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邱萌 李明慧 +1 位作者 朱昀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患者共201例,进行血液生化检测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GDS-15)筛查。GDS-15评分≤5分为无抑郁组,评分>5分为抑郁症状组,比较两组间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别,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症状组血清总蛋白[(60.7±4.3) g/Lvs.(63.5±5.6) g/L]和血红蛋白[(121.6±20.1) g/L vs.(129.7±19.4) g/L]低于无抑郁组患者(均P<0.05);无抑郁组和抑郁症状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总蛋白是GDS-15评分的预测因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42,P<0.05)。结论:伴有抑郁症状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总蛋白低是抑郁症状的可疑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抑郁症状 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 血清总蛋白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维 宫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加深对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民航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由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25例)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影... 目的加深对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民航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由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25例)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例组中男性比例以及55岁以上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vs 44%,80%vs 52%(P<0.05)]。病例组中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vs 56%,52%vs 40%),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少于对照组(84%vs 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听力下降和眼球震颤的比例多于对照组(分别为68%vs 56%,52%vs 40%,16%vs 4%,24%vs 16%),而表现为耳鸣的比例少于对照组(8%vs 1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小脑梗死18例(72%),脑干梗死5例(20%),枕叶梗死1例(4%),海马梗死1例(4%)。结论以孤立性眩晕起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性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女性,55岁以上患者风险显著高于55岁以下成年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梗死部位多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病变:主要位于小脑及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急性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维 房砚文 宫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AMIS)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民航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6例AMIS患者,根据溶栓后24 h内是否发生E...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AMIS)使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民航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86例AMIS患者,根据溶栓后24 h内是否发生END(静脉溶栓后24 h内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高≥2分)分为END组(n=8)与无END组(n=78)。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吸烟史、溶栓前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S静脉溶栓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溶栓后出血转化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及其他影像学表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AMIS静脉溶栓后END的发生独立相关(OR=1.074,95%CI 1.011~1.142,P=0.02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MIS静脉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同型半胱氨酸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心脏核磁共振钆延迟增强对心肌淀粉样变性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冀晋 方理刚 +1 位作者 方全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迟强化,而2D-STE显示9例存在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减低。两种技术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的诊断一致性为90%。4例患者同时存在双心室的应变异常与CMR延迟强化,4例患者CMR未提示右心室受累但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已出现异常,1例CMR提示室间隔延迟强化,左、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均下降。结论:2D-STE和CMR对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有很好的一致性,2D-STE对右心室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可能较CMR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 淀粉样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