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现况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
1
作者 杨曙光 孙瑶 +4 位作者 王婷 张华 孙薇 安友仲 赵慧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300,共9页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微生物学特点、耐药情况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全国16个省(直辖市)67家有ICU科室的医院在ICU住院期间可疑...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布、微生物学特点、耐药情况和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7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全国16个省(直辖市)67家有ICU科室的医院在ICU住院期间可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检测结果,根据患者的存活情况和耐药情况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和耐药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964例ICU感染患者,送检微生物标本12 175份,检出肺炎克雷伯菌487份;最终确定314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耐药率为78.3%。在ICU住院期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19.8%。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P=0.027)、耐药率高(P=0.028)和临床有效率低(P<0.001)是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耐药分析显示,与未发生耐药者比较,发生耐药的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清除率(P=0.003)、临床有效率(P=0.004)、抗生素有效率(P<0.010)较低,病死率较高(P=0.006);肺炎克雷伯菌腹腔感染(P=0.003)和尿路感染(P=0.007)者的耐药发生率较高。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肺炎克雷伯菌清除情况、耐药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与非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血流感染者比较,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临床有效率较低(P=0.027)、病死率较高(P=0.021)。结论 年龄大、耐药率高和临床有效率低是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ICU患者临床有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腹腔及尿路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ICU患者更易发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镇医保数据库骨关节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邓思危 陈则亦 +5 位作者 刘志科 王健 卓琳 高双庆 余家阔 詹思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7-534,共8页
目的:了解我国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及三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抽样数据库中骨关节伤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市为单位抽样,首先计算各城市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使用Meta分析对城市患... 目的:了解我国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及三间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抽样数据库中骨关节伤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市为单位抽样,首先计算各城市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使用Meta分析对城市患病率进行加权,获得各区域以及全国的患病率及其95%CI,并进一步描述其空间(区域)、时间(年份)和人群(年龄、性别)等的分布特征。结果:纳入研究对象28419264人,其中骨关节伤病患者705793人。2013—2017年城镇医保数据库中,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为141.5(95%CI:90.4~203.7)/万人,其中非特指或多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和肩关节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101.6(95%CI:63.5~148.4)/万人,22.5(95%CI:15.1~31.4)/万人和10.9(95%CI:6.4~16.4)/万人;就空间分布而言,骨关节伤病在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差异较大,华北地区最高,达310(95%CI:12.6~989.7)/万人、西南地区最低,为59.0(95%CI:37.5~85.2)/万人;就时间分布而言,2013—2017年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2013年的111.1(95%CI:56.0~182.5)/万人上升至2017年的175.5(95%CI:116.8~245.5)/万人;就人群分布而言,女性人群的患病率为149.1(95%CI:94.2~215.9)/万人,高于男性133.6(95%CI:86.2~190.9)/万人,膝关节疾病、非特指或多关节疾病,以及骨关节伤病整体在较大的年龄组中患病率较高,而肩关节疾病的患病率在40~59岁达到峰值[20.6(95%CI:12.5~30.5)/万人]。结论:2013—2017年城镇医保数据库中,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较低,但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骨关节伤病的患病率在华北地区最高,且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具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在0~17岁人群中最低,而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损伤 疾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研究
3
作者 邓湘宁 隋鑫宇 +5 位作者 李楠 冯杰莉 陈少敏 徐昕晔 唐熠达 汪宇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I0019-I0021,共10页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研究数据,分析1990—2021年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方法: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官方网站获取GBD 1990—2021年CAVD相关数据,分析患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生命年(YLD)和...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研究数据,分析1990—2021年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方法: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官方网站获取GBD 1990—2021年CAVD相关数据,分析患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生命年(YLD)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年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21年全球CAVD患者达1332万例,导致14.2万例死亡。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3.2/10万)高于女性(128.9/10万)。年龄分层分析显示,65~<85岁人群占CAVD患者的64.0%,85岁及以上超高龄者占16.1%。1990—2021年,男性和女性CAVD患病率均呈总体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72%和0.57%,男性增幅更大,且均在2000—2010年增长最快,此后增速放缓,2015—2021年转为下降。死亡率分析显示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改变:65岁以下患者中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2.4倍,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出现逆转,女性死亡率(117.3/10万)超过男性(99.1/10万)。YLD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幅度小于死亡率,且各年龄组中男性均高于女性。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呈上升趋势,且女性升幅更为显著。结论:CAVD疾病负担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老年群体尤其是超高龄女性的疾病负担需要特别关注,建议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 性别差异 年龄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现状:一项范围综述
4
作者 褚红玲 李姝润 +1 位作者 李信麟 陈亚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改进中,将患者从医疗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将患者在医疗全流程中的体验和需求整合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效率和质量。然而,已被证明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 背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质量改进中,将患者从医疗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合作者,将患者在医疗全流程中的体验和需求整合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效率和质量。然而,已被证明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领域中如何实施尚有待探索。目的对国内外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策略的实施现状进行范围综述,旨在为构建适合我国环境的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11-29。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慢阻肺患者参与的实施现状。结果共纳入37篇文献。根据参与类别分为患者参与直接的诊疗过程、患者参与组织层面的设计与管理及患者参与临床研究三类。根据参与程度分为咨询、参与和合作领导三层。参与程度与类别交叉为9类参与行为矩阵。慢阻肺患者参与实施主要体现在5类8项行为:包括患者参与直接的诊疗过程(患者对治疗计划提出意愿和偏好);患者参与组织管理层面的咨询(调查了解患者治疗体验、组织患者讨论其关注的问题)和参与(参与医疗质量改进工具开发);以及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层面的咨询(倾听患者需求)和参与(对干预措施提出意愿和偏好、参与评估工具开发、参与研究设计与实施讨论)。调查了解患者治疗体验(10/37,27.03%)及收集患者对研究干预措施的意愿和偏好(10/37,27.03%)是实施较多的两类慢阻肺患者参与行为。结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行为措施较多,但在慢阻肺领域落地实践的尚较少,且极少见患者参与对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估,如何促进我国乃至全球慢阻肺患者参与医疗质量改进的实施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者参与 医疗质量 实施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报告: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部分 被引量:2
5
作者 褚红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3-1178,1185,共7页
背景全科医学具有显著的跨学科领域特征,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均适用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我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稳步增长,但整体文献质量尚未经过系统评估。目的探明我国基层卫生与全科医学领域发表的定... 背景全科医学具有显著的跨学科领域特征,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均适用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我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稳步增长,但整体文献质量尚未经过系统评估。目的探明我国基层卫生与全科医学领域发表的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方法于2022年8月—2023年4月,由4名研究人员采用质量评估项目(CASP)中的定性研究评价工具和混合方法研究评价工具(MMAT)分别对我国2021年全科医学与基层卫生领域发表的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进行分析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研究人员两两分组,独立进行信息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35篇定性研究文献及9篇混合方法研究文献。定性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65.71%(23/35)的研究未充分考虑伦理学问题;94.29%(33/35)的研究未讨论招募参与者的问题;82.86%(29/35)的研究未充分考虑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42.86%(15/35)的研究样本量<20人,且25.71%(9/35)的研究未讨论资料饱和问题。混合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8/9的研究未明确报告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类型,且8/9的研究未能有效整合研究的不同组成部分以共同回答研究问题。结论我国2021年发表的基层卫生及全科医学领域的定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仍存在部分限制,尤其是在定性研究的伦理性、可靠性及信息饱和程度等方面和混合方法研究的整合方面受限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科研方法学的培训,并严格遵循科研设计和报告规范,以改善科研工作和所得证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研究 混合方法研究 质量评估项目 混合方法研究评价工具 方法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研究
6
作者 邓洁 陶立元 +7 位作者 刘楠 李俊 闫温馨 秦宸媛 刘巧 杜敏 汪亚萍 刘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42-1648,共7页
背景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已在发达国家被证明可用于评估和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但其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尚不清楚。目的汉化C19-YRSm,并对中文版C19-YRSm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研究团队在获得英国利兹大学MAN... 背景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C19-YRSm)已在发达国家被证明可用于评估和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但其在中国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尚不清楚。目的汉化C19-YRSm,并对中文版C19-YRSm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研究团队在获得英国利兹大学MANOJ SIVAN团队的C19-YRSm汉化及使用授权后,参照翻译与跨文化调适流程对C19-YRSm进行汉化,经过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C19-YRSm。于2023-05-01—07,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问卷星”平台样本库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C19-YRSm进行调查,并邀请13位专家对量表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对中文版C19-YRSm进行条目分析、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结果共发放问卷512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3%。条目分析结果显示,各条目的|CR值|为6.589~22.725(P<0.001),与量表总分的|r值|为0.460~0.815(P<0.001)。信度方面,中文版C19-YRSm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1,Guttman折半系数为0.837,重测信度为0.833。内容效度方面,中文版C19-YRSm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692~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4。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显示,初始模型拟合结果不理想。根据提示增加误差变量e12和e13之间的相关关系后,除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外,修正模型的其余各项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判别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累积感染次数调查对象中文版C19-YRSm 4个子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后除其他症状外的其他3个子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C19-YRSm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较好,可用于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康复状况的评估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冠后综合征 康复 约克郡新冠康复量表改良版 信度 效度 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价值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房景超 郑园园 +1 位作者 王琳 陶立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增强高分辨MRI的资料,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标准,由2名影像学医师分别对244支颈动脉的CTA、MRI图像进行狭窄程度测量,以CTA作为对照,以颈动脉狭窄率≥50%、≥70%和100%为界计算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以颈动脉狭窄率≥50%为界,MR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是99.4%(161/162)、100.0%(82/82)、99.6%(243/244)、0.6%(1/162)、0.0%(0/82);以颈动脉狭窄率≥70%为界分别是100.0%(129/129)、100.0%(115/115)、100.0%(244/244)、0.0%(0/129)、0.0%(0/115);以颈动脉狭窄率100%为界,分别是100.0%(30/30)、99.5%(213/214)、99.6%(243/244)、0.0%(0/30)、0.5%(1/214)。不同影像学医师间CTA、MRI所测数值Kappa分析一致性极强(CTA:κ=0.967,P=0.000;MRI:κ=0.956,P=0.000)。结论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能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初诊EGFR突变阳性合并胸腔积液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尹文琤 张华 +6 位作者 顾阳春 易福梅 李倩 刘燕娥 姚艳红 刘镇涛 曹宝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背景与目的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腺癌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肺腺癌初诊时合并胸腔积液提示预后不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 GFR)突变主要发生在肺腺癌患者中,不同亚型预后不同。初诊时不同亚型EGFR突变阳... 背景与目的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腺癌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肺腺癌初诊时合并胸腔积液提示预后不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 GFR)突变主要发生在肺腺癌患者中,不同亚型预后不同。初诊时不同亚型EGFR突变阳性合并胸腔积液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此类患者提供诊治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收治的初诊时EGFR突变阳性且合并胸腔积液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治疗疗效和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76例,EGFR经典突变19del、21L858R和非经典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6.0%、38.2%和15.8%,3种突变亚型在性别、年龄、发病时有无呼吸困难、是否合并其他远处转移、胸腔积液部位、胸腔积液量、有无合并其他部位积液、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有无合并其他基因突变、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 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在EGFR经典突变19del、21L858R和非经典突变患者中,一线应用化疗的占比分别为17.1%、20.7%和58.3%(P=0.001);一线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3%、75.9%和50.0%(P=0.003);胸腔积液控制率分别为94.3%、79.3%和66.7%(P=0.04);PFS分别为287 d、327 d和55 d (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亚型、胸腔积液控制情况、一线治疗药物、一线治疗疗效与PFS显著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仅EGFR突变类型、一线治疗疗效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初诊EGFR突变阳性且合并胸腔积液的肺腺癌患者中,EGFR经典突变(19del和21L858R)患者的PFS显著优于非经典突变者,提升一线治疗疗效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胸腔积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常见临床研究方法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洁 石岩岩 +7 位作者 曾琳 李楠 陶立元 张华 王晓晓 褚红玲 赵一鸣 詹思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368-2372,共5页
背景学位论文的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全面保证论文质量迫在眉睫。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常涉及临床研究的内容,其中临床研究方法学的问题需引起重视。目的剖析某大学盲审前初审的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临床研究方法学论述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背景学位论文的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全面保证论文质量迫在眉睫。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常涉及临床研究的内容,其中临床研究方法学的问题需引起重视。目的剖析某大学盲审前初审的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临床研究方法学论述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规范研究生论文的撰写和自查、提升医学学位论文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于2019-2020年对某校2019届临床医学生内部初审阶段毕业论文的方法学部分进行评审,共包括47篇临床观察性研究。参考STROBE声明清单条目,提取学位论文临床研究方法学关键要素,逐条编码、归类形成文字评阅意见数据库,总结其常见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结果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在方法部分常见问题体现在统计方法描述不完整、研究对象代表性不足或纳入排除标准不完整、缺少样本量估算方法或样本量不足等方面,其次是题目模糊不确切、摘要中对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阐述不明确、结果描述研究对象特征不准确、结果展示不充分、统计图表欠规范等,最后讨论部分未概括与研究目标有关的主要结果,其他问题包括写作结构规范欠佳,伦理易忽视。结论提升临床医学学位论文质量除了加强对研究生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培训,有必要制定清晰明确的《医学研究生课题结题阶段学位论文自查清单》,帮助研究生完善论文撰写和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审阅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临床研究 方法学 论文评阅意见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相关泌尿系结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管娜 姚晨 +16 位作者 黄松明 胡宝金 张东风 方琪纬 范青锋 徐国兵 朱赛楠 张爱华 刘洪 刘玲 张格妙 陶立源 常艳美 刘晓宇 艾乙 赵一鸣 丁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0-696,共7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资料验证和探讨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自5省市6家医院年龄36个月及以下参加泌尿系结石筛查的婴幼儿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结石病例数按1∶1的比例从符合条件的对照组人群...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资料验证和探讨三聚氰胺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自5省市6家医院年龄36个月及以下参加泌尿系结石筛查的婴幼儿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结石病例数按1∶1的比例从符合条件的对照组人群中随机抽取对照组。对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OR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价。中心4的对照组缺乏呕吐、腹泻和发热信息,分析这部分信息时删除了中心4的数据。结果:病例组1329例,对照组1317例,其中男1568例,女1078例,平均年龄18.4个月。来自6个中心的数据分析证实服用高三聚氰胺含量奶粉的婴幼儿患结石的OR为6.26(P<0.01),早产的OR为2.03(P<0.01)。随年龄增长结石发生的风险下降,0.5岁以下、0.5~1.0岁、1.0~1.5岁、1.5~2.0岁、2.0~2.4岁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分别是2.78(P<0.01)、2.61(P<0.01)、2.09(P<0.01)、1.57(P<0.01)和1.44(P<0.05)。男性发生结石的OR为1.19(P<0.05),人工喂养儿童发生结石的OR为1.94(P<0.01)。删除中心4的数据后多因素分析显示,1岁以下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为2.24(P<0.01),1~2岁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为1.31(P<0.05)。人工喂养儿童发生结石的OR为1.67(P<0.01)。诊断前3天内有呕吐、腹泻、发热中两个及以上症状的婴幼儿发生结石的OR为15.21(P<0.05)。结论:多中心研究再次证实食用高三聚氰胺含量奶粉和早产是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人工喂养的婴幼儿易发生泌尿系结石,结石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高而下降,有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的婴幼儿结石发生风险高,男孩发生结石的风险高于女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尿石症 多中心研究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研究中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和实施要点及案例解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褚红玲 刘逸舒 +9 位作者 汪洋 田懋一 杨振华 曾琳 李楠 武阳丰 赵一鸣 迟春花 陈亚红 詹思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全科医学研究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重视患者的精神感受;既关注医生的职业胜任力,也重视医生的从业动力;既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重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合作。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借助定性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一... 全科医学研究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重视患者的精神感受;既关注医生的职业胜任力,也重视医生的从业动力;既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重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合作。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借助定性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一方面,定性研究通常被认为样本量小、主观性强,主要用于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全科医学领域目前仍以定量研究为主导。因此,整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结合两者优势,可以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适用于研究复杂问题,为全科医学研究指出了一条融合临床医学和社会学两大部分的途径。然而,混合方法研究在国内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与实施的规范性亟待提高。因此,本文计划以一项混合方法研究实例介绍开始,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为拟开展混合方法研究的全科医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混合方法研究 研究设计 研究实施 案例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热点的双向聚类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陶立元 刘珏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568-2572,共5页
目的:通过双向聚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索近年来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医药疗效评价为主题词,检索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表文献,利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提取的关键词,并使用gCLUTO软件... 目的:通过双向聚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索近年来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热点。方法:以中医药疗效评价为主题词,检索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开始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表文献,利用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提取的关键词,并使用gCLUTO软件进行双向聚类分析。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收录中医药疗效评价相关文献2513篇,最早发表于1986年。自2002年始发表文献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近10年(2009—2018年)累计发表文献1789篇,占该领域所有文献量的71.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评价指标选择、以及在具体疾病领域的应用,以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方法学及其评价指标选择为核心热点。结论:近年来中医药疗效评价的文献数量呈指数级增长。随着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学研究的深入,可最终制定出适合中医药发展的疗效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疗效评价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疗护病房在北京市运营现状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弓伊宁 李芙蓉 +8 位作者 倪凯文 刘雨诗 张梦泽 付佳钰 刘一昀 胡静 刘中一 李卓 赵一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3223-3227,共5页
目的安宁疗护在北京市起步不久,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北京市安宁疗护病房的运营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为今后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7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3家设有安宁疗护病房的... 目的安宁疗护在北京市起步不久,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北京市安宁疗护病房的运营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为今后安宁疗护的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7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3家设有安宁疗护病房的医疗服务机构的5名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半结构访谈,访谈内容主要为安宁疗护的相关信息。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精简并总结出主题。结果目前北京市各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无统一的准入标准,患者以肿瘤晚期为主;患者选择安宁疗护时存在多种决策方式,医务人员会尽量让患者知情;安宁疗护给予缓解症状的治疗,放弃抢救生命的治疗;相关医疗报销无特殊项目,病房的床位供不应求;建设安宁疗护需要更多的投入,教育应是推广的着力点;社区与三级医院互为补充,转诊制度也应在安宁疗护中积极开展。结论在北京市发展安宁疗护,需要得到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维持安宁疗护病房的良性运营。制定合理的患者准入标准,促进安宁疗护规范发展。并且要重视教育在安宁疗护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对一般人群的早期死亡教育,以及专业人才在医学院校的培养。同时应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各自在安宁疗护中的优势,将转诊制度落实到安宁疗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医疗 半结构访谈 定性研究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公众与患者参与医学研究的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吉萍 褚红玲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0期78-80,F0003,共4页
介绍英国公众与患者参与研究领域的成熟经验,梳理近年来公众与患者参与在英国医学研究中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最新出台的英国国家《公众参与研究标准》,公众与患者如何作为研究的合作者,主动参与研究优先事项及研究问题、研究申请、研究... 介绍英国公众与患者参与研究领域的成熟经验,梳理近年来公众与患者参与在英国医学研究中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最新出台的英国国家《公众参与研究标准》,公众与患者如何作为研究的合作者,主动参与研究优先事项及研究问题、研究申请、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成果发布及应用和评估等环节共享决策权,如何制定和建设公众与患者参与的策略等。期望我国医学研究相关各方关注并倡导公众参与研究的理念,并对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有所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与患者参与 医学研究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强化康复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中的应用: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之良 褚红玲 +2 位作者 刘小燮 周谋望 周非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目的采用混合方法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中纳入术后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定量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方案分为强化康复组41例和骨科治疗组33例。两组均按照... 目的采用混合方法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中纳入术后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定量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根据术后康复方案分为强化康复组41例和骨科治疗组33例。两组均按照ERAS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强化康复组术后在康复专业团队指导下进行7 d住院强化康复治疗,骨科治疗组术后由骨科医师及护士进行常规宣教指导后于家中自行锻炼。术前和术后(90±14)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SF-36进行评定。定性研究另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两组患者各12例,术后(7±2)d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中相同维度结果进行比较与整合分析。结果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两组术后90 d时VAS评分、mJOA评分、ND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U>0.140,P>0.05),SF-36评分的生理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U=2.031,P<0.05)。术后90 d的VAS评分(ρ_(1)=-0.522,ρ_(2)=-0.334,P<0.05)、NDI评分(ρ1=-0.681,ρ2=-0.590,P<0.05)与SF-36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评分呈负相关,mJOA评分(ρ_(1)=0.408,ρ_(2)=0.304,P<0.05)与SF-36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评分呈正相关。定性研究中,强化康复组在术后7 d时疼痛、颈椎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均优于骨科治疗组。结论术后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术后早期功能改善。对于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强化康复治疗可提高其术后90 d时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加速康复外科 强化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4261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管仁珍 丁士刚 +1 位作者 石岩岩 薛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2-944,F0003,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Hp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Hp的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近年来Hp的根除率呈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Hp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Hp的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近年来Hp的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既往“三联”方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了提高Hp根除率,目前临床上多推荐进行铋剂四联、序贯疗法等进行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 米诺环素 根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和案例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乐 景城阳 +1 位作者 褚红玲 廖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65-3869,3883,共6页
混合方法研究是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第三种研究范式,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能够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适用于研究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研究对混合方法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报告规范上尚无... 混合方法研究是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第三种研究范式,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能够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适用于研究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研究对混合方法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报告规范上尚无统一标准。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MMARS)属于系列期刊文章报告标准(JARS)之一。本文旨在全面介绍MMARS,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MMARS的解读,为提高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研究 整合 报告标准 案例解析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因素研究进展及其相关临床实践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意 郑惠玲 +1 位作者 于伟 石岩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1,共7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的胃黏膜,是胃黏膜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上常见难治性Hp感染患者,难治性Hp感染的发生与Hp耐药基因以及患者肝药酶系统基因型密切相关。本文系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的胃黏膜,是胃黏膜疾病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上常见难治性Hp感染患者,难治性Hp感染的发生与Hp耐药基因以及患者肝药酶系统基因型密切相关。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常见的Hp耐药基因以及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Hp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简述了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并介绍在甲硝唑等高耐药地区,高剂量二联疗法等新型方案可能是更加有效的Hp根除治疗方案,更能提高Hp根除率。本文为我国难治性Hp感染患者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难治性Hp感染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生素 耐药机制 CYP2C19基因多态性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晓斌 王鹏 +1 位作者 陶立元 吴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043-204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372例,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372例受检者分为斑块形成组(110例)和无斑块形成组(26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颈总动脉IMT,...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体检的受检者372例,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372例受检者分为斑块形成组(110例)和无斑块形成组(26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颈总动脉IMT,并测定补体C1q水平和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规律运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服用降压药、服用降脂药、服用降糖药、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补体C1q、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IMT与补体C1q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s=-0.14,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95%CI(1.07,1.16)]、规律运动[OR=2.88,95%CI(1.37,6.22)]、服用降糖药[OR=0.15,95%CI(0.03,0.59)]、舒张压[OR=1.05,95%CI(1.02,1.09)]、Cr[OR=1.03,95%CI(1.00,1.06)]、TG[OR=1.49,95%CI(1.01,2.22)]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年龄、规律运动、糖尿病服药情况、血压和血脂水平有关,对临床预防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危险因素 补体C1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流行趋势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全乐 王桂苹 +6 位作者 刘晓堃 尚小明 张琦 吴寿岭 高竟生 张华 王晓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 目的综合评价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流行趋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基础参考资料。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EMBase、S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及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FD)中关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相关心血管事件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14年3月。采用Rev Man 3.1.0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总样本量为519 052人。世界人群具有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0.47%〔95%CI(0.22%,1.03%)〕,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16.26%〔95%CI(11.18%,23.05%)〕。亚组分析显示,女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23.25%〔95%CI(19.34%,27.69%)〕,男性人群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为8.08%〔95%CI(4.56%,13.92%)〕,不同性别间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08)。结论世界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发生率较低,女性优于男性。建议关注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