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政策进展及未来研究展望
1
作者 梁浩 王顺 +10 位作者 崔诚 宋玲 孙爱霖 李曼 乔杰 宋纯理 李海燕 赵阳光 李海燕 张晨光 刘东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1,共5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在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中,AI已经在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辅助治疗、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支持,机器学习赋能设备软件功能(mac...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引擎。在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中,AI已经在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辅助治疗、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等方面提供了关键支持,机器学习赋能设备软件功能(machine learning-enabled device software functions,ML-DSFs)已成为许多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发布了《针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赋能设备软件功能的预设变更控制计划上市提交建议的指南草案》,希望提供一个前瞻性方法来促进机器学习医疗器械的发展,在保证设备的持续安全性和有效性前提下,支持ML-DSF通过修改来迭代更新。该指南代表了最新的监管方向,特别有助于提升AI产品临床试验质量与效率,因此撰写本文加以详细介绍和解读,以利于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理念和经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机器学习赋能设备软件功能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VCAN作为结直肠癌顺铂耐药关键靶点研究
2
作者 李静娴 陈辉广 +3 位作者 吴建泽 王德权 陈志芬 吴清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4-633,共10页
目的预测并验证结直肠癌(CRC)顺铂(DDP)耐药的关键靶点,为临床精准医学治疗提供更多方案。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正常肠黏膜和CRC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挖掘关键基因;采用基因本体联... 目的预测并验证结直肠癌(CRC)顺铂(DDP)耐药的关键靶点,为临床精准医学治疗提供更多方案。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正常肠黏膜和CRC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挖掘关键基因;采用基因本体联合数据库(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鉴定、qRT-PCR、Western blot筛选、验证关键靶点;将多能蛋白聚糖(VCAN)基因过表达载体转染至人回盲部结直肠腺癌细胞(HCT8)细胞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出了118个上调的DEGs和146个下调的DEGs。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分解、细胞外基质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鉴定出20个枢纽基因。通过对比CRC细胞系HCT8亲本株与DDP耐药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VCAN基因。在CRC组织中,VCAN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相对于VCAN低表达患者,VCAN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更短。在CRC细胞系中,过表达VCAN基因促进了细胞的增殖(P<0.05),提高了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减少了DDP诱导的凋亡(P<0.05)与G_(0)/G_(1)期阻滞(P<0.05);上调VCAN基因激活AKT-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信号通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CRC DDP耐药靶基因VCAN,VCAN基因可能通过调控AKT-mTOR通路促进CRC发展与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AN 顺铂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测序 AKT-mTOR信号通路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预测放射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结局
3
作者 许秋实 刘彤 王俊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77,共9页
目的:构建基于铁死亡的相关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模型,预测放射治疗(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标准化原发瘤和正常组织转录组数据,以... 目的:构建基于铁死亡的相关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模型,预测放射治疗(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下载标准化原发瘤和正常组织转录组数据,以及相应的临床信息数据,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构建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高、低风险组预测模型,使用数据包预测患者的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验证模型在高、低风险组中的差异。结果:铁死亡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活性氧的代谢过程;用14个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构建一个预后模型,数据分析表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可以独立预测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以年龄、性别、分期作为临床病理学变量,可预测出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高风险组预后较差。结论:风险模型能够独立预测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可为铁死亡相关lncRNA在放疗后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预测提供依据,并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联合铁死亡治疗提供临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影响因素及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丹 张洁 +2 位作者 郭正阳 薛丽香 王羽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8-1316,共9页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而,该方法在使用过程有诸多处理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分布差异也有助于研究免疫反应,了解疾病状态。本文以B16-F10细胞系为例,采用PI单染法,从固定条件、上机条件和软件分析3个角度,评价多种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结果分析,在进行细胞周期检测时,建议取3×10^(6)个细胞,用300μL预冷PBS重悬细胞后逐滴滴入7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放置于4℃或-20℃过夜固定,低速收样,收样速率为每秒400~600颗粒数,去黏连后需收集至少3000个细胞。另外,通过EdU、PI双指标染色可以精确划分细胞周期,而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联合Ki-67和PI染色法,可在不进行细胞分选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本文较为系统的探讨了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建立了EdU联合PI检测细胞周期和针对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方案,拓宽了细胞周期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免疫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ndlin-2通过mTOR和Hippo信号通路调节小鼠子宫内膜发育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京 宋佳桂 +5 位作者 王振斌 龚玉清 王天卓 周津羽 战军 张宏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6-852,共7页
目的:探讨Kindlin-2对小鼠子宫发育及雌鼠生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dh16-Cre工具鼠和Kindlin-2^(flox/flox)小鼠构建在子宫内膜中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小鼠模型,观察敲除Kindlin-2对雌鼠子宫内膜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在... 目的:探讨Kindlin-2对小鼠子宫发育及雌鼠生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dh16-Cre工具鼠和Kindlin-2^(flox/flox)小鼠构建在子宫内膜中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小鼠模型,观察敲除Kindlin-2对雌鼠子宫内膜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在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和Ish中分别进行高表达和敲低Kindlin-2的实验,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变化,并且提取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雌鼠(实验组,基因型为Cdh16-Cre;Kindlin-2^(flox/flox))和未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雌鼠(对照组,基因型为Kindlin-2^(flox/flox))子宫蛋白,每组包含6~8只小鼠,重复3次独立实验,检测mTOR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蛋白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子宫内膜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小鼠模型,通过鼠尾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等方法鉴定和验证Kindlin-2在小鼠子宫中的敲除效率。子宫内膜特异性敲除Kindlin-2的雌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减轻、生殖能力严重受损、出生仔鼠数量减少,但出生仔鼠中雌鼠和雄鼠的比例未发生改变,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观察表明实验组子宫内膜发育不完整、子宫壁厚度变薄。机制方面,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和Ish中敲除Kindlin-2能够下调mTOR、磷酸化mTOR、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的AMPK和磷酸化的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 S6,S6)的蛋白水平,在雌鼠子宫中发现特异性敲除Kindlin-2能够上调Mps结合1(Mps one binding 1,MOB1)、磷酸化的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的蛋白水平。结论:Kindlin-2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激活Hippo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的发育,进而抑制雌鼠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dlin-2 小鼠 特异性敲除 子宫内膜 MTOR信号通路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菲 曹原 +2 位作者 徐明 李海燕 乔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医药产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石。本文较为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指出医药产业市场全球总规模及在各国的战略地位正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在市场空间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探讨... 医药产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石。本文较为全面深入地比较了国内外医药产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指出医药产业市场全球总规模及在各国的战略地位正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在市场空间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探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及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结构改变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全球竞争性压力增加、政府对医药产业的持续投入以及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自主加大。而后,文章从医疗实践角度出发,就精准性、安全性、时效性、可负担性和政策保障性五个方面提出了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对应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并维护精细化大型人群队列及数据平台;抓紧推动我国国际领先的前沿技术领域发展,并支持其研发转化,推动其占据医药研发原始创新高地;推动医药研发产业化进程和推广应用,在研发和临床实验阶段鼓励“产学研”结合、在评审阶段增强同技术发展相符的评审能力、在促进创新产品推广阶段增强知识产权等保障服务能力;面对医疗应用,需要完善多层级医疗保障渠道,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减轻患者自费负担;对于整体行业而言,需要增强政策保障全链条性及实施效率,有效激发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力。以期为我国医药产业后续投入、政策制定和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产业 医药研发 优先战略 驱动因素 全链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卫生领域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原 孔菲 +5 位作者 张小奕 田君 邓锐 徐明 王嘉东 乔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80,共9页
加强有组织科研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高校在新形势下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国家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的必然选择。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化能力建设为重... 加强有组织科研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高校在新形势下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融入国家创新生态体系建设、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的必然选择。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化能力建设为重点研究内容,在分析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平台有组织攻关力量、高质量临床研究、“政产学研用医”链条贯通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医药卫生领域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点实施路径。研究指出,重视有组织科研的体系化建设,增强科学技术工程链条融通能力,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建设与科研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一体化布局是高校为医药卫生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策源能力的建设基础;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大平台和大设施、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任务,是高校有组织科研能力提升的核心依托;重视医药卫生领域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多轨道培养,加快评价、激励制度改革是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科技创新体系 高校 有组织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