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梦琴 鲁兆毅 +2 位作者 宋为明 辛颖 潘滔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目的 分析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听力学特点,结合手术探查所见,为手术前预判术中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4例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采用以下两种分组方法:(1)按照听骨链病... 目的 分析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听力学特点,结合手术探查所见,为手术前预判术中情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4例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采用以下两种分组方法:(1)按照听骨链病变特点分为两组:听骨链中断组、镫骨底板固定组。(2)按照疾病类型主要分为两组:耳硬化症组、听骨链畸形组。分析术前纯音听阈(pure tone audiometry,PTA)、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各频率听阈阈值及各频率气骨导差。结果 根据术中探查情况,34耳患者术后诊断耳硬化症14例,听骨链畸形16例,其他原因所致的听骨链中断4例,术后PTA、ABG及多个频率气导听阈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骨链异常情况中,镫骨底板固定组500 Hz及1000 Hz处骨导听阈显著大于听骨链中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骨导差值在250 Hz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频率均听骨链中断组气骨导差均大于镫骨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中,听骨链畸形组听力阈值在气导500 Hz处大于耳硬化症组,在骨导500、1000、2000、4000 Hz及气导8000 Hz听力阈值均小于耳硬化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包括多种病因及听骨链异常情况,不同情况的听骨链病变可表现于其对应的听力学特征。听骨链连续且镫骨固定表现为500 Hz及1000 Hz处骨导损失,镫骨固定病例表现为1 kHz骨导下降符合耳硬化症特点,但这一特征不是耳硬化特异性表现。听骨链固定表现为低频区巨大的骨气导间距,而中高频区较小的骨气导间距。听骨链中断表现为全频率巨大的骨气导间距,根据术前听力学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预判手术中听骨链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完整 传导性聋 听力学特征 耳硬化症 听骨链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模块教学在耳鼻咽喉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柯嘉 王宇 +3 位作者 曾进 李丽娟 熊姗 张迎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问题模块教学在耳鼻咽喉专业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15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为研究对象,所有医师按照培养计划,进行耳科、鼻科、咽喉头颈的轮转。传统的教学方法... 目的探讨问题模块教学在耳鼻咽喉专业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15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为研究对象,所有医师按照培养计划,进行耳科、鼻科、咽喉头颈的轮转。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查房、住院医师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法采用问题模块教学的方式进行。首先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汇总出20个临床常见“问题”及相关参考资源;然后在日常的教学查房、小讲课、实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活动中进行问题的讨论,培训6个月后通过出科考核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培训后学生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在疾病认识、学习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4个方面的评估成绩。结果培训后,所有研究对象理论考核成绩和多站式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所有研究对象的疾病认识、学习能力、疾病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耳鼻喉科专业医学生和住院医师中开展问题模块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可进一步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 问题 模块化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配助听器儿童音乐能力发育量表评估
3
作者 曹筱竹 陈雪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分析佩戴助听器后儿童音乐能力的发育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7例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聋程度分为中度听力损失组34例、重度听力损失组46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27例。使用... 目的分析佩戴助听器后儿童音乐能力的发育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7例选配助听器的语前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聋程度分为中度听力损失组34例、重度听力损失组46例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27例。使用儿童音乐能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的音乐能力。结果3组患儿的音乐能力、唱歌能力、识别歌曲曲调和音色能力以及对音乐和节奏做出反应能力均随听力年龄提高显著提高(P<0.01)。中度听力损失组患儿的音乐能力、唱歌能力、识别歌曲曲调和音色能力以及对音乐和节奏做出反应能力均在听力年龄6~12个月增长较快。重度听力损失组患儿识别歌曲曲调和音色能力在6~12个月增长较快,音乐能力、唱歌能力以及对音乐和节奏做出反应能力在24个月前增长较快。极重度听力损失组患儿识别歌曲曲调和音色能力在24个月前增长较快,音乐能力、唱歌能力以及对音乐和节奏做出反应能力在36个月前增长较快。结论中度听力损失组患儿的音乐能力在听力年龄6~12个月增长较快,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组患儿的音乐能力在听力年龄24~36个月之前增长较快,但增长速度慢于中度听力损失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能力 儿童 助听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后不同换药方案对疼痛和Lund-Kennedy评分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俊秀 金兴 +3 位作者 丁玉静 李涛 于辉 朱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换药的时机和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175例慢性鼻-鼻窦炎行FESS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首次换药时间分成术后第1周换药组(n=45),术后第2周换药组(n=50),术后第3周换药组(n=40)和术后第4周组(n=40);按换药频率分为每2周换药一次组(n=76)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n=99)。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对术后换药时机和频率进行主客观评估。结果术后首次换药时间不同的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5±1.9)、(5.2±1.3)、(4.7±1.0)、(4.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72,P=0.000),两两比较显示术后第1周换药组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周换药组与术后第3周换药组和术后第3周换药组与术后第4周换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2周换药一次组和每1个月换药一次组术后1、3、6个月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SS术后第2周适宜进行首次换药,此后每1个月换药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术后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筛骨垂直板切取术在短鼻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安阳 谢立锋 +5 位作者 李东 朱丽 甄永环 薛红宇 杨欣 杨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筛骨垂直板切取术在短鼻整形中的应用。方法在内镜辅助下,对30例拒绝取肋软骨且鼻中隔量不足的短鼻女性患者(18~36岁)行筛骨垂直板及软骨的切取,用筛骨垂直板剪刀分别距离背侧5~7 mm和距离犁骨2~3 mm剪开筛骨垂直板,...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筛骨垂直板切取术在短鼻整形中的应用。方法在内镜辅助下,对30例拒绝取肋软骨且鼻中隔量不足的短鼻女性患者(18~36岁)行筛骨垂直板及软骨的切取,用筛骨垂直板剪刀分别距离背侧5~7 mm和距离犁骨2~3 mm剪开筛骨垂直板,并用筛骨垂直板咬骨钳咬除部分筛骨垂直板,准备鼻综合手术用作加固保留原有的L形鼻中隔软骨支架及加固延伸或支撑移植物。结果内镜能清楚显示筛骨垂直板及鼻中隔软骨的结构,切取更加精确和容易。无一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30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现鼻中隔穿孔、脑脊液漏和鼻背塌陷。29例对鼻形态满意,轮廓自然,1例术后自觉鼻背高度不够。结论对拒绝取肋软骨且鼻中隔量不足的短鼻患者,内镜辅助下筛骨垂直板切取作为鼻中隔软骨的辅助移植物,补充软骨量不足,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综合整形 内镜 短鼻 筛骨垂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例食管上段异物的内镜治疗 被引量:20
6
作者 闫秀娥 王丽 +3 位作者 周丽雅 林三仁 王晔 程志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评估食管上段异物嵌顿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软式及硬式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内镜治疗的171例食管上段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26例食管上段异物行硬式内镜治疗,45例行软式内镜治... 目的:评估食管上段异物嵌顿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软式及硬式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内镜治疗的171例食管上段异物病例资料.结果:126例食管上段异物行硬式内镜治疗,45例行软式内镜治疗:(1)软式内镜组所取异物的平均长径和短径与硬式内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P=0.125);(2)硬式内镜组异物嵌顿时间[(25.8±28.6) h]比软式内镜组[(13.9±14.5) h]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90例(71.4%,90/126)硬式内镜组患者于24 h内就诊,19例(15.1%,19/126)于24~48 h就诊,17例(13.5%,17/126)超过48 h就诊;软式内镜组88.9%(40/45)于24 h内就诊,4例(8.9%,4/45)于24~48 h就诊,仅有1例(1/45,2.2%)超过48 h就诊;(4)硬式内镜组85例(67.5%,85/126)异物一端或两端刺入食管壁,而软式内镜组上述比例为35.6%(16/45);(5)硬式内镜和软式内镜治疗前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诊断异物的阳性率分别为98.3%和100%,而胸片或腹平片对异物诊断的阳性率两组分别为23.6%和14.3%;(6)硬式内镜组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孔率分别为100%、38.1%和6.3%.软式内镜组则分别为95.6%、48.9%和2.2%,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硬式内镜与软式内镜相比二者取食管异物并发症发生率和穿孔率无区别,二者取异物成功率均较高,但软式内镜无需全身麻醉,患者恢复快,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食管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莹 袁园 刘俊秀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6-248,共3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工作实际,从理顺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规范建设流程、完善考评体系、优化人员组成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建立与学科建设相配套... 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工作实际,从理顺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规范建设流程、完善考评体系、优化人员组成等方面提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建立与学科建设相配套、高效规范的实验室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管理 资源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检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绍兴 姚子明 +2 位作者 栾胜 王丽 徐颖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8-612,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基于压电驻极体薄膜(electro-mechanical film,EMFi)的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筛查价值和研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 目的:评价一种基于压电驻极体薄膜(electro-mechanical film,EMFi)的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伴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筛查价值和研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打鼾就诊患者使用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和多导睡眠仪(polysomnography,PSG)进行同步整夜监测的检测结果,以PSG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进行OSAHS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两种方法判定睡眠呼吸事件、总呼吸暂停时间的一致性。结果:58例患者中男48例,女10例,平均年龄(40.6±12.2)岁,其中PSG诊断为OSAHS患者39例。使用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进行OSAHS诊断性判读的敏感度为92.3%,95%置信区间为79.1%~98.4%,特异度为100%,95%置信区间为82.3%~100%,两种监测诊断结果间行Kappa检验,k=0.887(P<0.001)。使用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与PSG同步测定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别为12.0(2.6~32.2)次/h、13.4(3.1~38.8)次/h,总呼吸暂停时间分别为37.9(9.9~80.5)min、32.3(8.6~93.0)min,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监测的AHI(ρ=0.939,P<0.001)、总呼吸暂停时间(ρ=0.924,P<0.001)均呈高度正相关,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者检测结果间一致性非常高。结论: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作为一种轻便、微干扰、非接触式全自动监测设备,具有较高的OSAHS筛查价值和潜在的病理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于中枢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分型以及对睡眠分期的判定尚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 多导睡眠仪 多参数压敏式便携睡眠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段清川 朱丽 +1 位作者 杜雅丽 马芙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2016年3月因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入院进行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的25例35耳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气骨导...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0月-2016年3月因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入院进行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治疗的25例35耳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气骨导间距(air-bone gap,ABG)、咽鼓管测压(tubomanometry,TMM)、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的变化,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结果 25例随访3-20个月,(9.3±4.5)月。患耳PTA由术前的(35.19±10.73)d B降低到(23.75±11.33)d B(t=8.770,P=0.000),ABG从术前的(19.27±6.68)d B降至(8.95±7.44)d B(t=7.289,P=0.000)。TMM的R值出现比例较术前明显提高,50 mbar R值的引出率由术前的31.4%(11/35)提高至91.4%(32/35)(χ^2=26.589,P=0.000)。ETS评分由术前的(0.91±1.44)分提高到(5.49±3.23)分(t=8.495,P=0.000)。术后19耳鼓室积液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2耳积液复发再次鼓膜穿刺后积液消失;剩余14耳中,6耳鼓室积液持续存在,8耳积液复发,均需要持续鼓膜置管。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6.83±2.48)分。结论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对于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形术 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测压 咽鼓管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ABR和人工耳蜗术后EABR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宇 潘滔 +2 位作者 周娜 鲁兆毅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 目的探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ABR)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特点,为LVA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的电生理监测反应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14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记录人工耳蜗植入前ABR反应阈值及潜伏期,观察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ASNR)的表现,并统计该波的出现概率。记录患者术后EABR波形、V波阈值及III、V波潜伏期,计算III、V波引出率及EABR分级。比较ABR的V波和EABR的V波的潜伏期差异。比较ABR出现与不出现ASNR组的EABR反应阈值和V波潜伏期差异。结果 14例患者中有5例术前ABR可引出ASNR,9例无ASNR,V波潜伏期6.6~8.15ms。人工耳蜗植入后有13例引出有意义的EABR波形,平均EABR阈值为190.8CL,平均III波潜伏期为1.80ms,平均V波潜伏期为3.59ms,有1例EABR未引出反应。根据Gibson EABR分级标准,ASNR组与无ASNR组EABR波形分化无明显差异。ASNR组EABR阈值177.5CL,无AS-NR组阈值196.7CL,二者有统计学差异。ASNR组V波潜伏期4.71ms,无ASNR组V波潜伏期4.68ms,二者无统计学差异。EABR的V波潜伏期比ABR的V波潜伏期短,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VAS患者的ABR反应中出现ASNR波是其听力学特征性表现之一,但EABR记录不到相应的短潜伏期负反应。EABR的V波潜伏期较ABR短。植入前存在ASNR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具有较低的植入后EABR反应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 听性脑干反应(ABR)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后EABR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滔 王宇 +2 位作者 鲁兆毅 王子健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EABR)的动态变化,了解慢性电刺激后听觉通路反映特性的变化,为听觉系统的可塑性变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19例平均年龄为3... 目的观察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tory evoked responseEABR)的动态变化,了解慢性电刺激后听觉通路反映特性的变化,为听觉系统的可塑性变化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19例平均年龄为3.2±1.0岁的语前聋儿童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电极植入后进行EABR检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后5.4±3.2月后再次进行EABR检测,观察EABR阈值、波Ⅲ、波V潜伏期以及EABR输入输出曲线指标的变化。结果 EABR平均阈值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196.9±11.1CL下降到术后5.4±3.2个月的189.2±13.2CLCL,配对t检验显示显著性差异(p=0.006)。平均阈上20CLV波潜伏期从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4.72±0.21ms缩短到术后5.4±3.2月的4.60±0.18ms,配对t检验显示显著性差异(p=0.032)。结论耳聋儿童在接受人工耳蜗电刺激后EABR的反应阈值和潜伏期变化在最初的5.4±3.2月已经出现,提示3岁左右年龄段儿童听觉系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人工耳蜗植入后早期的听觉、言语训练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可塑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轻度认知损害的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认知损伤特点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金颖 沈扬 +1 位作者 樊东升 古雅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94-3496,共3页
目的:通过对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探讨伴轻度认知损害(MCI)的OSAS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的主诉失眠入选的289例青中年患者... 目的:通过对青中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认知功能的筛查,探讨伴轻度认知损害(MCI)的OSAS患者临床记忆障碍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门诊就诊的主诉失眠入选的289例青中年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查和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1)本课题观察患者年龄18~64岁,其中确诊MCI占10.7%;(2)OSAS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组;(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SAS史与MCI发生可能有关;(4)OSAS合并MCI以及MCI患者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以及人像特点回忆5项分数与非MCI患者的5项分数相比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OSAS非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较OSAS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合并MCI患者与非OSA并MCI患者记忆5项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中年失眠人群中MCI的发生率为10.7%,而且男性患者居多,性别存在差异。其中OSAS患者M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SAS患者。OSAS合并MCI患者存在显著的记忆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认知障碍 青少年 中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咽灵气雾剂对缓解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虹彩 田晓红 +2 位作者 药晋红 陈华 朱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咽灵气雾剂咽喉喷药法对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痛)的缓解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11年2~4月82例耳鼻喉科微创手术后出现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痛的患者,随意分为2组:实验组4... 目的 探讨新咽灵气雾剂咽喉喷药法对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痛)的缓解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2011年2~4月82例耳鼻喉科微创手术后出现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及吞咽痛的患者,随意分为2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术后6h采用新咽灵气雾剂喷咽喉部,每日3次;对照组采用指导患者术后6h开始多饮水并减少讲话的宣教方法.比较2组全身麻醉手术后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吞咽痛缓解时间.结果 全身麻醉手术后实验组患者咽部疼痛的缓解时间(7.4±0.4)h,显著短于对照组(8.4±0.2)h(t=-14.207,P=0.000);实验组患者声音嘶哑缓解时间(6.8±0.3)h,显著短于对照组(7.2±0.5)h(t=-4.417,P=0.000);实验组患者吞咽痛缓解时间(10.0±0.1)h,显著长于对照组(6.5±0.6)h(t =37.276,P=0.000).结论 对于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的咽部疼痛和声音嘶哑的缓解时间,新咽灵气雾剂咽喉喷药法优于宣教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咽喉部不适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轻度认知障碍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多导睡眠图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洁琼 王丽平 +5 位作者 沈扬 冬雪川 张纯 古雅兰 杜晨 宋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35例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为NTG的患者,均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探讨伴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患者多导睡眠图的特点。方法本研究对35例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为NTG的患者,均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rrp quality index,PSQI)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其中伴MCI者16例(伴MCI组),不伴MCI者19例(不伴MCI组)。结果 PSQI显示伴MCI组中有睡眠障碍者占43.8%(7/16例),其PSQI总分高于不伴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MCI组患者睡眠效率正常,且优于伴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显示伴MCI组患者87.5%(14/16)存在PSG睡眠结构紊乱。伴MCI组较不伴MCI组NREM期N3期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MCI组NTG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睡眠结构紊乱、尤其是NREM期N3期睡眠时间的缩短与NTG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导睡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解剖学习班培训效果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宇 鲁兆毅 +2 位作者 马芙蓉 朱丽 潘滔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颞骨解剖学习班的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17、2018、2019年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42名学员的培训效果反馈,并分析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因... 目的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颞骨解剖学习班的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17、2018、2019年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42名学员的培训效果反馈,并分析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 66.7%(28/42)的学员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过颞骨解剖实践操作,92.9%(39/42)的学员应用所学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日常手术改进或开展新的手术,73.8%(31/42)的学员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了新的临床检查或治疗,73.8%(31/42)的学员认为在颞骨解剖班所学的内容对日后临床工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100%(42/42)的学员今后想要再次参加北医三院颞骨解剖学习班。不同职称的学员对"是否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了新的临床检查或治疗","在颞骨解剖班所学的内容对日后临床工作的作用"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颞骨解剖学习班有助于学员理论知识的扩展和手术技术的提升,对耳鼻喉科医师的日常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作用,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职称的学员培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解剖 教学 培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宇 潘滔 +1 位作者 鲁兆毅 马芙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了解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培训重点和教学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17、2018、2019年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42名学员... 目的了解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的教学难点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培训重点和教学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17、2018、2019年耳显微外科颞骨解剖学习班42名学员反馈的学习收获、学习难点以及导致难点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等因素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影响。结果7.14%(3/42)的学员认为颞骨解剖班的培训非常难,45.24%(19/42)认为相对较难,难度最大的课程内容为尸头颞骨解剖操作,其次是耳科手术直播演示;导致学习难度的最主要原因是自身专业基础不足,其次是学习时间不足以及内容专业性强。71.43%(30/42)的学员认为自己在颞骨解剖班取得的总体收获非常大,收获最大的课程内容为颞骨解剖实际操作,其次是理论授课和耳科手术直播演示。学员的性别、年龄不影响其学习收获和难度。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的学习收获较大;本科和硕士学员认为尸头颞骨解剖操作是最大难点,而博士学员认为理论授课为最大难点,其次为尸头颞骨解剖操作。结论颞骨解剖培训的专业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应根据学员的专业基础、职称和学历,进行分层次有所侧重的培训;尸头颞骨解剖操作作为学习班的教学重点,应适当增加教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解剖 教学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手术干预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滔 马芙蓉 柯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干预方式,为儿童听力筛查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干预措施选择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总结2004—2008年我院9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接受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45例(82耳)的年龄特点、听力下降时间、手术方式、手...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干预方式,为儿童听力筛查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干预措施选择提供临床资料。方法总结2004—2008年我院9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接受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45例(82耳)的年龄特点、听力下降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听力状况比较。结果术前平均纯音听阈PTA(pure-tone threshold average,500Hz,1000Hz,2000Hz,4000Hz听阈均值)从8dBHL~61dBHL,平均(34.8±12.09)dBHL。术后PTA从0dBHL~38dBHL,平均(15.9±7.88)dBHL,3耳术后听阈提高,4耳无改善,75耳听阈降低,占91.5%,平均听阈降低18.9dBHL。手术方式:鼓膜置管术9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29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切除+鼓膜置管术7例。结论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是我们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扁桃体切除术不作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常规选择;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术式选择应该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分泌性中耳炎 手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受体与前庭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凯 刘俊秀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1-753,741,共4页
组胺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活性信号分子,其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在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组胺受体有4型,H1-4,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1]组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参与调解过敏反应、胃酸... 组胺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活性信号分子,其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在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组胺受体有4型,H1-4,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1]组胺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参与调解过敏反应、胃酸分泌、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以组胺受体为作用靶点的药物被用于抗过敏、抗胃酸、止晕、止吐及镇静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受体 前庭功能障碍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 胃酸分泌 镇静作用 受体拮抗剂 受体家族 前庭核团 抗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CO_2激光治疗双侧声带巨大肿物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俞晨 刘仲奇 +1 位作者 刘俊秀 赵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1期1052-1053,共2页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咽喉部、声带病变具有创伤小、效果肯定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咽喉科。这类手术在全身麻醉经鼻气管插管下完成,既能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和CO2潴留,又避免了经口行支...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咽喉部、声带病变具有创伤小、效果肯定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咽喉科。这类手术在全身麻醉经鼻气管插管下完成,既能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和CO2潴留,又避免了经口行支撑喉镜手术时,术者视野被经口导管遮挡。2010年12月我院采用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CO2激光治疗1例双侧声带巨大肿物,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CO2激光治疗 耳鼻咽喉科 声带病变 肿物 双侧 显微支撑喉镜 经鼻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成人短音ABR阈值与纯音听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娜 赵艳萍 +1 位作者 姚子明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短音ABR对评估听阈的作用。方法采用特定参数的短音做为刺激音对20名正常人进行了频率特异性ABR检查。观察正常值特点及反应阈与主观听阈之间的差异。结果 20名听力正常人TP-ABR在4k Hz、2k Hz、1k Hz和0.5k Hz时100%可引出Ⅰ... 目的研究短音ABR对评估听阈的作用。方法采用特定参数的短音做为刺激音对20名正常人进行了频率特异性ABR检查。观察正常值特点及反应阈与主观听阈之间的差异。结果 20名听力正常人TP-ABR在4k Hz、2k Hz、1k Hz和0.5k Hz时100%可引出Ⅰ、Ⅲ、Ⅴ波。记录Click-ABR与TP-ABR的Ⅰ、Ⅲ、Ⅴ潜伏期、反应阈值。通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Clic k-ABR与4k Hz的TP-ABR在I、III、V波潜伏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Click-ABR与2k Hz的TP-ABR在I波潜伏期上有统计学差异,与III、V波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Click-ABR与1k Hz、0.5k Hz的TP-ABR在I、III、V波潜伏期上均有统计学差异。TP-ABR的主观阈值与纯音测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ABR各个频率的听阈情况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音ABR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