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能切除的”胰腺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蔌 杨尹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可能切除的"胰腺癌介于"可切除"与"不可切除"之间,其定义的主要内涵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肝总动脉是否为肿瘤侵犯及是否可切除重建,是目前的热点课题。"可能切除的"胰腺癌... "可能切除的"胰腺癌介于"可切除"与"不可切除"之间,其定义的主要内涵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或肝总动脉是否为肿瘤侵犯及是否可切除重建,是目前的热点课题。"可能切除的"胰腺癌所涉及的外科相关问题包括:联合血管切除的安全性、有效性;淋巴清扫范围;标本切缘检测的标准化等。治疗方面建议对此类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以增加R0切除的几率及可能性,但具体方案尚不统一,亦无RCT研究佐证。在目前多学科治疗模式及理念下,R1切除的价值及意义值得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18)F-FDG摄取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雄飞 张春丽 +3 位作者 付占立 王荣福 万远廉 徐文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糖负荷、化疗及供应肿瘤的血流量等三种影响肿瘤氟脱氧葡萄糖 ( 18F FDG)摄取因素的实验研究 ,为临床上行18F FDGSPECT/PET符合显像时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及正确解释显像结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荷瘤 (H2 2肝癌 )昆明种小鼠 3... 目的 通过对糖负荷、化疗及供应肿瘤的血流量等三种影响肿瘤氟脱氧葡萄糖 ( 18F FDG)摄取因素的实验研究 ,为临床上行18F FDGSPECT/PET符合显像时合理控制影响因素及正确解释显像结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荷瘤 (H2 2肝癌 )昆明种小鼠 30只 ,随机分为糖负荷组、化疗组及血流组 ,前两组又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实验组分别用 5 0 %的葡萄糖 (质量分数 ) 0 .5ml灌胃及静脉化疗 ,血流组同时用99Tcm 标记的人血白蛋白 ( 99Tcm HSA)测定肿瘤血流量 ,各组均静脉注射18F FDG 185kBq/0 .2ml,分别观察糖负荷与化疗对肿瘤摄取18F FDG的影响 ,并分析肿瘤18F FDG摄取与肿瘤血流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糖负荷组血糖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 6 .5 9± 0 .86vs 8.87± 1.5 6mmol/L ,t =2 .5 6 ,P <0 .0 5 ) ,其标准摄取值 (standarduptakevalue ,SU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 2 .6 94± 0 .415vs 1.90 4± 0 .338,t =3 .10 ,P <0 .0 5 )。②化疗组血糖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5 .77± 1.81vs 5 .31± 1.79mmol/L ,t =0 .40 ,P >0 .0 5 ) ,其SUV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1.2 2± 0 .2 7vs 0 .87± 0 .14 ,t =2 .5 8,P <0 .0 5 )。③血流组18F FDG与99Tcm HSA摄取之间存在正相关 (r =0 .7731)。结论 血糖浓度升高、化疗可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 肿瘤诊断 小鼠 ^18F-FDG 显像结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超声影像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秀梅 邵玉红 +1 位作者 熊霞 万远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结节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83例HT患者(病例组)及同期健康查体者60例(对照组)行超声检查,超声测量甲状腺大小并观察甲状腺实质回声及合并结节的特点,记录甲状腺实质、伴发结节血流分...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结节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对病理确诊的83例HT患者(病例组)及同期健康查体者60例(对照组)行超声检查,超声测量甲状腺大小并观察甲状腺实质回声及合并结节的特点,记录甲状腺实质、伴发结节血流分布状况及病理特征。结果 HT甲状腺大小明显大于对照组;HT甲状腺回声弥漫性减低、网格状改变、腺体内血流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以上改变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纤维化改变密切相关;HT合并结节:43例HT合并微结节(51.81%),12例合并桥本结节(14.46%),3例甲状腺腺瘤(3.6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0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41%)。结论 HT合并结节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超声 结节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C-5/ARA55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崔巍 汪欣 +3 位作者 刘玉村 万远廉 郭宏杰 朱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黏着蛋白HIC5/ARA55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HIC5/ARA55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用PCDNA4AHIC5/ARA55转染... 目的:研究局部黏着蛋白HIC5/ARA55与大肠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HIC5/ARA55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42例大肠癌组织蛋白水平的表达。用PCDNA4AHIC5/ARA55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HIC5/ARA55对大肠癌Lovo细胞系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IC5/ARA55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影响,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HIC5/ARA55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IC5/ARA55在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织(P<0.05),HIC5/ARA55可以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凋亡,使凋亡促进蛋白Bax表达升高,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降低。HIC5/ARA55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结论:HIC5/ARA55可能是一种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降低,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黏蛋白类 基因表达 生长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调节相关基因TRAP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唐志伟 张波 +2 位作者 徐文怀 赵瑗君 侯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2-407,共6页
目的 :研究TRAP基因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的作用相关性 ,探讨其在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原核表达TRAP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检测TRAP及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 目的 :研究TRAP基因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的作用相关性 ,探讨其在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原核表达TRAP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 ,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检测TRAP及hTERT在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通过构建TRAP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 ,观察TRAP对细胞hTERT转录、端粒酶活性和癌细胞生长及成瘤性的影响。结果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TRAP蛋白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 ,经Westernblot鉴定与TRAP具有特异结合性 ;免疫组化显示 2 4 7例恶性肿瘤中有 2 13例TRAP阳性 ,表达率为 86 .2 % ,而在所有癌旁组织中TRAP为阴性。另外 ,交界性及癌前病变与良性病变组织中TRAP表达差异也有显著性。进一步检测卵巢生发上皮肿瘤、乳腺癌、肝癌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hTERT表达 ,显示hTERT与TRAP表达的结果相一致。TRAP正义转染使hTERT及端粒酶活性升高 ,细胞增殖加快 ;而反义转染时 ,两者均下降 ,细胞增殖受抑。裸鼠成瘤性实验表明 :正义TRAP使癌细胞成瘤性增强 ,而反义则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TRAP表达存在于人癌组织及部分癌前病变 ,与癌细胞恶性表型相关 ,并与hTERT表达一致。TRAP基因参与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 ,可能与人肿瘤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调节相关基因 TRAP 肿瘤 生物学特性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H1、H2级胃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关宇 刘占兵 +2 位作者 汪欣 刘玉村 陈国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月-201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诊治的胃癌肝转移(H1、H2)患者136例,其中接受化疗48例、介入治疗45例、手术联合化疗43例。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因素对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年1月-201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诊治的胃癌肝转移(H1、H2)患者136例,其中接受化疗48例、介入治疗45例、手术联合化疗43例。对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及相关生存曲线研究。结果化疗组、介入治疗组、手术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7、10.1、13.3个月。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0.002)、肝转移同时/异时性(P=0.009)、肝转移分级(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01)、原发肿瘤浸润深度(P=0.020)及淋巴结转移(P=0.006)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P=0.041)、肝转移分级(P=0.018)、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01)、淋巴结转移(P=0.008)为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介入治疗的综合治疗。肝转移分级高、转移瘤直径大于5cm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丁炎明 李晶 +2 位作者 刘飞 郭红艳 王琤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1期1451-1457,共7页
本文综述了常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工具Wells、Autar、Caprini、Padua、RAPT和Geneva的临床应用情况,主要比较了这6种不同的风险评估工具的适用人群、评估效果和指南推荐情况,以期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工具的研发和临床应... 本文综述了常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工具Wells、Autar、Caprini、Padua、RAPT和Geneva的临床应用情况,主要比较了这6种不同的风险评估工具的适用人群、评估效果和指南推荐情况,以期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工具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工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法国临床实践指南:胰腺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摘译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永蔌 杨尹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本指南由法国胰腺癌诊治相关的9个医学团体共同制订,于2018年7月发表,涉及胰腺癌的流行病学、诊断、筛查、治疗、治疗指证、随访、复发7个部分,较全面的概括了当前法国胰腺癌的标准临床实践规范。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采用GRADE标准,推荐... 本指南由法国胰腺癌诊治相关的9个医学团体共同制订,于2018年7月发表,涉及胰腺癌的流行病学、诊断、筛查、治疗、治疗指证、随访、复发7个部分,较全面的概括了当前法国胰腺癌的标准临床实践规范。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采用GRADE标准,推荐等级A、B、C对应证据强度为高、中、低,专家共识或意见证据强度为极低。本文择其核心内容进行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随访研究 法国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阎玉矿 何美文 +4 位作者 高随宽 曾惠峰 李德宁 彭海峰 段君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503-504,共2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总结 1 993年 1 2月~ 2 0 0 2年 1月 5 3例术中及术后发现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 ,其中甲状腺微小癌 4 2例。 结果  5 3例中 2例合并对侧癌变 ,3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总结 1 993年 1 2月~ 2 0 0 2年 1月 5 3例术中及术后发现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 ,其中甲状腺微小癌 4 2例。 结果  5 3例中 2例合并对侧癌变 ,3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癌 35例 ,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 1 8例。 35例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术 ,7例加颈淋巴结清扫术 ,其余行一侧腺叶全切除和一侧或两侧腺叶次全切除。随访 35例 ,时间 2月~ 96月 ,平均 4 6月 ,2例复发 ,无死亡。 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诊断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联合过继免疫治疗的抗黑色素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卫泊 尹昱 +2 位作者 张峻岭 谢绍建 蔡建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荷瘤鼠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及联合细胞毒性T细胞(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际抗瘤效果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瘤细胞制备黑色素瘤荷瘤鼠模型;腹腔注射CTX,每隔7天给药一次,... 目的:观察循环应用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对荷瘤鼠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及联合细胞毒性T细胞(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际抗瘤效果并探讨其中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瘤细胞制备黑色素瘤荷瘤鼠模型;腹腔注射CTX,每隔7天给药一次,共3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制备肿瘤抗原特异性的CTLs。在腹腔注射CTX后4天,鼠尾静脉注射CTLs,每隔7天治疗一次,共3次。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结果:随着荷瘤时间的延长,荷瘤鼠CD4+CD25+Foxp3+/CD4+比例逐渐升高。循环应用CTX能够延长对Tregs的抑制,维持其在相对较低水平。循环CTX+CTLs疫苗治疗组的抑瘤作用最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未见免疫性白斑等自身免疫病及明显化疗毒副反应。结论:循环应用低剂量CTX能够规律有效地调控Tregs,显著提高CTLs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环磷酰胺 黑色素瘤 细胞毒性T细胞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文怀 鞠晓明 李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 (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 )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 35例大肠癌标本及正常黏膜端粒酶活...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临床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 (telomerase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 )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 35例大肠癌标本及正常黏膜端粒酶活性。结果 :35例大肠癌标本中 ,2 9例为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为 82 .86 % ;而相邻正常黏膜中全部为阴性。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经统计学分析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肿瘤Dukes’分期有关。结论 :端粒酶表达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 ,对大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有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端粒酶活性 临床诊断 生物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化疗自我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俊梅 路潜 庞冬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41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平均得分为51.27,且与是否接受培训有关。结论:应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 目的:了解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41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护士对化疗药物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平均得分为51.27,且与是否接受培训有关。结论:应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化疗防护知识培训,建立健全防护设施及管理制度,确保护士自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自我防护 护士 调查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酸hTERT对大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智勇 鞠晓明 +2 位作者 徐文怀 王振军 朱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反义cDNA逆转录病毒载体 ,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HT2 9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探讨以hTERT为靶的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RT PCR扩增hTERTm...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反义cDNA逆转录病毒载体 ,观察其对大肠癌细胞HT2 9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探讨以hTERT为靶的大肠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RT PCR扩增hTERTmRNA 5′起始端 835bp的cDNA ,分别正向和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pLXSN质粒中 ,转染包装细胞PT6 7后获得重组病毒 ,病毒感染大肠癌HT2 9细胞。处理前后采用Westernblot检测hTERT蛋白表达 ,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流式细胞仪和DNA片段电泳观察凋亡情况。结果 :反义hTERT作用大肠癌HT2 9细胞后hTERT表达下降 ,端粒酶活性被抑制 ,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反义hTERT对大肠癌细胞HT2 9端粒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细胞生长 ,促进细胞凋亡 ,hTERT有可能成为大肠癌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大肠癌细胞 肿瘤细胞 细胞培养 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胆道手术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刚 冯秋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次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而行再次、多次胆道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十二指肠损伤。结果 9例愈合良好,3例愈合时间较长,2例死于... 目的探讨多次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因肝内外胆管结石而行再次、多次胆道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十二指肠损伤。结果 9例愈合良好,3例愈合时间较长,2例死于严重的感染、多脏器衰竭。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是多次胆道手术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没有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酿成严重后果。手术中细致操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充分的引流和术后肠内外营养是减少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胆道手术 十二指肠损伤 胆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癌细胞系的凋亡与p53及Smad4活化相关(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雷 万远廉 +1 位作者 刘玉村 黄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肿瘤细胞系凋亡及其与5mad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肝肿瘤细胞系,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对TCF-β1诱导的肝肿瘤细胞的凋亡进... 目的: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肿瘤细胞系凋亡及其与5mad的关系。方法:选用3种含有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肝肿瘤细胞系,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对TCF-β1诱导的肝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行了定量检测。为明确凋亡机制,还应用LF2000把含有Smad结合元件和荧光素酶基因的TGF-β1可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对细胞进行了转染,后经TGF-β1作用,分别检测其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应用TUNEL检测的3个细胞系中,TGF-β1仅能诱导HepG2细胞(野生型p53)凋亡, 而Huh-7(突变型p53)和Hep3B细胞(缺失型p53)则凋亡较少。荧光素酶检测显示,HepG2细胞对TGF-β1反应较强,而Huh-7和Hep3B细胞其荧光素酶的表达较低。结论:HepG2细胞系比Huh-7和Hep3B细胞系更易发生 TGF-β1诱导的凋亡,Smad4也许是TGF-β1信号转导途径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凋亡 肝肿瘤 细胞系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筛选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267-α(ARA267-α)的相互作用蛋白
16
作者 汪欣 买铁军 +2 位作者 牛亦农 王建伟 郭应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2 6 7 α(androgenreceptor associatedcoregulator2 6 7 α,ARA2 6 7 α)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为研究ARA2 6 7 α的生理功能寻找证据和方向。方法 :以能表达ARA2 6 7 α中 4个PH... 目的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雄激素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2 6 7 α(androgenreceptor associatedcoregulator2 6 7 α,ARA2 6 7 α)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为研究ARA2 6 7 α的生理功能寻找证据和方向。方法 :以能表达ARA2 6 7 α中 4个PHD(planthomeodomain)和 1个SET[Su(var) 3 9,Enhancer of zeste,Trithorax]结构域的pGBKT7 PHD SET重组质粒为“诱饵” ,采用酵母融合 (yeastmating)方法筛选预转化的人脑cDNA文库。挑选阳性酵母菌落进行质粒提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测序。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 ,确定它们所对应的基因。通过再次酵母双杂交排除假阳性相互作用。结果 :筛选cDNA文库共获得约 6 0 0个阳性酵母菌落 ,随机挑选其中的6 5个菌落提取混合质粒。经过在氨苄青霉素培养盘中筛选 ,共得到 4 3个文库pACT2 cDNA质粒。选取 35个酶切片段不同的文库pACT2 cDNA质粒进行测序 ,测序结果比对揭示 ,35个cDNA插入片段来源于 16种不同的基因。酵母双杂交证实其中RanBPM是ARA2 6 7 α的假阳性作用蛋白。结论 :通过筛选cDNA文库发现ARA2 6 7 α可以与多个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这提示ARA2 6 7 α可能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蛋白分子 ,而RanBPM极可能是一个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 辅助调节因子 雄激素受体 筛选 菌落 DNA质粒 相互作用蛋白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2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詹江华 徐文怀 +2 位作者 黄柳明 王振军 万远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6-677,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2 大肠肿瘤 临床意义 P53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分类——2012:亚特兰大分类和定义修订的国际共识 被引量:1340
18
作者 冷芳 杨力 +1 位作者 常志刚 杨尹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I0002-I0008,共7页
急性胰腺炎的亚特兰大分类使相关研究得以标准化,有助于临床医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但由于此分类存在不足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在2007年进行了基于网络形式的商讨,以确保胰腺病学家的广泛参与。首次会议之后,工... 急性胰腺炎的亚特兰大分类使相关研究得以标准化,有助于临床医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但由于此分类存在不足以及对该病认识的深入,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在2007年进行了基于网络形式的商讨,以确保胰腺病学家的广泛参与。首次会议之后,工作组向11个国家和国际性的胰腺学会函寄了修订草案,该草案被转发给所有相关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k2对人类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能力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启军 汪欣 +3 位作者 胡刚 万远廉 刘玉村 朱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中,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对人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义及反义cDNA技术,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基础上,构建Pyk2高表达的细胞... 目的:研究在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中,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对人结肠癌细胞肝转移能力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义及反义cDNA技术,在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基础上,构建Pyk2高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及低表达的细胞系SW480-Pyk2-作为实验组,并以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系SW480-vector和原细胞系SW480作为对照组。4组共32只4周龄的Babl/c nu/nu雄性裸鼠,用脾注射保留脾脏法构建裸鼠肝转移瘤模型。6周后处死裸鼠,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细胞中Pyk2蛋白的表达,计数肝转移瘤数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转移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6周后裸鼠肝转移模型建立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载体组(SW480-vector)和SW480组,SW480-Pyk2-组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SW480组和SW480-vector组;肝转移瘤计数显示SW480-Pyk2+组明显少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SW480-Pyk2-组明显多于SW480-vector组及SW480组(P<0.05),而SW480-vector组与SW480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较成熟,有形成腺腔趋势,微绒毛较多,细胞器较多,粗面内质网较多,细胞异型性较轻;而SW480-Pyk2-组细胞连接发育不良,细胞器少,微绒毛短小而稀疏,细胞核异形明显,有核沟。结论:Pyk2能减少结肠癌肝转移灶的数量,改善细胞的异型性和细胞连接发育,并可能通过此机制抑制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2 结肠肿瘤 肝转移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中组织因子/活性凝血因子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间交互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贺凯 戴芸 +3 位作者 吴婷 汪欣 万远廉 汤坚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1-936,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中组织因子/活性凝血因子Ⅶ(tissue factor/active coagulation factorⅦ,TF/FⅦa)通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在KRAS野生型的HT-29及KRAS突变...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中组织因子/活性凝血因子Ⅶ(tissue factor/active coagulation factorⅦ,TF/FⅦa)通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在KRAS野生型的HT-29及KRAS突变型的Lo Vo结肠癌细胞中,以FⅦa活化TF/FⅦa通路,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GFR配体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及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EREG)基因、蛋白表达改变;利用RNA干扰技术敲低TF表达后活化TF/FⅦa通路,检测其对AREG、EREG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证实FⅦa对AREG、EREG表达调节作用依赖TF。以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激活两细胞EGFR通路后,检测TF/FⅦa通路关键分子TF、FⅦ基因表达改变。结果:TF/FⅦa通路活化后,HT-29细胞AREG、EREG基因表达及EREG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调(AREG、EREG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55±0.09 vs.0.99±0.09、0.67±0.10 vs.1.02±0.02,EREG蛋白表达量0.54±0.09 vs.1.04±0.13,P均<0.05);Lo Vo细胞AREG基因表达及AREG、EREG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AREG基因表达量1.87±0.39 vs.0.93±0.23,AREG、EREG蛋白表达量3.09±0.73 vs.1.11±0.21、1.53±0.19 vs.0.97±0.23,P均<0.05);TF敲低后均可部分阻断FⅦa对两细胞AREG、EREG表达调节作用;EGFR通路激活后,HT-29细胞TF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FⅦ基因表达未检测到,而Lo Vo细胞的FⅦ及TF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表达量分别为1.53±0.23 vs.1.00±0.23、53.20±6.08 vs.1.00±0.15(P均<0.05)。结论:结肠癌Lo Vo细胞TF/FⅦa通路与EGFR通路的活化可分别上调另一通路的关键分子表达并发生交互作用,KRAS基因突变可能对该交互作用的发生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凝血致活酶 因子Ⅶa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