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7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团队发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新研究成果
1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25,共1页
2024年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权威期刊JAMA Neurology上发表题为“Sublingual edaravone dexborneo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TASTE-S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2024年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团队在神经病学领域权威期刊JAMA Neurology上发表题为“Sublingual edaravone dexborneo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TASTE-S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ASTE-SL随机临床试验)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临床试验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内科 神经病学 舌下片 樊东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SARS留观患者初诊病历资料回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威 贺蓓 +7 位作者 孙永昌 郑亚安 孙伯章 赵鸣武 姚婉贞 张福春 山耘 毛节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2-15,共4页
目的 :对 2 0 0 3年 4月 10日至 5月 12日我院SARS病房留观的全部 2 72例疑诊患者的初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这些初诊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照卫生部《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和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 目的 :对 2 0 0 3年 4月 10日至 5月 12日我院SARS病房留观的全部 2 72例疑诊患者的初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这些初诊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照卫生部《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 (试行 )》和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发布的《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确定留观病例 ,对病历记录的初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初诊留观病例的性别组成、年龄分布、职业构成、接触史及曾接受的治疗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对初诊临床症状、体征、血白细胞计数及X线胸片表现进行了分析 ;初诊留观的 2 72例患者中 ,最终确定诊断为SARS者为 14 5例 (5 3.3% ) ,而 97例被排除 (35 .7% )。结论 :疑诊的SARS病例在初诊时 ,应综合、全面考虑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的表现 ,防止漏诊、误诊的发生 ;在留观过程中 ,根据病情变化不断修正初诊诊断 ,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SARS 初诊 病历资料 非典型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模板指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 被引量:7
3
作者 姜玉良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2,共1页
2015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完成了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板指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1例54岁的女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因靶向治疗失败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经过综合评估,肿瘤放疗科王俊杰主任决... 2015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完成了首例CT引导联合3D打印个性化模板指导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复发肿瘤。1例54岁的女性腹膜后间质瘤患者,因靶向治疗失败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经过综合评估,肿瘤放疗科王俊杰主任决定对患者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2日下午,王俊杰主任带领临床医生和物理师设计团队,精心设计粒子植入进针路径,为确保粒子植入定位准确,通过为其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模板进行空间定位。粒子植入一次完成进针,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术后即刻剂量验证达到了术前计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复发肿瘤 腹膜后 模板 打印 导联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段历史看医学遗传学在小儿神经科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希如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9,共6页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has a long term of outstanding history.It was established about 60 years ago.After the division of pediatric neurology(DPN)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1960...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has a long term of outstanding history.It was established about 60 years ago.After the division of pediatric neurology(DPN)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1960s,it had been assigned to cover genetic disorders.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efforts have been put on three aspects:(1)Pediatric neurology clinical service and education;(2)research studies of childhood epilepsies and pediatric neurogenetic disorders;and (3)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DPN team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pediatric neurological program.In this paper,we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pediatric neurology division in our department,our clinical and research work and achievements for neurogenetic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遗传学 医学 儿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首例应用冻融人卵子助孕妊娠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获得成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辅助生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程序化冻存人卵技术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勇、林志淼课题组发现皮肤角蛋白代谢新基因
6
作者 杨勇 林志淼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9-1089,共1页
2016年10月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勇、林志淼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谭旭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题为"Stabilizing mutations of KLHL24 ubiquitin ligase cause loss of keratin 14 and human skin fragilit... 2016年10月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勇、林志淼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谭旭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题为"Stabilizing mutations of KLHL24 ubiquitin ligase cause loss of keratin 14 and human skin fragility"。该研究在国际上确定了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的一种新致病基因KLHL24及其全新发病机制,同时,研究还发现,KLHL24是皮肤结构分化形成及蛋白代谢稳态的重要调节基因,揭示了皮肤角蛋白泛素化的信号传导通路,为角蛋白异常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性病科 蛋白代谢 课题组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新基因 UBIQUITIN KERA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科学新进展高层论坛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成立3周年庆典
7
作者 朱一辰 袁亦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学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论坛 生殖健康水平 诊疗技术 男科疾病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涂平教授课题组发现皮肤T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新机制
8
作者 汪旸 李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1-531,共1页
2014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涂平教授、汪呖主治医师课题组围绕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课题组 疾病进展 皮肤性病科 发病机制 主治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专业化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医学中心模式探讨
9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4-44,共1页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合疼痛诊疗方面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北医三院疼痛医学中心,采取多学科协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疼痛“一站式”治疗。现予以简单介绍,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多学科协作 医学中心 疼痛 专业化 一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高度重视 打造护理学科品牌——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刘晓光
10
作者 崔怀志 刘晓光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9期25-27,共3页
在2005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方面提出了护理工作的三贴近,即“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在这大的宏观整体战略的指导下,北京大学第三... 在2005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方面提出了护理工作的三贴近,即“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在这大的宏观整体战略的指导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具体的护理工作的“三个贴近”,即“贴近专业、贴近科室、贴近医院”,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实现该院护理学科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医院副院长 护理学科 “以病人为中心” 品牌 护理工作 服务理念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金垣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11
作者 贾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2-672,共1页
关键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自由基” 主任委员 多学科交叉 教授 防治疾病 生命科学 学术交流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等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12
作者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LESIONS 气体信号分子 国家教育部 特聘教授 硫化氢 获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敏研究团队在Nature Genetics杂志发表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研究成果
13
作者 邓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7-397,共1页
2013年4月28日,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刊出了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敏副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鞠晓东博士及安徽医科大学汪凯教授作为并列通讯作者的题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肌萎... 2013年4月28日,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刊出了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敏副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鞠晓东博士及安徽医科大学汪凯教授作为并列通讯作者的题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两个易感位点”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敏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汪凯教授课题组、张学军教授课题组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合作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肌萎缩侧索硬化 研究团队 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 疾病 中国汉族人群 课题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张宏教授课题组IgA肾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4
作者 陈旻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1,共1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张宏教授课题组针对IgA肾病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课题组的临床对照试验证明,骨化三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该研究结果为现有IgA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选择,
关键词 IGA肾病患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脏内科 课题组 临床对照试验 骨化三醇 尿蛋白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成功完成1例单孔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15
作者 宋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0,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后腹腔镜 单孔 腔镜手术 手术室 麻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丁洁教授连任国际儿科学会常委
16
作者 张宏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儿科大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学会 泌尿系感染 专题讲座 常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心血管活性物质功能多样性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取得可喜进展
17
作者 周伟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8-438,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血管活性物质 高血压 功能 规划 长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荣获LumenGlobal“年度成就奖”
18
作者 刘兆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5-645,共1页
2012年2月1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迪拜举行的第十届Lumen Global年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因促进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工作的巨大贡献被授予“年度成就奖”(Lumen Global Achievement Award)。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工作 心血管内 阿拉伯 科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展“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
19
作者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1期43-43,共1页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已成为全球病人安全联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还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穿于诊疗活动的全过程,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是预防与控制医...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安全,已成为全球病人安全联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还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穿于诊疗活动的全过程,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07年10月25~25日举办了以“预防医院感染,你我共同参与”为主题的“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感染控制 控制医院感染 病人安全 医疗质量 经济负担 诊疗活动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介绍
20
作者 田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97-98,共2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内分泌科于1984年筹建,1985年正式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该科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已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和技师共31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内分泌科于1984年筹建,1985年正式成立。经过近30年的发展,该科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已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综合实力。内分泌科现有医护人员和技师共31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6名,助理研究员1名,住院医师3名,主管技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和护士8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护师 综合实力 医护人员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