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患者应用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3
1
作者 范琰 陈亚红 +3 位作者 刘梅林 黄樱硕 田清平 冯雪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类型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根据服药情况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69例)、辛伐他汀组(110例)、普伐他汀组(137例)和氟伐他汀组(4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类型他汀类药物在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根据服药情况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69例)、辛伐他汀组(110例)、普伐他汀组(137例)和氟伐他汀组(40例);又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患者分为中危(41例)、高危(232例)和极高危(183例)。观察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普伐他汀组和氟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血清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4组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血清TC、LDL-C变化率与普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高危患者服用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达标率均在80%以上,极高危患者达标率为44.1%~55.7%。结论多数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小剂量和(或)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血脂即可达标。且治疗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降血脂药 斯伐他汀 普伐他丁 药物疗法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老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波 刘芳 +2 位作者 刘梅林 杜佳丽 王禹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256例,测定血糖、血脂水平,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相关指南推荐的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值判断达标情况。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内科住院治疗的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256例,测定血糖、血脂水平,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相关指南推荐的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值判断达标情况。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冠心病组208例与非冠心病组48例,比较2组上述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 256例患者中,209例(81.6%)合并高血压,24h、昼间及夜间平均血压达标率分别为75.1%、82.8%和59.3%;99例(38.7%)合并糖尿病,血糖达标率70.7%;154例(60.2%)合并血脂异常,LDL-C达标率41.4%。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压、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LDL-C达标率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5%vs 54.2%,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中,血压、血糖达标率高,LDL-C达标率较低,尤其心血管病极高危的冠心病患者LDL-C达标率更低,应重视老年患者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并进一步加强对血脂的干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浆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3
作者 田清平 刘芳 +2 位作者 庞永正 唐朝枢 刘梅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3例)和对照组(39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测定空腹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3例)和对照组(39例),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测定空腹血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胆红素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空腹血糖、高血压和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浆胆红素水平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其中间接胆红素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胆红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全科医学培训中工作场所评估与电子档案介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0
4
作者 姚弥 齐建光 +4 位作者 周国鹏 胡琳 董爱梅 孙薇 迟春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3845-3849,共5页
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CGP)对全科医生培训的考核包括实践知识考试(AKT)、临床技能考试(CSA)及工作场所评估(WPBA)3部分,其中WPBA在我国的全科医学培训中相对欠缺。WPBA要求全科医生具备13项核心岗位胜任力,共有6套评估工具,分别覆盖... 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学会(RCGP)对全科医生培训的考核包括实践知识考试(AKT)、临床技能考试(CSA)及工作场所评估(WPBA)3部分,其中WPBA在我国的全科医学培训中相对欠缺。WPBA要求全科医生具备13项核心岗位胜任力,共有6套评估工具,分别覆盖了不同能力领域。RCGP网站下的电子档案是WPBA的电子记录系统,主要包括全科培训生的反思日志和个人成长计划、6套评估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全科医学培训中的WPBA及电子档案,并结合我国的全科医学培训现状,为改善当前全科医学培训评价和考核体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培训 工作场所评估 核心岗位胜任力 电子档案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血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宗丽丽 刘梅林 +2 位作者 陈夏欢 毛源杰 宋以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3510-3512,共3页
目的通过无创方法测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踝臂血压指数(ABI),评价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ABI测定、血液生化检查和病史采集,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正常组、异常... 目的通过无创方法测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踝臂血压指数(ABI),评价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ABI测定、血液生化检查和病史采集,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正常组、异常组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冠心病史、收缩压水平和血浆三酰甘油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ABI与空腹血糖水平、血浆三酰甘油水平相关(P<0.05),还与收缩压水平相关(P<0.01)。比较左右两侧ABI在冠脉造影正常、一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间的差异,发现与三支病变组相比,冠脉造影正常组、一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易合并外周动脉疾病,尤其以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升高患者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血压指数 冠心病 外周动脉疾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虹 刘新民 +4 位作者 耿彬 潘春水 齐永芬 吴胜英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5,共6页
目的: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上,观察内源性胱硫脒-γ-裂解酶/硫化氢 (CSE/H2S)体系的变化以及应用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肺纤维化的影响,以探讨内源性H2S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1... 目的: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上,观察内源性胱硫脒-γ-裂解酶/硫化氢 (CSE/H2S)体系的变化以及应用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肺纤维化的影响,以探讨内源性H2S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1)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组(经气管内滴入 BLMA5 5 mg/kg)、肺纤维化+NaHS低剂量组(腹腔注射NaHS 1.4μmol/kg,每日两次)和肺纤维化+NaHS高剂量组(腹腔注射NaHS 7μ1ol/kg,每日两次)。分别于第7天、第28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用生化法测定丙二醛(MDA)、羟脯氨酸含量,采用敏感硫电极测定血浆H2S的生成量及亚甲基蓝法测定CSE活性,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CSE的mRNA水平。(2)以羟自由基发生系统Fe2+(5mmoL/L)/H2O2(25 mmoL/L)单独及与不同浓度NaHS(10-5、5×10-5、10-4、10-3 mmol/L)共同孵育离体大鼠肺组织,测定MDA含量。结果:(1) 第7天纤维化组大鼠血浆H2S含量较对照组下降46%,第28天时增加25%(均P<0.01);肺组织CSE活性在第7 天时比对照组降低26%(P<0.01),第28天时CSE活性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 天和第28天纤维化组肺组织CSE mRN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34%和144%(P<0.01);第7天及第28天纤维化组肺组织MDA、羟脯氨酸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aHS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MDA、羟脯氨酸含量均较纤维化组显著降低,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e2+/H2O2孵育组肺组织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给予不同浓度NaHS处理后,MDA含量均显著下降。结论:内源性CSE/H2S体系参与了大鼠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外源性补充H2S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大鼠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肺隐球菌病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倪莲芳 王鹤 +2 位作者 李虹 张志刚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5-860,共6页
目的:分析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收集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病例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50.1±15.0)岁,包括存在宿主因素和(或)基础疾病的免疫损害患者16例。67.6%患者因症状就诊,常见症状依次为咳嗽、发热、胸痛、憋气、咯血,32.4%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常见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实变影及结节团块影。20例行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19例阳性。11例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3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24例患者初诊时被误诊,其中11例误诊为肺癌。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确诊15例,经手术确诊11例,临床诊断8例。手术切除治疗11例,中位随访4年,1例复发。药物抗真菌治疗23例,中位随访8年,3例失访,1例复发。与免疫正常组相比,免疫损害组患者年龄更高(P=0.017)、肺部湿啰音更多(P=0.006)、外周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者更多(P=0.003),但在症状、肺部影像特点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非HIV感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特异性,诊断依靠组织病理检查,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应首选经皮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的灵敏度高,检测阳性有临床疑似诊断价值。规范抗真菌治疗是肺隐球菌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隐球菌病 非HI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致急性肺损伤——附1例报道 被引量:6
8
作者 倪莲芳 刘新民 高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能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竞争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中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其磷酸... 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能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竞争酪氨酸激酶结构域中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其磷酸化,从而阻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急性肺损伤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表皮生长因子 抑制肿瘤细胞 三磷酸腺苷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和NF-κB在肺纤维化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箐 倪莲芳 +1 位作者 任雅丽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在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肺纤维化患者与1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标本中PPARγ、NF-κB的...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在肺纤维化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肺纤维化患者与10例正常对照肺组织标本中PPARγ、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纤维化组PPARγ的阳性表达记数为0.35±0.08,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42±0.04(P<0.05)。肺纤维化组NF-κB的阳性表达记数为0.51±0.11,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8±0.04(P<0.05)。肺纤维化组的PPARγ和NF-κB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组织中PPARγ的表达减弱、NF-κB的表达增强在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作用,为临床治疗肺纤维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PPARΓ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维生素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琰 刘梅林 +1 位作者 祁芸芸 任自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维生素E(α、γ、mixed tocopherol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及重组人C反应蛋白 (rhCR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CAM 1 )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不同类型维生素E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维生素E(α、γ、mixed tocopherols)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及重组人C反应蛋白 (rhCR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CAM 1 )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不同类型维生素E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不同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分别加oxLDL、oxLDL +α tocopherol、oxLDL +γ tocopherol、oxLDL +mixed tocopherols、rhCRP、rhCRP +α tocopherol、rhCRP +γ tocopherol、rhCRP +mixed tocopherols孵育 2 4h ,采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流式细胞、RT -PCR技术分别测定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oxLDL和rhCRP均可诱导HUVECs的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 ,不同类型维生素E均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的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 ,并呈浓度依赖性 (5 0~ 2 0 0 μmol/L)。与相同浓度的α、γ tocopherol相比 ,mixed tocopherols抑制作用最强。不同类型维生素E均不能抑制rhCRP诱导的HUVECs的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 :不同类型维生素E均可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的ICAM 1蛋白和mRNA表达 ,与α、γ tocopherol相比 ,mixed tocopherols对oxLDL诱导HUVECs表达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脐静脉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脂蛋白 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志方 焦红梅 +1 位作者 王海英 刘梅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34-3836,共3页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关系密切,高血压可能加重BPH患者症状。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关系密切,高血压可能加重BPH患者症状。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83例,其中非老年患者27例,老年患者56例。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程度,并使用无创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分别计算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脉压、脉压指数和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患者IPSS为(10.31±8.59)分,IPSS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273,P<0.05),与平均脉压、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380、0.483,P<0.01),与平均动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181、0.091、-0.121、0.122、-0.187、0.117、-0.127,P>0.05)。非老年患者IPSS为(6.03±6.81)分,IPSS与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455,P<0.05),与平均脉压、平均动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55、0.032、-0.076、0.117、-0.206、0.169、-0.128、0.170、-0.101,P>0.05)。老年患者IPSS为(12.36±8.65)分,IPSS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281,P<0.05),与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271,P<0.05),与平均动脉压、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072、0.224、0.003、-0.244、0.202、-0.149、0.082、-0.197,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BPH患者的症状越严重,IPSS越高,其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和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前列腺增生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2
作者 倪莲芳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SPN患者175例,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SPN患者175例,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水平,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比较诊断价值,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175例SPN患者中,肺癌125例,良性病变50例。恶性SPN组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SPN组(P<0.05),恶性SPN组CEA、SCC和CYFRA21-1以及4种标记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良性SPN组(P<0.05)。CEA、NSE、SCC和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045、0.494±0.047、0.664±0.042和0.711±0.041。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SPN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0%和76.0%。吸烟SPN患者中,良恶性SPN间CEA、NSE、SCC和CYFRA21-1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CEA、SCC和CYFRA21-1在恶性SPN中阳性率增高,对于恶性SPN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孤立性肺结节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喋呤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磊 田清平 +3 位作者 郭艳红 喻卓 薛林 高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 (MTX)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TX ,采用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周期的方法观察MT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刮片的方...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 (MTX)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TX ,采用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周期的方法观察MT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刮片的方法观察MTX对细胞迁移的作用 ,采用检测DNA片断化的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①MTX在 2 5~ 10 0n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SMC增殖。② 2 5nmol·L-1及 5 0nmol·L-1MTX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减低G2 /M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P <0 0 5 ) ,10 0nmol·L-1MTX显著增加了G0 /G1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P <0 0 1)。③加入MTX的VSMC对血清刺激的迁移受到抑制。④ 10 0nmol·L-1及 2 0 0nmol·L-1的MTX作用于VSMC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DNA凝胶电泳可以见到梯形条带 ;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数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甲氨喋呤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志刚 何权瀛 +2 位作者 刘新民 汤秀英 陈路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呈现出凋亡极具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随时间延长,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呈上升趋势,0h为(1.54±0.08)%,12h为(11.48±1.80)%(与0h比较,P<0.05),24h为(34.19±1.92)%(与0h比较,P<0.01)。在50μg/L质量浓度时IL17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0,12,24h的AI分别为(1.43±0.17)%(与对照组0h比较,P>0.05),(20.47±6.22)%(与对照组12h比较,P<0.01)和(40.74±3.48)%(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而IL17在质量浓度为5μg/L和0.5μg/L浓度时可抑制凋亡,24h的AI分别为(14.24±4.26)%和(19.86±4.39)%,与对照组24h比较,P均<0.01。50μg/LXIL17组24h的AI为(33.22±1.61)%(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同时伴有DNA的片段化。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同期中性粒细胞Bax蛋白表达量与AI呈强正相关(r=0.932,P<0.01)。结论:体外IL17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有调节作用,在较高浓度下加速凋亡,在较低浓度下延缓凋亡。IL17对Bax蛋白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其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中性白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类 炎症介导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变应原暴露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艳 安芸 +5 位作者 黄鹤 郝洪军 宿利 王月丹 刘新民 李海潮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不同时间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成年后气道哮喘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出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变应原接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变应原接触组分别于出生后第3天... 目的:研究幼年大鼠不同时间接触卵蛋白(ovalbumin,OVA)对成年后气道哮喘炎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新生SD(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出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变应原接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变应原接触组分别于出生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给予皮下注射OVA1 mg(含氢氧化铝凝胶5 mg)。大鼠饲养至6周龄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经OVA致敏并激发为哮喘模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数每个细支气管上皮中黏液细胞数量。检测脾及胸腺中CD4+CD25+T细胞比例和叉头框P3(forkhead box P3,Foxp3)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出生后第3天组(2.29±0.49)、出生后第7天组(1.25±0.46)与哮喘组相比(3.50±0.76)黏液细胞数量减少(P<0.01),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而出生后第14天组黏液细胞数未见减少[(3.00±1.16)vs(3.50±0.76),P>0.05]。出生后第3天组、第7天组脾中CD4+CD25+T细胞比例[(13.68±3.54)%vs(7.33±3.39)%,P<0.01;(16.65±4.91)%vs(7.33±3.39)%,P<0.01]和Foxp3 mRNA水平[(18.46±5.01)vs(5.49±1.99),P<0.01;(26.37±4.68)vs(5.49±1.99),P<0.01]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且出生后第7天组胸腺中Foxp3 mRNA表达亦增高[(18.73±3.66)vs(11.13±1.75),P<0.01];但出生后第14天组脾CD4+CD25+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4±2.88)%vs(7.33±3.39)%,P>0.05;(8.71±2.19)vs(5.49±1.99),P>0.05]。结论:早期接触变应原对大鼠哮喘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存在"时间窗"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免疫耐受 T淋巴细胞 卵蛋白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大鼠肺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2、3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志杰 刘新民 +4 位作者 周国鹏 卜定方 李雪迎 宗丽丽 李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老龄大鼠和成年大鼠肺胶原蛋白的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水平的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 目的:对比观察老龄大鼠和成年大鼠肺胶原蛋白的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水平的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MP2,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调控的变化,寻找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的可能原因。方法:通过羟脯氨酸定量测定肺组织胶原含量,ELISA方法测定TGF-β1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测定MMP2,MMP9,TIMP1,TIMP2,TIMP3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成年大鼠组相比,老龄大鼠肺细胞外胶原成分增加,TGF-β1蛋白水平升高[(756±160)pg/gvs(1000±246)pg/g,P<0.05],MMP2 mRNA(3.15±1.76vs0.17±0.13,P<0.01)表达水平降低,MMP9 mRNA(1.66±0.67vs1.74±0.87,P>0.05)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老龄大鼠组TIMP1 mRNA(2.00±1.74vs0.11±0.06,P<0.01),TIMP2 mRNA(7.60±2.51vs2.69±1.76,P<0.01),TIMP3 mRNA(1.32±0.46vs0.29±0.16,P<0.01)表达水平均低于成年大鼠组。结论:肺老化后细胞外胶原比例增加,TGF-β1蛋白水平升高,MMP2和MMP9转录水平改变,TIMPS mRNA转录水平降低等多重因素共同构成肺间质纤维化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明胶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趋化素样因子1基因转移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波 洪涛 +7 位作者 刘倩竹 冯雪茹 龚艳君 卜定方 李雪梅 薛林 赵春玉 霍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1,CKLF1)基因转移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CKLF1组、空质粒组,分别于股直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μg、...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1,CKLF1)基因转移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CKLF1组、空质粒组,分别于股直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μg、CKLF1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载质粒100μg,并予以直流方波电脉冲刺激,第6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第22天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检查,然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KLF1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7.02%±12.24%)明显高于盐水组(43.64%±7.82%)及空质粒组(47.56%±4.10%),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3.83%±10.15%)明显高于盐水组(18.49%±3.96%)及空质粒组(20.85%±2.24%),P<0.05;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5720.01±826.32)mmHg/s,1mmHg=0.133kPa]明显高于盐水组[(3955.69±685.91)mmHg/s]及空质粒组[(4412.03±500.74)mmHg/s],P<0.05;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4636.23±407.17)mmHg/s]明显高于盐水组[(2984.82±615.24)mmHg/s]及空质粒组[(2963.87±419.36)mmHg/s],P<0.05;而CKLF1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29.63%±3.93%)明显小于盐水组(38.01%±5.48%)及空质粒组(37.50%±6.33%),P<0.05。结论:CKLF1基因转移可以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心肌梗死 基因疗法 心室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单中心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志刚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患者与无血尿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其中34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6.3±14.8)岁。左、右肾及双肾受累比例分别为44.2%、34.6%和21.2%。局灶性、多灶性及大面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6.5%、50.0%和13.5%。38.5%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血栓栓塞事件,44.2%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常见症状包括胁腹痛(71.2%)、恶心(55.8%)、腰痛(53.9%)、呕吐(48.1%)、发热(48.1%)和腹泻(21.2%)。肾区叩痛是最常见的体征(40.4%)。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67.3%和54.5%。38.5%的患者在就诊时并发血尿。血清D-二聚体升高仅见于56.5%的患者。就诊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41.5 h(2~552 h)。47例患者(90.4%)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明确诊断、5例患者(9.6%)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9.4±35.8)个月,大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4例需要持续透析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血尿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无血尿患者[773.5 IU/L(153.0~3 159.0 IU/L)vs.488.0 IU/L(137.0~3 370.0 IU/L),P=0.041],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血栓栓塞是急性肾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对于持续腰腹痛、血乳酸脱氢酶升高且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宜进行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助早期诊断。血尿并非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与预后无关,其出现与否可能取决于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梗死 血栓栓塞 血尿 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器官纤维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箐 刘新民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5-338,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包括三种亚型: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糖代谢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包括三种亚型: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糖代谢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研究表明,PPARγ激动剂可以在器官纤维化的发生路径进行调节,减缓纤维化的进程。本文就PPARγ与肝、肾、肺、心和胰腺等器官纤维化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器官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梅林 梁文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常作为炎症相关疾病的检测指标。冠心病存在慢性炎症过程,检测hs-CRP有助于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评估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观察演变情况,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分层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