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的文献。采用RevMan5.3和Stata11.2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纳入的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被用于评估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的关系。采用Begg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通过每次去除一篇文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Meta分析的质量和可信度。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其中2项研究来自韩国人群,2项研究来自中国人群,共30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无显著性关联(OR=1.46,95%CI:0.76~2.80, P =0.25)。基于国别的亚组分析显示,在韩国人群中,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OR=2.67,95%CI:1.61~4.43, P =0.000 1);而在中国人群中无显著性关联(OR=0.89,95%CI:0.48~1.64, P =0.70)。结论 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无明显关联,未来需更多研究证实这一可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HBV感染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肝细胞癌(HCC)发生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1975年7月1日-2019年3月27日发表的有关血清HBsAg、抗-HBs双阳状态对HCC发生风险的文献。采用RevMan5.3和Stata11.2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纳入的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如果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比值比(OR)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被用于评估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的关系。采用Begg漏斗图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通过每次去除一篇文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Meta分析的质量和可信度。结果 最终纳入4篇文献,其中2项研究来自韩国人群,2项研究来自中国人群,共30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无显著性关联(OR=1.46,95%CI:0.76~2.80, P =0.25)。基于国别的亚组分析显示,在韩国人群中,双阳状态与HCC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OR=2.67,95%CI:1.61~4.43, P =0.000 1);而在中国人群中无显著性关联(OR=0.89,95%CI:0.48~1.64, P =0.70)。结论 HBsAg、抗-HBs双阳状态与HCC发生无明显关联,未来需更多研究证实这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