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媒介效应研究——基于制度与市场的双重视角
1
作者 高腾飞 王天夫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0,共10页
信息披露是企业在数字时代获取媒体报道的重要方式。基于2017—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对媒体报道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水平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媒体报道,即媒介效应越显著... 信息披露是企业在数字时代获取媒体报道的重要方式。基于2017—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对媒体报道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水平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媒体报道,即媒介效应越显著,但这种正向作用不会受到企业所在地区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则会强化这一积极效应。未来,企业应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以吸引更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政府也应推动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同步变革,顶层设计与机制建设双管齐下,使得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 媒体报道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设计史观与中国设计主体性的建构——兼谈“世界设计史”研究的学科意义及学术启示 被引量:14
2
作者 祝帅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国际范围内,设计史研究已经蔚成风气,尤其是一种建立在全球化理论基础上的全球设计史,或世界设计史写作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的部分代表性设计史著作,探讨设计史/设计的历史、世界设计史/... 在国际范围内,设计史研究已经蔚成风气,尤其是一种建立在全球化理论基础上的全球设计史,或世界设计史写作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版的部分代表性设计史著作,探讨设计史/设计的历史、世界设计史/全球设计史,中国设计/设计在中国等该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史 全球设计史 世界设计史 中国设计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艺术学门类中层理论的“造型艺术”观念辨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祝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当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一是拥有具体门类艺术实践背景的学者(主要来自于专门艺术院校,如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等),还没有能够结合自己的独特经验参与、进入到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热潮之中;二... 当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一是拥有具体门类艺术实践背景的学者(主要来自于专门艺术院校,如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等),还没有能够结合自己的独特经验参与、进入到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热潮之中;二是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者,还没有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的成果,通过某种改造或简化的形式传递给艺术家,促成艺术学理论学科和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之间的对话。我们用理论的“层次”来进行描述和概括,可以把各门具体艺术实践的“创作”理论,包括扌支法、创作论、批评、鉴赏、策展等,称作艺术的微观理论;把类似美学、文艺学式的抽象的“一般艺术学”理论,包括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哲学等,称作艺术的宏观理论。在微观和宏观之间,还需要一个“中观”或者“中层”的层次来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一种上传下达式的双向沟通。以“造型艺术”作为一种中层理论,总体的构想就是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确立之后、由中国学者所开创的体系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本质主义与实用主义综合的分析方法,在宏观的“一般艺术学”和微观的“门类艺术学”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层次,并进行理论建构。论文尝试以其他学科的“中层理论”建设为参照,在现有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进行“艺术家族”式的中层划分,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中层理论及其命名、跨越“美术学”与“设计学”的学科藩篱、消解“纯艺术”“实用艺术”的二元对立、超越“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感官局限四个方面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作为艺术学学科中的“造型艺术”概念及其应用展开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中层理论 造型艺术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