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建霞 张梦杰 +2 位作者 李宁 于淼 杨振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实施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即实施绩效改革,为护士提供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增加医护人员... 目的:评价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实施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即实施绩效改革,为护士提供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增加医护人员沟通与交流,营造尊重、关爱护士的执业氛围,提升护士职业发展水平,为护士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等,并调查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由2018年的(3.46±1.10)分提高至2019年的(3.78±1.07)分和2021年的(4.27±0.90)分,在工资及福利待遇、工作本身、工作负荷等8个维度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急诊科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理投诉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能够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对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认知及体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曹海君 李珂 杨振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真实体验,以期对急诊护理团队合作文化进行梳理,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开展和改进,以及急诊护理管理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真实体验,以期对急诊护理团队合作文化进行梳理,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开展和改进,以及急诊护理管理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提炼出4个主题: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广泛存在且符合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形式和时机多样;不同工作年限护士之间的互动;急诊护理管者鼓励并支持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结论 :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对急诊科护士具有重要影响。提高工作场所互惠水平可以建立更安全、更方便、更高效的工作氛围。应结合急诊护理工作文化特点及不同年资护士互惠行为特点,梳理急诊已有的互惠行为,总结开展形式及时机,从管理层面鼓励互惠行为,以促进急诊护理团队合作,改善工作环境及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工作场所互惠 团队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临床诊断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旭岩 李晓晶 +2 位作者 于净 简忠 冯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临床诊断(疑诊)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HALRTI)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临床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ICU有肺部浸润、医生疑诊HALRTI已经...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临床诊断(疑诊)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HALRTI)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临床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ICU有肺部浸润、医生疑诊HALRTI已经使用或准备使用抗菌药物、并符合排除标准,且入选当日CPIS<6分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评分组,39例)继续或开始使用抗菌药物3d,每天计算CPIS,若持续CPIS<6分,第4d停用抗菌药物;B组(常规组,42例)按照常规由查房医生自然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使用疗程、平均EICU停留时间和病死率及真菌定植发生率。统计转出EICU时主要临床诊断。结果A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EICU停留时间和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真菌定植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3位主要临床诊断是肺炎、急性肺水肿和COPD院内急性加重。结论CPIS评分有助于缩短EICU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其他临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 抗菌药物 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建霞 张梦杰 +2 位作者 李宁 于淼 杨振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方法 在对2018年7~12月(实施前组)收治的236例患者静脉治疗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基础上,对2019年7~12月、2020年7~12月收治的253例(实施后1组)、219例患者(实施后2组)开展... 目的 探讨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方法 在对2018年7~12月(实施前组)收治的236例患者静脉治疗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基础上,对2019年7~12月、2020年7~12月收治的253例(实施后1组)、219例患者(实施后2组)开展中心静脉治疗护理专案改善工作。结果 实施专案管理后,实施后组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合理率显著提高,中心静脉治疗导管并发症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显著下降,中心静脉治疗维护督导质量显著提升(P<0.05,P<0.01)。结论 护理专案管理可提高急诊留观病房患者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及中心静脉治疗使用的合理性,规范中心静脉治疗维护,降低中心静脉治疗管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留观患者 静脉治疗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专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老年综合评估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珂 韩舒羽 +2 位作者 张梦杰 张建霞 杨振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4期577-583,共7页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相关证据,并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急诊老年综合评估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进行...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急诊老年患者综合评估相关证据,并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关于急诊老年综合评估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结合专业判断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包括9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指南。汇总了37条急诊老年综合评估证据,总结为有效性及安全性(5条)、目标人群(3条)、评估范围(12条)、评估工具(5条)、评估流程(3条)、评估团队角色定位(3条)、评估后干预措施(4条)和质量控制(2条)。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急诊老年综合评估问题,基于实际情境选择最佳证据,以提高急诊老年综合评估的规范性及系统性,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综合评估 护理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梦杰 张建霞 +2 位作者 李宁 于淼 杨振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方法 在对前期(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患者521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 目的 探讨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效果。方法 在对前期(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患者521例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即细化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制度及管理策略、强化护士相关培训和考核、优化患者健康教育和反馈、增加护士人力配备、落实持续质量改进等专案管理措施。结果 实施专案管理后,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实践得分及患者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专案管理前,急诊留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的护理专案管理,可提高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知识和实践水平,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专案 护理管理 管路滑脱 导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及儿童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费秀文 刘斯 +1 位作者 汪波 董爱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0,共8页
目的: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资料,比较成人及儿童临床资料的异同,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活检病理... 目的: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资料,比较成人及儿童临床资料的异同,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月至2023年8月活检病理诊断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转归情况。根据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儿童组(<16岁)和成人组(≥16岁)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入组的81例患者中,男42例,女39例,中位年龄为21(14,29)岁,中位病程为20.0(13.0,30.0)d,中位住院时长为13.0(10.0,15.0)d。首发症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同时起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淋巴结肿大,96.3%(78/81)的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颈部淋巴结都肿大者占50.6%(41/81),锁骨上、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占55.6%(45/81),中位淋巴结直径为20.0(20.0,30.0)mm。仅有1例患者不伴有发热,其余80例患者均有发热,中位峰值体温为39.0(38.0,39.8)℃。伴随症状:皮疹7例(8.6%,7/81)、乏力28例(34.6%,28/81)、盗汗7例(8.6%,7/81)、畏寒寒战25例(25.3%,25/81)、肌肉酸痛11例(13.6%,11/81)、关节痛5例(6.2%,5/81)。肝脾肿大有17例(21.0%,17/81),其中脾大12例,占肝脾大的70.6%(12/17)。68.8%(55/80)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计数下降,47.5%(38/80)淋巴细胞(lymphocyte,LY)比例升高,53.4%(39/73)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升高,79.2%(57/72)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升高,22.2%(18/81)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27.2%(22/81)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升高,81.6%(62/76)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81例患者均进行了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77.8%(63/81)的患者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结内结构大部分破坏或消失,16.0%(13/81)淋巴结结构尚存或存在,淋巴结结构增生、淋巴结结构正常各占1.2%(1/81),3.7%(3/81)的患者未记录淋巴结结构。6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CD68(KP1)+分别占97.0%(65/67),MPO+占94.0%(63/67)。51例(63.0%,51/81)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的中位数时间为1.0(1.0,4.0)d,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最好时体温可当天下降至正常。成人组和儿童组在住院时长、是否有前驱诱因、是否伴随畏寒寒战、超敏CRP升高率、是否应用抗生素、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的病例,且一般抗感染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需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误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 成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玉琦 洪伟 +2 位作者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9-159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高表达为特征。针对PSMA靶点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是当今PCa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PCa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新型PSMA相关RDCs进入临床研究。鉴于放射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时,必须考虑电离辐射的影响。该文综述近10年来PSMA相关RDCs的临床研究,并重点介绍PSMA相关RDCs临床研究中药品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汪波 朱玉珍 +3 位作者 李秀清 田亚男 熊辉 陈旭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 :总结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特点 ,为临床今后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临床所见 5例静脉应用葛根素治疗中发生急性溶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反复用药史 ,发生急性溶血前有前驱先兆症状 ;急... 目的 :总结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特点 ,为临床今后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临床所见 5例静脉应用葛根素治疗中发生急性溶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反复用药史 ,发生急性溶血前有前驱先兆症状 ;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特点是在静脉应用葛根素中 ,突然发生腰腹疼痛、寒战、发热、呼吸困难、一过性意识丧失、尿色加深或血尿、血色素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论 :临床凡遇到应用葛根素突然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者 ,就应考虑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生 ,应立即停药 ,给予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急性血管内溶血 副作用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旭岩 汪波 +5 位作者 谭伟 熊辉 李秀清 高雨松 田亚男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静脉应用蛋白酶抑制剂以了解其对内毒素所致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50~270 g),分为对照组(C,n=8)、内毒素组(A,n=8)、大剂量治疗组(U,n=8)及小剂量治疗组(V,n=8),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给... 目的:静脉应用蛋白酶抑制剂以了解其对内毒素所致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50~270 g),分为对照组(C,n=8)、内毒素组(A,n=8)、大剂量治疗组(U,n=8)及小剂量治疗组(V,n=8),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内毒素(5 mg/kg),治疗组同时给予内毒素和乌司他丁注射(U组100 000 u/kg,V组50 000 u/kg).2 h后测定血清内皮素,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取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和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湿/干质量比值、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共轭二烯(conjugated-diene,C-diene)].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肺组织学正常,内毒素组肺间质弥漫性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浸润,并可见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而乌司他丁治疗组上述病理表现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和每克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内毒素组分别为(5.41±0.06)和(27.64±2.48)μg,对照组分别为(4.95±0.08)和(12.99±2.83)μ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组为(5.0±0.05)和(19.47±2.09)μg;V组为(4.98±0.06)和(21.44±3.12)μg,明显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内皮素及髓过氧化物水平内毒素组分别为(948.23±103.45)u/g和(152.90±8.41)u/g,高于对照组的(729.38±88.64)u/g和(54.62±15.49)u/g,U组为(633.27±93.27)u/g和(119.40±11.32)u/g,V组为(671.87±105.45)u/g和(129.55±9.57)u/g,则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内毒素组[(MDA(73.95±4.62)nmol/g;C-diene(10.96±0.81)nmol/g]明显高于对照组[MDA(39.65±6.21)nmol/g;C-diene(3.34±0.51)nmol/g],治疗组[U组:MDA(51.26±5.56)nmol/g,C-diene(7.59±0.84)nmol/g;V组:MDA(59.87±4.62)nmol/g,C-diene(8.79±0.45)nmol/g]则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MDA水平U组低于V组.结论:乌司他丁明显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害,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药 内毒素类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旭岩 谭伟 +3 位作者 汪波 于净 简忠 冯莉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70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服用奥司他韦75mg,2次/d,共5d;对照组25例,接诊医生按既往经验给予药...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70例,可分析疗效病例共4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服用奥司他韦75mg,2次/d,共5d;对照组25例,接诊医生按既往经验给予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发热、肌痛、乏力缓解时间,鼻卡他/鼻塞、咽喉痛、头痛、发冷/出汗症状持续时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急诊临时输液率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能够明显缩短流感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降低患者临时输液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奥司他韦 抗菌药物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人红细胞左旋精氨酸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荣花 张宝娓 +2 位作者 钟光珍 熊辉 唐朝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健康人红细胞左旋精氨酸 (L arg)转运的影响。方法 :用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孵育正常人红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组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 ,以3 H标记的L arg(3 H L arg)来测... 目的 :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健康人红细胞左旋精氨酸 (L arg)转运的影响。方法 :用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别孵育正常人红细胞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组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 ,以3 H标记的L arg(3 H L arg)来测定红细胞的L arg转运。结果 :低密度脂蛋白对红细胞L arg转运无明显影响 (P >0 0 5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抑制红细胞L arg转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2 5、5 0、10 0mg/L 3个浓度总摄入的最大转运速率 (Vmax)值分别较对照组降低 3 3 %、2 7%、3 0 % (P均 <0 0 5 ) ,亲和力明显减小 (米氏常数值增大 ,P <0 0 5 ) ,均有显著性差异 ,未见明显的浓度—效应依赖关系 ;与对照组相比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2 5、5 0、10 0mg/L 3个浓度y +载体介导的L arg转运的最大转运速率值明显降低 ,分别降低 43 %、48%、45 % (P均 <0 0 5 ) ,均有显著性差异 ,亲和力明显减小 (米氏常数值增大 ) ;与对照组相比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通过y +L载体介导的L arg转运 (最大转运速率值及米氏常数值 )均无明显改变 (P>0 0 5 )。结论 :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抑制红细胞L arg的跨膜转运 ,推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L arg/一氧化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人红细胞 左旋精氨酸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波 张勇刚 +3 位作者 曹军 张宝娓 张钧华 唐朝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一氧化氮 (NO)产生及主动脉左旋精氨酸 (L Arg)转运的变化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2只家兔分为高脂组及对照组 ,每组 6只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及普通饮食 6周 ,取血测定血浆... 目的 通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一氧化氮 (NO)产生及主动脉左旋精氨酸 (L Arg)转运的变化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2只家兔分为高脂组及对照组 ,每组 6只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及普通饮食 6周 ,取血测定血浆胆固醇 (T Chol)、甘油三酯 (TG)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 ,测定血浆亚硝酸盐 (NO-2 )含量 ,测定主动脉孵育液中NO-2 含量及主动脉L Arg转运变化。结果  (1)高脂组T Chol、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是 18.6倍、2 .4倍及 48.8倍 (P <0 .0 1) ;(2 )高脂组血浆NO-2 含量高于对照组约 2 0 0 % (P <0 .0 1)。主动脉孵育液NO-2 含量高于对照组 17% (P <0 .0 1) ;(3)高脂组主动脉L Arg转运低亲和力Vmax较对照组增加 9倍(P <0 .0 1) ,Km较对照组增加 1.8倍 (P <0 .0 1) ;(4)高脂组主动脉总的一氧化氮合酶 (t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比对照组高 73% ,诱导性合酶 (iNOS)比对照组高约 2 0 0 % ,原生型合酶 (cNOS)比对照组低 40 % (P <0 .0 1) ;(5 )血浆精氨酸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组织L Arg/NO系统功能紊乱 ,内皮源性cNOS活性明显降低 ,而非内皮源性的L Arg转运与iNOS活性显著增强 ;血管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L-精氨酸转运 一氧化氮合酶 主动脉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旭岩 刘新民 +1 位作者 冯莉莉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血浆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诊断当日、诊断第3日、诊断第10日)26例临床诊断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结果...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活性多肽Apelin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的血浆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诊断当日、诊断第3日、诊断第10日)26例临床诊断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结果脓毒症患者Apelin水平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P<0·01);不同病程观察时间点间Apelin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脓毒症休克患者Apelin水平较严重脓毒症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Apelin水平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存在某些变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APELIN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转运及一氧化氮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辉 张宝娓 +4 位作者 王荣花 陈宇 汪波 张钧华 唐朝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方法:高脂血症患者12例(高脂组)和健康者12例(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匹配。空腹取血测定血脂水平、血浆亚硝酸盐(NO2-)含量;以3H-L-Arg测定红细胞L-Arg... 目的:观察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红细胞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方法:高脂血症患者12例(高脂组)和健康者12例(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匹配。空腹取血测定血脂水平、血浆亚硝酸盐(NO2-)含量;以3H-L-Arg测定红细胞L-Arg转运。 结果:高脂组血浆中NO2-水平为对照组的4.7倍(P<0.01),高脂组红细胞L-Arg最大转运速率(Vmax)较对照组增加33%(P<0.01),其中y+载体介导Vmax增加47%(P<0.01),而总转运、y+载体介导转运亲和力(Km)无明显变化(P>0.05);y+L载体介导转运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脂血症时红细胞L-Arg/一氧化氮系统发生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 高脂血症 红细胞 L-ARG 对照组 患者 一氧化氮 结论 变化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患者安全发声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炎明 李珂 邓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974-978,共5页
医护人员为患者安全发声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文章从为患者安全发声的定义及作用、影响因素、促进策略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为患者安全发声的现况调查及实践提供依据,为构建患者安全文化... 医护人员为患者安全发声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文章从为患者安全发声的定义及作用、影响因素、促进策略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为患者安全发声的现况调查及实践提供依据,为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为患者安全发声 安全声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部位感染患者体验的Meta整合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珂 杨振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的:整合手术部位感染(SSI)患者的体验。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science、知网、万方、SinoMed等关于SSI患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0月,以"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 目的:整合手术部位感染(SSI)患者的体验。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science、知网、万方、SinoMed等关于SSI患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0月,以"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为基准,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合成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为SSI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其身体、心理、社交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整合结果2为SSI治疗前患者期望得到诊断,治疗中要面对治疗带来的困扰,治疗结束后生活发生改变,需要支持;整合结果3为患者缺乏SSI相关知识,期望得到相关信息支持;整合结果4为患者对SSI持积极态度,能参与SSI的治疗及预防。结论:SSI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影响其日常生活,需要来自医务人员的支持。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SSI,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患者 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同伴志愿者培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舒羽 吴杨峰 +10 位作者 李珂 单锶楷 全晓丽 郭锦政 柴芯茹 常可意 韩佳凝 吴冬霞 杨宪暇 张莉莉 王志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8-42,共5页
目的构建HIV同伴志愿者培训指标体系,为扩充我国HIV同伴志愿者人员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证实个案抽样开展描述性质性研究,访谈医务人员、同伴志愿者以及HIV/AIDS患者三方利益关联人,以修订和完善课题组前期基于现实主义整合研究基础... 目的构建HIV同伴志愿者培训指标体系,为扩充我国HIV同伴志愿者人员储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证实个案抽样开展描述性质性研究,访谈医务人员、同伴志愿者以及HIV/AIDS患者三方利益关联人,以修订和完善课题组前期基于现实主义整合研究基础拟定的培训体系一级指标,以及研究团队讨论细化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结果访谈对象提出将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以及情感支持作为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对研究团队拟定的同伴志愿者培训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十分认可。最终确定HIV同伴志愿者培训指标体系包含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社会互动性支持和决策支持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结论形成的HIV同伴志愿者培训指标体系可用于培训HIV同伴志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同伴支持 同伴志愿者 培训 现实主义整合 利益关联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