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常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耘
刘健
薛峰
杨维维
张佳
吕媛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
文摘
目的评价目前临床常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近年临床常见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对760株细菌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菌株主要来自2015—2016年间全国18个城市收集临床分离株。对于革兰阴性菌,第二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优于第一代头孢菌素,但对于革兰阳性需氧或厌氧菌,则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更优。第一代头孢菌素中,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西酮抗菌作用最为全面,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其中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的MIC90值分别为≤1mg/L和≤0.5mg/L,优于头孢拉定。对肠杆菌科细菌中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嗜血菌、卡他莫拉菌,五水头孢唑林和头孢西酮也有很好抗菌活性,MIC_(50)值≤4mg/L,MIC_(90)值分别为≤16mg/L和≤32mg/L,优于头孢硫脒和头孢拉定。结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各具特点,且同类药物中不同品种抗菌活性也不尽相同。其中五水头孢唑林抗菌作用较为全面,对革兰阳性、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好抗菌作用,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
-
关键词
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
注射剂
体外
抗菌活性
-
Keywords
First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Secon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Injection
In vitro
Activity
-
分类号
R978.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头孢卡品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耘
吕媛
刘健
薛峰
王琪
杨维维
李曼宁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
文摘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对我国近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采用标准肉汤二倍稀释法;杀菌曲线绘制采用菌落计数法。结果头孢卡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以及绝大部分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MIC范围基本在0.125~4mg/L,其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与头孢妥仑相当,优于头孢泊肟和头孢克肟。头孢卡品对肠杆菌科细菌的MIC50值普遍≤1mg/L。与所测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相比,其抗菌活性与头孢妥仑、头孢泊肟相近,略逊于头孢克肟。头孢卡品对流感嗜血菌和黏膜炎莫拉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对于流感嗜血菌,MIC值小于0.031mg/L,略优于头孢妥仑,明显优于头孢泊肟和头孢克肟。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H值及血清含量变化对头孢卡品的MIC值基本无影响,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pH 5.0时,MIC值略有降低。MBC和杀菌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卡品为一时间依赖性杀菌药物。结论头孢卡品对我国近3年临床分离致病菌仍保持较好体外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头孢卡品
体外
抗菌活性
-
Keywords
Cefcapenen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分类号
R978.11
[医药卫生—药品]
-
-
题名含与不含乙二酸四乙酸二钠丙泊酚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耘
王珊
吕媛
钱霞
-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5-608,共4页
-
文摘
目的比较含和不含乙二酸四乙酸二钠(EDTA)的丙泊酚对医院内感染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四组:A组使用含0.005%EDTA丙泊酚注射液,B组使用不含EDTA丙泊酚注射液,C组使用不含EDTA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D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甲氧西林敏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耐药屎肠球菌;产与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亚胺培南敏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6株细菌分别与上述液体混合孵育,比较6、12、24和48h孵育后菌落数与起始菌落数的差值。采用菌落计数法绘制细菌生长曲线,统计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所测16株细菌接种量在101~102CFU/ml和105~106CFU/ml时,室温(22.5℃)孵育情况下,A组对所测菌株均有很好抑菌作用,经48h孵育,活菌数量较起始时普遍减少,且基本没有增加。特别对于大肠埃希菌,活菌数量可下降2个log值以上。A组在各时点均明显优于B、C、D三组(P<0.0001)。结论含EDTA丙泊酚体外可有效抑制医院内感染常见细菌的生长,提示含EDTA丙泊酚比不含EDTA的丙泊酚可能更有效减少麻醉相关的感染。
-
关键词
丙泊酚
乙二酸四乙酸二钠
体外抗菌
细菌生长曲线
-
Keywords
Propofol
EDTA
In vitro activity
Bacterial growth curve
-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