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双语教育 |
马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2
|
沪港台三地文学类畅销书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 |
朱志勇
刘叶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3
|
民族学与社会学之战及其终结?——一位人类学家的札记与评论 |
王铭铭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4
|
同异之争: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上) |
刘援朝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5
|
社会学的学科对象和问题领域的再认定 |
谢立中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6
|
“越轨”与秩序——社会学与人类学相关研究之比较 |
张百庆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7
|
抗战时期云南的省校合作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 |
潘乃谷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9
|
|
8
|
同异之争:语言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下) |
刘援朝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9
|
孔德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 |
钱民辉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0
|
对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一点反思 |
张浩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11
|
重视农村社会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
丁元竹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2
|
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在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的主旨发言 |
费孝通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9
|
|
13
|
论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
包智明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3
|
|
14
|
将社会价值观整合到制度变迁理论之中的三种方法——凡勃伦、哈耶克、诺斯的理论之比较研究 |
曹正汉
|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5
|
“中国社会”:给定实在,抑或话语建构--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之间的一个分歧为例 |
谢立中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6
|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 |
姜汝祥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7
|
知识型移民的总体特征及结构性分化——以北京市为例 |
汪琳岚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社会科学实际上还是在探索阶段”——读《云南三村》 |
丁元竹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9
|
于光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贡献 |
刘世定
|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
2003 |
0 |
|
20
|
基督教信仰实践的多重社会关联:两部海外研究专著的启示 |
汪琳岚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