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国际甲状腺义诊周活动纪实
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39-1339,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甲状腺疾病 核医学科 义诊 国际 副主任医师 咨询活动 医院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首次获美国核医学杂志优秀论文奖
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41-1141,共1页
关键词 核医学科 优秀论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国际甲状腺义诊周活动纪实
3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4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甲状腺疾病 核医学科 义诊 国际 副主任医师 咨询活动 医院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首次获美国核医学杂志优秀论文奖
4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核医学科 优秀论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荣福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肿瘤乏氧显像的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刚 王荣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6,F0003,共3页
Tumor tissue hypoxia is taken as an important biologic character of malignant tumors,it could reduc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Presenting a noninvasive approach in detecting hypoxic st... Tumor tissue hypoxia is taken as an important biologic character of malignant tumors,it could reduc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Presenting a noninvasive approach in detecting hypoxic state in tumors,hypoxia imaging of nuclear medicine can be us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prognosis evaluation and guiding therapy of malignant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肿瘤 显像剂 放射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影像核医学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792-1796,共5页
论述近年来肿瘤影像核医学分子功能显像的新进展 ,注重在放射性核素非特异性亲肿瘤显像、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及肿瘤分子核医学包括肿瘤代谢显像。
关键词 核医学 放射性核索 肿瘤 受体 基因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核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荣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5-590,共6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核医学异军崛起,其在人类健康预防、保健与疾病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分子核医学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近年来应用研究热...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核医学异军崛起,其在人类健康预防、保健与疾病诊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就分子核医学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近年来应用研究热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18F-FDG PET/CT报告书写规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茜 李囡 +6 位作者 霍力 杨吉刚 艾林 李河北 富丽萍 张建华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 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临床应用的增加,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flu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的诊断作用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18F-FDG PET/CT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报告的内容可以体现影像医师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制订诊疗方案的依据,并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法定证据,用于证明医疗的必要性。因此,重视报告的质量非常必要。由于这种融合成像模式的复杂性,书写一份高质量的18F-FDG PET/CT报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影像诊断医师同时具备多种影像技术能力和一定的相关临床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欧洲核医学年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4-777,共4页
关键词 核医学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0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首届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会议召开
11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60-1460,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新技术 肿瘤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中华医学会 乌鲁木齐市 学分 核医 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美国核医学年会报道
12
作者 王荣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8-718,共1页
2007年第54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6月1日-6日在美国华盛顿国际会议中心举行j1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录用论文2229篇,其中口头交流1004篇,壁报交流1225篇。大会安排56个继续教育展台,72场继续教育会场和18... 2007年第54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6月1日-6日在美国华盛顿国际会议中心举行j1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录用论文2229篇,其中口头交流1004篇,壁报交流1225篇。大会安排56个继续教育展台,72场继续教育会场和18场专家读片。今年还新开辟了疑难病例讨论会场,并给优胜者奖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核医学年会 国际会议中心 疑难病例讨论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分子核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翠翠 杨琦 +1 位作者 王荣福 康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个体化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分子核医学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核医学相结合,在分子、细胞、活体水平对机体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是一种高度... 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个体化的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分子核医学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核医学相结合,在分子、细胞、活体水平对机体生物学行为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是一种高度可重复、安全且无创的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预测和疗效评估。本文主要对分子核医学代谢显像、受体显像、基因显像和免疫PET显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核医学 代谢显像 受体显像 免疫PE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在肺栓塞诊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梅 王荣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9-412,共4页
脱落的血栓栓子,进入人血流的脂肪滴、羊水、气体等随着血流至远处阻塞肺血管就会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由脱落的血栓栓子栓塞最常见,90%以上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少数为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PE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 脱落的血栓栓子,进入人血流的脂肪滴、羊水、气体等随着血流至远处阻塞肺血管就会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由脱落的血栓栓子栓塞最常见,90%以上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少数为盆腔静脉,偶尔来自右心。PE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美国PE的发生率降低了45%,但是深静脉的血栓发生率并没有改变。从1979~1988年PE死亡率减低30%。这种改变归功于诊断模式中新的诊断手段的联合使用,从而降低了PE发病率及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学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玉琦 洪伟 +2 位作者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9-159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床研究。鉴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时,必须考虑电离辐射的影响。该文综述近10年来PSMA相关RDCs的临床研究,并重点介绍PSMA相关RDCs临床研究中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小球滤过率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旭初 王荣福 +1 位作者 张春丽 左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66,共5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潜在肾移植供体(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准确性。方法 对45名受检者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和双血浆法测定肾脏GFR,以双血浆法为标准比较二者测定结果。结果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得的GFR(gGFR)与双血浆法测得的GFR(tGFR)高度相关(r=0.88,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gGFR=0.66tGFR+21.78,gGFR落在tGFR±15%、tGFR±30%和tGFR±50%范围内的受检者百分比分别为60.78%,89.56%和100%,gGFR与tGFR的偏差中位数为-1.23ml/1.73(m2.min),绝对偏差中位数分别为10.78ml/1.73(m2.min)。结论 在肾移植供体的筛选过程中,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提供准确的总肾及分肾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肾移植 放射性核素 肾动态显像 双血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Gleason评分对前列腺癌患者核素骨扫描结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天昱 陈晓鹏 +8 位作者 李学松 贾元歆 成俊 张建华 蔡林 张争 龚侃 何志嵩 周利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以及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对核素骨扫描结果的预测价值,以确定对中国前列腺癌初诊患者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的恰当时机。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北京...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以及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对核素骨扫描结果的预测价值,以确定对中国前列腺癌初诊患者进行核素骨扫描检查的恰当时机。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62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血清总PSA(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前列腺病理检查Gleason评分与骨扫描结果的相关性。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确定选择进行骨扫描检查的PSA和Gleason评分界值。结果:62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443例同时进行了骨扫描检查和血清PSA测定,其中骨扫描阳性患者216例(48.8%);338例同时具有骨扫描、PSA和前列腺病理检查Gleason评分。骨扫描阳性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水平(中位值71.00μg/L,范围1.30~2 400.00μg/L)显著高于骨扫描阴性患者(中位值60.00μg/L,范围0.60~201.00μg/L,秩和检验P<0.001),骨扫描阳性患者的Gleason评分(7.7±1.5)也显著高于骨扫描阴性患者(6.7±1.8,P<0.001)。回归分析显示PSA及Gleason评分分别与骨扫描检查结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lg[PSA]:r=0.933,B=0.352,P=0.001;Gleason评分:r=0.971,B=0.096,P<0.001)。tPSA<10μg/L时骨扫描阳性率为<9.0%,Gleason评分<5时骨扫描阳性率为3.8%。tPSA>15μg/L或Gleason评分≥7时,对骨扫描阳性结果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7.5%、24.7%、54.4%、91.5%和60.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骨扫描阳性结果与较高的血清tPSA水平和病理检查Gleason评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建议tPSA<10μg/L和Gleason评分<5的新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可不进行骨扫描,tPSA>15μg/L或Gleason评分≥7的前列腺癌患者应该进行骨扫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核素诊治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建敏 曲雁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480-483,共4页
恶性肿瘤病人骨转移率较高 ,且大多会出现剧烈而持续性的骨痛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及核素内照射治疗在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缓解骨痛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骨转移癌 骨痛 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GST-Cdc25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功能初步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忠义 徐小洁 +5 位作者 曹佳 康磊 韩白玉 蒋凯 叶棋浓 杜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构建人Cdc25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Cdc25C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Cdc25C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GEX-KG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表达后,用GST-Sepharose 4B珠... 目的:构建人Cdc25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Cdc25C融合蛋白,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Cdc25C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GEX-KG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表达后,用GST-Sepharose 4B珠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通过GSTpull-down技术检测纯化蛋白与已知结合蛋白Chk2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得到Cdc25C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经测序与目的序列完全一致;在Rossate菌中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80 000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并纯化得到GST-Cdc25C融合蛋白,GST pull-down检测证实GST-Cdc25C蛋白可以和已知相互作用蛋白Chk2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克隆Cdc25C基因,并获得了活性良好的GST-Cdc25C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周期蛋白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dc25C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给药后的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
20
作者 邹晶 高天姿 +10 位作者 汪洋 任蒙蒙 刘东阳 龙仁 成雨萌 刘萌 徐正仁 谢肇恒 吕鹏宇 袁兰 韩鸿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68,共7页
目的:探索^(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在不同脑区给药后,正常成年大鼠脑内及全身的药物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方法:使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SD大鼠固定,将体积为2μL、放射性活度... 目的:探索^(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在不同脑区给药后,正常成年大鼠脑内及全身的药物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方法:使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SD大鼠固定,将体积为2μL、放射性活度为3.7 MBq(100μCi)的^(99m)Tc-DTPA分别注入大鼠的尾状核区和丘脑区,使用小动物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不同时间显像,连续观察示踪剂的动态分布和消除规律。生物体内分布实验是在大鼠丘脑区和尾状核区注入^(99m)Tc-DTPA,4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取大脑、小脑、心、肝、脾、肺、肾,称重后用γ计数器测定其放射性强度。结果:^(99m)Tc-DTPA经脑ECS途径给药后,放射性分布浓聚于脑、肾和膀胱,左侧尾状核区给药的示踪剂优先向右侧小脑引流,右侧尾状核区给药的示踪剂优先向左侧小脑引流,尾状核区给药存在“对侧小脑优势引流”现象,而丘脑区给药后会优先向同侧小脑引流。给药4 h后,尿液、小脑和大脑出现高放射性摄取,其次是血液和肾,心、肝、脾、肺的放射性摄取值均较低,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结论:经脑ECS途径给药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给药方法,但不同脑区经该途径给药后的动态分布与消除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脑分区”的内容与意义,也为未来经脑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 细胞外间隙 组织间液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