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4家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现况调查
1
作者 刘春霞 陈曲 +5 位作者 贺雨 王璐 陈芷谦 马雪倩 李葆华 苏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泌尿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现状,为促进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肠道准备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4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泌尿外科手术... 目的:调查我国泌尿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现状,为促进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肠道准备管理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方向和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全国84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采用机械性肠道准备比例较高的泌尿系统手术为前列腺穿刺术(81.0%),膀胱肿瘤根治术(78.6%),前列腺癌根治术(70.2%),最低的是输尿管结石手术(35.7%)。对于大部分泌尿外科手术,三级甲等医院采取机械性肠道准备的比例显著高于非三级甲等医院(P<0.05)。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排名前3位的是腹胀(31.1%)、睡眠影响(27.4%)、恶心(14.7%)。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仍以机械性肠道准备为主,不同泌尿外科手术、不同等级医院对于术前肠道准备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未来应在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广非机械性肠道准备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手术 机械性肠道准备 非机械性肠道准备 调查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田雨 卢剑 +6 位作者 肖春雷 马潞林 田晓军 侯小飞 赵磊 王国良 洪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4月~2012年3月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21例上尿路疾病。术中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截石位。输尿管硬镜探查至输尿管上段并留置导丝,置入软镜导入鞘,软镜探查输尿管...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4月~2012年3月我院应用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21例上尿路疾病。术中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截石位。输尿管硬镜探查至输尿管上段并留置导丝,置入软镜导入鞘,软镜探查输尿管上段、肾盂及各肾盏并处理结石。有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患者可直视下置入导丝,进软镜行探查术。输尿管狭窄,逆行探查困难者,可建立皮肾通道,使用软镜顺行探查。结果 12例结石均一次碎石成功,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撕脱等术中并发症,均无输血。4例术后出现发热,经抗炎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无脓肾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第2天复查KUB平片,双J管无移位,3例在肾区或输尿管走行区可见颗粒状高密度影。1个月后复查B超,残留结石均自行排出。6例肾盂占位探查者,5例一次手术完成探查,1例第1次进镜困难,留置输尿管支架1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手术顺利。3例膀胱癌术后输尿管狭窄,其中1例经输尿管皮肤造口逆行进输尿管软镜,2例行经皮肤肾造瘘顺行进输尿管软镜,均在镜下完成探查,解除狭窄,手术满意。结论输尿管软镜具有安全、微创、灵活,可完整探查上尿路集合系统等优势,并可同时予以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晓军 刘茁 +5 位作者 马潞林 庄申榕 黄毅 肖春雷 侯小飞 卢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STORZ 3D高清腹腔镜系统完成泌尿外科手术75例资料,包括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7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5例、肾囊肿...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STORZ 3D高清腹腔镜系统完成泌尿外科手术75例资料,包括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7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5例、肾囊肿去顶术1例,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例,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9例,经腹膜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8例(尿流改道方式为回肠膀胱术7例,Studer原位新膀胱术1例)。结果 75例手术顺利进行,均获成功。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76~206 min,术中出血10~200 ml;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84~228 min,术中出血10~400 ml;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手术时间63~115 min,术中出血5~150 ml;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53 min,术中出血20 ml;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93 min和165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300 ml和50 ml;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时间121~410 min,术中出血20~600 ml;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手术时间220~561 min,术中出血150~600 ml;根治性膀胱切除、Studer原位新膀胱术手术时间288 min,术中出血200 ml。75例围手术期无严重(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有三维立体高清的画面,解剖层次清晰,缝合操作相对容易,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三维 泌尿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推动我国腹腔镜泌尿外科发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马潞林 那彦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手术并发症 泌尿外科 发展 手术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腔镜技术及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潞林 张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以尽可能小的创伤和尽可能美容的切口完成手术,是每个外科医师的美好愿望。自1987年Mouret等完成了世界首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外科学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创外科时代。随后于1991年Clayman等^[2]。首次应用腹腔镜技术完成... 以尽可能小的创伤和尽可能美容的切口完成手术,是每个外科医师的美好愿望。自1987年Mouret等完成了世界首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外科学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创外科时代。随后于1991年Clayman等^[2]。首次应用腹腔镜技术完成了肾切除术,在此之后泌尿外科医师在微创外科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并逐渐成为了应用微创技术解决患者病痛的先行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之外科医师创造性的不断展现,单孔腔道腹腔镜内镜手术(1aparo endoscopicsingle sitesurgery,LESS)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技术应运而生,使微创外科的发展再次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很有可能给外科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LESS手术理论上的优势在于隐藏瘢痕而达到美容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和减少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目前该技术已经得到外科医师的认可并得以应用于临床。本文就LESS技术及其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医师 临床应用 腹腔镜技术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单孔 微创外科 术后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同期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预后分析
6
作者 李慎谟 苏丹丹 +7 位作者 林己煜 宋昊东 马潞林 侯小飞 王国良 张洪宪 叶剑飞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同期行单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and nephrourete-rectomy,RC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同期行单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 and nephrourete-rectomy,RC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并行腹腔镜下RCNU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相同性别、年龄(±5岁)、既往尿路上皮肿瘤病史、基础疾病、T分期、N分期、M分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5)等指标情况,将34例RCNU患者与单独接受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radical cystectomy,RC)的膀胱癌患者进行1∶1人工匹配。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应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入组的68例患者中,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27.0(11.7,60.2)个月。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等)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肌酐和术后肌酐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组围术期ClavienⅢ~Ⅳ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1/34),RCNU组为5.9%(2/34),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独接受RC的匹配组相比,接受RCNU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降低(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N分期高、术后肌酐高这两个因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同期行单侧RCNU手术与单纯行腹腔镜下RC手术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等方面临床上未见显著差异,但术前肾功能和术后肾功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CNU手术患者比单纯RC手术患者的生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肾输尿管切除术 存活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勺状阻石篮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1.5 cm及以上结石的效果
7
作者 冀竞辉 林秀石 +6 位作者 潘大猛 吴芝莹 薛子璇 田晓军 张树栋 王滨帅 邱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6-683,共8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勺状阻石篮激光碎石术(rigid ureteroscopic laser lithotripsy combined with N-trap,RULL+N-trap)治疗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同一...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勺状阻石篮激光碎石术(rigid ureteroscopic laser lithotripsy combined with N-trap,RULL+N-trap)治疗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同一医疗组于2021年6月至2024年9月完成的364例采用RULL+N-trap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排除21例结局变量缺失的患者,形成38例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队列和305例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队列。随后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算法,筛选出31例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以及与之基线相平衡的31例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两组间清石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接受RULL+N-trap的31例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对比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长为(85.8±28.8)min vs.(62.4±24.6)min,P<0.05;术后住院日情况为(2.26±1.79)d vs.(2.03±0.80)d,P>0.05;术后第1天清石率分别为90.3%vs.100.0%,P>0.05,术后1个月的清石率分别为93.5%vs.100.0%,P>0.05;术后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变化情况为(-6.58±16.10)μmol/L vs.(-13.70±12.50)μmol/L,P>0.05;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变化情况为(5.92±14.90)mL/(min·1.73 m^(2))vs.(7.47±11.20)mL/(min·1.73 m^(2)),P>0.05。结论:RULL+N-trap是治疗最大径≥1.5 cm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与<1.5 cm的输尿管结石相比,总体治疗效果相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硬镜 勺状阻石篮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尿量控制提高泌尿肿瘤放疗期间膀胱稳定性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皓 姜树坤 +6 位作者 彭冉 黄毅 王明清 王俊杰 刘承 张帆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索个体化尿量控制训练模式,以个体化预期尿量为患者膀胱管控的目标,指导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主动感知膀胱容受性,提高放疗期间膀胱管控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9年5月—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放疗定位前... 目的:探索个体化尿量控制训练模式,以个体化预期尿量为患者膀胱管控的目标,指导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主动感知膀胱容受性,提高放疗期间膀胱管控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19年5月—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放疗定位前进行憋尿训练,要求患者以个体化膀胱适度充盈为训练目的,建议最佳的膀胱容量范围200~400 mL。训练2~4周后根据患者个体化的膀胱容受性确定放疗定位条件和放疗实施时的膀胱处方体积。患者CT模拟定位时采集平扫CT图像和静脉注射造影剂后8 min图像,分别测量膀胱体积。患者治疗前自评膀胱体积接近膀胱处方体积时使用膀胱容量测量仪测量体积,治疗前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测量膀胱体积,治疗结束后再次使用膀胱仪测量膀胱体积。结果: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 EVA01)与放疗前膀胱仪测量体积(V BVI01)、定位CT测量膀胱体积(V CT01)与放疗前膀胱仪测量体积(V BVI01)、定位CT测量膀胱体积(V CT01)与CBCT测量膀胱体积(V CBCT)存在相关性,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位CT体积(V CT01)与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 EVA01)、放疗前自评膀胱体积(V EVA01)与CBCT体积(V CBCT)存在相关性,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放疗期间,在膀胱容量测量仪的辅助下尝试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度憋尿,个体化膀胱处方可能有利于实现放疗期间稳定的膀胱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体积 放射治疗 泌尿肿瘤 超声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保留肾脏手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11例报告
9
作者 唐世英 肖若陶 +3 位作者 郝一昌 邱敏 肖春雷 张树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保留肾脏手术(percutaneous kidney-sparing surgery,PCKSS)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们对11例UTUC行PCKSS,在常规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后,经肾镜置... 目的探讨经皮保留肾脏手术(percutaneous kidney-sparing surgery,PCKSS)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们对11例UTUC行PCKSS,在常规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后,经肾镜置入激光光纤或者等离子电切装置,沿肿瘤边缘0.5 cm将肿瘤逐块切除。结果11例PCKSS均顺利完成,3例为多发肿瘤。手术时间75~216 min,中位数150 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中位数150 ml。术后病理诊断:9例高级别UTUC,其中G23例,G36例,pTa期5例,pT1期4例;2例术前输尿管镜活检病理为pTa期高级别UTUC,PCKSS术中因取材表浅,组织烧灼明显,未见确切癌。术后住院时间(6.9±2.6)d。11例随访2~55个月,中位数12个月,复发4例,其中死亡2例,无复发生存7例。结论PCKSS治疗肾功能不全的UTUC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术前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术后严格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保留肾脏手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丹丹 刘茁 张树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0-764,共5页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囊肿体积的增大可能引发疼痛、感染、出血等症状,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单纯性肾囊肿恶性风险较低,一般不处理或者选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急性治疗。复杂性肾囊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在BosniakⅢ级及以上... 肾囊肿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囊肿体积的增大可能引发疼痛、感染、出血等症状,甚至影响肾脏功能。单纯性肾囊肿恶性风险较低,一般不处理或者选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急性治疗。复杂性肾囊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恶性风险。在BosniakⅢ级及以上时,恶性风险较高,影像学等检查可能对判断恶性风险及与恶性肾肿瘤的鉴别有帮助。对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充分评估,根据不同的恶性风险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避免术中囊肿破裂所带来的可能的恶性肿瘤细胞的播散,在复杂性肾囊肿患者的预后很重要。本文将重点讨论复杂性肾囊肿的术前评估,复杂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囊肿处理时避免其破裂的技术要点,囊肿破裂的补救措施等,以期进一步改善复杂性肾囊肿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囊肿 术前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37
11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405例接受一期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405例患者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2例(7.9%)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尿脓毒血症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4.511,P=0.001)、较高结石负荷(OR=2.588,P=0.043)、较长手术时间(OR=2.353,P=0.036)、较高灌注速度(OR=5.862,P<0.001)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OR=2.677,P=0.036)。列线图模型在建模样本中的一致性系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834,在验证样本中的C-index为0.802,表现出良好的符合度。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较长手术时间、较高术中灌注速度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是一期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上述临床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尿路结石症 脓毒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憩室颈部切开及碎石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 被引量:37
12
作者 刘可 肖春雷 +4 位作者 刘余庆 郝一昌 张树栋 田雨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8-621,共4页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定位肾盏憩室微小出口的可行性,报道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行微小出口憩室颈部切开及憩室内结石碎石术。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下定位肾盏憩室微小出口的可行性,报道应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行微小出口憩室颈部切开及憩室内结石碎石术。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的病例,共收集10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36.9岁(20~62岁),6例憩室位于右肾,4例憩室位于左肾。CT测平均结石负荷(1.33±0.43)cm。5例患者术前于外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均无结石排出。术前完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及CTU(CT-urography)检查。患侧预留置输尿管支架双J(double-J)管扩张输尿管管腔2周后,于全身麻醉下行电子纤维软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肾盏憩室颈部切开+碎石取石术,术中探查各组肾盏,并于镜下逆行注入美蓝协助定位憩室颈部微小出口。术后留置患侧双J管并口服排石药物1~3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泌尿系X线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结果:患者术中见7例憩室颈部位于上盏,3例位于中盏。平均手术时间(123.7±59.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9.3±32.1)m L。10例术中均于软镜下切开憩室颈部,定位成功率100%。术后复查KUB,1个月及3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50.0%及80.0%。2例患者术后体温超过38.0℃并伴有畏寒,发生尿源性感染,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病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憩室颈部切开及碎石取石治疗微小出口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术前应完善CTU及IVU检查以利于憩室定位,术中逆行推注美蓝可准确定位肾盏憩室颈部微小出口,术后排石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肾结石 碎石术 激光 肾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洪宪 赵磊 +3 位作者 马潞林 侯小飞 刘磊 邓绍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的2例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44岁女性,1例为54...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的2例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44岁女性,1例为54岁男性,损伤原因均为输尿管镜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取石过程中发生的输尿管撕脱伤,术前均行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两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供肾切取,采用侧卧折刀位放置3个Trocar(套管针)的技术,女性患者选取右侧下腹部Gibson切口取肾,男性患者选取左侧腰部纵行切口取肾,将切取的肾移植于右侧髂窝,取肾过程中采用Hem-o-lok夹处理肾动静脉。结果:女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4 h接受手术;男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2年接受手术,术中发现严重的肾周和肾门周围粘连。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移植后肾功能迅速恢复,均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切取自体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和5 min,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85和246 min,估计失血量分别为70和200 m L,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复杂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时,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是肾切除术或肠代输尿管术有效的替代方式;在有丰富腹腔镜手术和肾移植术经验的中心,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 自体 输尿管损伤 医源性疾病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单中心140例报告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可 肖春雷 +4 位作者 刘余庆 张树栋 郝一昌 田雨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5-1068,1087,共5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140例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采用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均行KUB、IVP或CTU检查,38例肾结石术前预置双J管10... 目的评价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对140例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采用标准化技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前均行KUB、IVP或CTU检查,38例肾结石术前预置双J管10~14 d,术中应用纤维或电子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μm钬激光光纤,先输尿管硬镜探查留置导丝及导引鞘,再置入输尿管软镜碎石,合并输尿管近端结石者先用硬镜使结石回退进入肾盂再用软镜处理。术后留置双J管,口服药物排石1~2个月,2个月内复查KUB。结果手术时间36~243 min,平均114.7 min;估计出血量2~100 ml,平均11.4 ml。除4例髓质海绵肾外,肾结石清除率91.7%(77/84);肾及输尿管近端结石清石率94.8%(129/136)。结石负荷>2 cm者,平均手术时间128.5 min(63~213 min),结石清除率71.4%(10/14)。术前预置双J管与未置双J管的患者一期进镜成功率分别为100%(38/38)和82.0%(41/50)。术后住院1~5 d,平均3.6 d。未出现严重损伤性并发症。8例术后出现严重尿源性感染,菌血症发生率5.7%(8/140),其中肾结石患者的发生率为9.1%(8/88),结石负荷>2 cm者发生率28.6%(4/14)。结论对于严格筛选的患者,采用标准化技术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近端及肾结石安全有效,但对于结石负荷>2 cm者,有效性、安全性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近端结石 肾结石 钬激光 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3 位作者 肖春雷 侯小飞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膀胱肿瘤16例,术中汽化切割肿瘤直达深肌层,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肾移植后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9月~2014年6月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膀胱肿瘤16例,术中汽化切割肿瘤直达深肌层,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术后患者定期随访,观察肿瘤复发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6例均成功完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平均手术时间34.1 min(15~60 min)。术后随访时间14~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肿瘤复发率50.0%(8/16),其中87.5%(7/8)术后2年内复发。多因素分析表明,原肾马兜铃酸肾病(HR=7.040,95%CI:1.411~35.121,P=0.017)与肿瘤直径≥3 cm(HR=8.230,95%CI:1.055~59.834,P=0.046)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肾移植术后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的有效方法,切除效率高,安全性较好。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大多数病例术后2年内复发,原肾马兜铃酸肾病、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移行细胞癌 膀胱 复发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瘤栓侵犯血管壁
16
作者 刘帅 刘茁 +6 位作者 管允鹤 王国良 田晓军 张洪宪 刘磊 马潞林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6-80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在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肿瘤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5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的肾肿瘤... 目的:系统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在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及肿瘤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5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的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基本信息、肿瘤参数、围术期指标及随访信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连续变量以中位数(P_(25),P_(75))描述,分类变量以频数(百分比)呈现。结果:共4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62(55,68)岁,男性31例、女性13例,右侧肿瘤39例、左侧5例,中位肿瘤直径8.1(6.1,10.1)cm,Mayo分级Ⅱ级37例、Ⅲ级6例、Ⅳ级1例,23例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治疗,17例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中位手术时间224.0(167.3,303.8)min,术中失血量500.0(300.0,850.0)mL,19例患者接受输血,悬浮红细胞中位输注量800.0(400.0,1200.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8%(25/44),Clavien-Dindo分级Ⅰ级8例、Ⅱ级17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贫血需输血治疗5例、下肢水肿2例、肺栓塞2例,无手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术后中位肌酐116.0(86.5,157.5)μmol/L。病理组织学分析显示,肾透明细胞癌占大多数,为34例(77.3%);术后肾肿瘤病理分期T3b期12例、T3c期29例、T4期3例,N1期8例,M1期1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范围1~49个月),3例患者发生肿瘤特异性死亡,1例患者因其他原因死亡,5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肺转移,4例发生肝转移,4例发生局部复发。9例患者术后接受靶向和免疫联合辅助治疗,18例患者仅接受靶向辅助治疗。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可实现复杂静脉瘤栓的精准切除,短期疗效确切,但需警惕血管相关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瘤栓 下腔静脉 节段性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帆 肖春雷 +2 位作者 张树栋 黄毅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length,IPPL)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及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length,IPPL)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患者88例,磁共振检查均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1周内完成。依据PV将患者分为小体积前列腺组(PV<50 m L)和大体积前列腺组(PV≥50 m L);依据IPPL(冠状位测量突入膀胱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将患者分为前列腺未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和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组(IPPL≥5 mm)。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88例,LRP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5±67)min,出血量(145±159)m L。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PV为11.83~151.53 m L,平均(44.54±26.58)m L,其中PV<50 m L者65例(73.9%),PV≥50m L者23例(26.1%);术前磁共振检查测量IPPL为0~27 mm,平均(5.2±5.7)mm,其中IPPL<5 mm者56例(63.6%),IPPL≥5 mm者32例(36.4%)。LRP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控尿率分别为53.4%(47/88)、84.1%(74/88)和94.3%(83/88)。PV<50 m L组和PV≥50 m L组术后3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vs.30.4%,P=0.010),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7%vs.73.9%,P=0.120;96.9%vs.87.0%,P=0.076)。IPPL<5 mm组与IPPL≥5 mm组术后3、6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1%vs.31.3%,P=0.002;92.6%vs.68.8%,P=0.003;98.2%vs.87.5%,P=0.037)。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V<50 m L、≥50 m L组和IPPL<5 mm、≥5 mm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提示PV<50 m L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著优于PV≥50 m L组(P=0.017),IPPL<5 mm组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显著优于IPPL≥5 mm组(P=0.001)。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提示巨大体积前列腺及前列腺明显突入膀胱的前列腺癌患者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延迟,术后早期(3个月)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此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比较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NMIBC的... 目的比较2μm连续波激光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0月NMIBC的临床资料,体内有金属异物或需应用生理盐水作为膀胱灌洗液者选择2μm激光(n=65),其余选择TURBT(n=122)。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肉眼血尿及住院时间。根据肿瘤数目、大小、是否原发、病理分期及分级分为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比较2组整体及各亚组的无复发生存率,并对术后复发相关因素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2μm激光组手术时间短于TURBT组[(36.5±10.0)min vs.(40.9±9.5)min,t=-3.015,P=0.003]。TURBT组术中26例(21.3%)出现闭孔神经反射,高于2μm激光组(0%)(P=0.000)。2μm激光组术后肉眼血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TURBT组[(2.3±1.1)d vs.(3.0±1.4)d,t=-3.759,P=0.000;(4.0±1.5)d vs.(4.5±1.4)d,t=-2.275,P=0.024]。2组均随访12~32个月,中位数均为18个月,2μm激光组膀胱肿瘤复发率21.5%(14/65),TURBT组为29.5%(36/122),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1.413,P=0.235)。但在肿瘤直径≥3.0 cm的患者中,2μm激光组术后复发率为15.8%(3/19),低于TURBT组(42.5%,17/4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μm激光手术可以改善其无复发生存率(Log-rankχ2=4.482,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是直径≥3.0 cm肿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TURBT vs.2μm激光相对危险度=3.810,P=0.039)。结论经尿道2μm连续波激光治疗NMIBC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与TURBT相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闭孔神经反射,促进术后患者恢复。对于直径≥3.0 cm肿瘤,2μm激光手术治疗NMIBC的复发率低于TUR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非肌层浸润 连续波激光 经尿道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及术后膜性尿道长度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帆 陈曲 +4 位作者 郝一昌 颜野 刘承 黄毅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膜性尿道长度(membranous urethral length,MUL)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目的:探讨术前及术后膜性尿道长度(membranous urethral length,MUL)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LRP的患者69例,患者均于LRP术前及术后行磁共振检查。术前MUL定义为前列腺尖部尿道至阴茎球部尿道之间的距离,术后MUL定义为膀胱颈口至阴茎球部尿道之间的距离,MUL留存比定义为术后MUL占术前MUL的百分比。所有患者均行腹膜外LRP,自术后第1个月起每月对患者的控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以全天不需要使用尿垫为控尿功能恢复标准。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3个月控尿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LRP术后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的统计学意义。结果:69例患者平均年龄(71.4±8.6)岁;穿刺前平均前列腺特异抗原(23.40±30.31)μg/L;术前磁共振测量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为12.20~128.48 mL,平均(39.48±22.73)mL;术前MUL为5~22 mm,平均(13.0±3.3)mm;术后MUL为4~22 mm,平均(12.3±3.4)mm;MUL留存比为80%~100%,平均93.9%±6.2%。LRP术后3个月和12个月69例患者控尿率分别为57.9%(40/69)和97.1%(67/69)。单因素分析表明,PV(P=0.028)、术前MUL(P<0.001)和术后MUL(P<0.001)是LRP术后3个月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MUL<13 mm是LRP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Log-rank检验提示,术前MUL≥14 mm、术后MUL≥13 mm和MUL留存比≥94%的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分别优于术前MUL<14 mm、术后MUL<13 mm和MUL留存比<94%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MUL、术后MUL和MUL留存比与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存在相关性,术后MUL较短是术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前列腺切除术 膜性尿道长度 磁共振成像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再入院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肖春雷 陈忠新 +3 位作者 田晓军 卢剑 庄申榕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较严重并发症需再入院原因。 方法 分析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14例 )、电汽化术 (3例 )、激光切除术 (9例 )及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1例 )后再入院共 2 7例的...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出现较严重并发症需再入院原因。 方法 分析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14例 )、电汽化术 (3例 )、激光切除术 (9例 )及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1例 )后再入院共 2 7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再入院原因为术后膀胱内大出血 4例 ,尿潴留 15例 ,尿道狭窄 3例 ,膀胱颈挛缩 2例 ,严重尿频 2例 ,尿失禁 1例。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的各种手术方式均可产生后期严重并发症 ,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 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再入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