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在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郑慧萍 徐敏 +4 位作者 张喆 冯海波 吴松 傅元豪 宫一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6,162,共7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重症爆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7月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FM 6例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35.7±9...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重症爆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7月使用ECMO支持治疗的FM 6例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35.7±9.3)岁。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置入静脉-动脉ECMO(veno-arterial ECMO,V-A ECMO)的方式。结果 ECMO辅助(213.0±83.8)h。5例成功脱离ECMO,其中4例生存出院,1例虽脱离ECMO,但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严重脓毒症。4例出院患者随访6、18、20、5个月,均存活,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65%、66%、55%、71%。结论 ECMO可应用于因重症爆发性心肌炎引起难治心源性休克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航 凌云鹏 +7 位作者 张鲁峰 张喆 崔仲奇 赵鸿 吴松 宋之明 宫一辰 付元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03至2015-03期间在本中心行分站式杂交手术的前降支病变及其他非前降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超过70%的多支病变的91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择期非... 目的:探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03至2015-03期间在本中心行分站式杂交手术的前降支病变及其他非前降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超过70%的多支病变的91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9±4.8)h vs(21.6±35.9)h]以及监护室时间[(29.6±20.8)h vs(47.5±38.3)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红细胞使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59±1.48)U vs(2.82±3.81)U,P<0.01]。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分站式杂交手术是一项创伤小、安全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站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杰莉 李昭屏 +2 位作者 张喆 李丹 刘丽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CFR)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TET)阳性间的关系。方法:入选LIMA为左前降支桥血管的CABG后的患者73例,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LIMA桥血管CFR,并进行TET检查。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CFR)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TET)阳性间的关系。方法:入选LIMA为左前降支桥血管的CABG后的患者73例,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LIMA桥血管CFR,并进行TET检查。73例患者完成超声心动图的CFR检查,56例(76.7%)完成TET检查。以56例完成LIMA血管桥CFR测定和TET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FR进行分组,分为CFR≤2组(n=12)和CFR>2组(n=44)。结果:CFR≤2组的劳力性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 13.6%,P<0.01),CFR≤2组的TET阳性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20.5%,P<0.05)。以TET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客观标准,TET阳性组CFR≤2发生率高于阴性组(40.0%vs 14.6%,P=0.0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影响因素(P=0.044)。结论: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TET阳性比例较高,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乳内动脉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运动平板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成功救治羊水栓塞后心跳骤停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练 王永清 +7 位作者 许挺 张喆 伊敏 乔蕊 王松 王继军 李小刚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共4页
1病历摘要患者,31岁,因剖宫产术后7小时,子宫切除术后6小时,于2020年9月29日急诊转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孕期于某二甲医院规律产前检查,孕24周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正常。2020年9月27日因宫内孕40周,妊... 1病历摘要患者,31岁,因剖宫产术后7小时,子宫切除术后6小时,于2020年9月29日急诊转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孕期于某二甲医院规律产前检查,孕24周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正常。2020年9月27日因宫内孕40周,妊娠期糖尿病入院引产,分娩前实验室指标大致正常,纤维蛋白原(FIB)2.3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心跳骤停 血糖正常 羊水栓塞 产前检查 二甲医院 饮食运动 子宫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四维自动左心室容积测定技术在左心室室壁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杰莉 张喆 +1 位作者 郑青 王新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自动左心室容积测定(4Dauto LVQ)在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4D auto LVQ技术评价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并与心脏MR测量心室容积及室壁瘤成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比较... 目的探讨四维自动左心室容积测定(4Dauto LVQ)在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4D auto LVQ技术评价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尖部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并与心脏MR测量心室容积及室壁瘤成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比较。结果5例术前行心脏MR检查,5例行室壁瘤成形术。与二维超声心动图相比,4D auto LVQ测量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心脏MR检查结果更接近。采用4Dauto LVQ技术术前预测左心室收缩功能与术后实际左心室收缩功能接近。结论4Dauto LVQ技术可更精准、快捷地评价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为制定室壁瘤成形手术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壁瘤 心室 心脏容积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犬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晓雷 刘玉丽 +2 位作者 张岩 张荣利 杨碧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7-491,共5页
目的:评价犬心肌梗死后快速起搏法建立的类似人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5只健康雄性比格犬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开胸手术,安置测压、测距装置和心脏起搏导线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周后以220~260次/min行右心室... 目的:评价犬心肌梗死后快速起搏法建立的类似人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5只健康雄性比格犬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开胸手术,安置测压、测距装置和心脏起搏导线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周后以220~260次/min行右心室起搏诱导犬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前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起搏前及起搏4周后分别观测和记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数据。结果:手术前和起搏前LVEDD,LVEF和FS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起搏前比较,起搏4周后LVEDD和LVEDP明显增高(P<0.05),起搏后和起搏前LVEDD分别为(44.71±3.35)mm和(38.01±1.54)mm,LVEDP分别为(25.63±1.86)mmHg和(10.58±1.23)mmHg(P<0.05),起搏后LVEF,FS,LV dp/dt max较起搏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比格犬心肌梗死后快速起搏制备的心力衰竭模型的左心室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与人类心力衰竭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清醒动物模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志锋 万峰 凌云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16,共3页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解剖学复杂及SYNTAX评分较高的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血运重建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方法。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如何减少创伤,微创下处理各种复杂多支血管病变,获得与传...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解剖学复杂及SYNTAX评分较高的冠心病患者,外科手术血运重建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方法。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如何减少创伤,微创下处理各种复杂多支血管病变,获得与传统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效甚至更优的完全再血管化结果,同时获得更低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确保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恢复工作能力,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热点问题。本文就小切口直视下CAGB的起源、发展及小切口多支搭桥手术要点、复合再血管化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最新进展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8
作者 于博 赵扬玉 +1 位作者 张喆 王永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8-580,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31岁,因孕30^(+5)周,间断胸闷、憋气2个月,发热10 d而就诊。患者末次月经2019年10月19日,预产期2020年7月26日。孕20^(+)周出现胸闷、憋气,平卧入睡有明显不适,未就诊;孕24^(+)周起胸闷、憋气较前加重,爬二层楼梯需要休息... 1病例资料患者,31岁,因孕30^(+5)周,间断胸闷、憋气2个月,发热10 d而就诊。患者末次月经2019年10月19日,预产期2020年7月26日。孕20^(+)周出现胸闷、憋气,平卧入睡有明显不适,未就诊;孕24^(+)周起胸闷、憋气较前加重,爬二层楼梯需要休息,于建档医院查血红蛋白波动于84~85 g/L,考虑与妊娠及贫血有关,建议观察;此后胸闷、憋气症状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慧萍 徐敏 +2 位作者 万峰 张喆 冯海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8-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置入和术中/术后被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高危 CA... 目的:探讨术前主动置入和术中/术后被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对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高危 CABG 患者围手术期使用 IABP 90例资料,根据 IABP 置入的时机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A 组31例,术前预防性使用IABP;B 组59例,术中或术后应用 IABP。比较2组围手术期表现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or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差异。结果与 B 组相比,A 组 ICU 停留时间短[(70.2±50.5)h vs.(123.2±95.8) h,t =-3.436,P =0.010];术后 IABP 支持时间(入 ICU 到 IABP 撤离)短[(21.8±13.9)h vs.(65.6±25.3)h,t =-10.576,P =0.000];术后房颤少[0%(0/31)vs.23.7%(14/59),P =0.002];术后急性肾损伤少[19.4%(6/31)vs.50.8%(30/59),χ2=8.398,P =0.004]。随访(30.0±12.3)月,MACCE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合理使用IABP,使 CABG 高危风险患者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危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递增法肺复张对左胸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敏 傅元豪 +1 位作者 凌云鹏 徐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肺复张(alveolar recruitment maneuver,ARM)对左胸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G)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递增法肺复张(alveolar recruitment maneuver,ARM)对左胸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G)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择期MIDCABG 20例,术中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双肺通气(two-lung ventilation,TLV)和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时分别实施PEEP递增法ARM,观察ARM前后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合水平的变化。结果TLV时,ARM 10 min后患者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ARM前明显升高(t=15.983,P=0.000;t=15.983,P=0.000),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t=14.606,P=0.000),肺动态顺应性及静态顺应性显著增加(t=8.452,P=0.000;t=3.612,P=0.002),肺驱动压显著下降(t=4.055,P=0.001)。TLV时,ARM过程中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F=71.011,P=0.000),并持续到ARM结束后5 min(P=0.004);心脏指数显著下降(P=0.001),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肺循环阻力指数显著增加(P<0.05),ARM结束后均逐渐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OLV时,ARM 10 min后患者氧分压及氧合指数较ARM前明显升高(t=11.535,P=0.000;t=11.535,P=0.000),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t=6.216,P=0.000),肺动态顺应性及静态顺应性显著增加(t=10.697,P=0.000;t=6.447,P=0.000),肺驱动压显著下降(t=8.556,P=0.000)。OLV时,ARM可引起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F=75.692,P=0.000),并持续到ARM结束后5 min(P=0.000);ARM过程中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肺循环阻力指数显著增加(P<0.05),但ARM结束后5 min内均恢复至基础水平(P>0.05);OLV时ARM对心脏指数无明显影响(F=2.817,P=0.069)。结论MIDCAB术中间断行PEEP递增法ARM可提高患者氧合水平,改善组织缺氧,增加肺顺应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对肺复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肺保护通气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金洪 高峰 +1 位作者 李志坚 万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选择性病例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248例5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前均拟定行OPCABG,全...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非选择性病例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ing,OPCABG)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5月248例50岁以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前均拟定行OPCABG,全身麻醉,正中开胸,取自身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等,心脏不停跳下对病变冠状动脉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组:年龄50~70岁为A组(n=164),年龄≥70岁B组(n=84),观察指标包括死亡率、并发症、术后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移植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等。结果 A组术后输血量显著少于B组[0 ml(0~6400ml)vs.800 ml(0~2800 ml),Z=-4.606,P=0.000],呼吸机辅助时间显著短于B组[11 h(3~118 h)vs.14 h(5~189 h),Z=-3.093,P=0.002],乳内动脉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60.4%(99/164)vs.90.5%(76/84),χ2=22.246,P=0.000],桡动脉使用率显著高于B组[60.4%(99/164)vs.11.9%(10/84),χ2=52.957,P=0.000],使用内镜血管取材率显著低于B组[56.7%(93/164)vs.72.6%(60/84),χ2=5.094,P=0.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5.5%(9/164)vs.13.1%(11/84),χ2=4.336,P=0.037],余各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OPCABG对高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德军 郑清 +2 位作者 郝兴海 李绯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ideo-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VACAB)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2012年2~11月15例接受VACAB,采用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采用FloTrac/Vigileo监护...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video-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VACAB)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2012年2~11月15例接受VACAB,采用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采用FloTrac/Vigileo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和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等指标。胸腔镜辅助下获取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以及行血管吻合时,采取右侧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结果手术时间(247.4±44.1)min,其中游离IMA时间为(70.5±13.3)min,OLV时间为(185.2±29.5)min。术中回收自体浓缩红细胞(110.3±25.6)ml,术中出血量(238.7±50.1)ml,术中均未使用库血。T1时点(胸腔镜辅助下获取IMA时)和T2时点(关胸时)CI分别为(2.4±0.3)L.min-1.m-2和(2.9±0.6)L.min-1.m-2,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220,P=0.000);T1时点和T2时点SVV分别为(17.0±3.5)%和(12.3±2.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0.540,P=0.000)。3例在OLV刚开始时出现SpO2下降,经左肺持续吹入氧气2 L/min及右肺加用5 cm H2O呼气末正压通气等处理后SpO2升至97%以上。在ICU的带管时间为(6.9±3.5)h。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7.2±2.3)d,围术期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充分重视胸腔镜下手术时循环和呼吸管理的特殊性,维护好OLV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和氧供需平衡,以保证患者围术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灌注改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芸峰 侯超凡 +5 位作者 王涛 徐慧敏 袁慧书 杨军 赵鸿 凌云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同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脑灌注的变化情况,分析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35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等)、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血管成像(CTA)及头部CT灌注(CTP)成像、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同期行CEA+CABG。术前和术后行头颈动脉CTA及头部CTP成像检查,以脑血流量(CBF)代表脑灌注情况,计算手术前后术侧和对侧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CBF变化率(DR CBF),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脑灌注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头部CTP成像示,术前术侧CBF为(19.4±2.2)ml/(100 g·min),对侧CBF为(24.4±4.7)ml/(100 g·min),rCBF为0.52~1.00,平均0.82±0.17;术后术侧CBF为(24.6±2.8)ml/(100 g·min),对侧CBF为(28.1±5.7)ml/(100 g·min),rCBF为0.68~1.35,平均0.90±0.16;与术前比较,术后rCB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4,P<0.01);DR_(CBF)为4%~62%,平均(28±14)%。DR_(CBF)与颈动脉狭窄率呈高度正相关(r=0.826,P<0.01),与颈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r=0.701,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602,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0.473,P<0.01)呈正相关,与术前rCBF呈负相关(r=-0.421,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心功能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手术前后脑灌注改变相关,有待于大样本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降解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方婧伟 李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elatin hydrolysate fraction, GHF),用于5只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 结果 ①GH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浓度效应:在0.125~1.0 mg/ml浓度范围内,GH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0.25 mg/ml时,细胞增殖率最大,达到(47.54±16.35)%;②GH与GHF对细胞增殖影响比较:GH与GHF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浓度为0.25 mg/m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无显著差异[(27.04±15.21)% vs (39.22±15.55)%, P=0.177];③GH与GHF对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影响比较:GHF组第3天时Ⅰ型胶原分泌量为(28.06±5.60)pg/105,与空白对照的(18.24±4.52)pg/1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6),而GH组直至第6天时Ⅰ型胶原蛋白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3). 结论 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明胶降解物GH与GHF均具有促进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分子量较小的GHF还具有促进细胞I型胶原分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降解物 真皮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病例原发性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佳音 李敬府 +5 位作者 白志勇 杨玉杰 杨碧波 谷涌泉 赵军 贾建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0,共4页
间充质型软骨肉瘤是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多发生于骨骼组织,发生于骨骼外组织者少见,而原发于静脉血管者极为罕见。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超声造影发现原发于髂外静脉和股浅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各1例,分别经手术切除和病... 间充质型软骨肉瘤是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多发生于骨骼组织,发生于骨骼外组织者少见,而原发于静脉血管者极为罕见。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超声造影发现原发于髂外静脉和股浅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各1例,分别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本文就2例罕见患者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加以报道,并对相关文献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静脉间充质型软骨肉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保堂 谭典模 李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在全麻、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 (DSA)监控下 ,切开股动脉 ,将带膜支架置入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处 ,将破口封闭。采用国产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DeBakey... 目的 :介绍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在全麻、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 (DSA)监控下 ,切开股动脉 ,将带膜支架置入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处 ,将破口封闭。采用国产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 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 ,DeBakeyⅢa型 2例、Ⅲb型 4例 ,Ⅰ型 1例。 7例中 60岁以上 5例 ,其中 70岁以上 2例 ,有 6例伴随其他脏器疾病。结果 :所有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破口完全封闭 ,真腔血流恢复正常 ,技术成功率 10 0 %。无中转开胸手术 ,无截瘫、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无围术期死亡。随访 1~ 12个月 ,1例 2个月后腹主动脉内膜破口再置一个带膜支架 ,余 6例均经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证实无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 治疗 主动脉夹层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