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丽红 田素青 +4 位作者 曲昂 孙海涛 王皓 廖安燕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7月24例FIGO分期为Ⅰ_(B1)~Ⅳ_A期、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的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接受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50.4 Gy/28... 目的探讨每周尼妥珠单抗和顺铂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7月24例FIGO分期为Ⅰ_(B1)~Ⅳ_A期、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鳞癌的无法手术切除宫颈癌接受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50.4 Gy/28次)和5~6次(30~36 Gy/5~6次)的后装近距离治疗,化疗方案为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共6周期。急性反应评价按照CTCAE 4.03标准,晚期反应评价按照RTOG/EORTC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完成6周期化疗并在7~8周内完成盆腔放疗。3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8.3%(2/24)和8.3%(2/24),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至正常继续化疗。未出现4级血液学毒性。24例中位随访12个月(5~24个月)。治疗后4个月2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部分缓解中,1例在治疗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24/24)、95.8%(23/24)和95.8%(23/24)。1例治疗后7个月出现1级出血性放射性直肠炎。结论 6周期的每周尼妥珠单抗200 mg和顺铂40 mg/m^2同步全盆腔调强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宫颈癌安全、可行,显示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靶向药物疗法 同步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攀峰 张洪君 +2 位作者 李蕊 计虹 张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本研究在我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护士基础数据、变动数据、管理数据、护士调动记录等模块,实现随时统计护士相关资料,并可与其它系统数据交互。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本研究在我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建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护士基础数据、变动数据、管理数据、护士调动记录等模块,实现随时统计护士相关资料,并可与其它系统数据交互。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护理绩效评估和岗位管理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电子记录系统在肿瘤科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攀峰 吴松波 +2 位作者 李葆华 陈雅玫 张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我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研发并设计出肿瘤科疼痛电子记录系统,包括疼痛评估、标准化语言疼痛模板的录入、疼痛分值的动态曲线展示等一系列疼痛评估和记录的功能,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转化。疼痛电子记录系统的应用,适应我院对... 在我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研发并设计出肿瘤科疼痛电子记录系统,包括疼痛评估、标准化语言疼痛模板的录入、疼痛分值的动态曲线展示等一系列疼痛评估和记录的功能,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转化。疼痛电子记录系统的应用,适应我院对于疼痛管理要求,节省了护士对患者疼痛的评估和记录时间,促进了护士对疼痛的评估和记录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电子记录系统 肿瘤科 医院 应用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攀峰 张会芝 张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护士站和PDA等硬件设施开发科护士长访视系统。结果:开发出的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能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 目的:探讨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护士站和PDA等硬件设施开发科护士长访视系统。结果:开发出的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能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结论:ICU科护士长危重患者访视信息系统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护士长的科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护士长访视系统 ICU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膀胱癌放疗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微 宋康 +1 位作者 杨萍 王攀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134-137,共4页
膀胱癌发病率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第1位,6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膀胱癌死亡率居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第1位。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首选疗法,但当患者不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或根治性手术已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或肿瘤已不能切除时,可... 膀胱癌发病率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第1位,6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膀胱癌死亡率居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第1位。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首选疗法,但当患者不耐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或根治性手术已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或肿瘤已不能切除时,可选用膀胱放射治疗。为了保护患者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对膀胱放射治疗患者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但输尿管皮肤造口增加了临床护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输尿管造口术 深静脉血栓 放射性皮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路 杨瑞杰 +4 位作者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孟娜 王俊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中分别采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胸腺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10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 目的研究在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中分别采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技术的剂量学特点,并进一步指导胸腺瘤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10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腺瘤术后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8-63岁。中位年龄56岁。分别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和计划肿瘤靶区(P11V)。术后胸腺瘤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00cGy,分别采取IMRT和VMAT技术设计治疗计划,由TPS得到正常组织、危及器官的受累剂量和靶区与处方剂量分布的一致性,并列表比较。结果IMRT的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78和1.11,VMAT计划的CI和HI为O.87和1.07。VMAT相比较IMRT在靶区剂量的适形性和不均匀性均稍优于IMRT(P=0.012,P=0.047)。在并型器官如肺组织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上,VMAT比IMRT对肺组织产生更大的损伤,分别为69.26%和64.68%(P〈0.05)、47.52%和44.93%(P〈0.05)。对于脊髓的最大剂量.VMAT为20.51Gy,IMRT为31.66Gy;心脏的V40和V50,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10.64%和15.08%、4.39%和8.15%;食管的最大剂量,VMAT和IMRT相应的值为38.67Gv和44-30Gy。可以看出VMAT在保护正常器官方面均优于IMRT。结论对于肿瘤靶区偏中心、体积较小、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小的患者,采取IMRT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和危及器官:但是对于肿瘤靶区体积较大、中心型、压迫正常肺组织较大的患者,采取照射范围较大的VMAT更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射治疗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胡晋平 李葆华 +5 位作者 许影婕 李佩涛 刘君 席韩旭 王攀峰 夏婧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5-890,共6页
目的:开发与应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改进护士分层培训工作的实践,提高护士培训质量。方法: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制定的护士分层培训方案,以医院护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开发并应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 目的:开发与应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改进护士分层培训工作的实践,提高护士培训质量。方法: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制定的护士分层培训方案,以医院护理信息系统为依托,开发并应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采用自设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管理者和护士满意度总得分分别为(94.34±15.51)分和(89.46±15.70)分。护理管理者与护士满意度各维度平均得分中,“运行与设计”维度均分最低,“效果评价”维度均分最高。结论:护士分层培训信息系统为护士培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开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是护士参加培训实践的有效工具,实现了信息畅通与资源共享,可提高培训质量和管理效率,使护士职业发展保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护士培训 岗位胜任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毅 王俊杰 +2 位作者 冉维强 洪锴 马璐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6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雄激素全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90例,术后每1~3个月随访,观察直肠并发症及治疗。结果89例随访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直肠并发症及防治。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6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雄激素全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90例,术后每1~3个月随访,观察直肠并发症及治疗。结果89例随访1~55个月,平均22个月。直肠并发症Ⅰ、Ⅱ、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11.2%(10/89)、6.7%(6/89)、0%及2.2%(2/89)。Ⅰ、Ⅱ级16例观察及对症治疗,半年后症状逐渐减轻。Ⅳ级2例,1例因直肠炎在外院行多次检查和治疗,1例合并重度糖尿病,采用结肠腹壁造口,结合膀胱穿刺造瘘治疗,病情好转。结论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一般采用观察及对症治疗,病情有自限性,不要盲目过度检查及治疗,对合并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以减少尿道直肠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125Ⅰ粒子植入 尿道直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9
9
作者 修典荣 王俊杰 +3 位作者 冉维强 朱丽红 刘江平 张同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12 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接受术中12 5I粒子植入治疗的 8例资料晚期胰腺癌。结果 :8例中植入粒子 19~ 38粒 ,平均 2 2 .8粒 ,...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12 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接受术中12 5I粒子植入治疗的 8例资料晚期胰腺癌。结果 :8例中植入粒子 19~ 38粒 ,平均 2 2 .8粒 ,周缘匹配剂量 (MPD) 6 5Gy。手术后 ,病人恢复良好 ,术后复查血常规未发现有骨髓抑制现象。手术前顽固性腹痛消失 (2 / 2 )。得到CT复查的 4例显示 ,肿瘤完全消失 2例 ,肿瘤明显缩小和略有缩小各 1例。全组无胰漏、胰腺炎并发症。结论 :放射性粒子12 5I植入对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胰腺癌局部控制效果满意 ,可有效缓解疼痛 ,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和教学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攀峰 王靖 +2 位作者 耿荣梅 张洪君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我院护理学习资源平台,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便捷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渠道,同时对学生的考评也更加客观,提高了护士培训内容的统一性。
关键词 护理信息学 护理信息系统 学习资源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介入、姑息手术以及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欣 修典荣 +1 位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姑息手术以及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3种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对103例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分别行放射介入(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姑息手术组,60例)及姑息...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姑息手术以及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3种方法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3月~2005年10月,我院对103例无法切除的胰腺癌分别行放射介入(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姑息手术组,60例)及姑息手术同时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28例)。结果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术前的疼痛的21例术后疼痛部分缓解率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4.3%(3/21)及76.2%(16/21),显著高于其他2组(2χ=6.305,P=0.012;2χ=4.525,P=0.033)。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组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显著长于姑息手术组(7个月)及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组(2个月)(P=0.0005)。结论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可行经肝穿刺置管内引流治疗,姑息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在延长生存期的同时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姑息性手术 ^125I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非共面模板技术辅助^(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松波 雷媛 代安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2,共3页
对1例高龄直肠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行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姑息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后患者左肩部疼痛评分从7~8分降至2~3分,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6d。提出治疗前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 对1例高龄直肠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复发转移癌患者行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姑息性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后患者左肩部疼痛评分从7~8分降至2~3分,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6d。提出治疗前加强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模拟定位护理等,术中密切监测病情、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做好放射治疗局部皮肤的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健康指导等,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直肠癌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 125I粒子植入术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相关LncRNA筛选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雷雨 刘伟 +5 位作者 高艳 马晓丽 魏瑜 渠成程 努尔斯曼古丽·买买提明 张莉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8-32,共5页
目的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相关LncRNA基因,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下载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RNA表达谱原始数据,结合Immport数据库,筛选TNBC免疫相关的LncRNA。进一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目的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相关LncRNA基因,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下载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RNA表达谱原始数据,结合Immport数据库,筛选TNBC免疫相关的LncRNA。进一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TNBC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然后再根据最佳AIC值确定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②根据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③根据TNBC预后风险模型测算的风险评分值的中位值将TNBC患者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高低风险组生存率。④采用ROC、主成分分析(PCA)评估构建的TNBC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⑤采用多因素Cox分析TNBC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效能的独立性。结果共计65例份TNBC组织样本,得到369个免疫相关LncRNA,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共得到3个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AC090181.2、LINC01235、LINC01943),并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该模型表达公式如下:风险评分(RS)=(-6.24904×A C090181.2)+(0.240562×LINC01235)+(-2.18153×LINC01943)。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NBC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预测效能好(AUC=0.910;高、低风险组投影点分布有区别,区分度高)。TNBC预后预测模型能独立预测TNBC预后(HR=1.028,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由3个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AC090181.2、LINC01235、LINC01943)组成的TNBC预后预测模型,其能较好预测TNB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三阴性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攀峰 刘育岐 +3 位作者 杨秀 张婧暄 张晓静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构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评估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在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设计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包括非计划性拔管... 目的:构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评估其应用效果,以期帮助护士做出更佳的护理决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在医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设计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及根据风险等级给予临床护理决策支持模块,并将该系统在全院护理单元推广应用,通过比较应用该系统前后的非计划性拔管数量,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构建的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具有临床实用性,筛选出全院高风险管路占比为13.97%(38101/272654)、极高风险管路占比为16.87%(45997/272654);在应用系统后,全院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从每年31例降到每年15例。结论:非计划性拔管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可帮助护士对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做出更加准确、全面、客观的判断,降低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风险评估 决策支持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临床教学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攀峰 吴松波 +3 位作者 李葆华 张洪君 计虹 耿荣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6期723-725,共3页
本研究在我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学生动态成长档案、学生网上学习和考评、科室和带教老师评价等模块,实现随时统计学生相关资料,并可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保障了数据的安... 本研究在我院移动护理系统基础上,建立学生动态成长档案、学生网上学习和考评、科室和带教老师评价等模块,实现随时统计学生相关资料,并可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优化了护理临床教学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 临床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乐 韦峰 +2 位作者 庄洪卿 韩嵩博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谢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径线。结果21例软骨肉瘤中,单发12例,多发9例。初诊14例,其中单发9例,均见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影,溶骨性破坏7例;多发5例,均见钙化影。复发7例,软组织肿块影6例,钙化影5例。病变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大部分代谢不均匀,体积较大者尤著,呈边缘和(或)间隔代谢增高。8例高-中分化(普通型7例,透明细胞型1例)与8例低分化(间叶性5例,普通型、黏液样、去分化各1例)软骨肉瘤中位SUVmax分别为3.52(3.09,5.33)、9.02(6.52,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1,P=0.001)。结论软骨肉瘤常见溶骨性破坏及钙化,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与病理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体温单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骏 刘丽 +1 位作者 王攀峰 吴松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体温单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应用效果。方法查询护理部在体温单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患者出院72 h后其体温单需要更改数的据内容,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护士对智能体温单使用的满意程度。结果漏项是智能体温单使用... 目的探讨智能体温单在临床应用中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应用效果。方法查询护理部在体温单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患者出院72 h后其体温单需要更改数的据内容,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护士对智能体温单使用的满意程度。结果漏项是智能体温单使用中主要问题;护士对"电子体温单能够减少护士绘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评分最高[(4.48±0.73)分],对"使用PDA录入患者生命体征,可以减少抄记造成的笔误"评分最低[(3.55±1.09)分]。结论智能体温单的应用可改进手工体温单存在的问题,但使用时应避免各种项目的遗漏,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温单 效果评价 护理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外囊泡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泽荣 李永瑞 +5 位作者 古乐 雷润宏 苗云飞 蓝鸿颖 邓玉林 耿利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脂质双分子层包绕形成的半球状囊泡。研究表明EVs存在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EVs排放的数量、种类以及内含蛋白质、脂质或RNA等构成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EVs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脂质双分子层包绕形成的半球状囊泡。研究表明EVs存在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EVs排放的数量、种类以及内含蛋白质、脂质或RNA等构成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EVs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同时也有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拥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从复杂的体液样品中分离捕获EVs是实现基于EVs开展医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的前提,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EVs分离捕获仍然是采用传统分离手段,纯度低、效率差,迫切需要高效和高选择性的EVs分离手段。先进的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优势,利用微流控芯片的EVs分离技术研究已成热点,本文围绕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细胞外囊泡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方非功能区入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建军 陈素华 +11 位作者 尹晓亮 陈新 杨辰龙 于涛 马千权 杨军 常青 田素青 马长城 韩芸峰 刘颖 吴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侧方非功能区入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的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2月对36例功能区脑胶质瘤行侧方避开功能区皮层的手术入路,导航、显微镜下黄荧光指引下切除脑内胶质瘤,入路包括利用脑叶旁间隙、附近非功能区脑沟回和功能... 目的探讨侧方非功能区入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的安全性。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2月对36例功能区脑胶质瘤行侧方避开功能区皮层的手术入路,导航、显微镜下黄荧光指引下切除脑内胶质瘤,入路包括利用脑叶旁间隙、附近非功能区脑沟回和功能区皮层侧方进入3种方式。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72.2%),近全切除4例(11.1%),次全切5例(13.9%),大部切除1例(2.8%)。术后肢体肌力较术前改善10例(27.8%),言语功能较术前改善5例(13.9%)。GOS评分5分30例,4分6例。36例随访4~20个月,平均11个月。偏瘫进一步恢复3例,失语进一步恢复2例,癫痫继续发作2例,肿瘤复发8例(首次术后6~8个月复发,复发后再次手术4例)。3例分别于首次手术后11、12、18个月发生继发中线播散。1例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未能进行有效的放化疗,术后11个月死亡,且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阴性,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野生型。结论侧方非功能区入路切除功能区脑胶质瘤安全可行、微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功能区 侧方非功能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行局部治疗联合PD-1治疗的不良反应观察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菊花 陈珑 +1 位作者 刘宇杰 田素青 《循证医学》 2020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行局部治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PD-1联合局部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68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治疗后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行局部治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行PD-1联合局部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68例,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治疗后发生肝区疼痛20例,发热8例,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及疲乏45例,肝功能损害26例,间质性肺炎及神经毒性各1例。所有患者经处理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PD-1联合局部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区疼痛、发热、肝功损害、纳差等消化道症状及疲乏等。应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观察和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局部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