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唐桂兰 徐永胜 +1 位作者 安翠霞 张纯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41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POAG者12例,PACG者29例)和4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附自评量表STA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附抑郁自评量表SDS)、躁狂评定量表MRS进行测评,记分项目包...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方法41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POAG者12例,PACG者29例)和41例正常对照者分别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附自评量表STAI),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RSD(附抑郁自评量表SDS)、躁狂评定量表MRS进行测评,记分项目包括:汉米尔焦虑量表总分A,包括2个因子,精神性焦虑(A1)、躯体性焦虑(A2);STAI表总分用D表示;HRSD表总分用B表示,包括5个因子,焦虑/躯体化(B1)、体重(B2)、认识障碍(B3)、迟缓(B4)、睡眠障碍(B5);SDS表总分用E表示;MRS表总分用C表示,病情程度用病情指数(C0)表示。结果评分并统计进行测评,所有受试者的各量表总分均在抑郁或焦虑症、燥狂状态的诊断分数以下,各量表包含的影响因子得分分析:对照组与原发性青光眼组比较:HRSD表中的体重因子(以体重减少0.5kg加1分记分)得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47,P=0.643>0.05,青光眼患者体重不受疾病影响而变化,除此因子外,其余12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评量表结果与调查者评分结果一致,显示出青光眼患者心理因素较对照组有明显不同;POAG和PACG比较:MRS表(C)分数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焦躁易激惹因子分突出(C0),POAG组因子分明显高于PACG组(P<0.05),其余11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RSD表中的焦虑/躯体化因子B1、迟缓因子B4、以及SDS表得分结果进入回归方程,得到OR值分别为13.772,11.776,0·577。结论和正常人比较,青光眼患者群在心理评定量表中的多项因子有显著差异,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正常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心理学因素 汉米尔顿焦虑量表 汉米尔顿抑郁量表 躁狂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晓勇 齐越 +2 位作者 鹿新荣 张纯 王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和六角型细胞百分比变化,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60~75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5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6眼,开角型青光...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和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和六角型细胞百分比变化,探讨不同类型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60~75岁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5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6眼,开角型青光眼30眼,对照组为同年龄段的正常人378眼,测量记录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及六角型细胞百分比。测量数据用SPSSll.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同年龄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青光眼患者六角型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0~75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同年龄段的正常人下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较正常人无明显变化,不同类型原发性青光眼对角膜内皮六角型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角膜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宋一帆 蔡宏媛 +2 位作者 王新 赵琳 陈晓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8-661,666,共5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情况并分析其部分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行相关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情况并分析其部分原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的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时行相关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5例96眼纳入数据分析。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分别为(0.08±0.13)Log MAR和(0.07±0.11)Log MAR,均较术前的(0.59±0.18)Log MAR明显升高(均为P<0.001)。黄斑中心厚度术前为(253.6±29.2)μm,术后1个月时增加至(277.1±100.2)μm(P=0.008),术后3个月时增加至(275.0±94.1)μm(P=0.010),而黄斑内环区视网膜厚度则从术前的(321.3±25.0)μm分别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342.1±65.6)μm(P<0.001)和术后3个月的(347.7±80.0)μm(P<0.001),黄斑外环区视网膜厚度则从术前的(278.8±19.9)μm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288.6±50.1)μm(P=0.025)和术后3个月的(289.6±54.1)μm(均为P=0.025)。黄斑容积从术前的(10.11±0.73)mm^3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10.65±2.31)mm^3(P=0.006)和术后3个月的(10.73±2.44)mm^3(P=0.003)。术前共22眼存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其中中心型DME 2眼,非中心型DME 14眼,弥漫型DME 6眼。不同DME分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黄斑中心厚度均值及改变量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5)。患眼术后的黄斑中心厚度与术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1个月时r=0.331,P=0.001;3个月时r=0.318,P=0.002)。但糖尿病病程长短及术前是否行激光治疗与术后黄斑中心厚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出现黄斑水肿的可能性,患者术后的黄斑水肿程度与术前黄斑水肿的类型以及术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糖尿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杰 张钰 +1 位作者 陈跃国 张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6-829,共4页
随着儿童近视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近视防控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角膜塑形术作为一种非手术性的矫正近视以及控制近视进展的治疗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角膜塑形术是目前最有效地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手段之... 随着儿童近视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近视防控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角膜塑形术作为一种非手术性的矫正近视以及控制近视进展的治疗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角膜塑形术是目前最有效地控制近视进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儿童均能获得理想的近视控制疗效,诸多因素可以影响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近视发展的控制效果。现就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近视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梅子 封康 +1 位作者 陆遥 赵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探讨对短期黄斑水肿恢复有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眼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内注射...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探讨对短期黄斑水肿恢复有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眼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1. 25 mg(0. 05 mL),必要时重复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改变。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CRT恢复水平,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基线视力、基线CRT、高血压及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或视网膜下液体(subretinal fluid,SRF)情况对黄斑水肿恢复的影响。结果 BCVA从基线(0. 897±0. 395) Log MAR提高到治疗后1个月的(0. 616±0. 350) Log MAR,并稳定持续至治疗后3个月(P <0. 001),同时CRT从基线(721. 2±180. 8)μm降低到治疗后3个月的(392. 1±185. 4)μm(P <0. 001)。治疗后3个月56. 7%的CME和超过90%的SRF均得到完全缓解。年龄和基线CRT低提示治疗后3个月时CRT恢复较好(P=0. 036、0. 037)。年龄大的患者(> 60岁)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除更多(P=0. 031),治疗后3个月时CRT更低(P=0. 003)。结论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能有效提高BCVA并降低CRT。年龄大和基线CRT低提示治疗后3个月时CRT恢复较好。CRT的降低主要取决于CME是否消除,而与SRF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贝伐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杰 窦宏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28例30眼,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其中15例16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使用抗病毒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确诊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28例30眼,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其中15例16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患者28例经过治疗后炎症均得到控制、视力有所提高。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是经典的用药途径,选择性使用激光治疗可以减少和延缓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有利于严重病例视功能的保存和提高。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预后较差,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早期积极有效系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 玻璃体切除 阿昔洛韦 激光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在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胶原沉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学峰 惠延年 石一宁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检测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 1β)和 型前胶原 (procollagen ,PC )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同种巨噬细胞诱发兔眼 PVR,在不... 目的 检测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内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 1β)和 型前胶原 (procollagen ,PC )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同种巨噬细胞诱发兔眼 PVR,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玻璃体液 ,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nzyme- linked im munosorbent assay,EL ISA)法测定 IL - 1β含量 ,用放射免疫法测量 PC 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  IL - 1β的基线含量为4ng· L- 1 ,7d时明显增加 ,在 14~ 2 8d呈一较高水平 (171~ 175 ng· L- 1 ) ;2 1d达高峰值2 3 4ng· L- 1 。 PC 在对照眼中未能检出 ,在 7d时含量上升 (2 64 .73μg· L- 1 ) ,14d以后明显升高 (816.2 9~ 941.48μg· L- 1 ) ;2 1d达高峰 ,2 8d仍维持高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IL- 1β与PC 有高度相关性 (r=0 .90 8,P=0 .0 46) ,并与 PVR病程的炎症期、增生期和瘢痕期相吻合。结论 实验性 PVR玻璃体中 IL- 1β和 PC 含量随病程明显增加。IL- 1β与 PC 的含量变化明显相关 ,提示 IL- 1β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IL-1Β 玻璃体 白介素1Β PVR Ⅲ型前胶原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华 马志中 +1 位作者 刘敬 曹立群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IL 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HealonGV (14 g·L-1透明脂酸钠 )注入SD大鼠的视网膜下。放射免疫法检测脱离后不同时间点及复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I... 目的 探讨IL 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HealonGV (14 g·L-1透明脂酸钠 )注入SD大鼠的视网膜下。放射免疫法检测脱离后不同时间点及复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IL 1β蛋白含量。通过免疫组化定位IL 1β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脱离区色素上皮、未脱离区及复位区色素上皮IL 1β表达的差异。 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 ,视网膜不表达IL 1β。视网膜脱离后表达于Muller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IL 1β的表达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于脱离后的第 7天达到高峰 ,然后下降。只要视网膜脱离存在 ,IL 1β的表达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视网膜复位后 ,视网膜神经上皮IL 1β的表达比未复位组下降。在色素上皮 ,IL 1β在脱离区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脱离区及复位区。 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脱离导致视网膜表达IL 1β ,视网膜复位时表达下降。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窝成形术
9
作者 李星星 张卯年 +2 位作者 马志中 宋琛 何庆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15-916,共2页
目的:总结18例18眼3~12岁儿童,因眼外伤等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眶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开结膜囊,暴露四直肌,预置6-0双针尼龙线,剪断四直肌和视神经,眼球摘除后去除角膜,彻底清除眼内容后利用自体巩膜包囊羟基磷灰石并... 目的:总结18例18眼3~12岁儿童,因眼外伤等不同原因,行眼球摘除,羟基磷灰石植入眼眶的临床效果。方法:切开结膜囊,暴露四直肌,预置6-0双针尼龙线,剪断四直肌和视神经,眼球摘除后去除角膜,彻底清除眼内容后利用自体巩膜包囊羟基磷灰石并植入眼窝,总计18眼。结果:随访3~36(平均24)mo,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获得眼窝塌陷和义眼转动的改善,没有眼眶感染和植入物逐出或义眼片脱落等现象。结论:羟基磷灰石也适用于儿童眼球摘除术后减轻眼窝塌陷,改善义眼转动,改善义眼外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眼眶 结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退变性视网膜组织内CD45分子的动态表达特点
10
作者 田洁 刘月月 +2 位作者 李颖 陈跃 李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正常和变性视网膜内CD45动态表达特点。方法分别取生后(postnatal,PN)0、1、2、3、4周龄C57BL/6和rd小鼠各8只,处死后,立即摘出眼球,制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摄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正常和变性视网膜内CD45动态表达特点。方法分别取生后(postnatal,PN)0、1、2、3、4周龄C57BL/6和rd小鼠各8只,处死后,立即摘出眼球,制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摄片,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57BL/6小鼠PN-0周龄时视网膜下腔(subretinalspace,SRS)内CD45不表达,以后逐渐增加,PN-3、4周龄时趋于稳定;rd小鼠SRS内CD45表达强度从PN-0周龄开始增加,PN-2周龄达到高峰,以后开始减少,PN-4周龄不表达;rd小鼠PN-2周龄时SRS内CD45表达强度高于正常组,PN-3、4周龄低于正常组。C57BL/6小鼠PN-0周龄时内丛状层(innerplexiformlayer,IPL)内CD45表达强度开始减少至PN-1周龄,PN-3周龄表达强度开始增高至PN-4周龄;rd小鼠PN-1周龄时IPL内CD45表达强度开始增加直至PN-4周龄;各周龄rd小鼠IPL内CD45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组。结论正常小鼠视网膜CD45的表达与发育过程有关。视网膜变性不同时期,小胶质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活化,从内层视网膜移行到S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CD45 免疫荧光 半定量分析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师丹娜 丁瞳 邱伟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是视光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发明,因其材料及结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因此,如何改进接触镜材料,使其具有更有利于临床应用的优势便成为接触镜发展及研究的方向。本综述概述了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材料类...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是视光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发明,因其材料及结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眼表疾病的治疗。因此,如何改进接触镜材料,使其具有更有利于临床应用的优势便成为接触镜发展及研究的方向。本综述概述了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材料类型改进,集中阐述了目前主要的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并阐明了主要存在的缺点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材料 角膜上皮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条件培养液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辉 洪晶 牛晓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在含有人玻璃体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活性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方法:将HRPE细胞培养在含100,250,500,1000mL/L人玻璃体的DMEM条件培养液(VCM)。用倒置显微镜观测细胞的形态... 目的:探讨在含有人玻璃体的条件培养液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活性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方法:将HRPE细胞培养在含100,250,500,1000mL/L人玻璃体的DMEM条件培养液(VCM)。用倒置显微镜观测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分别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不同体积分数的VCM使HRPE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HRPE细胞出现了多核及更早的脱色素,类似成纤维细胞表型的生长状态。含100,250及500mL/L玻璃体体积的VCM处理后HRPE细胞的增长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1),其中含250mL/L玻璃体的VCM刺激HRPE细胞增生的能力最强。VCM促使更多的HRPE细胞进入了DNA合成期(S期,6%~13%),含250与500mL/L玻璃体体积的VCM使HRPE细胞出现了异倍体的改变。结论:一定体积分数的VCM使HRPE细胞的S期比例增加,细胞增生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玻璃体 MTT 细胞周期 DNA倍体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俊茹 刘彦才 王常观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性眼内炎 心脏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灌注压对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瞳 邱伟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20-1423,共4页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日益普及,为提高手术效率,很多医师会应用高负压、高灌注压。高灌注压可维持前房的稳定性,但同时急性高眼压状态也会引起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现主要对白内障术中高灌注压对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灌注压 高眼压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超微结构与锯齿缘解离
15
作者 刘炯 张培 马志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人眼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超微结构的研究,认识基底部玻璃体与视网膜的连接方式及特点,探讨锯齿缘解离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锯齿缘解离患者术中所获标本及10例眼库眼球标本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 目的通过对人眼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超微结构的研究,认识基底部玻璃体与视网膜的连接方式及特点,探讨锯齿缘解离的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锯齿缘解离患者术中所获标本及10例眼库眼球标本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的超微结构及连接特点。结果锯齿缘解离患者标本及眼库眼球标本均显示玻璃体基底与其下的神经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紧密粘连。电镜下显示:与其他部位相比,玻璃体纤维明显粗大密集,呈束状、发辫状、编织状排列,视网膜内界膜缺损或消失,玻璃体纤维插入其下,或穿入细胞层的"隐窝",与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Mller细胞)甚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形成错综复杂的紧密连接。同时,在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还存在有"类半桥粒"样结构的紧密连接方式。结论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处复杂的紧密连接方式是导致锯齿缘解离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缘解离 玻璃体基底-视网膜界面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