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彦明
余家阔
+6 位作者
于长隆
敖英芳
王健全
崔国庆
胡跃林
张继英
傅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1-654,724,共5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的43例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的情况,平均随访15.9±8.8个月(6~47个月)。采...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的43例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的情况,平均随访15.9±8.8个月(6~47个月)。采用Tegner、Meyers、Lysholm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总有效率为87.0%,其中,疗效优27个膝关节(58.7%),疗效良13个膝关节(28.3%),疗效差3个膝关节(6.5%)。平均Tegner评分从1.5±1.3提高到4.8±1.5(P〈0.01);平均Meyers评分从9.9±1.9提高到16.4±2.0(P〈0.01);平均Lysholm评分从41.8±12.5提高到82.7±12.6(P〈0.01)。手术前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骨折术疗效与患者的性别、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外伤、软骨缺损面积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可靠,是较为实用的关节软骨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骨折
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软骨修复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东
余家阔
+3 位作者
敖英芳
龚熹
王永健
苗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7月,4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21、27、35、38岁。3例内侧半月板移植,1例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内容包括症...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7月,4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21、27、35、38岁。3例内侧半月板移植,1例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内容包括症状及体征,术前及随访时的IKDC、Lysholm、Tegner评分。随访通过膝关节正侧位、双膝持重位及双下肢全长X线检查比较患侧及健侧关节间隙和力线改变,评估膝关节退变情况,通过MRI检查评估移植半月板位置及信号改变。其中1例接受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随访时间44~45个月。4例均无关节疼痛、肿胀等,关节活动度正常,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分别为84.75±2.63、91.50±4.43及7.00±0.82,术前为60.50±14.06、69.25±22.04及4.00±0.82。X线提示1例关节间隙较健侧狭窄2mm,其余正常,力线均正常。MRI提示3例内侧半月板体部均有轻度外凸,体部及后角有Ⅱ~Ⅲ度信号。1例二次关节镜探查提示移植半月板形态及张力正常。结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临床效果良好,关节无明显退变,MRI对评估移植半月板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
关节镜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彦明
余家阔
于长隆
敖英芳
王健全
崔国庆
胡跃林
张继英
傅欣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1-654,724,共5页
基金
北京大学医学部"985"工程Ⅱ期建设项目资助
文摘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Microfracture)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7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的43例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患者的情况,平均随访15.9±8.8个月(6~47个月)。采用Tegner、Meyers、Lysholm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总有效率为87.0%,其中,疗效优27个膝关节(58.7%),疗效良13个膝关节(28.3%),疗效差3个膝关节(6.5%)。平均Tegner评分从1.5±1.3提高到4.8±1.5(P〈0.01);平均Meyers评分从9.9±1.9提高到16.4±2.0(P〈0.01);平均Lysholm评分从41.8±12.5提高到82.7±12.6(P〈0.01)。手术前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骨折术疗效与患者的性别、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外伤、软骨缺损面积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操作简单、安全,微创,疗效可靠,是较为实用的关节软骨修复技术。
关键词
微骨折
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软骨修复
关节镜
Keywords
microfracture, articular cartilage, chondral defects, cartilage repair, arthroscopy microfracture, articular cartilage, chondral defects, cartilage repair, arthroscopy
分类号
R687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73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
6
2
作者
江东
余家阔
敖英芳
龚熹
王永健
苗羽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45-54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7月,4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21、27、35、38岁。3例内侧半月板移植,1例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内容包括症状及体征,术前及随访时的IKDC、Lysholm、Tegner评分。随访通过膝关节正侧位、双膝持重位及双下肢全长X线检查比较患侧及健侧关节间隙和力线改变,评估膝关节退变情况,通过MRI检查评估移植半月板位置及信号改变。其中1例接受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随访时间44~45个月。4例均无关节疼痛、肿胀等,关节活动度正常,IKDC、Lysholm及Tegner评分分别为84.75±2.63、91.50±4.43及7.00±0.82,术前为60.50±14.06、69.25±22.04及4.00±0.82。X线提示1例关节间隙较健侧狭窄2mm,其余正常,力线均正常。MRI提示3例内侧半月板体部均有轻度外凸,体部及后角有Ⅱ~Ⅲ度信号。1例二次关节镜探查提示移植半月板形态及张力正常。结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临床效果良好,关节无明显退变,MRI对评估移植半月板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半月板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
关节镜
核磁共振
Keywords
Meniscus
Meniscus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Arthroscopy
MRI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修复膝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彦明
余家阔
于长隆
敖英芳
王健全
崔国庆
胡跃林
张继英
傅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随访报告
江东
余家阔
敖英芳
龚熹
王永健
苗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