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唾液测试板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晓敏 赵燕 +3 位作者 陈楠 王俊红 邢燕彤 张庚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及其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方法选择13C-UBT检测阳性者106例和13C-UBT检测阴性者24例,共130例研究对象,采用HPS法进行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与碳-13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口腔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及其诊断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方法选择13C-UBT检测阳性者106例和13C-UBT检测阴性者24例,共130例研究对象,采用HPS法进行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以13C-UBT为金标准,对HPS法检测结果用贝叶斯定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的灵敏度为68.87%,特异度为58.33%,准确度为66.92%,阳性预测值为87.95%,阴性预测值为29.79%。二者的符合率为66.92%。结论HPS法与13C-UBT法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3C-UBT法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存在盲区,不适用于作为评价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HPS的金标准。HPS法与13C-UBT法可临床上同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特异度 灵敏度 碳-13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咀嚼黏膜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晓萌 冯驭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1-776,共6页
根据口腔黏膜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可将其分为咀嚼黏膜、被覆黏膜和特殊黏膜。口腔咀嚼黏膜包括硬腭和牙龈黏膜,承受咀嚼压力和摩擦,在义齿修复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口腔咀嚼黏膜的生物力学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口腔咀嚼黏膜... 根据口腔黏膜所在的部位和功能可将其分为咀嚼黏膜、被覆黏膜和特殊黏膜。口腔咀嚼黏膜包括硬腭和牙龈黏膜,承受咀嚼压力和摩擦,在义齿修复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口腔咀嚼黏膜的生物力学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口腔咀嚼黏膜相关的临床问题。本文从解剖生理分析、生物力学特性(应力-应变曲线、泊松比、摩擦因数)、临床意义3个方面对口腔咀嚼黏膜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修复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咀嚼黏膜 生物力学 口腔修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颌骨及种植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焦洋 王俊红 +1 位作者 赵燕 王晓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种植体 颌骨 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患者 创伤性骨折 镜下表现 全身骨骼 骨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锥度通畅通道在模拟弯曲根管中对ProTaper Next成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怡 付宏宇 侯晓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比较ProGlider、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RaCe ISO 10、Path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的通畅通道对ProTaper Next成形能力的影响。方法:40个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备通畅通道,随后统一用ProTaper Next根备... 目的:比较ProGlider、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RaCe ISO 10、PathFile和手动不锈钢K锉在树脂模拟根管制备的通畅通道对ProTaper Next成形能力的影响。方法:40个模拟根管,随机分为5组,分别制备通畅通道,随后统一用ProTaper Next根备到X2,记录通畅锉和ProTaper Next的操作时间;使用Photoshop和ImageJ测量从根尖止点开始,每隔1mm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计算中心定位能力。结果: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和RaCe ISO 10制备的通畅通道形态显著降低后续ProTaper Next根备时间。中心定位能力方面,距根尖孔0~2mm处,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ProTaper Next最优,不锈钢K锉+ProTaper Next偏移最大。距根尖孔3~6mm处,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和RaCe ISO10+ProTaper Next最优,ProGlider+ProTaper Next的偏移显著增大,超过不锈钢K锉+ProTaper Next的偏移量。结论:通畅通道形态对ProTaper Next根管预备形态有显著影响。根尖偏移小,中上段开敞好的通道,ProTaper Next中心定位能力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通道 成形能力 模拟根管 PROTAPER NEXT HyFlex EDM Glidepath F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驭驰 赵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是双膦酸盐类药物一种潜在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从0到28%不等。以患者出现缺血性骨坏死和骨暴露为典型特征,伴有明显疼痛、颌面部瘘管、甚至病理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的治疗。其发病因素涉... 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是双膦酸盐类药物一种潜在的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从0到28%不等。以患者出现缺血性骨坏死和骨暴露为典型特征,伴有明显疼痛、颌面部瘘管、甚至病理性骨折,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的治疗。其发病因素涉及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创伤因素、感染因素、以及可能的致病基因带来的易感性,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该病的治疗方法种类较多,包括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冲洗和含漱、手术治疗、高压氧舱、激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等,但无一能够达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类药物 颌骨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杰 王俊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4期1213-1215,共3页
根据近年来关于牙周病的基础研究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牙周病对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提示牙周病可能是引起或加重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治疗牙周病可以减少和预... 根据近年来关于牙周病的基础研究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本文主要介绍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牙周病对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影响,提示牙周病可能是引起或加重系统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治疗牙周病可以减少和预防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维护全身健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系统性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对颌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宏宇 王晓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04-606,共3页
做为全身骨骼的一部分,颌骨的骨丢失一直被认为与全身骨质疏松存在关联性。很多相关研究都表明全身骨质疏松症是颌骨骨丢失的危险因素。本文就骨质疏松症与牙槽骨萎缩、牙周病等颌骨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牙槽骨萎缩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氧化锆晶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焦洋 王继德 邓久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晶相转变、表面粗糙度、抗剪切及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氧化锆试件并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试件表面不做任何处理;(2)氧化铝喷砂组,用110μm氧化铝颗粒距离10 mm垂直喷砂21 s,气压0.25 MP... 目的:研究3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晶相转变、表面粗糙度、抗剪切及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氧化锆试件并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试件表面不做任何处理;(2)氧化铝喷砂组,用110μm氧化铝颗粒距离10 mm垂直喷砂21 s,气压0.25 MPa;(3)激光蚀刻组,试件表面均匀涂布石墨粉,以2 W(200 m J/10 Hz)铒:钇铝石榴石(Er:Yttrium Aluminum Garnet,Er:YAG)激光均匀辐照试件表面30 s;(4)热酸蚀组,将试件置于1∶1混合的40%(质量分数)硝酸与68%(质量分数)氢氟酸蚀液密闭反应釜中,100℃水浴锅中反应30 min。检测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晶相结构、表面粗糙度、抗剪切及抗折强度的改变,所得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X射线衍射仪图谱(X-ray diffractometer,XRD)显示4组试件表面单斜相晶型的体积百分数分别为0.91%、12.50%、6.64%、17.81%,经过3种表面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表面粗糙度:空白对照组(0.29±0.01)μm,氧化铝喷砂组(1.05±0.11)μm,激光蚀刻组(0.73±0.04)μm,热酸蚀组(1.31±0.06)μm,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切强度:空白对照组(7.09±0.46)MPa,氧化铝喷砂组(12.14±1.51)MPa,激光蚀刻组(8.82±0.74)MPa,热酸蚀组(11.97±0.99)MPa,氧化铝喷砂组与热酸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弯曲强度:空白对照组(933.70±44.13)MPa,氧化铝喷砂组(850.95±60.66)MPa,激光蚀刻组(771.53±68.08)MPa,热酸蚀组(766.27±57.49)MPa,激光蚀刻组与热酸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不同表面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四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3种处理工艺均有效提高了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的粘结强度,同时也会导致氧化锆抗折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喷砂 热酸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记忆合金丝镍钛根管锉弯曲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宏宇 王芳芳 侯晓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实验方法建立模型,用来评价控制记忆合金丝(controlled memory,CM)镍钛根管锉的弯曲性能,并将其与其他相同几何形态的镍钛合金进行比较。方法: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将21 mm长、25#/08锥度的Hyflex NT和Hyflex CM镍钛锉...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实验方法建立模型,用来评价控制记忆合金丝(controlled memory,CM)镍钛根管锉的弯曲性能,并将其与其他相同几何形态的镍钛合金进行比较。方法: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将21 mm长、25#/08锥度的Hyflex NT和Hyflex CM镍钛锉通过悬臂弯曲模型在距锉尖9. 5 mm处固定,力学检测仪压头在距锉尖3 mm处加载/卸载力,最大位移3 mm,得到载荷位移曲线,随后使用显微CT扫描(层间距8μm)镍钛锉,导入ABAQUS(6. 10)构建几何模型。Hyflex NT以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Hyflex CM以幂硬化塑性本构模型,拟合悬臂弯曲的载荷位移曲线。结果:成功构建两个四面体单元模型,节点总数均为99 353,单元总数均为63 744。当加载位移为1 mm时,对距锉尖6. 1 mm处的横截面进行应力分布观测,上、下表面受到的弯曲应力最大,并率先进入相变屈服阶段,有限元模拟能够清楚地给出锉在变形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应力分布等各种信息,与实际实验曲线拟合度好。结论:材料本构行为对于镍钛根管锉力学行为的影响十分显著,针对CM丝镍钛根管锉的特性调试参数而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精确地捕捉镍钛根管锉各种变形过程中的特点,且与实际实验曲线拟合度好,可用于CM丝镍钛锉弯曲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用镍钛锉 控制记忆镍钛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修正技术下游离端黏膜的数字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萌 刘星纲 +1 位作者 江青松 郑东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目的:量化评估模型修正技术对下颌游离端牙槽嵴黏膜的影响,为可摘局部义齿黏膜变形量数字化参数设定探寻前期数据基础。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需行下颌游离端可摘义齿修复的受试者... 目的:量化评估模型修正技术对下颌游离端牙槽嵴黏膜的影响,为可摘局部义齿黏膜变形量数字化参数设定探寻前期数据基础。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需行下颌游离端可摘义齿修复的受试者7例,收集受试者口内数字化光学扫描及下颌CBCT数据,应用模型修正技术制取功能印模并行仓扫建模,应用Geomagic软件配准分析,R语言软件提取游离端牙槽嵴黏膜厚度和黏膜变形量。结果:(1)游离端黏膜厚度为(2.21±0.72)mm。(2)游离端黏膜变形量为(0.38±0.55)mm,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大。(3)各位点处黏膜变形量与黏膜厚度未发现显著相关趋势。结论:游离端黏膜变形量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大,各位点处黏膜变形量与黏膜厚度未发现显著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分析 模型修正印模技术 游离端黏膜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颌骨、牙槽骨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马雷 王晓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6-77,96,共3页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雌激素 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颌骨 全身骨组织 口腔疾病 代谢障碍 不同程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海藻酸钠/明胶三维生物打印体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隋华欣 吕培军 +1 位作者 王勇 冯驭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8-875,共8页
目的:以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作为种子细胞,通过三维生物打印构建h ASCs共混物打印体,以低能量激光为刺激手段,探索低能量激光照射(low 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对三维结构成骨能力的影响... 目的:以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作为种子细胞,通过三维生物打印构建h ASCs共混物打印体,以低能量激光为刺激手段,探索低能量激光照射(low level laser irradiation,LLLI)对三维结构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h ASCs/海藻酸钠/明胶三维生物打印体,并随机分为4组: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ve medium,PM)组、PM+LLLI组、成骨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组、OM+LLLI组,激光照射总能量密度为4J/cm^2。通过肉眼及倒置相差显微镜对打印体进行观察并拍照;用Live/Dead染色评价打印体内细胞存活率;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成骨向分化因子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结果:获得规格10 mm×10 mm×1.5 mm、半透明、网格状的三维结构体,微丝宽度约为1mm,孔隙呈圆形,直径在700μm左右。打印体内细胞存活率较高,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第7天时,OCN的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OM+LLLI组、PM+LLLI组、OM组、PM组,除PM+LLLI组与O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到了第14天时,各组OCN表达量较第7天均有不同程度增高,OM+LLLI与OM组间差异不再有统计学意义。Runx2表达量方面,OM+LLLI组在第7天时即达到90%以上,显著高于OM组(P<0.01),PM+LLLI组也显著高于PM组(P<0.05);而到第14天,PM+LLLI组及OM+LLLI组的Runx2表达量又明显降低至低于相应未照射组。故OCN及Runx2表达量上,成骨诱导培养组明显高于未成骨诱导组,经低能量激光照射组明显高于未照射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小。结论:LLLI不会对h ASCs/海藻酸钠/明胶三维生物打印体内h ASCs存活率造成影响,且可促进hASCs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照射 生物打印 细胞分化 骨生成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手术中超声骨刀对根尖切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艳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裂钻车针和金刚砂车针切除根尖后切面粗糙度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离体牙6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分别使用超声骨刀、裂钻车针和金刚砂车针切除根尖3 mm,检测并记录切面粗糙度值Ra;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裂钻车针和金刚砂车针切除根尖后切面粗糙度的差异。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离体牙60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分别使用超声骨刀、裂钻车针和金刚砂车针切除根尖3 mm,检测并记录切面粗糙度值Ra;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切面形态。结果:超声骨刀、裂钻车针和金刚砂车针3组的根尖切面粗糙度值Ra分别是(0.470±0.071)μm、(0.567±0.100)μm和(2.354±0.313)μm。超声骨刀组根尖切面最光滑,金刚砂车针组根尖切面最粗糙,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超声骨刀与裂钻车针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裂钻和金刚砂车针相比,在根尖手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根尖切除,根尖切面粗糙度较小,表面更加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手术 根尖切除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