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智能诊断系统联合钼靶X线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非肿块型病变
1
作者 李葚煦 吴静云 +1 位作者 孔迅 陈路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智能诊断系统联合钼靶X线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非肿块型病变(NMB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7例NMBL,包括64个恶性(恶性组)、43个良性(良性组)病变。比较组间临床、常规超声、超声智能诊断系统[人工智能(AI)系统]及钼靶X线... 目的观察超声智能诊断系统联合钼靶X线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非肿块型病变(NMB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07例NMBL,包括64个恶性(恶性组)、43个良性(良性组)病变。比较组间临床、常规超声、超声智能诊断系统[人工智能(AI)系统]及钼靶X线检查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I系统联合钼靶X线检查鉴别良、恶性NMBL的效能。结果组间病灶最大径、腋窝肿大淋巴结率、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率、AI系统恶性风险及AI系统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AI系统恶性风险获得AI系统二分类。单一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AI系统BI-RADS分类及AI系统二分类鉴别良、恶性NMBL的AUC分别为0.840、0.810及0.817;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分别与AI系统BI-RADAS分类及AI系统二分类联合鉴别良、恶性NMBL的AUC均为0.856,与单一AI系统BI-RADAS分类/AI系统二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单一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对基于年龄、病灶最大径、腋窝肿大淋巴结及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联合AI系统恶性风险构建的模型1、联合AI系统BI-RADS分类构建的模型2及联合AI系统二分类构建的模型3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钼靶X线片显示可疑恶性钙化、AI系统恶性风险、AI系统BI-RADS分类及AI系统二分类均为恶性NMBL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上述3个模型鉴别诊断良、恶性NMBL的AUC依次为0.966、0.964及0.957。结论超声智能诊断系统联合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NMBL;联合临床指标或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乳腺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专家共识
2
作者 姚希 陈路增 +17 位作者 吴安华 张流波 马春燕 王莉 贾会学 黄勋 蔡虻 张青 陈涛 费洪文 刘运喜 陈贵秋 高晓东 李鑫 李保华 胡国庆 梁萍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7,共7页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共识针对三类不同感染风险的超声探头——体表超声探头、经皮超声引导下有创操作的超声探头、体内超声探头,分别明确了复用处理原则;同时对超声探头隔离膜与耦合剂的使用规范和消毒水平、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操作流程和方法,以及复用处理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提出系统性建议,为保障超声诊疗安全提供科学防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超声探头 复用 消毒 医用超声隔离膜 医用超声耦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用于甲状腺髓样癌 被引量:3
3
作者 江柳 陈蕾 +5 位作者 张晓婷 刘畅 梁振威 孙秀明 邵玉红 陈路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 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对照,对比超声甲状腺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效果。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63枚MTC、70枚PTC和62枚良性结节。以AI辅助诊断系统分析并识别结节... 目的 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对照,对比超声甲状腺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效果。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63枚MTC、70枚PTC和62枚良性结节。以AI辅助诊断系统分析并识别结节,将恶性概率值≥0.40者诊断为恶性结节;由高、中及初级职称医师各1名利用我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对比两种方法诊断MTC及PTC的效能。结果 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和PT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3名医师;高、中级职称医师与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和PTC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初级职称医师与AI辅助诊断系统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AUC均低于其诊断PTC,但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甲状腺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及BRAF基因突变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外侵犯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蕾 陈路增 +2 位作者 刘晶华 梁振威 王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入组119例患者共129个PTC病灶,25个存在被膜外侵犯(A组),104个无被膜外侵犯(B组)。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及BRAF基因突变在术前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外侵犯中的价值。方法入组119例患者共129个PTC病灶,25个存在被膜外侵犯(A组),104个无被膜外侵犯(B组)。记录传统超声(US)及CEUS模式下PTC与被膜接触范围、是否出现被膜中断现象及患者BRAF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计算上述特征单独及联合诊断PTC被膜外侵犯的效能。结果A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US及CEUS被膜接触范围及被膜中断率均高于B组(P均<0.05)。US及CEUS均以接触范围≥25%为界值诊断被膜外侵犯准确率最高。各超声特征单独及联合BRAF基因突变用于诊断时,CEUS准确率均高于US,CEUS联合BRAF准确率88.37%(114/129)。结论PTC被膜外侵犯特征包括BRAF基因突变阳性、US及CEUS显示结节与被膜接触≥25%及被膜中断。CEUS联合BRAF基因突变对于术前诊断PTC被膜外侵犯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BRAF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淋巴瘤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 被引量:4
5
作者 孔迅 陈路增 +2 位作者 刘毅 张秀梅 李葚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观察肾脏淋巴瘤(RL)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RL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结果31例RL中,2例为原发性、29例为继发性,临床主要症状为腰痛(22/31)。RL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25例为弥漫大B细胞... 目的观察肾脏淋巴瘤(RL)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证实RL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结果31例RL中,2例为原发性、29例为继发性,临床主要症状为腰痛(22/31)。RL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25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L超声表现包括肾内肿物型(13例)、肾弥漫浸润型(5例)、肾盂型(2例)、肾周型(2例)及腹膜后浸润型(9例),均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9例腹膜后浸润型RL中,7例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RL超声表现多样;超声发现肾内较大占位病灶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伴肾外病灶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血管漂浮征”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淋巴瘤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超声和X线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秀明 陈路增 +2 位作者 陈铭 石健 李静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超声和乳房X线片表现。方法纳入51例经病理证实PASH患者,共54个结节,观察其超声及X线表现。采用Newcombe法评价超声及X线结节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4个乳腺PASH结节中,26个(26/54,48.15%)经超声评价... 目的观察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超声和乳房X线片表现。方法纳入51例经病理证实PASH患者,共54个结节,观察其超声及X线表现。采用Newcombe法评价超声及X线结节检出率的差异。结果54个乳腺PASH结节中,26个(26/54,48.15%)经超声评价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类、28个51.85%(28/54)为BI-RADS 4类;其中41个(41/54,75.93%)表现为低回声;31个为椭圆形(31/54,57.41%);29个(29/54,53.70%)边缘不光整;52个(52/54,96.30%)结节内未见钙化;44个(44/54,81.48%)未见血流信号。30例接受X线检查,15例未见占位,其中3例仅显示腺体密度不对称;12例(12个结节)可见无钙化的高密度影;7个(7/12,58.33%)边缘清晰。超声及X线对乳腺PASH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54/54)和40.00%(12/30),95%CI为(26.69%,63.86%)(P<0.05)。结论乳腺PASH超声及X线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但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乳腺佩吉特病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蕾 刘菊梅 +1 位作者 梁振威 陈路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对乳腺佩吉特病(PD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PDB患者的乳腺高频超声资料,其中13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IDC),比较PDB合并与未合并IDC患者乳腺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PDB超声表现包括乳头内低回声、乳晕...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对乳腺佩吉特病(PD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PDB患者的乳腺高频超声资料,其中13例合并浸润性导管癌(IDC),比较PDB合并与未合并IDC患者乳腺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PDB超声表现包括乳头内低回声、乳晕皮肤增厚、乳腺内结节、钙化、导管扩张及腋窝淋巴结肿大。PDB合并IDC患者超声显示结节率(P=0.001)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率(P=0.002)均高于未合并IDC者,超声显示二者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乳头内低回声、乳晕皮肤增厚、钙化及乳腺导管扩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DB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有助于诊断及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吉特病 乳腺 导管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织化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福民 梁振威 +1 位作者 陈蕾 邵玉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将其分为CLNM阳性组(n=75)和CLNM阴性组(n=78);比较2组患者术前超声及... 目的观察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将其分为CLNM阳性组(n=75)和CLNM阴性组(n=78);比较2组患者术前超声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化预测颈部CLNM的价值。结果组间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微钙化、纵横比、紧邻被膜及HBME-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C患者年龄≤45岁、病灶最大径>2.0 cm、微钙化、紧邻被膜及HBMI-1(++/+++)为颈部CLNM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logistic模型用于预测PTC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85,0.888)]。结论术前超声联合免疫组化可预测PTC颈部CLNM;PTC患者年龄≤45岁、病灶最大径>2.0 cm、微钙化、紧邻被膜及HBMI-1(++/+++)均为颈部CLNM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亮亮 陈路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98-501,共4页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超声现已逐渐用于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其中高频超声能显示神经走行、内部结构及内部血流等变化,神经超声弹性显像可提供神经的软硬度信息,超声造影则可作为定量评价神经血流灌注的方法... 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超声现已逐渐用于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其中高频超声能显示神经走行、内部结构及内部血流等变化,神经超声弹性显像可提供神经的软硬度信息,超声造影则可作为定量评价神经血流灌注的方法。本文针对超声在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下肢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化生性癌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
10
作者 李静敏 邵玉红 +1 位作者 孙秀明 梁振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单发MBC与74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患者(74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病灶超声表现。结果37个MBC病灶中,32个呈低回声、5个呈囊实性回声;9个呈... 目的观察乳腺化生性癌(MBC)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单发MBC与74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患者(74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病灶超声表现。结果37个MBC病灶中,32个呈低回声、5个呈囊实性回声;9个呈规则椭圆形,28个形态不规则;14个边缘光整,13个内见点状强回声微钙化,2个后方回声衰减;35个肿瘤均呈平行生长;CDFI示29个为AdlerⅡ或Ⅲ级血流。MBC与IC-NST患者之间,Ki-67表达、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就诊原因、自觉肿物生长迅速与否、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最大径、回声、形态、边缘、方位及后方回声衰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年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及肿瘤微钙化及Adler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BC临床及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化生性癌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11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亚群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静敏 邵玉红 +1 位作者 孙秀明 石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6例单发IC-NST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三阴性组)和非三阴性(非三阴性组),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及ABVS... 目的观察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6例单发IC-NST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三阴性组)和非三阴性(非三阴性组),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及ABVS表现。结果156例中,病变位于左乳76例、右乳80例,三阴性30例(30/156,19.23%)、非三阴性126例(126/156,80.77%)。组间患者年龄、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灶ABVS冠状面“汇聚征”及后方回声衰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微钙化、边缘、形态、方位及Adler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三阴性IC-NST的ABVS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中乳腺冠状面“汇聚征”及后方回声衰减相比非三阴性IC-NST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 三阴性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翔宇 苏涛 陈路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4-1897,共4页
作为超声新技术之一,超声弹性成像可无创简便地评估组织弹性及硬度。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伴随肾脏实质硬度的改变。采用不同弹性成像方式可定量或半定量评价肾脏弹性及硬度的变化。本文对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进... 作为超声新技术之一,超声弹性成像可无创简便地评估组织弹性及硬度。肾脏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伴随肾脏实质硬度的改变。采用不同弹性成像方式可定量或半定量评价肾脏弹性及硬度的变化。本文对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用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期间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管理
14
作者 李亮亮 于岩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0-1003,共4页
在我国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就医用药出现困难。介绍了特殊时期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管理策略,包括采用长处方并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互联网远程出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管理、药剂师参与... 在我国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就医用药出现困难。介绍了特殊时期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管理策略,包括采用长处方并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互联网远程出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管理、药剂师参与指导患者用药、护士参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患者应加强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并做好外出防护。认为在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特殊时期会得到妥善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炎 病毒性 病人医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