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刚 何权瀛 +2 位作者 刘新民 汤秀英 陈路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内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IL17、热灭活IL17(XIL17)和地塞米松,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的检测分析凋亡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中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呈现出凋亡极具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随时间延长,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呈上升趋势,0h为(1.54±0.08)%,12h为(11.48±1.80)%(与0h比较,P<0.05),24h为(34.19±1.92)%(与0h比较,P<0.01)。在50μg/L质量浓度时IL17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0,12,24h的AI分别为(1.43±0.17)%(与对照组0h比较,P>0.05),(20.47±6.22)%(与对照组12h比较,P<0.01)和(40.74±3.48)%(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而IL17在质量浓度为5μg/L和0.5μg/L浓度时可抑制凋亡,24h的AI分别为(14.24±4.26)%和(19.86±4.39)%,与对照组24h比较,P均<0.01。50μg/LXIL17组24h的AI为(33.22±1.61)%(与对照组24h比较,P>0.05)。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同时伴有DNA的片段化。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同期中性粒细胞Bax蛋白表达量与AI呈强正相关(r=0.932,P<0.01)。结论:体外IL17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有调节作用,在较高浓度下加速凋亡,在较低浓度下延缓凋亡。IL17对Bax蛋白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其内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中性白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类 炎症介导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单中心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志刚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的临床特征,探讨急性肾梗死并发血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证实的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数据、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并比较并发血尿患者与无血尿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52例急性肾梗死患者,其中34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56.3±14.8)岁。左、右肾及双肾受累比例分别为44.2%、34.6%和21.2%。局灶性、多灶性及大面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36.5%、50.0%和13.5%。38.5%的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血栓栓塞事件,44.2%的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常见症状包括胁腹痛(71.2%)、恶心(55.8%)、腰痛(53.9%)、呕吐(48.1%)、发热(48.1%)和腹泻(21.2%)。肾区叩痛是最常见的体征(40.4%)。血清乳酸脱氢酶、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6.5%、67.3%和54.5%。38.5%的患者在就诊时并发血尿。血清D-二聚体升高仅见于56.5%的患者。就诊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41.5 h(2~552 h)。47例患者(90.4%)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明确诊断、5例患者(9.6%)经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9.4±35.8)个月,大多数患者肾功能稳定,4例需要持续透析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血尿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无血尿患者[773.5 IU/L(153.0~3 159.0 IU/L)vs.488.0 IU/L(137.0~3 370.0 IU/L),P=0.041],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血栓栓塞是急性肾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对于持续腰腹痛、血乳酸脱氢酶升高且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宜进行腹部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助早期诊断。血尿并非常见的临床表现且与预后无关,其出现与否可能取决于梗死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梗死 血栓栓塞 血尿 增强计算机断层显像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与糖代谢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国鹏 赵志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葡萄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支气管瘘的治疗:6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志刚 刘新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5年12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6例BBF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6例均为获得性BBF,其中继发于肝脓肿3... 目的探讨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5年12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6例BBF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6例均为获得性BBF,其中继发于肝脓肿3例,肝破裂伤2例,肝癌术后1例。发热6例,咳嗽6例,咳胆汁6例,呼吸困难4例,右上腹痛4例,胸痛2例;查体:右上腹压痛4例、右下肺叩浊3例、异常呼吸音3例、肝区叩痛2例。6例接受抗感染治疗及经皮经肝胆管/脓肿引流,1例另行瘘管栓塞治疗,6例病情改善。1例痊愈,1例长期置管引流并于1年后死于胆道出血,4例失访。结论咳胆汁是BBF的特征性表现,微创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支气管瘘 胆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β_1-肾上腺素受体偏向激活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芸 邢晓为 +4 位作者 黄利华 刘心瑶 李莹 刘梅林 袁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β1-AR)是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主要亚型,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靶点。大量研究显示β1-AR激活GS-AC-c AMP-PKA经典信号通路调控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近年新发现,除经典调控通路外β1-AR... 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β1-AR)是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主要亚型,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靶点。大量研究显示β1-AR激活GS-AC-c AMP-PKA经典信号通路调控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近年新发现,除经典调控通路外β1-AR还参与偏向激活通路,通过级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产生有益的心脏效应,并可通过与β-arrestin相互作用调节多个miRNAs的表达,进一步调控心肌效应基因,参与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心肌β1-AR偏向激活通路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心肌调控信号的新机制,而且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受体 Β-ARRESTIN MIRNAS 偏向激活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清照 刘新民 +1 位作者 张志刚 王绿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1-2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RAS系统的关键酶,在肺内表达丰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CE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本研究拟探讨ACE基因内一287bp的片段插入(insertion,I)与缺失(deletion,D)多态性是否... 背景与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RAS系统的关键酶,在肺内表达丰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CE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参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本研究拟探讨ACE基因内一287bp的片段插入(insertion,I)与缺失(deletion,D)多态性是否与肺癌的易感性、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方法从47例肺癌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测定基因型。结果肺癌组中II、I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7、0.447和0.106,I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70和0.330;正常对照组中II、I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70、0.556和0.074,I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648和0.352,两组间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间以及各临床分期间也未发现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ACE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易感性、病理类型或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多态性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