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水转运和溶质转运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孟钦 徐潇 董捷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7期494-499,509,共7页
目的探寻影响新入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水转运和溶质转运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入腹膜透析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生化学、透析充分性、透析方案及透析记录等资料。采用Spearman相... 目的探寻影响新入腹膜透析患者腹膜水转运和溶质转运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新入腹膜透析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生化学、透析充分性、透析方案及透析记录等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寻患者基线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和24小时透析液(dialysate,D)和血浆(plasma,P)的肌酐(creatinine,Cr)比值(24h D/P Cr)的相关因素,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和24h D/P Cr的变化趋势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7名临床状况稳定的新入腹膜透析患者。持续性透析(r=0.227,P=0.001)、透析液葡萄糖含量(r=0.140,P=0.049)与基线24h D/P Cr呈正相关。基线每克葡萄糖超滤量与心血管疾病(r=0.144,P=0.043)、新发腹膜炎(r=0.168,P=0.018)、透析液葡萄糖含量(r=0.252,P<0.001)呈正相关,而与基线血白蛋白(r=-0.192,P=0.007)、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r=-0.340,P<0.001)呈负相关。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观察到新入腹膜透析患者的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呈现逐步递增趋势(t=-4.196,P<0.001),且该趋势与年龄、性别、是否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harlson合并症评分、基线血红蛋白、基线血白蛋白、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线门诊舒张压、基线门诊收缩压、新发腹膜炎、是否间歇性透析、基线残余肾Kt/V、水通道蛋白(aquaporin-1,AQP1)启动子基因型无关(P>0.05)。24h D/P Cr在随访过程中维持相对稳定(t=-1.486,P=0.138)。结论新入腹膜透析患者的每克葡萄糖超滤量呈现递增趋势,24h D/P Cr呈现稳定,可能与递增式透析和节糖策略相关,进一步支持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功能受到环境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水转运 溶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单重膜式血浆置换对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莉 洪国保 +2 位作者 马小芬 于重燕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膜式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特殊血液净化方式,但是单次单重膜式血浆置换对血常规及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有限。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1例患者共40次血浆置换,置换前后抽血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置换... 目的膜式血浆置换是一种有效的特殊血液净化方式,但是单次单重膜式血浆置换对血常规及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有限。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21例患者共40次血浆置换,置换前后抽血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并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置换后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但淋巴细胞计数下降24.41%[(0.70±0.52)×10~9/L比(0.42±0.33)×10~9/L,t=3.645,P=0.001]。血浆用量(β=-0.329,P=0.013)和总置换量(β=0.576,P=0.001)是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分别下降6.92%[(87.21±10.72)g/L比(80.92±10.61)g/L,t=5.222,P<0.001]、12.83%[(167.63±76.69)×109/L比(149.13±72.47)×10~9/L,t=5.346,P<0.001]。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幅度与低分子肝素用量呈负相关(r=-0.330,P=0.043)。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幅度与管路凝血程度成正相关(r=0.388,P=0.016),与低分子肝素用量呈负相关(r=-0.425,P=0.008)。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管路凝血是血小板计数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β=-14.562,P=0.008)。血清总钙水平下降2.84%[(2.16±0.14)mmol/L比(2.09±0.18)mmol/L,t=2.289,P=0.029],与白蛋白用量成负相关(r=-0.67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置换前后血钙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是白蛋白用量(β=-0.003,P<0.001)。结论单重膜式血浆置换是一种安全的血液净化方式,无明显不良反应。充分抗凝,避免管路凝血可以减轻血小板计数的下降。为了减少总钙水平的下降,应当根据白蛋白用量补充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膜式血浆分离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足细胞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全乐 张红霞 +1 位作者 黄海长 章友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642-646,共5页
足细胞足突通过α3β1-整合素(α3β1-intergrin)和α、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α、β-dystroglycans)等锚定于肾小球基底膜(GBM)上;足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膜(glomerular filtration membrane,GFB)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结构... 足细胞足突通过α3β1-整合素(α3β1-intergrin)和α、β-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α、β-dystroglycans)等锚定于肾小球基底膜(GBM)上;足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膜(glomerular filtration membrane,GFB)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结构功能异常是蛋白尿肾小球肾病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病 肾小球肾病 足细胞足突 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球基底膜 glomerular filtration 细胞凋亡 足细胞损伤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痊愈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对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乔雨萌 徐潇 董捷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5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痊愈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MIA)综合征对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方...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痊愈后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MIA)综合征对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临床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0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透中心发生PDAP并痊愈腹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腹膜炎痊愈后3个月内血白蛋白<35g/L以及C反应蛋白(CRP)>3mg/L,将患者分为MIA=0(全否)、MIA=1(1项为是)和MIA≥2(≥2项为是)组。以MIA=0为参考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及竞争风险模型分析MIA分值是否为腹膜炎患者预后不良(死亡、转血液透析及腹膜炎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有483例患者发生716次腹膜炎,其中397例(82.19%)患者首次腹膜炎痊愈后继续维持腹透,剔除数据缺失的96例患者,本研究最终共纳入301例患者,其中MIA=0组患者74例(24.58%),MIA=1患者112例(37.21%),MIA≥2组115例(38.21%)。腹膜炎痊愈后MIA分值越高的患者在基线时白蛋白水平越低(F=26.306,P<0.001),CRP水平越高(F=8.549,P=0.014)。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与腹膜炎痊愈后MIA=0的患者相比,MIA=1分及MIA≥2分的患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137%(HR=2.369,95%CI:1.127~4.979;P=0.023)和448%(HR=5.480,95%CI:2.590~11.590;P<0.001)。通过竞争风险模型发现MIA分值对增加患者转血液透析和腹膜炎再发的风险无显著影响。结论PDAP痊愈后MIA综合征对患者产生持续影响,存在MIA综合征因素越多死亡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炎症状态 营养不良 心血管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