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会议纪要
1
作者 霍勇 高炜 +5 位作者 陈红 张幼怡 李建平 刘建 王贵松 徐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89-90,共2页
2013年7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 2013年7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3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基础?临床?转化医学”,为期1.5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代表,共600余人参会,现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血脂 会议 血浆脂类 医学论坛 难治性高血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2012会议纪要 被引量:3
2
作者 霍勇 张幼怡 +3 位作者 李建平 刘健 王贵松 徐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8期I0001-I0002,共2页
2012年7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2012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 2012年7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2012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继续沿袭了“基础·临床·转化医学”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代表共五百余人参会,现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坛 北京大学 前沿论坛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会议纪要
3
作者 王宪 霍勇 +5 位作者 高炜 张幼怡 李建平 刘健 王贵松 徐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2011年7月16日至17日,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 2011年7月16日至17日,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学系、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合办,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专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主题是'基础?临床?转化医学',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部分海外华人学者500余名代表参会,论坛以其鲜明的学术主题和特色,向与会者分享了一场转化医学的饕餮盛宴,现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坛 前沿论坛 北京大学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的价值
4
作者 王崇慧 王涵 +6 位作者 杨颖 刘琳 范芳芳 赵亚雯 张巍 于扬 马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8-853,879,共7页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 目的探索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壁增厚患者中鉴别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23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确诊的23例左心室壁增厚Fabry病患者作为左心室壁增厚组,选取同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各23例,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分析左心房应变以及左心室纵向应变,比较3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建立鉴别3种疾病的模型。结果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左心室基底段前壁、前侧壁、中间段下壁纵向应变比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明显降低(P<0.05)。Fabry病左心室壁增厚组与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房应变、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超声建立的模型相比,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与应变的模型诊断效能未明显增加(Z=-1.314~-0.594,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及Fabry病患者较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房、左心室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左心室壁增厚的情况下,相比于常规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测量左心室纵向应变以及左心房应变未显示出对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超声检查 肥大 左心室 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
5
作者 胡奕然 金汉 +9 位作者 李慧 程思静 翁思贤 黄灏 杨举微 喻瑜 丁立刚 顾敏 牛红霞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对比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首先在右心耳植入一根主动固定导线,之后将另外一根主动固定导线分别植入右心室心尖、希氏束远端和左束... 目的:对比比格犬行传导系统起搏不同位点急性期的心电、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特点。方法:选取8只成年健康比格犬。首先在右心耳植入一根主动固定导线,之后将另外一根主动固定导线分别植入右心室心尖、希氏束远端和左束支间隔支。连接双腔起搏器后,分别采集自身窦性心律状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希氏束远端起搏(D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状态下的心电、急性期血液动力学参数,以及超声心动图血流速度向量模式下采集3个完整心动周期标准心尖三腔心彩色血流动态图像。经脱机分析获得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左心室腔内能量损耗等参数。比较不同位点起搏下上述参数的差异及主要参数的线性相关性。结果: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RVAP、DHBP、LBBP的QRS时限分别为(45.0±4.0)ms、(98.4±6.2)ms、(50.0±4.5)ms、(62.0±4.7)ms。LBBP的起搏QRS时限大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和DHBP,但小于RVAP(P均<0.01)。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AOO模式(心房起搏频率快于自身窦性心律10次/min)比,RVAP、DHBP和LBBP的急性期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改变分别为(-7.89±5.67)%、(0.74±2.05)%和(-0.14±3.59)%,DHBP和LBBP的LVdP/dtmax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但两者均明显优于RVAP的LVdP/dtmax改变(P均<0.01)。RVAP下左心室平均能量损耗在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均明显大于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DHBP和LBBP(P均<0.01)。而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DHBP和LBBP在以上5个时相的能量损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HBP及LBBP在各时相左心室总涡流数目、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较基线的自身窦性心律状态均无明显增高,且LBBP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较DHBP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尽管比格犬行LBBP的起搏QRS时限明显延长,但其急性期左心室血液动力学、左心室流场状态和能量损耗方面与自身窦性心律下传和DHBP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且优于RVAP。本研究或许有助于揭示LBBP作为生理性起搏治疗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传导系统起搏 希氏束远端起搏 左束支起搏 比格犬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法布雷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的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涵 刘琳 +4 位作者 赵亚雯 张巍 李阳 杨颖 马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的右心室应变参数。另将法布雷病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大小分为左心室肥厚(LVH)亚组(n=22,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和无LVH亚组(n=35,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比较两亚组的右心室应变特征,并分析右心室应变特征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心率慢、B型利钠肽水平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增加,LVMI升高(P均<0.05)。(2)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年龄大、收缩压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B型利钠肽水平高,LVMI升高,RVWT增加(P均<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及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bal-RVFWS)、中间段应变(mid-RVFWS)和心尖部应变(api-RVFWS)均下降(P均<0.05)。右心室应变差值(ΔRV)在法布雷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的LVGLS、RVGLS均降低,ΔRV升高(P均<0.05),RVFWS、bal-RVFWS、mid-RVFWS和api-RVFWS在两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应变均已受到损害,其中伴LVH的患者RVGLS减低而RVFWS相对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膳食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和静 房中则 +6 位作者 杨颖 刘静 马文瑶 霍勇 高炜 武阳丰 谢高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索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可能的膳食相关因素。方法:从参加2012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队列10年随访研究”的北京市石景山区1 312名社区人群中,按照入排标准(年龄<70岁、无临... 目的:探索血浆中脂质代谢分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可能的膳食相关因素。方法:从参加2012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队列10年随访研究”的北京市石景山区1 312名社区人群中,按照入排标准(年龄<70岁、无临床心血管病及其他疾病等)筛选出85名有2个以上颈动脉软斑块或混合斑块者,以及相匹配的89名无斑块对照者;然后从中各随机抽取10名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采用GE Vivid i超声仪(8L探头)确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脂质代谢分子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113种脂质代谢分子。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使用统一的标准问卷进行采集,膳食相关因素采用膳食使用频率和重量问卷进行采集。采用Wilcoxin秩和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脂质代谢分子的差异,在对照组中,采用Spearman相关法描述有统计学意义的脂质代谢分子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膳食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113种脂质代谢分子中检测出的53种脂质分子中,C24:0鞘磷脂,C22:0、C24:0神经酰胺,C18:0磷脂酰乙醇胺,C18:2 (Cis)磷脂酰胆碱,C18:0磷脂酰胆碱等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例组显著高于无斑块对照组。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C24:0鞘磷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r=0.636,P<0.05),C18:2 (Cis)磷脂酰胆碱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733,P<0.05),C18:0磷脂酰乙醇胺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82,P<0.01),C22:0、C24:0神经酰胺及C18:0磷脂酰乙醇胺与蔬菜摄入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9,P<0.05;r=-0.711,P<0.05;r=-0.808,P<0.01),C24:0神经酰胺与豆类食品摄入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6,P<0.05)。结论:血浆C24:0鞘磷脂、C22:0和C24:0神经酰胺、C18:0磷脂酰乙醇胺、C18:2和C18:0磷脂酰胆碱等脂质代谢分子升高可能是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危险因素,这些分子可能与血脂、血压或炎症水平及蔬菜、豆制品摄入有关,但关联的性质需要在更大样本人群中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代谢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新娅 韩雅玲 +6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李毅 鄢高亮 张磊 霍勇 张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住院病例4801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3591例(74.8%),男性2189例,女性140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老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住院病例4801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3591例(74.8%),男性2189例,女性140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纳入分析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病变Gensini总积分越高,则存在单个危险因素的病例百分比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为老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3,95%CI 1.826~2.755,P<0.001),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吸烟、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年龄。性别分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组中2型糖尿病为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0,95%CI 1.374~2.491,P<0.001),女性组中2型糖尿病(OR=2.624,95%CI 1.980~3.477,P<0.001)和吸烟(OR=2.143,95%CI 1.422~3.232,P<0.001)为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患者中更为突出;其他危险因素如男性、吸烟、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和年龄亦不可忽视,且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的危险程度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老年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脉压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磊 韩雅玲 +6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李毅 鄢高亮 关绍义 霍勇 张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目的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9847例疑诊冠心病并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狭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并计数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PP、PP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PP、PPI(分别为54.63±15.82、0.40±0.07)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49.74±14.27、0.38±0.07,P<0.001),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越高,PP、PPI值越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I是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4.921,95%CI2.241~10.808,P<0.001)。结论 PP、PPI水平与冠心病明显相关;PP、PPI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严重;PPI是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脉压指数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鄢高亮 韩雅玲 +6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李毅 张磊 关绍义 霍勇 张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6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444例(27.5%),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1171例(72.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6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444例(27.5%),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1171例(72.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观察2型糖尿病与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关系。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用病变支数及病变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更大(P=0.004),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肥胖及慢性肾脏病的比例更高(P<0.05),且收缩压、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水平更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更低(P<0.05)。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41.62±33.30)较非糖尿病患者(31.56±31.32)更高(P<0.001),且病变血管支数较非糖尿病患者更多(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是3支血管病变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OR=1.837)。结论糖尿病是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3支冠状动脉病变最强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可加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 绝经后期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趋化素样因子2 mRNA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1
作者 龚艳君 洪涛 +4 位作者 蒋捷 于雪 卜定方 霍勇 高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趋化素样因子 2 (rCKLF2 )的mRNA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组织的表达。方法 :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分别于心肌梗死后 1d、3d、1周、2周、3周 (每个时间点各 5例 ) ,取心肌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 ,提取组织总RNA ,逆转录后行... 目的 :观察大鼠趋化素样因子 2 (rCKLF2 )的mRNA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组织的表达。方法 :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分别于心肌梗死后 1d、3d、1周、2周、3周 (每个时间点各 5例 ) ,取心肌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 ,提取组织总RNA ,逆转录后行竞争性PCR ,了解rCKLF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CKLF2mRNA在梗死心肌周边区的表达于术后上调 ,并呈动态变化 ,1周达峰值 ,为正常的 6 .7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趋化素样因子 2mRNA 心肌梗死 心脏 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指数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晶 韩雅玲 +6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李毅 鄢高亮 张磊 霍勇 张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01年1月-2007年3月在全国20家医院住院的疑诊冠心病患者9847例,分析其中5294例测量了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01年1月-2007年3月在全国20家医院住院的疑诊冠心病患者9847例,分析其中5294例测量了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疑诊冠心病患者。针对冠心病及其易患因素,分别按BMI正常、超重、肥胖以及肥胖、非肥胖两种分类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分别探讨男性、女性不同BMI与冠心病易患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男性患者中,随着BMI增大,SBP、DBP、TC、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年龄、HDL-C明显降低(P<0.001),而LDL-C、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间无明显改变(P>0.05)。在女性患者中,随着BMI增大,SBP、DBP、TC、TG、LDL-C及空腹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5),但年龄、HDL-C、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无明显改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为超重、肥胖的最显著独立危险因素(OR=2.102,95%CI 1.762~2.509)。结论 BMI与血压、血糖、TC、TG、LDL-C、HDL-C有明显的相关性,但BMI不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RNS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门诊随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3
作者 叶晶 张蕊 +5 位作者 马媛 韩晓宁 丁文惠 陶珍晖 李晶 郑一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22-1627,共6页
目的:分析LEARNS模式在心衰患者门诊随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随访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衰... 目的:分析LEARNS模式在心衰患者门诊随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随访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衰门诊随访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Atlanta心衰知识问卷、欧洲心衰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和心衰疾病相关指标的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心衰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行为、B型利钠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LEARNS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行为情况,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和B型利钠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S模式 心力衰竭 随访 健康教育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贺滋 韩雅玲 +6 位作者 荆全民 王效增 李毅 鄢高亮 张磊 霍勇 张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找出青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137例,其中确诊冠心病共494例(43.4%),排除冠心病共643例(56.6%)。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找出青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137例,其中确诊冠心病共494例(43.4%),排除冠心病共643例(56.6%)。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差异,并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青年冠心病组男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和肥胖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青年非冠心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累及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与男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和肥胖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体内TBIL水平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研究的危险因素中,2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依次为高血压和血清LDL-C水平,而TBIL为青年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男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超重和肥胖以及血清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BIL水平呈负相关;2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血清TBIL为青年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差异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褚松筠 彭芬 +4 位作者 赵静 李葚煦 崔晓静 刘琳 丁文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病因、合并疾病、临床特征与心衰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性别差异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慢性心衰患者228例,每3个月门诊随访,收集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等。...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病因、合并疾病、临床特征与心衰预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性别差异对患者预后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慢性心衰患者228例,每3个月门诊随访,收集临床资料、心脏超声参数等。记录患者心衰再入院、心源性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终点发生情况。分析在不同性别中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和舒张功能不全明显升高(P<0.01)。对影响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心房颤动是心衰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74,95% CI:1.932~24.459,P=0.003),急性期 LVEF降低和肺动脉压力升高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17,95% CI:0.851~0.989,P=0.024;OR=1.107,95% CI:1.021~1.200,P=0.013),稳定期心功能分级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84,95% C I:1.117~139.495,P=0.040)。结论慢性心衰预后的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对女性患者控制心房颤动、优化舒张性心衰治疗对减少心衰复发,降低心源性死亡可能较男性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房颤动 预后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模型在鉴别心肌淀粉样变性与其他原因所致心肌肥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帆 黄竞舟 +3 位作者 王智 范芳芳 龚艳君 洪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采用LASSO回归整合多种超声参数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对心肌淀粉样变性(CA)与其他心肌肥厚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1例CA左心室增厚、27例非CA左心室增厚以及22例心肌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比较3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目的采用LASSO回归整合多种超声参数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对心肌淀粉样变性(CA)与其他心肌肥厚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纳入11例CA左心室增厚、27例非CA左心室增厚以及22例心肌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比较3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室壁厚度、E/e’、E/A等超声参数的差异。通过LASSO回归建立积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CA和非CA左心室增厚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非CA左心室增厚组及对照组比较,CA左心室增厚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小[(39±3)mm比(44±6)mm、(46±4)mm],LVEF较低[56.0%(50.5%,65.2%)比65.6%(61.6%,74.7%)、68.8%(64.2%,72.8%)],E/e'较高[18.9(15.0,27.2)比13.3(9.1,17.2)、9.4(8.4,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上述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纳入LASSO回归建立积分模型,鉴别CA左心室增厚和非CA左心室增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1.000(95%CI 1.000~1.000),最佳阈值为-0.702,特异度、敏感度均为100%。结论通过LASSO回归建立的超声积分模型可鉴别CA与非CA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心肌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LASSO回归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中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雅琴 杨娉婷 +2 位作者 曹霞 刘梅林 陈志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特征性改变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682例,其中IGT组314例、T2DM组368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400... 目的:观察糖耐量异常(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特征性改变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IGT及T2DM患者共682例,其中IGT组314例、T2DM组368例,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400例)。分析各组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间隔厚度(IVSd)、一般资料、同期血糖、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与NC组比较,IGT组和T2DM组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脂血症、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均显著增高(P<0.01);与NC组和IGT组比较,T2DM组LVEF显著降低,IVSd明显增厚(P<0.01);而NC组和IGT组之间,LVEF和IV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LVEF与HbA1c,TC及病程呈负相关(P<0.01);IVSd与WC,BMI,HbA1c及病程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病程均同时纳入LVEF和IVSd回归方程。结论:T2D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病变,且与血糖控制欠佳和病程长有关,而IGT患者心肌病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褚松筠 丁文惠 +3 位作者 胡春阳 蔡大勇 马铁民 唐朝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应用白细胞介素10(IL-10)是否可减少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IR组结扎左前降支(LAD)1 h,再灌注2 h造成模型。IL-10干预10μg/kg和20μg/kg 2组在再灌注前15 min静...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应用白细胞介素10(IL-10)是否可减少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IR组结扎左前降支(LAD)1 h,再灌注2 h造成模型。IL-10干预10μg/kg和20μg/kg 2组在再灌注前15 min静脉给予IL-10。假手术组在LAD下穿线但不结扎。测定梗死面积、血流动力学参数,TUNEL计数凋亡细胞数,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3以及蛋白激酶B(Akt),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显示明确的心肌缺血和梗死区域,且细胞凋亡明显。IL-10干预组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减少,caspase-3的激活降低。同时IL-10干预磷酸化Akt表达上调,而磷酸化p38MAPK表达下调。结论IL-10可减少IR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功能;IL-10干预的保护作用可能影响了caspase-3的激活,通过激活Akt,抑制p38MAPK途径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白细胞介素10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应用于冠心病康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慧楠 霍勇 张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2,共3页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是指在运动状态下,对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联合测定和综合评估。运动中气体代谢指标的测定使其在提供心肺功能信息方面优于常规运动试验。分级运动试验可定量测定心脏的功能状...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是指在运动状态下,对受试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联合测定和综合评估。运动中气体代谢指标的测定使其在提供心肺功能信息方面优于常规运动试验。分级运动试验可定量测定心脏的功能状态,并可发现限制运动能力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康复领域 冠心病 气体代谢指标 分级运动试验 运动状态 联合测定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等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康丽惠 张宝娓 +2 位作者 齐丽彤 杨颖 霍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由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其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总结,将2009-1至2009... 目的:探讨由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评估其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总结,将2009-1至2009-08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连续入选695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NYHA分级、血浆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将LVEF<0.50的70例(LVEF<0.50组)与LVEF≥0.50的625例(LVEF≥0.50组)患者分组进行分析。结果:①LVEF<0.50组:多元回归分析PASP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NYHA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比无肺动脉高压患者更高(P均<0.001)、LVEF(P<0.001)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F≥0.50组:多元回归分析PASP与LVEF独立正相关(P=0.009),继发肺动脉高压患者NYHA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无肺动脉高压患者高(P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无论LVEF<0.50或LVEF≥0.50患者,PASP均与NYHA分级(r=0.584,0.405;P均<0.001)、lgNT-proBNP(r=0.642,0.420;P均<0.001)正相关。结论:PASP均与NYHA分级、血浆lgNT-proBNP呈正相关性。PASP与LVEF的相关性存在"背离现象",LVEF≥0.50时,LVEF并非越高越好,控制适当的LVEF值有利于维持适宜的肺循环压力。超声心动图检查应尽可能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并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收缩压 纽约心功能分级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