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
1
作者 吴联萱 贾会学 +2 位作者 姚希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了解全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超声诊疗感染防控相关指南和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样调查国内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2所医疗机构,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各医院TEE检查... 目的了解全国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超声诊疗感染防控相关指南和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抽样调查国内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2所医疗机构,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各医院TEE检查室进行实地调查,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填写问卷。结果调查162所医疗机构,其中114所医疗机构开展TEE检查,开展率为70.4%,大部分医疗机构由超声医学科(66.7%)和心内科(36.0%)承担TEE检查工作,91.0%的医疗机构感染控制部门安排了专人负责该项检查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32.4%(36所)的TEE检查时会使用超声探头隔离膜,以灭菌级隔离膜为主。整体TEE探头高水平消毒或灭菌率为79.3%,19.8%选择中水平消毒,但据配备的探头数、患者检查的间隔时间和探头消毒方法推断,有效高水平消毒的比率仅有67.6%。最常使用的探头灭菌、高水平消毒和中低水平消毒方法分别是过氧化氢低温灭菌、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和季铵盐湿巾擦拭消毒。92.8%的检查室探头消毒后会储存在专用储存柜(箱)中。32.4%的检查室能做到每例患者之间对TEE探头以外其他超声设备进行清洁与消毒,都为中水平消毒。大部分检查室的手卫生设施和通风设施齐全,59.5%的操作者手卫生依从率>90%,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佩戴和每例患者之间更换的情况较理想,但是每例患者之间更换床上用品以及诊疗操作者工作服的更换情况并不理想。结论全国大型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了TEE检查,TEE探头高水平消毒率仍有待提升,适用的消毒方法仍需进一步讨论和研究。TEE探头以外其他超声设备消毒意识仍需提升,操作者的手卫生依从性、患者检查床床上用品和诊疗操作者工作服及时更换的意识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超声探头 清洗消毒 医院感染防控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雅病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2
作者 葛天翔 荚杨洋 +33 位作者 李春辉 黄建荣 孟秀娟 高晓东 张静萍 乔甫 熊莉娟 梁辉 李玮 楼海燕 吴文娟 向天新 陈建森 朱彪 徐凯进 周志慧 蔡洪流 俞美红 张研 上官嬿婉 冯海婷 姚航平 郭蕾 干铁儿 张卫红 孙继民 陆烨 陆群 蔡虻 沈瑾 俞云松 吴安华 李六亿 瞿婷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50,共14页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克-雅病是由朊毒体引起的一种快速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医源性传播风险。随着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检测方法的快速进步及应用、监测报告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克-雅病患者在国内外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存在异质性,导致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增加了其在医疗机构传播的风险。目前,对于克-雅病的感染防控尚缺乏相关共识。为在医疗机构及时识别诊断克-雅病并有效阻断其在医疗机构传播,本共识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归纳了15个临床关注问题,形成24条具体推荐意见,旨在规范克-雅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其在医疗机构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雅病 朊毒体 医院感染防控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和单独分区就诊的管理模式,但开展互联网复诊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50%。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信息化监测程度有待提高。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普及程度较高,少数妇幼保健机构复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流程不规范。特殊就诊人群得到有效管理,互联网医疗有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医院感染 监测 预防 控制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 被引量:67
4
作者 贾会学 赵艳春 +7 位作者 贾建侠 赵秀莉 姚希 胡美华 张然 钱晶京 彭雪儿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分别对某院36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包括风险评估因素的变化、高风险科室的变化、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另外评价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工作...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分别对某院36个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包括风险评估因素的变化、高风险科室的变化、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的变化等)进行比较。另外评价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工作的影响,即各项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呼吸机使用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结果 2019年风险评估显示,心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ICU、心内科ICU、外科ICU、肾内科、儿外科、老年内科ICU、新生儿ICU、儿童ICU属于高风险科室,其中儿童ICU、新生儿ICU、儿外科和肾内科为2019年新增高风险科室。2016年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四个高风险部门风险级别明显降低。与2016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各科室当前管理体系完整性提升,医院感染发病率、MDRO医院感染发病率、CAUTI发病率、导尿管使用率明显降低,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风险评估可提示下一步重点关注科室和风险因素并实施干预,可有效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效果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预防医务人员COVID -19感染:来自中国武汉的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安华 李六亿 +3 位作者 谭彩霞 孟秀娟 马旭东 李春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67-975,共9页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并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在疫情早期,中国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由于对SARS-CoV-2的特点认识有限,湖北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在疫情暴...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已有数以千计的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并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在疫情早期,中国发生了医务人员感染。由于对SARS-CoV-2的特点认识有限,湖北有3,000多名医务人员在疫情暴发初期感染了SARS-CoV-2。由于当地医院医务人员工作超负荷,超过4.2万名医务人员(包括军队医务人员),从全国各地被派往湖北。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中国有十分之一的重症监护医生在武汉工作。在中国抗击COVID-19的过程中,虽然在疫情早期发生了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感染SARS-CoV-2,但通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快速诊断,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强调医务人员的安全,加强医务人员基本防护知识培训和统一管理等有效防护措施,国家援鄂医疗队42,632名队员最终未报告感染,并且当地医院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显著减少,说明医务人员院内感染COVID-19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本文旨在阐述中国武汉疫情期间,如何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务人员感染SARS-Co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98-1304,共7页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 目的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设现况,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从8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共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其中97.56%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98.33%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感染监控专题会议;87.81%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该部门92.68%由院长或副院长直接领导;90.24%妇幼保健机构的病区设立了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数量符合要求的妇幼保健机构占比52.03%,专职人员数量和专业结构均符合要求的比率仅为11.38%。纳入调查的12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中有9项在妇幼保健机构中建立的比率超过90%。结论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但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组织架构 妇幼保健机构 专职人员 抽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专家共识
7
作者 姚希 陈路增 +17 位作者 吴安华 张流波 马春燕 王莉 贾会学 黄勋 蔡虻 张青 陈涛 费洪文 刘运喜 陈贵秋 高晓东 李鑫 李保华 胡国庆 梁萍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7,共7页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 医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诊疗手段,其探头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关键部件,存在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风险。本共识由多学科专家团队依据国际指南、国内标准及全国现状调研结果联合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医用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流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形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共识针对三类不同感染风险的超声探头——体表超声探头、经皮超声引导下有创操作的超声探头、体内超声探头,分别明确了复用处理原则;同时对超声探头隔离膜与耦合剂的使用规范和消毒水平、超声探头复用处理操作流程和方法,以及复用处理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提出系统性建议,为保障超声诊疗安全提供科学防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超声探头 复用 消毒 医用超声隔离膜 医用超声耦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 被引量:339
8
作者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医院是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收治场所,医院感染防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突发疫情的心理压力和对新发疾病特点的不熟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中面临很多的困惑,本文从医务人员防护、手卫生、隔离要求等方面对常见的困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医院感染防控 新发传染病 公共卫生 传染病预防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改进探讨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美华 赵秀莉 +6 位作者 赵艳春 贾建侠 贾会学 姚希 钱晶京 张然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职业暴露后处理现状,探讨改进策略。方法:调查暴露者一般情况、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暴露后处理措施及相关费用等。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4例次/100床·年,91.84%为锐器伤,59.18%的职业暴露源有明确的病原体,...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职业暴露后处理现状,探讨改进策略。方法:调查暴露者一般情况、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暴露后处理措施及相关费用等。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4例次/100床·年,91.84%为锐器伤,59.18%的职业暴露源有明确的病原体,95.92%的职业暴露者实施了局部处理,63.27%的职业暴露者及时完成了风险评估,54.08%有随访记录。结论:发生职业暴露后选择恰当检查与预防措施是减少职业感染的保障,但职业暴露后处理依从性仍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暴露后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28
10
作者 贾会学 彭雪儿 +1 位作者 姚希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2-429,共8页
目的了解《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以下简称"隔离规范")在全国各级医院的实施情况,为"隔离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国抽查12个省(市)的253所医院,调查"隔离规范"颁布前后医院... 目的了解《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以下简称"隔离规范")在全国各级医院的实施情况,为"隔离规范"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国抽查12个省(市)的253所医院,调查"隔离规范"颁布前后医院隔离措施实施情况,包括隔离制度的修订,开展培训、督导等管理工作,建筑布局与设施设置,手卫生工作的开展,标准预防相关工作的开展,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职业暴露管理等的实施情况。结果 2017年在调查的253所医院中,99.21%(251所)已经建立了隔离预防制度,97.23%(246所)定期对隔离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开展手卫生工作在2009年达到高峰;76.28%(193所)设立肠道门诊,79.84%(202所)设立发热门诊,88.54%(224所)设立门急诊预检分诊;99.21%(251所)医院开展了标准预防相关工作;与2010年相比,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量增长超过1倍;98.02%(248所)医院有针刺伤报告流程与制度。结论 "隔离规范"的颁布对规范各医院的隔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隔离 规范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聚集性病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艳春 袁翠 +3 位作者 李双玲 孙立颖 胡美华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对某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发生的4例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检测,查找环境中... 目的:对某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调查与控制,为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发生的4例CRKP感染聚集性病例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环境微生物进行检测,查找环境中的CRKP;应用PCR(Rep-PCR)分型技术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分析控制效果。结果:发生的4例CRKP感染中医院感染2例,千住院日医院感染率为4.07‰,高于2017年同期,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但CRKP医院感染率达历年最高值,存在聚集性发生趋势。患者A、B、C及患者B床档分离的CRKP为同一基因型,患者D为其他基因型。患者A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B和C为医院获得性感染,说明CRKP在ICU内发生了传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发生续发CRKP感染病例,与控制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查明感染源和感染高风险因素,深入现场的临床调查与观察有助于发现感染风险,措施的有效落实是预防感染聚集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 分子流行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预防——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基本策略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对临床防控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物体表面及设备的清洁消毒等措施对临床防控患者MDRO感染的效果,总结标准预防对临床防控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作用。结果:手卫生是预防... 目的:探讨标准预防对临床防控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物体表面及设备的清洁消毒等措施对临床防控患者MDRO感染的效果,总结标准预防对临床防控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作用。结果:手卫生是预防与控制患者MDRO感染的重要手段,防护用品的适当使用可以降低患者MDRO感染的发病率,环境物表及医疗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可有效切断MDRO在患者间传播。结论: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防控MDRO感染,且随着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深入,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预防 多重耐药菌 手卫生 清洁消毒 防护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11 位作者 胡美华 张冰丽 孙昕霙 李子涵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相应防护要求和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三个方面设计呼吸道防护能力测评内容,分别包括6、6、8个知识点,共20个知识点,均为选择题。多选题全选对为满分,部分选正确且无错误选项为部分得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根据经典测评理论对每个知识点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结果对6所医院326名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结果显示,20个知识点中,得满分比率在60%以上的有6个,其他题目得满分比例较低,其中空气传播疾病种类、飞沫传播疾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常规措施、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指征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指征5个知识点得满分比率在10%以下。在20道知识题中,难度分析较为容易、难度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分别有5、1、14道;区分度在≥0.4、0.30~0.39、0.20~0.29、≤0.19的题目分别为6、1、4、9道。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种类的认知和不同类型口罩佩戴指征的掌握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医院工作人员 呼吸道防护 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的ICU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顾申申 李杰 +2 位作者 张键 黄立锋 贾会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1091起ICU医... 目的了解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1091起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涉及68个国家及地区,2000-2006年是暴发事件发布的高峰期。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明确感染源的事件590起(占54.08%),依次是患者(37.46%)、环境(22.88%)、污染的医疗设备(15.09%);明确感染途径的事件占63.98%,依次是接触传播(73.78%)、侵入操作(15.19%)、呼吸道传播(8.17%)及胃肠道摄入(2.86%);医院感染病原体为:细菌类(83.68%)、病毒类(8.16%)及真菌类(7.52%);暴发案例控制主要根据传播途径及感染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国内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38.37%)高于国外(15.17%),国内ICU医院感染暴发检出的首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32.56%),国外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结论医院感染暴发存在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暴发 重症监护病房 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医疗队驻地感染防控探讨 被引量:87
15
作者 李六亿 吴安华 姚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病例,为做好救治工作,全国万名以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承担病例的诊治工作。医务人员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做好医务人员驻地感染防控的管理,防止在驻地发生感染传播事件是援鄂医疗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要求、个人清洁与物品消毒、生活中的感染防控、环境消毒与空气净化等方面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队驻地 感染防控 新发传染病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nt-of-care理念的手卫生设施设置现状调查 被引量:15
16
作者 胡美华 姚希 +8 位作者 赵艳春 贾建侠 赵秀莉 贾会学 钱晶京 张然 路简羽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基于point-of-care(POC)理念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手卫生设施的设置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该院各诊疗区域主要供医务人员使用的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位置、设施完备程度,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的消耗量。结果调查102个... 目的基于point-of-care(POC)理念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手卫生设施的设置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方法调查该院各诊疗区域主要供医务人员使用的手卫生设施种类、数量、位置、设施完备程度,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的消耗量。结果调查102个区域,1165间诊疗用房,手卫生设施配置率为96.48%,洗手池完备率为91.37%%,不同区域完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53%的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59.51%的普通病区病室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速干手消毒剂设置符合POC理念比例高的科室手消毒剂消耗量相对较高。结论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和改进应强化POC理念,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设施 point-of-care(POC)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所医院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美华 贾会学 +10 位作者 姚希 孙昕霙 闵鹤葳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感控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的拱形和折叠形口罩进行测试,采用环境气溶胶冷凝核计数器法测试医用防护口罩的定量密合性和适合性。结果6所医院共抽取320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在进行正式适合性测试之前,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定量密合性测试通过率较被测试人员自行调整明显提升,整体从27.50%提升至57.73%。不同品种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监测的通过率最低为0.94%,最高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51,P<0.001)。通过定量密合性测试后,进行标准动作适合性试验时,拱形A、折叠形A、拱形B、折叠形B 4款医用防护口罩通过的比率分别为50.00%、58.25%、66.67%、85.67%。主要是在左右摆头动作之后通过率开始下降。结论适合性测试是保证呼吸道防护效果的有利工具,应充分利用适合性测试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口罩 适合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7 位作者 陆群 侯铁英 林玲 杨环 宗志勇 吴安华 邢亚威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4-511,共8页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方法 在中国7个地区7个省选取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颁布后各医院空气净化方式应用现况,包括不同空气净化方式的应用、空气净化方式组合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区域空气净化方式应用情况。结果 共收到340所医院的调研结果,38.53%(131所)的医院有负压隔离病房,81.47%(277所)的医院有洁净手术间,97.35%(331所)的医院有空气消毒器。70.00%(238所)的医院在某一空间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综合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多采取三种及以上空气净化方式,所占比率分别为55.93%、43.01%和38.49%;最常见的组合方式为自然/机械通风+空气消毒器(83.19%,198/238),20.59%(49/238)的医院在洁净技术房间辅以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各区域除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外,80%以上均有通风系统。结论 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多元化,建筑设计更加注重通风,但空气净化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过度及不规范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空气净化 空气消毒器 通风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院手卫生工作推进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姚希 徐丹慧 +15 位作者 李六亿 侯铁英 李卫光 刘运喜 马红秋 杨怀 丁丽丽 罗晓黎 吴安华 文建国 邢亚威 杨芸 张卫红 林玲 武迎宏 刘卫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1986-2016年医院手卫生工作推进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200所医院手卫生工作制度制订和修订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开始开展的年份,分析我国手卫生相关工作的推... 目的:了解我国1986-2016年医院手卫生工作推进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200所医院手卫生工作制度制订和修订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开始开展的年份,分析我国手卫生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及趋势。结果:99.50%(199所)的医院建立了手卫生制度、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开展手卫生培训工作、全院手卫生督导工作。97.00%(194所)的医院开始使用干手纸巾,83.50%(167所)将手卫生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评估,84.50%(169所)开展了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90.50%(181所)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其中2009年和2012年新开展各项工作的医院最多。结论:我国手卫生推进的各项措施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且政策导向明显影响各项工作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取综合策略防控乳腺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2 位作者 赵秀莉 胡美华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了解综合防控策略对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的效果。方法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19年11月乳腺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目标性监测方法,对两个时段共发生的4次SSI发生率升高原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综合防控策略对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SI)防控的效果。方法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6月、2008年7月—2019年11月乳腺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目标性监测方法,对两个时段共发生的4次SSI发生率升高原因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包括控制新辅助化学治疗带来的影响、关注引流管维护、完善手术操作以缩短引流时间、高年资医生专项关注并改善引流方式等。结果2007年12月—2019年12月共监测乳腺手术4951例,手术部位感染81例,感染率为1.64%。根据每个时期的感染特点,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SSI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每次感染率增高时期的SSI发生率(9.09%、5.39%、3.59%、1.90%)逐次呈线性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P=0.004)。结论根据不同时期的感染特点深入探索防控措施,找准关键点,可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