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研究
1
作者 邓湘宁 隋鑫宇 +5 位作者 李楠 冯杰莉 陈少敏 徐昕晔 唐熠达 汪宇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I0019-I0021,共10页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研究数据,分析1990—2021年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方法: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官方网站获取GBD 1990—2021年CAVD相关数据,分析患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生命年(YLD)和... 目的: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研究数据,分析1990—2021年全球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负担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方法:从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官方网站获取GBD 1990—2021年CAVD相关数据,分析患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生命年(YLD)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指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年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2021年全球CAVD患者达1332万例,导致14.2万例死亡。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3.2/10万)高于女性(128.9/10万)。年龄分层分析显示,65~<85岁人群占CAVD患者的64.0%,85岁及以上超高龄者占16.1%。1990—2021年,男性和女性CAVD患病率均呈总体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72%和0.57%,男性增幅更大,且均在2000—2010年增长最快,此后增速放缓,2015—2021年转为下降。死亡率分析显示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改变:65岁以下患者中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2.4倍,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出现逆转,女性死亡率(117.3/10万)超过男性(99.1/10万)。YLD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幅度小于死亡率,且各年龄组中男性均高于女性。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85岁及以上患者中呈上升趋势,且女性升幅更为显著。结论:CAVD疾病负担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别差异,老年群体尤其是超高龄女性的疾病负担需要特别关注,建议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 全球疾病负担 性别差异 年龄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患者颈动脉狭窄评估中价值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房景超 郑园园 +1 位作者 王琳 陶立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 目的探讨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4年1~9月122例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首次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前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非增强高分辨MRI的资料,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标准,由2名影像学医师分别对244支颈动脉的CTA、MRI图像进行狭窄程度测量,以CTA作为对照,以颈动脉狭窄率≥50%、≥70%和100%为界计算MR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以颈动脉狭窄率≥50%为界,MRI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分别是99.4%(161/162)、100.0%(82/82)、99.6%(243/244)、0.6%(1/162)、0.0%(0/82);以颈动脉狭窄率≥70%为界分别是100.0%(129/129)、100.0%(115/115)、100.0%(244/244)、0.0%(0/129)、0.0%(0/115);以颈动脉狭窄率100%为界,分别是100.0%(30/30)、99.5%(213/214)、99.6%(243/244)、0.0%(0/30)、0.5%(1/214)。不同影像学医师间CTA、MRI所测数值Kappa分析一致性极强(CTA:κ=0.967,P=0.000;MRI:κ=0.956,P=0.000)。结论颈动脉非增强高分辨MRI能准确评估颈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痛/伤害刺激指数与宫腔镜腰麻后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贵亭 郭向阳 +2 位作者 陶立元 赵一鸣 吴长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镇痛/伤害刺激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与宫腔镜手术患者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宫腔... 目的探讨镇痛/伤害刺激指数(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ANI)与宫腔镜手术患者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入室后平静5 min,检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心率(heart rate,HR),应用MetroDoloris监测仪监测ANI,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 ml/kg后实施腰麻,腰麻用药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2. 5 mg(身高<160 cm)或15 mg(身高≥160 cm)。记录入室后基础值、腰麻后即刻及腰麻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30 min时SBP、DBP和ANI,并计算各时点SBP与基础值的差值。根据腰麻后SBP下降幅度是否大于20%分为低血压组(SBP下降幅度> 20%)和非低血压组(SBP下降幅度≤20%)。通过logistic回归拟合ANI与低血压发生率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麻醉前ANI数值与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低血压组麻醉前ANI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0.01);剂量-反应曲线显示,随着腰麻前ANI数值增加,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 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术前ANI低于50的宫腔镜腰麻患者为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高危患者,高于60为低危患者,50~59为中危患者。结论腰麻前ANI数值与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腰麻前ANI数值增加,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伤害刺激指数 腰麻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与切开获取大隐静脉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航 张喆 +2 位作者 曾琳 解基严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大隐静脉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3—2013年国内外关于内镜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内镜获取大隐静脉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3—2013年国内外关于内镜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与常规切开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手术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并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6篇,其中EVH组339例,OVH组344例。meta分析结果示:术后伤口感染、愈合不良在EVH组的发生率较OVH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下肢伤口疼痛程度EVH组显著低于OVH组(P〈0.05),血肿的发生率在EVH组与OVH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EVH获取的静脉桥和OVH获取的静脉桥近期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OVH相比,EVH技术切口美观,能在不影响静脉桥的近期通畅率前提下显著降低术后下肢伤口疼痛、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内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职业紧张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娟 张翾 +3 位作者 徐伟仙 赵一鸣 高炜 霍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6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职业紧张 北京地区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病 人类健康 职业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一鸣 《循证医学》 CSCD 2006年第3期190-192,共3页
关键词 决策 评价决策体系 循证医学 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对照设计在疫苗安全性关联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刘志科 詹思延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是疫苗安全性证据链,尤其是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评价的关键一环。随着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为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及关联评估提供了可行途径。目前,全球已有20余个国家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索赔... 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是疫苗安全性证据链,尤其是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评价的关键一环。随着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这为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及关联评估提供了可行途径。目前,全球已有20余个国家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医疗索赔、电子病历等开展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这些监测常采用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自身对照研究等设计类型。其中,自身对照设计的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自身对照风险区间研究在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我国相关研究报道仍不常见。本文综述自身对照设计在疫苗安全性关联研究中的方法学与应用进展,为今后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安全性 自身对照 主动监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危险因素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子痫前期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兴宇 杨楠 +2 位作者 薛宇廷 张华 贾珂珂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66-572,共7页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6~10周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水平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妊娠早期子痫前期(PE)预测模型,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6~10周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水平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妊娠早期子痫前期(PE)预测模型,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925例PE患者和7613例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PE发病危险因素和27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妊娠6~10周),包括血脂、肝肾功能、凝血、血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XGBoost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抗磷脂综合征,计算曲线下面积(AUCROC)、敏感性、特异性;并用XGBoost绘制特征重要性条形图。结果两组孕妇是否有糖尿病、SLE、抗磷脂综合征、肾病、子痫或PE史以及是否为初产妇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7个常规实验室指标中,两组除Plt/Lym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其他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纳入危险因素(7项)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AUCROC为0.621(95%CI:0.601~0.640),敏感性为34.8%,特异性为81.5%;纳入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指标(6项危险因素+14项实验室指标)建立Logistic模型,AUCROC为0.752(95%CI:0.735~0.769),敏感性为64.2%,特异性为76.0%;建立XGBoost模型,AUCROC为0.867(95%CI:0.839~0.896),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82.3%。采用XGBoost模型进行PE发病早期预测的能力最优。XGBoost筛选出重要性排在前三的指标依次为TG、Lp(a)、C1q。结论单独使用临床危险因素预测PE的效能不高,PE发病危险因素结合常规实验室指标进行妊娠早期预测PE发病风险的效果更优,而XGBoost模型早期预测PE发病的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TG、Lp(a)、C1q是早期预测PE发病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XGBoost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组织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司小北 石岩岩 丁士刚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发生于胃体部的胃黏膜化生型病变,其可特征性表达三叶因子2等蛋白,并被认为是可能的胃黏膜组织癌前病变之一。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SPEM发生、发展的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olypeptide expressing metaplasia,SPEM)是发生于胃体部的胃黏膜化生型病变,其可特征性表达三叶因子2等蛋白,并被认为是可能的胃黏膜组织癌前病变之一。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SPE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一过程受宿主、感染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调控。由于人胃黏膜早期SPEM组织细胞通常发生于腺管深部,SPEM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困难。因此,多项研究进一步探究了胃体为主型胃炎指数(corpus-predominant gastritis index,CGI)、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等SPEM的标志物。本文就胃黏膜组织SPEM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胃黏膜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世界数据在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研究中的伦理风险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玉强 乔瑞 +3 位作者 卓琳 孟若谷 孙凤 詹思延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符合伦理要求的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开展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和评价。方法从患者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维度出发,探讨RWD在研究方案中的伦理要求、研究注册和发表的伦理要求、以及数据归属和数据使用权限的...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符合伦理要求的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开展上市后药品安全性监测和评价。方法从患者安全和数据安全的维度出发,探讨RWD在研究方案中的伦理要求、研究注册和发表的伦理要求、以及数据归属和数据使用权限的伦理考虑。结果与结论建议对真实世界研究(real-world study,RWS)中伦理问题立法并制定政策,同时加强对RWD伦理审查形式创新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后药品监测 数据利用 伦理要求 伦理治理 真实世界数据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环境与关键要素
11
作者 潘子奇 苗权 +2 位作者 邱凌志 刘志科 詹思延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 充分利用、挖掘真实世界数据(real-world data,RWD)对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真实世界数据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数据二十条》等文件出台为行业探索数据交易等数据流通方式带来新的契机.以医疗健康领域真实世界数据交易为背景,分析了我国现有关于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政策文件及法律法规,并对真实世界数据交易的关键要素包括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模式、数据交易规则、数据交易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数据 真实世界研究 数据政策 数据交易 数据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魏滨 张华 +4 位作者 王军 张利萍 郭向阳 李民 周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髋部骨折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46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和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对髋部骨折老年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469例,其中300例接受CSEA(CSEA组),169例接受GA(GA组),先对病人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合并症、卧床时间、手术和麻醉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再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48例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其中CSEA组13例,GA组3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卧床时间和麻醉方式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ASA分级和内科合并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EA可以降低髋部骨折老年病人的术后肺部并发症(OR=0.17,95%CI:0.08~0.31,P=0.000);80~84岁(OR=5.09,95%CI:1.74~14.86,P=0.003)、85岁以上(OR=5.27,95%CI:1.71~16.17,P=0.004)和术前卧床2 d以上(OR=2.41,95%CI:1.04~5.56,P=0.040)是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CSEA较GA可以降低髋部骨折老年病人的术后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麻醉 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和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艳荣 高洪伟 +1 位作者 马征 赵一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152,共2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观察 60例 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和 60例 2型糖尿病不伴有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载脂蛋白 (Apo)、空腹胰岛素 (FINS)、C 肽水平 (C P)及胰岛...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观察 60例 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和 60例 2型糖尿病不伴有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载脂蛋白 (Apo)、空腹胰岛素 (FINS)、C 肽水平 (C P)及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组和 2型糖尿病不伴有脂肪肝组相比 ,胆固醇 (T CHO) ,甘油三酯 (TG) ,空腹胰岛素 ,C 肽水平明显增高 ,ISI明显降低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ApoA1和ApoB则无显著变化。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脂肪肝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涛 闫燕 +6 位作者 朱丽 陶立元 刘俊秀 曾进 宋昱 王宇 王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09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71例传统气管切开(传统组)与62例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改良组)的临床资料,改良组在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基础上应用分层穿刺技术,比较2...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比较2009年10月~2013年6月我科71例传统气管切开(传统组)与62例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改良组)的临床资料,改良组在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基础上应用分层穿刺技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操作时间(7.6±3.6)min,明显短于传统组(22.3±6.9)min(t=15.074,P=0.000);术中出血量(5.3±1.0)ml,明显少于传统组(14.5±5.3)ml(t=13.454,P=0.000);切口大小(2.6±0.5)cm,明显低于传统组(4.0±0.6)cm(t=14.495,P=0.000);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12.9%(8/62),明显低于传统组29.6%(21/71)(χ~2=5.397,P=0.020)。结论改良扩张钳经皮气管切开术能快速、微创地建立气道通道,操作相对简便、安全,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适应证较传统气管切开术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中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因素分析: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林玉晶 肖文华 +4 位作者 洪天配 高洪伟 李智飞 梅放 陶立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0,140,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128例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PTC 807例(37.9%),良性结...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128例因甲状腺结节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PTC 807例(37.9%),良性结节1321例(62.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年龄、性别、病理诊断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等因素与PTC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与良性结节组相比,PTC组年龄更小[中位数43(四分位数33,53)岁vs.51(39,59)岁,P=0.000],合并CLT的比率更高[27.1%(219/807)vs.12.7(168/1321),P=0.000],TGAb阳性比率更高[26.6%(215/807)vs.13.7%(181/1321),P=0.000],TPOAb阳性比率更高[26.0%(210/807)vs.18.8%(249/1321),P=0.000],血清TSH水平更高[1.67(1.11,2.37)m IU/L vs.1.42(0.91,2.12)m IU/L,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CLT(OR=1.843,95%CI:1.375~2.471,P=0.000)及TGAb阳性(60~99 U/ml组OR=2.005,95%CI:1.237~3.249,P=0.005;≥500 U/ml组OR=2.146,95%CI:1.281~3.594,P=0.004)与PTC发生风险独立相关,而TPOAb阳性与PTC发生风险未见独立相关;此外,PTC的发生风险随TSH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结论甲状腺结节合并CLT、TGAb阳性及TSH水平升高与PTC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自身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技术和疗效分析:附21例中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渝平 袁硕 +5 位作者 陶立元 安宁 任捷 闫辉 程序 崔国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0月同一名医师独立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21例顽固性网球肘的资料。通过人工创造皮下间隙,在关节囊外完成对病变肌腱的清理。采用疼痛视觉... 目的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10月同一名医师独立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21例顽固性网球肘的资料。通过人工创造皮下间隙,在关节囊外完成对病变肌腱的清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功能评分和臂肩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术后效果。结果 21例随访39~70个月,平均48. 3月。术后均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疼痛VAS、Mayo、DAS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 000)。Mayo功能评分优20例(95. 2%),良1例(4. 8%)。结论囊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的中长期疗效满意、稳定,操作相对简单,而且避免关节内操作可能引起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网球肘 关节镜 Nirschl 手术 囊内法 囊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涛 邱梓瀚 +5 位作者 孙健斌 王丽 闫燕 孟超 王晓晓 刘仲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20年4月经口扁桃体窝入路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50例(60侧)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5月后16例采用内镜辅助。CT显示60侧茎突长度(35.4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20年4月经口扁桃体窝入路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50例(60侧)的临床资料,其中2016年5月后16例采用内镜辅助。CT显示60侧茎突长度(35.42±8.66)mm(23~72.3 mm)。其中3例茎突不连续,1例茎突骨质欠规整、粗细不均,2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1例茎突舌骨肌骨化。结果术野暴露满意率内镜组87.5%(14/16),传统组70.6%(24/34)(χ^2=0.905,P=0.341)。茎突截短长度内镜组(14.28±9.21)mm(7~40 mm),传统组(12.63±6.02)mm(0.5~25 mm)(t=0.680,P=0.500);内镜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6.5 ml(1~30 ml),传统组7.5 ml(1~60 ml)(Z=-0.285,P=0.776)。内镜组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咽喉间隙感染等并发症;传统组1例扁桃体窝出血。术后随访6个月,内镜组治愈率66.7%(8/12),有效率100%(12/12);传统组治愈率34.5%(10/29),有效率55.2%(16/29)。内镜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07)。结论内镜辅助行经口低温等离子茎突手术术野暴露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茎突截短术 经口入路 内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驰宇 谢立锋 +8 位作者 朱丽 张迎宏 张华 王玉辉 白铭宇 安凤杨 来佑青 杜雅丽 胡伟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目的探讨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82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用球囊扩张病变鼻窦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通畅鼻窦引流。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 目的探讨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2月对82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用球囊扩张病变鼻窦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通畅鼻窦引流。术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等方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鼻窦球囊扩张134个鼻窦(上颌窦78个,蝶窦27个,额窦28个,筛窦1个)。8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3例总体感觉VAS评分中位数由7(0~10)分降至1(0~8)分(Z=-6.411,P=0.000)。术后60例SNOT-22评分总分中位数由23(3~50)分降至4(0~40)分(Z=-6.180,P=0.000)。术后鼻内镜检查133个手术窦口开放完好;术后67例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中位数由4(1~10)分降至1(0~10)分(Z=-6.771,P=0.000);术后6例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中位数由4(2~10)分降至0(0~3)分(Z=-1.997,P=0.046)。结论单纯或杂交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扩张窦口,减轻鼻窦炎症,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球囊扩张术 慢性鼻-鼻窦炎 内镜鼻窦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外法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手术技术、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渝平 袁硕 +3 位作者 陶立元 安宁 王梦楠 敖英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治疗技术规范,分析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11月因顽固性网球肘由同一位医生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连续50例的中长期随访资料,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包括刨... 目的探讨囊外法关节镜手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手术治疗技术规范,分析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11月因顽固性网球肘由同一位医生实施的囊外法关节镜手术连续50例的中长期随访资料,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包括刨刀清理、去皮质化和微骨折、裂口缝合和术后石膏固定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功能评分和臂肩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等评价术后效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技术要点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50例随访13~60个月,平均36.7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VAS、Mayo、DASH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VAS评分预后良好相关(OR=6.525,95%CI:1.005~42.364,P=0.049),术前Mayo评分与术后Mayo评分预后良好相关(OR=1.059,95%CI:1.003~1.119,P=0.040)。结论囊外法关节镜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疗效满意,操作安全性高。主要技术要点有刨刀清理、去皮质化和微骨折、镜下裂口缝合和术后石膏固定。其中术后采用石膏固定与长期预后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网球肘 关节镜 囊内法 囊外法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局部物理治疗和切除性治疗对子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耿力 黄鑫 +7 位作者 郭艳利 赵一鸣 游珂 乔杰 韩劲松 郭红燕 张璐芳 熊光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局部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CIN)Ⅱ、Ⅲ级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89例2000年3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级者... 目的探讨宫颈局部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CIN)Ⅱ、Ⅲ级转归的影响。方法对289例2000年3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级者,按照我国中华医学会和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制定的CIN的处理指南分别进行治疗和随访。结果233例完成随访(80.6%,233/289),随访时间3~56个月,平均11.8月。77.7%(181/233)的CINⅡ、Ⅲ级进行了治疗,其余22.3%(52/233)未治疗。治疗后CINⅡ、Ⅲ级病变消失率为88.4%(160/181),未治疗者病变消失率63.5%(33/52),差异有显著性(χ2=17.664,P=0.000)。CINⅡ级的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和冷刀锥切术与病变转归无关(χ2=0.008,P=0.996),CINⅢ级采用冷刀锥切术与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与病变消失无关(χ2=0.017,P=0.897)。结论CIN病变的治疗能提高CINⅡ、Ⅲ级的病变消失率,但3种治疗方法对CIN病变的转归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转归 微波治疗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 冷刀锥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