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防控的证据总结
- 1
-
-
作者
马雪倩
苏春燕
金玮艺
刘悦
张会芝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
出处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0-1886,共7页
-
基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科研基金(BYSYHL2023014)
2023年度“感·动中国”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科研项目重点项目(GY2023023)
-
文摘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防控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和网站关于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标准等。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15日。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包括指南10篇、专家共识3篇、标准1篇、标准操作规程1篇、证据总结1篇。总结出32条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防控的证据,包括组织管理、导管置入、导管维护3个方面。结论:该研究围绕组织管理建设、感染防控重点环节进行了证据总结,为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了循证依据。
-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感染
预防
证据总结
-
Keywords
hemodialysis
catheter
infection
prevention
evidence summary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
-
题名早产低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
-
-
作者
李沛
赵心懋
李蕊
杨青
袁晓宁
张会芝
邢燕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700700)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24-2G-4091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队列建设项目(BYSYDL2022008)。
-
文摘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感染风险,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报告并分析3例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征,并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医院感染风险来源。结果本文报告的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2例死亡,1例治愈,经物体表面采样分析,未发现环境中明确的感染来源。总计检索到既往文献报告43例病例,41例有生存报道的病死率达36.6%,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UVC)或中心静脉置管及肠内喂养。在明确感染来源的3例报道中,致病菌分别来自亲母母乳、装修区域、暖箱表面和超声探头。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健康的医院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该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以及早期发现和积极诊治。
-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败血症
低出生体重儿
医院感染
-
Keywords
Bacillus cereus
septicemia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
分类号
R722.13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一体化IWF管路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晓静
张会芝
李葆华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全科医学科综合内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
-
出处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96,共4页
-
基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种子基金(Y75422-02)。
-
文摘
目的探讨一体化信息化评估、预警标识和标准化固定(information evaluation-warning signs-standardized fixation,IWF)的管路安全管理模式对降低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保证患者留置导管安全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策略小组,构建一体化IWF管路安全管理流程工作方案并应用实施。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实践,在住院患者留置导管日比例增加的情况下,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较干预措施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一体化IWF管路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障了其留置导管期间的安全。
-
关键词
护理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
导管
安全
-
Keywords
nursing management
unplanned extubation
catheter
safety
-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R82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