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民族志有什么样的“叙述者”?——《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例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娥满 李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9,共6页
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为例分析经典民族志的叙述者,可以发现:在可感知度方面,它是"内隐叙述者",它的声音往往隐藏在文本中,不易被察觉;在叙述的参与程度上,它是处在事件之外的"异质性叙述者";在内容的知情... 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为例分析经典民族志的叙述者,可以发现:在可感知度方面,它是"内隐叙述者",它的声音往往隐藏在文本中,不易被察觉;在叙述的参与程度上,它是处在事件之外的"异质性叙述者";在内容的知情程度方面,它往往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能力知道并说出一切事实的"全知叙述者";在叙述可靠性上,它对事件所做的描述、评论总是被读者视为是对真实的权威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民族志 叙述者 内隐 异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民办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苗庆红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是贯穿于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于这对基本矛盾导致了经费不足、质量不高、道德下降的三大民办高等教育危机,严重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这里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 资本的寻利性和教育的公益性是贯穿于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于这对基本矛盾导致了经费不足、质量不高、道德下降的三大民办高等教育危机,严重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这里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 治理结构 民办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生产的新型共同体--基于村落研究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5,共7页
荣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事象大多散落在民间村落。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学界议题,村落与学界的关系就变得愈加紧密。在学界与村落、词与物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学界与村落、学者与村民双方对话、博弈的产物。... 荣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事象大多散落在民间村落。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学界议题,村落与学界的关系就变得愈加紧密。在学界与村落、词与物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是学界与村落、学者与村民双方对话、博弈的产物。相应地,一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由学者和村落所构筑的知识生产共同体诞生出来。基于村落研究中的经验分析,揭示这种含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生产机制的存在,能助益于理解知识生产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给对象方面带来的文化生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生产 新型共同体 村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神之争、法制型支配与正当性——韦伯合法性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白中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3,共9页
当韦伯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角对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议题进行研究后,他对当下正当性等同于合法性的陈述几乎成了我们研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出发点,不论是反对还是赞同。但是,在韦伯的合法性理论中,作为正当性的合法性存在两种意涵,一种是与... 当韦伯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角对合法性与正当性的议题进行研究后,他对当下正当性等同于合法性的陈述几乎成了我们研究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出发点,不论是反对还是赞同。但是,在韦伯的合法性理论中,作为正当性的合法性存在两种意涵,一种是与价值无涉的经验陈述;一种是与价值判断相关的倾向和论证。正是在对经验现象批驳的基础上,韦伯论证了法制型支配和领袖民主相配合下作为正当性的合法性之可能条件。当我们正本清源,对韦伯的合法性理论进行再认识,或许会产生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神之争 法制性支配 正当性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与中国宪法学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侯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中国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精英、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宪法学要回归到宪法文本的研究上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经验和实证调查分析,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仅有研究上的分野和知识积累是不够的,宪法... 中国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精英、相应的知识积累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宪法学要回归到宪法文本的研究上来;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经验和实证调查分析,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仅有研究上的分野和知识积累是不够的,宪法学分支学科必须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这包括稳定的研究机构和群体,严格的学术培养计划,有效的学术评价机制和长期的基金支持。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知识整合去解决与宪法相关的社会问题;改善现有的宪法学研究状况,开展学术竞争、学术批评,建立学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宪法学 非主流宪法学 宪法问题 学科建设 学术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