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赵耀
李淳德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就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位
影像学
脊柱
分型
平衡
数
医源性因素
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柱矢状位动态平衡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
13
2
作者
越雷
陈浩
+1 位作者
李淳德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脊柱平衡是指在各种因素调节下,作用于脊柱的外力和躯体自身肌力之间,保持机体在静态和动态稳定的直立姿势的力学平衡。Dubousset认为躯体纵轴的活动范围在一个平衡的圆锥体内,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维持直立状态平衡,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经...
脊柱平衡是指在各种因素调节下,作用于脊柱的外力和躯体自身肌力之间,保持机体在静态和动态稳定的直立姿势的力学平衡。Dubousset认为躯体纵轴的活动范围在一个平衡的圆锥体内,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维持直立状态平衡,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经济椎”,其主要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消耗来维持以头颅、脊柱、骨盆和下肢为中轴的矢状位和冠状位上的力学平衡。而对于治疗脊柱疾患而言,脊柱矢状位平衡对于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患
矢状位
力学平衡
能量消耗
静态和动态
圆锥体
考量因素
因素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yncage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淳德
刘岩
+2 位作者
邑晓东
刘宪义
林景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器Syncage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1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小切口入路(3~4cm),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后缘切除后,保留...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器Syncage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1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小切口入路(3~4cm),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后缘切除后,保留椎体终板,椎间隙置入带自体松质骨的盘状或楔状Syncage.以手术前后X线片及JOA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5例随访7~17个月,平均12.1个月,置入的Syncage无移位、脱出,病变椎间隙恢复正常,术后半年时已有骨性融合.术前JOA评分平均10.30分,术后14.76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Syncage的颈椎前路融合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能早期活动,椎间融合牢固,短期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cage
颈椎融合术
颈椎前路融合器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小切口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打印技术在骨缺损修复和椎间盘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泽川
李淳德
孙浩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三维打印技术具有“由内向外”的堆叠制造特点,与传统支架制造技术比较,该技术具有个性化和高精度的制造优势。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的骨与椎间盘支架,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能做到极度仿生和自由构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能够做到支架材...
三维打印技术具有“由内向外”的堆叠制造特点,与传统支架制造技术比较,该技术具有个性化和高精度的制造优势。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的骨与椎间盘支架,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能做到极度仿生和自由构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能够做到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或细胞因子的精确共沉积。但由于目前材料和打印技术的限制,三维生物打印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支架打印材料的选择和共打印技术的精确和完善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利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个性化和极度仿生的支架有利于骨缺损修复和椎间盘的重建。相信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该技术将在骨和椎间盘的重建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
骨
成像
三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组织工程
支架(骨
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淳德
刘宪义
+1 位作者
马忠泰
李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方法:随诊1982年8月~2000年12月274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对其中确诊为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减压节段、植骨方式、骨融合情况及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进展对疗...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方法:随诊1982年8月~2000年12月274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对其中确诊为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减压节段、植骨方式、骨融合情况及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进展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年3个月~7年6个月,平均4年1个月,17例患者确诊为颈椎后凸畸形;术后1年时融合节段前柱短缩明显,颈椎后凸畸形最明显,其中12例为双节段减压、Keystone式植骨;8例后期颈椎植骨融合节段上下相邻椎体不稳.17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10.2分,术后1年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为15.6分.结论:单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因减压节段和植骨方式的不同使融合节段前柱短缩及植骨融合节段上下相邻椎体不稳是颈椎后凸畸形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植骨融合
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环头盆环牵引结合后路融合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3例报道
被引量:
1
6
作者
漆龙涛
王宇
+1 位作者
徐贝宇
李淳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0-375,共6页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一种常见的枕颈畸形,其特点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或寰枢椎向上移位进入颅腔,导致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变小,继而引起脑干、延髓、小脑、低位颅神经(Ⅸ、Ⅹ、Ⅻ)及周围血管受压的...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一种常见的枕颈畸形,其特点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或寰枢椎向上移位进入颅腔,导致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变小,继而引起脑干、延髓、小脑、低位颅神经(Ⅸ、Ⅹ、Ⅻ)及周围血管受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大孔
颅底凹陷症
后颅窝
寰枢椎
无症状
后路融合
枕颈畸形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椎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子祺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2-668,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腰痛逐渐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负担,部分患者的骨髓及相邻椎体终板在MRI上表现为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MCs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MC1型(水肿型),呈T1低、T2高信号,表现为纤维血管组织形成;(2)MC2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腰痛逐渐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负担,部分患者的骨髓及相邻椎体终板在MRI上表现为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MCs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MC1型(水肿型),呈T1低、T2高信号,表现为纤维血管组织形成;(2)MC2型(脂肪型),最常见,T1、T2均为高信号,表现为黄色脂肪替代;(3)MC3型(硬化型),最少见,T1、T2均为低信号,变现为硬化骨形成;(4)混合型(MC1/2型或MC2/3型),为不同类型MCs的转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健康水平
MODIC改变
慢性腰痛
硬化骨
纤维血管组织
椎体终板
M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赵耀
李淳德
孙浩林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1-655,共5页
文摘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就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矢状位
影像学
脊柱
分型
平衡
数
医源性因素
退行性改变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柱矢状位动态平衡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
13
2
作者
越雷
陈浩
李淳德
孙浩林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文摘
脊柱平衡是指在各种因素调节下,作用于脊柱的外力和躯体自身肌力之间,保持机体在静态和动态稳定的直立姿势的力学平衡。Dubousset认为躯体纵轴的活动范围在一个平衡的圆锥体内,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维持直立状态平衡,这种生理现象称为“经济椎”,其主要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消耗来维持以头颅、脊柱、骨盆和下肢为中轴的矢状位和冠状位上的力学平衡。而对于治疗脊柱疾患而言,脊柱矢状位平衡对于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
关键词
脊柱疾患
矢状位
力学平衡
能量消耗
静态和动态
圆锥体
考量因素
因素调节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yncage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淳德
刘岩
邑晓东
刘宪义
林景荣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北京
京煤集团总
医院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18-72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器Syncage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23例脊髓型颈椎病、1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小切口入路(3~4cm),椎间盘及部分椎体后缘切除后,保留椎体终板,椎间隙置入带自体松质骨的盘状或楔状Syncage.以手术前后X线片及JOA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5例随访7~17个月,平均12.1个月,置入的Syncage无移位、脱出,病变椎间隙恢复正常,术后半年时已有骨性融合.术前JOA评分平均10.30分,术后14.76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Syncage的颈椎前路融合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能早期活动,椎间融合牢固,短期疗效优良.
关键词
Syncage
颈椎融合术
颈椎前路融合器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小切口手术
Keywords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Cervical spondylolysis
Syncage
Fusion
分类号
R681.5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打印技术在骨缺损修复和椎间盘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泽川
李淳德
孙浩林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文摘
三维打印技术具有“由内向外”的堆叠制造特点,与传统支架制造技术比较,该技术具有个性化和高精度的制造优势。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的骨与椎间盘支架,在外形和内部结构上能做到极度仿生和自由构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能够做到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或细胞因子的精确共沉积。但由于目前材料和打印技术的限制,三维生物打印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支架打印材料的选择和共打印技术的精确和完善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利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个性化和极度仿生的支架有利于骨缺损修复和椎间盘的重建。相信随着三维打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该技术将在骨和椎间盘的重建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
骨
成像
三维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组织工程
支架(骨
科)
综述
Keywords
Spine
Intervertebral disk
Bones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aided design
Tissue engineering
Braces
Review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淳德
刘宪义
马忠泰
李宏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脊柱
外科
组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4-28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方法:随诊1982年8月~2000年12月274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术的病例,对其中确诊为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减压节段、植骨方式、骨融合情况及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进展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随访2年3个月~7年6个月,平均4年1个月,17例患者确诊为颈椎后凸畸形;术后1年时融合节段前柱短缩明显,颈椎后凸畸形最明显,其中12例为双节段减压、Keystone式植骨;8例后期颈椎植骨融合节段上下相邻椎体不稳.17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10.2分,术后1年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为15.6分.结论:单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因减压节段和植骨方式的不同使融合节段前柱短缩及植骨融合节段上下相邻椎体不稳是颈椎后凸畸形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颈椎
植骨融合
后凸畸形
Keywords
Cervical
Bone graft fusion
Kyphosi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环头盆环牵引结合后路融合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3例报道
被引量:
1
6
作者
漆龙涛
王宇
徐贝宇
李淳德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0-375,共6页
文摘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是一种常见的枕颈畸形,其特点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向上陷入颅腔,或寰枢椎向上移位进入颅腔,导致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变小,继而引起脑干、延髓、小脑、低位颅神经(Ⅸ、Ⅹ、Ⅻ)及周围血管受压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多数患者症状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关键词
枕骨大孔
颅底凹陷症
后颅窝
寰枢椎
无症状
后路融合
枕颈畸形
手术治疗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子祺
孙浩林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2-668,共7页
文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腰痛逐渐成为国民健康水平的一大负担,部分患者的骨髓及相邻椎体终板在MRI上表现为Modic改变(Modic changes,MCs)。MCs主要分为三个类型:(1)MC1型(水肿型),呈T1低、T2高信号,表现为纤维血管组织形成;(2)MC2型(脂肪型),最常见,T1、T2均为高信号,表现为黄色脂肪替代;(3)MC3型(硬化型),最少见,T1、T2均为低信号,变现为硬化骨形成;(4)混合型(MC1/2型或MC2/3型),为不同类型MCs的转化阶段。
关键词
国民健康水平
MODIC改变
慢性腰痛
硬化骨
纤维血管组织
椎体终板
MC1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赵耀
李淳德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脊柱矢状位动态平衡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越雷
陈浩
李淳德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yncage在颈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李淳德
刘岩
邑晓东
刘宪义
林景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维打印技术在骨缺损修复和椎间盘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杨泽川
李淳德
孙浩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后凸畸形的原因分析
李淳德
刘宪义
马忠泰
李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半环头盆环牵引结合后路融合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3例报道
漆龙涛
王宇
徐贝宇
李淳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腰椎Modic改变的研究进展
王子祺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