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和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转诊现状调查
1
作者
胡静
杨怡珂
+2 位作者
王妍
赵扬玉
邵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4-659,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与重庆市危重孕产妇的转诊现况,为危重孕产妇转接诊的管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对北京和重庆两市不同级别助产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2...
目的:调查北京市与重庆市危重孕产妇的转诊现况,为危重孕产妇转接诊的管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对北京和重庆两市不同级别助产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2个区域18家助产机构,以及重庆市25个区县50家助产机构。收集并分析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危重孕产妇转诊流程运行情况(包括对转诊流程的熟悉度和合理性)、转诊指征、转接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结果:①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761份,其中539份来自北京市,222份来自重庆市。在761例被调查人员中,医师占51.4%,护士(含助产士)占48.6%;来自三级助产机构者占39.7%,二级及以下助产机构者占60.3%。②93.1%的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本单位转诊流程熟悉,其中北京地区为92.8%,重庆地区为94.2%,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P=0.241);98.3%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本单位的转诊流程合理,其中北京地区为98.9%,重庆地区为96.8%,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1,P=0.127)。③接诊机构遇到的问题以病人转诊不及时(51.0%)和病例汇报不清(42.9%)为主,而转诊机构遇到的困难以转诊交通不畅(29.5%)、不能及时回复转诊要求(17.9%)和院际沟通困难(17.7%)为最多见。结论:北京市和重庆市医护人员熟悉危重孕产妇转诊制度且运行效果较好。针对目前转诊流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建议实施线上线下联合会诊以促进持续沟通、标准化转诊病例记录、构建双向转诊模式与定期反馈机制、加强定向人员交流等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地理环境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区域严重产后出血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怡珂
陈欢
+1 位作者
赵扬玉
王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例...
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例,根据其是否为市级转诊中心分为转诊中心组(125例)和非转诊中心组(76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量产后出血,即产后出血量≥4000 ml,和(或)输注悬浮红细胞(RBC)>10 U和(或)输注血浆>10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SPPH病例分析,转诊中心组较非转诊中心组患者的年龄大,分娩孕周小,伴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中心组SPPH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而非转诊中心组的首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诊中心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高,采用B-Lynch缝合/血管缝扎的比例低,宫腔填塞比例高(P<0.05);非转诊中心组血浆输注量、重返手术室、剖腹探查、各种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转诊中心组(P<0.05);非转诊中心组大量产后出血病例数显著多于转诊中心组(P<0.05)。在大量产后出血病例中,转诊中心组具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多于非转诊中心组(71.4%vs.33.3%,P<0.05),转诊中心组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57.1%),非转诊中心组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42.9%,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转诊中心分娩(aOR 3.47,95%CI 1.40~9.18)、多次宫腔操作史(aOR 12.63,95%CI 1.24~131.30)是大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区域内高危孕产妇转诊管理效果较好,加强非转诊助产机构的高危因素识别、手术缝合技术和SPPH综合管理培训,预防SPPH、大量产后出血和输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产后出血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剖宫产
大量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和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转诊现状调查
1
作者
胡静
杨怡珂
王妍
赵扬玉
邵勇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妇产科
国家
产科
医疗
质量
控制
中心
重庆医科
大学
附属第一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4-65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YFC2701505)。
文摘
目的:调查北京市与重庆市危重孕产妇的转诊现况,为危重孕产妇转接诊的管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对北京和重庆两市不同级别助产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2个区域18家助产机构,以及重庆市25个区县50家助产机构。收集并分析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危重孕产妇转诊流程运行情况(包括对转诊流程的熟悉度和合理性)、转诊指征、转接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结果:①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761份,其中539份来自北京市,222份来自重庆市。在761例被调查人员中,医师占51.4%,护士(含助产士)占48.6%;来自三级助产机构者占39.7%,二级及以下助产机构者占60.3%。②93.1%的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本单位转诊流程熟悉,其中北京地区为92.8%,重庆地区为94.2%,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P=0.241);98.3%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本单位的转诊流程合理,其中北京地区为98.9%,重庆地区为96.8%,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1,P=0.127)。③接诊机构遇到的问题以病人转诊不及时(51.0%)和病例汇报不清(42.9%)为主,而转诊机构遇到的困难以转诊交通不畅(29.5%)、不能及时回复转诊要求(17.9%)和院际沟通困难(17.7%)为最多见。结论:北京市和重庆市医护人员熟悉危重孕产妇转诊制度且运行效果较好。针对目前转诊流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建议实施线上线下联合会诊以促进持续沟通、标准化转诊病例记录、构建双向转诊模式与定期反馈机制、加强定向人员交流等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地理环境
现状调查
Keywords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pregnant women
Transfer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tatus
分类号
R714.2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区域严重产后出血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怡珂
陈欢
赵扬玉
王妍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国家产科质量控制中心
北京大学
医学院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1YFC2701505)。
文摘
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例,根据其是否为市级转诊中心分为转诊中心组(125例)和非转诊中心组(76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量产后出血,即产后出血量≥4000 ml,和(或)输注悬浮红细胞(RBC)>10 U和(或)输注血浆>10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SPPH病例分析,转诊中心组较非转诊中心组患者的年龄大,分娩孕周小,伴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中心组SPPH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而非转诊中心组的首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诊中心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高,采用B-Lynch缝合/血管缝扎的比例低,宫腔填塞比例高(P<0.05);非转诊中心组血浆输注量、重返手术室、剖腹探查、各种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转诊中心组(P<0.05);非转诊中心组大量产后出血病例数显著多于转诊中心组(P<0.05)。在大量产后出血病例中,转诊中心组具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多于非转诊中心组(71.4%vs.33.3%,P<0.05),转诊中心组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57.1%),非转诊中心组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42.9%,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转诊中心分娩(aOR 3.47,95%CI 1.40~9.18)、多次宫腔操作史(aOR 12.63,95%CI 1.24~131.30)是大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区域内高危孕产妇转诊管理效果较好,加强非转诊助产机构的高危因素识别、手术缝合技术和SPPH综合管理培训,预防SPPH、大量产后出血和输血的发生。
关键词
严重产后出血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剖宫产
大量输血
Keywords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
Management of critical pregnant women
Transferal
Cesarean section
Massive transfusion
分类号
R714.46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和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转诊现状调查
胡静
杨怡珂
王妍
赵扬玉
邵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京市区域严重产后出血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的现况调查
杨怡珂
陈欢
赵扬玉
王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