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慢病药学管理体系建设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颖 谢晓慧 +7 位作者 路敏 王天晟 梁雁 田硕涵 杨婷 崔一民 史录文 李喜西 《中国医院》 2014年第10期55-56,共2页
慢病药学管理是在国内慢病防控管理的宏观发展趋势下,药学工作者提供药学服务新的途径和模式。我院发挥临床药学专业优势,初步建立起围绕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特点,覆盖肾病、哮喘、COPD、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5个病种的慢病药学体系。... 慢病药学管理是在国内慢病防控管理的宏观发展趋势下,药学工作者提供药学服务新的途径和模式。我院发挥临床药学专业优势,初步建立起围绕药物治疗,结合患者特点,覆盖肾病、哮喘、COPD、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5个病种的慢病药学体系。主要目的是优化医疗成本/临床效果比,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学服务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药学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制订与解析
2
作者 林平 甄健存 +9 位作者 张威 王卓 徐彦贵 黄品芳 黄欣 赵庆春 周颖 陆进 刘静 游蠡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07,共4页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是提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临床药师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2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以中国医...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是提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临床药师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2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以中国医院协会新修订的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管理文件为核心,通过对标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文献资料、中国医院协会文件等进行梳理,结合我国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现状和行业专家意见,对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的基地管理、培训过程与考核、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3方面12个关键要素进行规范。该文旨在介绍《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的构建方法和内容,以便加强已加入或拟申请加入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的医疗机构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并为其他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师资培训 标准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菊叶黄素酯颗粒制备工艺优化
3
作者 吴香婷 韩晓冉 +3 位作者 刘晴 赵诗聪 程祥 李海燕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03-110,117,共9页
对杞菊叶黄素酯颗粒的制剂工艺进行研究,以期优化杞菊叶黄素酯颗粒的制剂工艺,为产品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辅药种类、辅药的用量范围、润湿剂与粘合剂浓度及用量范围,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从可能影响... 对杞菊叶黄素酯颗粒的制剂工艺进行研究,以期优化杞菊叶黄素酯颗粒的制剂工艺,为产品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辅药种类、辅药的用量范围、润湿剂与粘合剂浓度及用量范围,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从可能影响颗粒配方工艺的潜在因素中确定关键工艺参数,通过G1主观赋权法和熵权法客观赋权对各个指标加以权重系数,最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成型工艺,对制备工艺进行评价及优化。结果表明,杞菊叶黄素酯颗粒最佳制剂工艺参数为以糊精为稀释剂,糊精和干膏粉辅药的质量比为1.24:1,润湿剂与粘合剂为含有3%聚维酮的92%乙醇溶液,添加量为混合粉重量的32.6%,干燥温度为35℃,干燥时间为360 min,经过试验验证,三次试验综合评分平均值为98.49,且RSD <2%,说明该制剂工艺比较稳定,能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菊叶黄素酯颗粒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设计 G1赋权法 熵权法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玉琦 洪伟 +2 位作者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9-159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床研究。鉴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时,必须考虑电离辐射的影响。该文综述近10年来PSMA相关RDCs的临床研究,并重点介绍PSMA相关RDCs临床研究中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罗培南钠片剂在健康志愿者中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颖 赵侠 +5 位作者 刘玉旺 赵东方 谢娟 孙培红 张慧琳 崔一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法罗培南钠片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0名受试者在2个周期内分别空腹单剂量口服法罗培南钠片剂300mg、600mg,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HPLC—UV)法测定其血液、尿液法罗培南浓度,并用Win-Nonlin专业版计算...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法罗培南钠片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10名受试者在2个周期内分别空腹单剂量口服法罗培南钠片剂300mg、600mg,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HPLC—UV)法测定其血液、尿液法罗培南浓度,并用Win-Nonlin专业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300mg、600mg法罗培南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x)分别为(7.612±3.296)和(15.539±7.395)mg·h/L,AUC(0-∞)分别为(7.737±3.328)和(15.716±7.368)mg·h/l,Cmax分别为(3.815±1.053)和(6.885±2.256)mg/L,Tmax分别为1.00和1.00h,t(1/2)分别为1.006和1.055h,CL/F分别为(46.980±22.247)和(46.996±22.475)L/h,V/F分别为(70.151±38.281)和(73.535±40.439)L。尿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法罗培南12h尿累积排出率分别为(5.96±3.15)和(4.35±1.48)%。结论法罗培南在300~600mg范围内Cmax和AUC随剂量呈比例增加,单剂量给药在健康人体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法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D6,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缓释微球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楠 赵侠 +2 位作者 向倩 胡琨 崔一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17-218,共2页
目的评估单次肌肉注射利培酮缓释微球后CYP2D6,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8名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接受单次12.5,25,37.5或50mg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后(每一剂量组为8-10人),在0... 目的评估单次肌肉注射利培酮缓释微球后CYP2D6,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总活性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8名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分别在接受单次12.5,25,37.5或50mg注射用利培酮缓释微球后(每一剂量组为8-10人),在0、1、3、8d以及d2、5、8、11、15、18、22、25、29、36和43取血,测定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并测定每个受试者CYP2D6*4,CYP2D6*10,CYP2D6*14,CYP3A5*3,MDR1C1236T,G26677TA和C3435T基因型.结果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和总活性物药代动力学参数在CYP3A5*3,MDR1G1236T和MDR1C3435T不同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CYP2D6*10/*10的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Cmax和AUC比值明显高于CYP2D6*1/*1(P=0.030,P=0.046),但CYP2D6*10不同基因型间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和总活性物的Cmax和AUC无显著差异;MDR1G2677TA纯和突变型的总活性物的AUC明显高于野生型(P=0.038).结论CYP2D6*10影响利培酮缓释微球在体内代谢为9-羟基利培酮,MDR1G2677TA影响利培酮总活性物浓度,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缓释微球 药代动力学 CYP2D6 CYP3A5 MD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在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梁雁 田硕涵 +4 位作者 孙培红 赵侠 周颖 刘玉旺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10名健康志愿者未服和服用法莫替丁后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10mg,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未服和服...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10名健康志愿者未服和服用法莫替丁后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10mg,用LC/MS/MS测定血药浓度,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未服和服用法莫替丁后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63±0.36、1.50±0.97h,峰浓度Cmax分别为9.91±5.45、4.30±5.01μg·L-1,曲线下面积AUC0-tn分别为39.57±10.46、32.43±9.61μg·h·L-1。服用法莫替丁后,多潘立酮的达峰时间延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减少,峰浓度降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人体内,法莫替丁对多潘立酮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潘立酮 法莫替丁 药代动力学 LC/MS/M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用药对有无肾损伤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梓坤 陈舒晴 +3 位作者 周颖 赵侠 许俊羽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在有无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合并用药及其他因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SDC)的影响,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口服地高辛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 目的:探讨在有无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合并用药及其他因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serum Digoxin concentration,SDC)的影响,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口服地高辛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住院患者的病历。结果:55例肾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口服地高辛、合并使用抗菌药及噻嗪类利尿剂时对SDC影响较大;78例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口服地高辛、合并使用抗凝剂时对SDC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如年龄对地高辛的代谢也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有无肾功能损伤的情况下,合并用药均会影响SDC,为确保地高辛使用的安全性,监测其血药浓度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肾功能损伤 合并用药 血药浓度 用药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刘佳 李丽静 +2 位作者 崔一民 周颖 张大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传... 目的:评价中药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传统中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TCMLARS)、联合与补充医学数据库(AMED),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期刊,纳入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后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以平均差(MD)、相对危险系数(R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14项RCTs研究,5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酮症酸中毒转阴时间、血糖恢复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方面,常规DKA治疗+中药组均明显短于常规DKA治疗组(MD=-9.65,95%CI为-12.95^-6.34,P<0.000 01;MD=-4.21,95%CI为-4.55^-3.87,P<0.000 01;MD=-9.95,95%CI为-11.07^-8.82,P<0.000 01);在有效率方面,常规DKA治疗+中药组均明显高于常规DKA治疗组(RR=1.21,95%CI为1.14~1.27,P<0.000 01)。结论:中药在辅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方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昔洛韦注射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俊羽 刘玉旺 +1 位作者 孙培红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70-473,共4页
目的:考察喷昔洛韦注射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输注10mg/kg的喷昔洛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并采用Win-NonLin程序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 目的:考察喷昔洛韦注射剂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输注10mg/kg的喷昔洛韦,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浓度,并采用Win-NonLin程序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计算得到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ke为(0.37±0.05)/h,t1/2为(1.91±0.26)h,Cmax为(9.8±1.6)mg/L,AUC0-t为(19.1±2.8)mg.L-1.h,AUC0-∞为(19.6±2.9)mg.L-1.h,Vd为(1.4±0.4)L/kg,CL为(0.52±0.08)L.h.kg-1。给药后12h尿中喷昔洛韦累积排泄率约为70%。结论:喷昔洛韦静脉输注后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主要经过肾脏迅速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靶向分子探针^(131)I-RRL的辐射吸收剂量及代谢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倩 王飞 +5 位作者 王荣福 闫平 李娟 张春丽 殷雷 李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推算肿瘤靶向新生血管的分子探针(修饰后的RRL多肽与碘-131)131IRRL在人体主要器官内的照射吸收剂量,探讨其在日本大耳白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对40只荷瘤B16黑色素瘤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RRL,之...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推算肿瘤靶向新生血管的分子探针(修饰后的RRL多肽与碘-131)131IRRL在人体主要器官内的照射吸收剂量,探讨其在日本大耳白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对40只荷瘤B16黑色素瘤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RRL,之后于不同时刻处死,测定体内各脏器放射性分布,换算标准成人体131I-RRL辐射吸收剂量。对4只荷瘤小鼠注射探针后行SPECT全身显像。对5只日本大耳白兔注射131I-RRL后,于不同时刻取血,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判断房室模型。结果注射131I-RRL初期,放射性主要分布于荷瘤小鼠双肾及膀胱,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迅速;随时间延长,靶组织/非靶组织值较高;SPECT显像肿瘤组织放射性浓聚显著高于其他器官或组织,24h后仅见肿瘤内放射性聚集。成人体内照射吸收的有效剂量为0.0293mSv/MBq。兔药代动力学呈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为(0.32+0.07)h,清除相相半衰期为(33.15+5.67)h。结论 131I-RRL是一种安全的显像剂,在体内吸收速度快、清除缓慢,具有较高靶组织滞留率和良好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标记 RRL多肽 分子探针 辐射剂量 放射性核素显像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受试者单剂吸入不同剂量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超细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100/6μg固定剂量复方)后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梓凝 赵侠 +2 位作者 周颖 李海潮 崔一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42-42,共1页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受试者单剂吸入不同剂量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超细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100/6μg固定剂量复方)后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特征.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单剂给药、三个剂量组平行设计,在36名健康中国受试者中进... 目的评价健康中国受试者单剂吸入不同剂量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超细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100/6μg固定剂量复方)后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特征.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单剂给药、三个剂量组平行设计,在36名健康中国受试者中进行,分别单剂吸入200/12μg(2揿)、400/24μg(4揿)或800/48μg(8揿)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后,采集每例受试者24h内的血样,用于评价丙酸倍氯米松(BDP)及其代谢产物倍氯米松-17-单丙酸盐(B17MP)和福莫特罗的药代动力学,同时观察试验期间的安全性事件.结果36名受试者全部完全研究,单剂吸入200/12μg(2揿)、400/24μg(4揿)或800/48μg(8揿)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后,B17MP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tmax(中位数,范围):0.50(0.08~1.00)、0.38(0.08~1.00)、0.38(0.17~3.00)h,Cmax(变异度%):263(80.0%)、708(37.3%)、975(97.9%)pg/mL,t1/2(变异度%):2.76(17.4%)、3.03(20.8%)、3.49(19.3%)h,AUC0-t(变异度%):786(67.7%)、2179(48.1%)、2968(60.8%)h·pg/mL.福莫特罗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tmax(中位数,范围):0.08(0.08~0.75)、0.08(0.08~0.25)、0.17(0.17~1.00)h,Cmax(变异度%):9.83(66.1%)、24.0(71.1%)、37.6(76.6%)pg/mL,t1/2(变异度%):2.13(64.5%)、5.31(33.6%)、4.88(41.3%)h,AUC0-t(变异度%):16.3(68.7%)、55.9(90.9%)、83.5(51.2%)h·pg/mL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被很好地耐受.结论健康中国受试者单剂吸入200/12、400/24和800/48μg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后,代谢迅速,BDP的代谢产物B17M和福莫特罗的全身暴露量均没有明显偏离剂量正比关系,受试者个体间变异较大.同等剂量下,健康中国受试者和国外受试者福莫特罗和BDP及其代谢产物B17MP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受试者 药代动力学参数 丙酸倍氯米松 福莫特罗 固定剂量 气雾剂 安全性 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被膜及其相关感染防治的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侠 鲁云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8-420,共3页
关键词 细菌生物被膜 细菌感染 防治 难治机制 生物被膜 形成 形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风湿药引起的肝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63-1665,共3页
关键词 抗风湿药 药物毒性 消炎药 非甾体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要做皮试吗?
15
作者 鲁云兰 彭名炜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2期64-64,共1页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中,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药疗中,医、护、药、患各有不同职责,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使患者在用药物治疗中得到最大益处,风险降到最小。由于新药、新剂型不断涌现,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中,保证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药疗中,医、护、药、患各有不同职责,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使患者在用药物治疗中得到最大益处,风险降到最小。由于新药、新剂型不断涌现,药物使用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作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护理工作者也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与药剂工作者沟通与探讨。我们开辟“护药对话”栏目正是为此目的,使护、药更紧密结合,以期达到更高的服务水平。本栏目采用问答形式以便简捷、明了说明问题。希望护理工作者提出与用药有关的各种问题,我们将组织临床药师逐期予以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药 皮肤实验 医疗服务 青霉素 药物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代谢动力学、药效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恩特 张晓丹 +3 位作者 周双 赵侠 周颖 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阿米替林是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表明,CYP2D6、CYP2C19和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BCB1)等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 阿米替林是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表明,CYP2D6、CYP2C19和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BCB1)等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阿米替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在本文中,通过对比CYP2D6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PK、PD和ADR的影响,发现当CYP2C19为快代谢型或正常代谢型时,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总体代谢的影响更大,而CYP2C19为慢代谢型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影响更大。该结论为阿米替林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建议与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基因多态性 CYP2C19 CYP2D6 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脉冲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临床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海燕 陈光明 +6 位作者 崔一民 赵侠 梅川 饶桂荣 莫国玉 杨若才 杨富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电脉冲(EP)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将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1mg)、中(2mg)、高(4mg)三个剂量组(n=10)。于0、4、12、24周肌注联合EP导入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每个剂量组随机再分成两组(... 目的观察电脉冲(EP)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将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1mg)、中(2mg)、高(4mg)三个剂量组(n=10)。于0、4、12、24周肌注联合EP导入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每个剂量组随机再分成两组(n=5),分别使用两种不同输出电压(36V和60V)导入DNA疫苗。观察受试者HBVDNA疫苗给药前后生命体征,物理学诊断指标(心电图、胸透、B超),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酶原时间、甲状腺功能、肿瘤标记物),免疫学检测指标[干扰素γ(IFN-γ)、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HBV血清标记物(HBsAg、HBcAb、HBeAg、HBeAb、HBV DNA)及抗HBs等的变化。结果所有志愿者接受疫苗后,耐受性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个别受试者出现一过性体检指标升高或轻度异常,怀疑与用药有关,但均能自行缓解或恢复;抗HBs在大剂量36V组中有升高趋势,其中1例受试者给药后达17.22mU/ml。结论 EP介导的治疗性双质粒HBVDNA疫苗在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中均显示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且在大剂量组中具有一定的体液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疫苗 DNA 抗体 干扰素γ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国防 张思森 +4 位作者 刘平 梅家转 刘玮玮 刘亚欧 齐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52-559,共8页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8例中国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餐后单次口服卡培他滨片0.6 g(0.15 g/片,4片)后进行多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8例中国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餐后单次口服卡培他滨片0.6 g(0.15 g/片,4片)后进行多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卡培他滨的血药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软件及模型(NONMEM)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卡培他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获得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最终建立的吸收及消除模型为一室模型,模型的清除率(CL/F)药代动力学公式为:CL/F=291×e^(ηCL)×(CCR÷93.1)^(0.47)。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L/F为291 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556 L,吸收速率常数(K_(a))为1.05 h^(-1)。同时发现,肌酐清除率(CCR)对卡培他滨的清除有显著影响。结论:所得模型稳定,能较好地拟合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群体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缓释剂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烨 杜偲倩 +4 位作者 肖慧捷 周颖 丁洁 丁娟娟 崔一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7-813,共7页
目的:他克莫司是一种新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成人肝或肾移植术后,也被逐渐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缓释胶囊是每日单次口服的缓释剂型,本研究目的是初步探讨他克莫司缓释剂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代动... 目的:他克莫司是一种新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成人肝或肾移植术后,也被逐渐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儿。他克莫司缓释胶囊是每日单次口服的缓释剂型,本研究目的是初步探讨他克莫司缓释剂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8例受试者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6—8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晨起单次口服不同剂量他克莫司缓释胶囊,给药剂量分别为0.02 mg/kg(n=2)、0.05 mg/kg(n=2)、0.10 mg/kg(n=4),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2、4、6、8、10、12 h分别取静脉血1~2 mL,受试者不用影响他克莫司浓度的其他药物、食物及饮料。采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法,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以Phoenix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药代动力学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3个剂量组(0.02 mg/kg,0.05 mg/kg和0.10 mg/kg)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7±1.0)μg/L,(3.1±1.9)μg/L,(8.0±3.5)μg/L;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7.2±47.1)h·μg/L,(84.0±13.1)h·μg/L,(175.6±107.1)h·μg/L;表观清除率分别为(0.8±0.9)L/(h·kg),(0.4±0.1)L/(h·kg),(1.9±1.3)L/(h·kg);经剂量归一化的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7.0±3.4)L/kg,(12.4±8.4)L/kg,(73.6±68.6)L/kg。0.05 mg/kg剂量组经剂量归一化的血药峰浓度和经剂量归一化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均高于0.02 mg/kg及0.10 mg/kg剂量组。3个剂量组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呈现2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在服药后约2 h,服药后约12 h出现次级高峰;0.10 mg/kg剂量组药物浓度出现两次峰值的现象较0.02 mg/kg及0.05 mg/kg剂量组更显著。结论:他克莫司缓释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药代动力学存在个体间差异,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他克莫司缓释剂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后续大样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缓释剂 单次口服 儿科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