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及规范化管理现况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莉 高兴莲 +7 位作者 柯稳 何丽 贺吉群 翟永华 曾玉 边冬梅 陈哲颖 别逢桂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构、科室及病种,管理模式、限制因素、指标监测等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在380所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中,有96所(25.3%)是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机构,196所(51.6%)医院将≤24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184所(48.4%)医院则将≤48 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开展涉及15个临床专科,普外科(275个,占72.4%)是开展最多的专科;开展日间手术最多的专科数量是3个(13.9%);排前5位疾病是白内障(36.3%)、乳房肿物(35.0%)、腹股沟疝(21.6%)、体表肿物(18.9%)和宫腔肿物(13.7%);在管理模式中,45.5%(173所)的医疗机构采用混合模式管理,41.8%(159所)采用分散管理。在7项日间手术安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中,日间手术7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97.1%)、手术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96.8%)和日间手术后30天内死亡例数(96.8%)的指标检出率在96.0%以上,剩余指标检出率相对较低。限制日间手术开展的前3位因素是日间手术风险高(60.3%)、医院决策层支持力度低(44.2%)和绩效考核分配不合理(43.2%)。结论:日间手术开展专科数量少、病种简单、质量控制薄弱、管理模式模糊、安全保障有待改进,极大阻碍了日间手术发展。未来在大力推进日间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医疗机构的临床集中管理、日间手术制度建设和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督查,构建安全、同质、科学的日间手术诊疗环境,不断提高日间手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手术室 管理模式 安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6
2
作者 郭莉 高兴莲 +6 位作者 赵诗雨 刘婷 常后婵 李莉 曾玉 边冬梅 易凤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全国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622例手术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手术类别、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等,并对...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全国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622例手术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手术类别、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等,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28%,1期最多见(91.24%),骶尾部发生率最高(46.08%),坐位是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体位(13.64%),胸外科是发生率最高的手术专科(4.33%),≥75岁老龄患者发生率最高(3.53%);麻醉分级、受压部位皮肤状态、术前肢体活动、计划手术时间、高危疾病(糖尿病)、体温丢失因素、实际手术时间是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较多,应早期识别患者的高危因素,采取个性化防治措施,降低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特征分析 危险因素 手术中护理 手术体位 麻醉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