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超声心动图应变分析鉴别心脏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智 杨颖 +6 位作者 孟令超 杜康 范芳芳 龚艳君 马为 袁云 丁文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3-789,共7页
目的比较心脏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应变的区别,建立联合两种参数的鉴别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组织活检和99Tcm-焦磷酸盐显像诊断的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其... 目的比较心脏淀粉样变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应变的区别,建立联合两种参数的鉴别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组织活检和99Tcm-焦磷酸盐显像诊断的40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其中轻链型与转甲状腺素蛋白型各20例),选取同期就诊的2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左心房储存期、管道期和辅泵期应变及右心室应变,比较以上参数的差异,建立鉴别模型。结果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12.6±4.0)%比(-15.9±3.7)%;t=3.049,P=0.003]、左心房储存期应变[(19.5±10.3)%比(27.1±8.0)%;t=-2.883,P=0.006]和辅泵期应变[(-9.8±6.3)%比(-14.8±5.8)%;t=3.010,P=0.004]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前者的左心室应变减低呈现心尖相对保留模式。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建立鉴别模型,显示应变联合传统超声参数模型诊断敏心脏淀粉样变敏感度为0.9189,特异度为0.9474。结论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比,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左心室长轴应变、左心房应变显著减低,左心室应变呈现心尖相对保留模式。联合传统超声心动图与应变参数可以较好地鉴别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的价值
2
作者 王崇慧 王涵 +6 位作者 杨颖 刘琳 范芳芳 赵亚雯 张巍 于扬 马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8期848-853,879,共7页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各23例,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房应变以及左心室纵向应变,比较3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建立鉴别3种疾病的模型。结果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前壁、前侧壁、中间段下壁纵向应变比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明显降低(P<0.05)。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与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房应变、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超声建立的模型相比,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与应变的模型诊断效能未明显增加(Z=-1.314~-0.594,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及Fabry病患者较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房、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左心室壁增厚的情况下,相比于常规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测量左心室纵向应变以及左心房应变未显示出对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超声检查 肥大 左心室 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诊断孤立性左心室心尖发育不良1例
3
作者 王娜 陈楚云 +3 位作者 赵凯 马为 张岩 杨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8-599,共2页
1病例简介男,27岁,主诉: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1个月。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家族史。查体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提示:I、aVL、V6导联呈QR、qR波,时限≥0.04 s,Q波电压≥R波的1/4。I、aVL、V6导联T波低平、倒置、正负双向。I、aVL、V6导联出现病理... 1病例简介男,27岁,主诉:体检发现心电图异常1个月。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家族史。查体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提示:I、aVL、V6导联呈QR、qR波,时限≥0.04 s,Q波电压≥R波的1/4。I、aVL、V6导联T波低平、倒置、正负双向。I、aVL、V6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提示可能存在室壁增厚、心室扩张或局部心肌被其他无电活动组织替代等心脏结构异常。心肌酶及B型钠尿肽正常。入院后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脏增强CT及心脏MRI检查(图1),诊断为孤立性左心室心尖部发育不良(isolated left ventricular apical hypoplasia,ILVAH),给予倍他乐克、螺内酯、培哚普利等药物抗心衰治疗。随访3年,心脏结构及功能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 乳头肌 超声心动描记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