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浆体系中吡啶的生物降解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江江 陈吕军 +4 位作者 温东辉 何玉山 乔琳 夏勉 李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0-1184,共5页
杂环化合物已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等体系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是解决该类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由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分离一株高效降解吡啶的菌株W12,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以W12菌对... 杂环化合物已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等体系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是解决该类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由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分离一株高效降解吡啶的菌株W12,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以W12菌对受吡啶污染的泥浆体系进行生物修复。实验条件下,土壤对吡啶的吸附量很小,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当吡啶初始质量分数为1.65mg·g-1时,投加W12菌能够迅速促进吡啶的生物降解,在灭菌土和自然土中完全降解吡啶的时间分别为12h和18h,说明W12菌在自然土中的降解效果受到土著微生物的竞争影响;此外,对泥浆体系中吡啶降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投菌量是影响吡啶降解速率的关键因素,外加氮源以及土水比均对吡啶降解过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副球菌 生物降解 吡啶 生物修复 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