后径分别为(3.50±0.39)和(4.30±0.47)mm,明显高于正常人的(1.10±0.17)(t=-29.67,P=0.00)和(1.00±0.16)mm(t=-36.72,P=0.00)。10例旋后肌综合征患者中,有4例超声直接显示神经卡压的原因,包括神经旁的滑膜囊肿及其浅方桡动脉返支。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肘关节处桡神经深支图像。旋后肌综合征患者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入口处明显肿胀,其径值较正常人明显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肌综合征 桡神经深支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妊娠合并肠套叠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恒 苗立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9-1179,共1页
患者女,34岁,孕33周,左上腹间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2天。查体:体温38.5℃,腹部膨隆,左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GB77g/L。腹部超声:左上腹见肠管呈"同心圆"改变,累及范围约14... 患者女,34岁,孕33周,左上腹间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2天。查体:体温38.5℃,腹部膨隆,左上腹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RBC 3.0×1012/L,HGB77g/L。腹部超声:左上腹见肠管呈"同心圆"改变,累及范围约14.0cm×7.5cm;肠壁轻度增厚(图1);右上腹肠管明显扩张,宽约5.4cm,内可见大量食物残渣及液体,肠蠕动活跃;彩色多普勒于增厚肠壁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肠套叠伴肠梗阻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妊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彤 何萍 +3 位作者 苏畅 崔立刚 林伟军 王心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观察利用深度学习(DL)融合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方法利用DL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乳腺肿瘤超声灰阶与超声弹性特征,并进行多模态融合,评价融合弹性图像或弹性比值等不同信息方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多模态融合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模态融合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效能优于单模态常规超声或弹性模型,其中融合灰阶与弹性图像模型鉴别诊断效能优于融合灰阶与弹性比值模型,分类准确率达93.51%,敏感度为94.88%,特异度为92.25%,AUC达0.975。结论计算机辅助多模态融合有助于提高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深度学习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融合模块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彤 苏畅 +3 位作者 何萍 王心怡 崔立刚 林伟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 目的设计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观察其用于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收集371例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466处病灶;按3∶1∶1将466组病灶图像分为训练集(n=280)、验证集(n=93)及测试集(n=93)。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支模型分别提取B型超声图像和弹性超声图像特征,之后以基于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特征融合网络进行特征融合,观察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改进后的DenseNet用于B型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8.43%,敏感度为88.96%,特异度为87.31%,其效能略优于改进前。基于跨模态注意机制特征融合的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94.23%,敏感度为95.11%,特异度为93.28%,效能优于决策加权融合模型、直接串联融合模型及单模态模型。结论跨模态注意力机制特征融合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B型超声与弹性超声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神经网络 计算机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囊性肾癌2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敏 苗立英 张华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17-1017,共1页
关键词 RENAL CARCINOMA ULTRASON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1
11
作者 葛辉玉 崔立刚 +1 位作者 苗立英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39-64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影像学诊断 常见 正确诊断 老年患者 外科 急腹症 报导 任务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3
12
作者 白志勇 李敬府 +4 位作者 杨玉杰 张华斌 刘蕾 李小刚 贾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94-2197,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36例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将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分为3级:无增强(1级)、基底部增强(2级)和中心部增强(3级)。比较脑梗死和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136例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将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分为3级:无增强(1级)、基底部增强(2级)和中心部增强(3级)。比较脑梗死和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随访观察各级增强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新发脑梗死病例比例。结果近期脑梗死同侧颈动脉斑块出现2级、3级增强者分别占30.77%(16/52)和40.38%(21/52),陈旧性脑梗死为28.00%(21/75)和21.33%(16/75),无脑梗死患者为24.03%(31/129)和8.53%(11/12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6,P<0.01)。随访发现,1、2、3级增强斑块,同侧大脑半球新发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7%(2/136)、8.93%(5/56)和7.14%(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CEUS增强特征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颈动脉 粥样硬化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部超声检查肛管周围感染性疾病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曼维 张华斌 +2 位作者 陈文 陈朝文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 评价经会阴部超声检查法对肛周感染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对 5 4例肛周肿物患者与 10例正常组的对照检查 ,显示肛周括约肌及肛周病变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选用 3~ 6MHz凸阵探头和 5~10MHz线阵探头进... 目的 评价经会阴部超声检查法对肛周感染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对 5 4例肛周肿物患者与 10例正常组的对照检查 ,显示肛周括约肌及肛周病变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选用 3~ 6MHz凸阵探头和 5~10MHz线阵探头进行检查。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能清晰显示肛管内外括约肌。异常组发现肛周脓肿 2 3例 ,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或窦道形成 3 1例 ,除未发现合并复合高位脓肿及肛瘘各 1例外 ,其他均与手术结果相吻合。结论 经会阴部超声法检查肛管周围感染性疾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部超声 肛管 括约肌 肛周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60例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华斌 张武 +2 位作者 贾建文 冉维强 苗立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的技术优势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对 35 6 0例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的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穿刺成功率与病变性质、部位以及操作医师的关系 ,同时统计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总的穿刺成功率高达...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自动活检的技术优势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通过对 35 6 0例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的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穿刺成功率与病变性质、部位以及操作医师的关系 ,同时统计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总的穿刺成功率高达 97.8% ,穿刺成功率与病变的性质、操作医师的经验无关 ,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 0 .12 %。结论 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术是一种取材成功率高、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自动活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蒋洁 王金锐 +4 位作者 曲恩泽 陈香梅 何萍 柳曦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21-16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肝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7名,经左侧肘静脉以6种不同剂量注射造影剂,采用QLab软件描绘TIC获取每一剂量在不同监测条件下的常用血流灌注参数。结果①相同面积和形状ROI:随深度增加,...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肝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7名,经左侧肘静脉以6种不同剂量注射造影剂,采用QLab软件描绘TIC获取每一剂量在不同监测条件下的常用血流灌注参数。结果①相同面积和形状ROI:随深度增加,增强强度(ΔI)明显减低。②在低剂量时(0.5 ml和1.0 ml),ΔI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剂量增大后,ΔI无明显差别。③改变面积和形状,不同ROI之间Δ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聚焦深度增加,ΔI呈现下降趋势。⑤ΔI和上升时间(Δt)的比值(ΔI/Δt)与造影剂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造影剂剂量对造影参数的影响较大,而改变ROI的大小和形状对造影参数无显著影响;于适当位置选取ROI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影参数,聚焦位置不同可以影响造影剂微泡的稳定性,从而对造影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造影剂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治疗肿瘤的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葛辉玉 苗立英 +1 位作者 冉维强 张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133-1135,共3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是近距离治疗的一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保证 ,使粒子种植治疗更加完善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副反应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超声具有实时引导、实时监测的优势 ,因此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是近距离治疗的一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系统的保证 ,使粒子种植治疗更加完善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副反应和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超声具有实时引导、实时监测的优势 ,因此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种植 近距离放射治疗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志鹏 谭石 +2 位作者 凌晓锋 付颖 崔立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手术风险的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超声引导PTGBD治疗的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手术风险的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超声引导PTGBD治疗的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2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8~94岁,平均83.1岁,胆囊急性炎症均为Ⅲ级,ASA分级Ⅲ级及以上。结果均顺利完成穿刺。术后并发症3例(15%),均为穿刺管脱出,无死亡。术后饮食恢复中位时间2(1~5)d;住院中位时间7(5~21)d。穿刺后41(30~58)d拔除引流管。结论超声引导PTGBD是高手术风险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有效的替代急诊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6
18
作者 孟繁坤 丁蕾 +4 位作者 曲锰 郑颖 葛辉玉 徐策 张海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病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0)57例,病例组403例(其中S1、S2、S3、S4或肝硬化分别为118例、97例、112例、76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回声形态在各纤维化分期之... 目的探讨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病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0)57例,病例组403例(其中S1、S2、S3、S4或肝硬化分别为118例、97例、112例、76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回声形态在各纤维化分期之间的改变,将观察的结果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慢性肝病肝实质形态分为细颗粒、较粗颗粒、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共五个级别。S0、S1期中,多表现为细颗粒、较粗颗粒,S0与S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2、S3、S4期中,分别以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62.9%(61/97)、70.5%(79/112)、69.7%(53/76),S0~S1与S2、S2与S3、S3与S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7.8%(354/403),特异性分别为87.7%(50/57),诊断的正确率为87.8%(404/460)。经Spearman相关分析,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909。结论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 超声检查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肿瘤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萍 马月 +3 位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姜玉良 曲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复发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6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9例既往接受过颈部外照射或颈清扫术联合外照射后再次局部或区域复发患者,局部麻醉,利用超声引导插植18 G粒子针,针间距1 cm,范围包括肿瘤靶区+外周0.5 cm;后退式植入125I粒子,粒子间距1 cm;中位植入粒子数27颗(范围3~61颗),粒子活度0.35~0.80 mCi(1.30×107~2.96×107Bq)。术后即刻或24 h内行CT扫描,层厚5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质量验证。结果:随访3~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术后剂量验证D90(90%靶区内体积接受的照射剂量)为90~160 Gy,中位剂量为130 Gy。1年局部控制率为53.1%,2年为34.8%,3年为17.4%,全组病例中位控制时间8个月(95%CI 2.8~21.1)。1年生存率54.1%,2年生存率27.5%,3年生存率27.5%,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95%CI 7.6~18.3)。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操作的微创治疗方法,是较好的挽救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