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基于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天合 王金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32,共13页
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多种价格节水激励机制创新最终都绕不开农户对灌溉用水实际成本的直接反应,所以必须直面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问题。该研究基于1963—2022年全球范围内59篇文献中237个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结... 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多种价格节水激励机制创新最终都绕不开农户对灌溉用水实际成本的直接反应,所以必须直面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问题。该研究基于1963—2022年全球范围内59篇文献中237个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研究结果,通过meta回归分析方法,量化了导致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并分别通过价格水平和水价弹性区间的异质性效果探讨了农业水价政策的可干预空间。结果表明:①农业水价对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有正向影响,目前提高水价仍是农业节水的有效且稳健手段;且随着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区间的上升,提高水价对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程度更大,提价节水效果更明显。②混合作物结构比单一作物结构更富有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而高价值作物相对于低价值作物的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更小,说明提高水价对灌溉用水需求的抑制作用在种植混合作物或低价值作物时更容易实现;而且,种植混合作物时这一效应随着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区间的上升而更加显著,但对种植低价值作物农户而言,提高水价的节水效应在原有水价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③相对单一水源灌溉而言,多水源联合灌溉条件下的灌溉用水需求对水价提高反应更敏感,且提高在用水源价格的节水效果有最佳水价弹性时机,同时也可能会促进新灌溉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基于实证结论,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政策启示。该研究认为更应该强调灌溉用水的需求管理,提倡从灌溉用水需求对水价的反应程度来确定提高农业水价策略;根据地区种植结构,制定差异化农业用水提价方案;同时,在扩建灌溉水源工程论证阶段,加入基于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的科学用水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水价政策 需求价格弹性 META分析 政策干预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及2050年中国农业发展展望 被引量:37
2
作者 黄季焜 解伟 +4 位作者 盛誉 王晓兵 王金霞 刘承芳 侯玲玲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7,共9页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重点展望至2050年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需要遵循总体经济结构转型与农村经济转型相辅相成的发展路径,提升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至2...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重点展望至2050年中国农业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需要遵循总体经济结构转型与农村经济转型相辅相成的发展路径,提升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至2050年,农业GDP占总体GDP的比例与农业就业占总体就业的比例将逐渐趋同。中国食物自给率将从现在的95%下降到2035年的90%左右,未来还会缓慢下降。高价值农产品和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是未来农业增长和农民农业增收的主要增长来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至2050年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1)农业生产力提升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战略;(2)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发展战略;(3)绿色高效高值农业发展促进战略;(4)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战略;(5)制度、政策、投资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创新战略。针对主要战略提出保障措施:持续加大科技和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优势农业及需求潜力大的农业的发展;改善市场环境、弥补市场失灵,支持高值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永续发展;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 农村转型 粮食供需预测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未来食物供需展望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季焜 解伟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基准方案下未来10年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生产和贸易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家主要政策,探讨了在不同政策情景下中国主要食物的供需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口粮绝对安全”的目... 中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基准方案下未来10年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生产和贸易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家主要政策,探讨了在不同政策情景下中国主要食物的供需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能够实现,但许多其他食物消费增长超过国内生产增长;中国食物安全主要是畜产品或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通过进口饲料粮来促进畜牧业发展是国家食物安全保障的需要。未来国家还有多种重要政策措施能够提升食物安全保障水平,特别是要夯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技术进步提升农业生产力;同时夯实“藏粮于地”战略,提升水土资源生产能力;在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基础上,实现食物安全保障和绿色永续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食物需求 农业生产 农产品贸易 农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相关主体行为决策
4
作者 罗万云 赵栋淳 王金霞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决策为研究线索,构建包含地方政府、供水机构、农户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基于新疆昌吉州的498份农户调查数据,利用MATLAB工具对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过程中相关主体决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 以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决策为研究线索,构建包含地方政府、供水机构、农户三方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基于新疆昌吉州的498份农户调查数据,利用MATLAB工具对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过程中相关主体决策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通过设定合理的奖惩基数,同时将农户的回购水权价格提高至执行水价的5.58倍以上,可有效激励供水机构采取积极的供水策略;供水机构的供水效率是决定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达成的关键因素,供水效率的提升不仅能增强农户的交易意愿,还可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的水权回购成本;农户参与水权交易的意愿受到供水机构积极经营的影响,其交易水权产生增收效果要求供水效率至少需额外提升0.034,且地方政府出台更具激励性的水权回购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 灌溉用水户 水权交易 行为决策 案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校的困扰:流动儿童与农村儿童学业表现差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袁舟航 王晓兵 +1 位作者 罗仁福 张林秀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的快速增加,农村流动家庭面临着将子女留在农村公立学校就读,或是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城市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艰难选择。文章使用作者调查的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安徽籍学生和安徽籍学生户籍所...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的快速增加,农村流动家庭面临着将子女留在农村公立学校就读,或是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城市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艰难选择。文章使用作者调查的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安徽籍学生和安徽籍学生户籍所在地农村公立学校上学的儿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估计不同类型学校就读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距并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安徽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成绩要远好于安徽籍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学生,学生个人和家庭特征只能解释小部分数学成绩差距,学校设施、班主任质量才是造成学生差距的最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选择效应 学校效应 农民子女 成绩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漏斗区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实施成效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关宝珠 孙天合 +2 位作者 王金霞 严婷婷 黄开兴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159,共13页
【目的】海河流域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是遏制地下水超采态势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对该工程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方法】基于历史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数... 【目的】海河流域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是遏制地下水超采态势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对该工程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方法】基于历史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全面评价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现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DID),深入分析了该工程对压采地下水和农业产出的影响,系统提出了该工程面临的挑战。【结果】结果表明:(1)2014—2022年间,河北省陆续完成了适宜区域的工程建设,通过将纯井灌区改造成渠灌区或井渠双灌区75.87万hm~2,直接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12.68亿m^(3)。(2)工程降低了项目区农业灌溉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使县级层面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70万t,农业增加值增加1.09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1.59亿元;(3)尽管农业灌溉水源置换工程在压采地下水和促进农业产出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其可持续性面临多方面挑战,突出表现为地表水源短缺、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地表水水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论】下一步需完善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建立健全地表水水价制度,逐步提升工程的运行效果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灌溉水源置换 调查研究 政策评价 双重差分方法(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农民实践参与度评估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83
7
作者 苏岚岚 彭艳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179,199,200,共14页
构建包括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度、乡村数字经济参与度、乡村数字生活参与度和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度四个维度的农民数字乡村实践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非试点地区9县(区)1129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 构建包括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度、乡村数字经济参与度、乡村数字生活参与度和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度四个维度的农民数字乡村实践参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四川、重庆和宁夏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非试点地区9县(区)1129户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测度了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农民实践参与总体及分维度水平,探究了农民实践参与的阶段性特征、内外部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差异性。研究表明,西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实践参与总体及分维度水平均偏低,且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使用度>数字生活参与度>数字经济参与度>数字治理参与度;现阶段试点与非试点地区农民实践参与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乡村数字治理参与层面;经济欠发达和相对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实践较为滞后。研究进一步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内部因素,数字技能培训、家人及亲友中有无村干部、村庄中有无益农信息社、村庄中有无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外部因素均对农民数字乡村实践参与总体及分维度水平产生差异化的显著影响。为加快以乡村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协调推动数字乡村各领域的建设、注重区域均衡发展、构建差异化支持策略和驱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数字经济 乡村数字治理 实践参与度评估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文献计量Meta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解伟 魏玮 崔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在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时,因情景设定、模型方法、参数设定或作物种类等不同,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正负截然相反的评估结果,给气候变化经济学... 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然而,已有研究在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时,因情景设定、模型方法、参数设定或作物种类等不同,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甚至出现正负截然相反的评估结果,给气候变化经济学者在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供需、价格和贸易的影响时选用哪篇文献的结果作为依据进一步评估造成困扰。本文研究目的是以已有文献中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未来粮食单产影响的评估结果为统计样本,构建气候变化对粮食单产影响的损失函数,给出统一情景下气温、降水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本文从1 366篇文献中通过层层筛选,找到34篇高度相关的文献,基于此获得了288个研究样本,采用统计描述分析和文献计量Meta分析方法估计气候变化关键变量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大小与气候变化情景、作物种类、种植地区、是否考虑CO_2肥效等有关。综合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结果,发现:气温每提高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产整体下降约2. 6%;降水每增加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产整体约增加0. 4%; CO_2肥效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综合气温和降水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冲击,可能部分抵消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正面效应。本研究综合相关文献结果,提供了统一情景下气温、降水变化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将为气候变化的农产品供需市场模型或者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AM)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降水 CO2肥效 粮食单产 损失函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生产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来自百乡万户调查数据 被引量:24
9
作者 闵师 丁雅文 +1 位作者 王晓兵 王雨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5-802,共8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会随着经济与市场发展及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农业生产者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基于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小农生产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会随着经济与市场发展及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是农业生产者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有效方式。基于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小农生产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探讨可能引起农户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具有差异性服务需求的因素,特别是估计农户资源禀赋与农户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生产信息、良种和生产资金等服务上;家庭劳动力分配与人均耕地面积不同的农户对不同农业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异质性。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供给 需求 农户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 被引量:56
10
作者 赵佳佳 孙晓琳 苏岚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32,共19页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提质升级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民福利水平的必然路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提质升级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民福利水平的必然路径。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实证探讨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结果表明:(1)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2)从分类别家庭消费来看,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享受型消费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家庭发展型消费和家庭生存型消费;(3)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在户主特征层面存在异质性,对中年、男性户主的家庭影响更大;(4)数字乡村发展能通过增收效应和预算平滑效应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居民家庭消费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公平视域下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空间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万云 周杨 王小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751-9766,共16页
如何在生态公平视域下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权责关系,确定乡镇尺度的生态补偿标准与空间,对于打破流域补偿资金分摊困境,推进生态补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构建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 如何在生态公平视域下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权责关系,确定乡镇尺度的生态补偿标准与空间,对于打破流域补偿资金分摊困境,推进生态补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构建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运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确定流域补偿标准,采用补偿优先级判别方法对流域补偿空间选择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转换呈现“林转草、草转其他”特征,尤其2000—2010年林地、草地净转出规模达到2088.34km^(2)(占比为7.16%)、5916.94km^(2)(占比为12.21%)。②2000—202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受偿总金额与补偿总金额存在两阶段趋势,相应的金额在2010年之后趋于稳定,2020年受偿强度相比2000年下降了56.06%,补偿强度下降了23.72%。③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补偿空间分区具有显著“北受-南补”特征,2020年,额尔齐斯河流域优先受偿资金规模为14.53亿元,优先补偿资金规模为19.23亿元,相对应的面积分别达到1665km^(2)和720km^(2)。论文提供的流域生态补偿方案对乡镇单元展开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工作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相关部门可以据此提高生态转移支付的精准性,制定出多方认可的生态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公平 流域生态补偿 空间选择 额尔齐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雅琳 王天仪 徐定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7,共12页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服务质量均等化是完善农村教育公共服务、在“幼有所育”上持续发力的重要内容。基于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四川农村学前教育专题调查,分析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和县−乡−村均等化水平,并结合政策文件和访谈资料分析潜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质量均等化建设成效与问题并存。成效包括:在硬件设施和安全卫生方面,县、乡、村幼儿园质量达标率和质量均等化程度较高;问题包括:在教职工队伍、内部管理和保育教育方面,三类幼儿园均面临教职工配备不齐、资质有待提升和课程开设不齐全等挑战,且质量均等化程度较低,其中村级园质量尤为滞后。原因在于,“多管齐下”的经费投入和监管体制保障了较均衡的硬件质量,但“缺编制待遇、缺发展前景”导致村级园教师资质、管理和保教水平落后于县、乡幼儿园。由此提出:发挥县级政府统筹作用,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优化投资结构并完善监管;加强点对点帮扶,创新管理机制;以村级园为重点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资质;外引和内培并举,提升保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前教育 质量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 县域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推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承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5,共2页
学前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作为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本积累最早的一个阶段,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社会技能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 学前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作为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本积累最早的一个阶段,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社会技能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些技能和素养不仅对个人成年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影响深远,而且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息息相关。此外,学前教育还有助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实现起点公平,缩小差距。可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人力资本积累 解决问题能力 全生命周期 社会经济背景 起点公平 缩小差距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资本如何提升农民创业绩效--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强强 吴溪溪 马红玉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1,共14页
农民创业资本积累和创业能力提升是提高其创业绩效的内生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结合创业过程理论,基于陕西省696份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经济、社会、心理三维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创业学习和机... 农民创业资本积累和创业能力提升是提高其创业绩效的内生动力,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结合创业过程理论,基于陕西省696份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经济、社会、心理三维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创业学习和机会识别在三维资本与创业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三维资本均对农民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大小依次为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经济资本;创业学习、机会识别是农民获取创业资源、识别优质创业机会的关键要素,两者在三维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要注重农民创业者的三维资本积累,提升农民对创业知识、经验及实践的学习能力,提高农民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创业绩效 三维资本 创业学习 机会识别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小学同伴效应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近朱者赤乎? 被引量:18
15
作者 袁舟航 闵师 项诚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3,共9页
农村学生的教育关系着农村人力资本培育与未来农村发展,而分析同伴效应对农村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安徽省阜阳市、六安市和亳州市共30所农村学校调查的样本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方法控制同伴学习成绩的内... 农村学生的教育关系着农村人力资本培育与未来农村发展,而分析同伴效应对农村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安徽省阜阳市、六安市和亳州市共30所农村学校调查的样本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方法控制同伴学习成绩的内生性,从班级和个人同伴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同伴效应对个人标准化数学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班其他同学平均标准化数学成绩和一起学习同伴的标准化数学成绩均对个人学习成绩有显著正影响,证实了农村小学学生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建议农村学校通过优化学生班级分配和构建学习小组等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业表现,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绩 同伴效应 农村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的效益转移: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亢楠楠 黄季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正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难识别、难度量”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匮乏,仍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效益转移法利用二手数据,将已有研究融入待评估的地点当中来,避免了... 正确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难识别、难度量”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匮乏,仍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效益转移法利用二手数据,将已有研究融入待评估的地点当中来,避免了初始评价研究中数据获取时间长、成本高的难题,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领域备受青睐。资金、时间预算有限的条件下,能够帮助管理者迅速解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据的缺口,是这种评价技术的核心优势。鉴于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对其评价结果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注也比其他方法更为迫切。但其理论背景决定了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估值偏差。因此,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首先梳理了三种常见的效益转移形式,进一步总结了对转移效度进行检验的方法;然后,重点厘清了该方法面临的挑战,探讨了研究文献中减小效益转移偏差的最新共识。可概括为:①初始研究的选择,应该考虑与研究地点的匹配性,降低“跨环境”的泛化误差。②谨慎辨别生态系统服务特征,避免中间服务和最终服务的重复性计算。③加入地理信息变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变化。④模型中保留时间维度,检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稳定性。此外,高效的效益转移还离不开足够数量且优质的初始研究。因此,作者最后从操作规范、初始研究数据库的支持两个视角,建议中国跨学科的专家们应该联合制定一套指导方针,用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的效益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转移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产和利润再看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来自东北、华北农户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吉萍 黄季焜 盛誉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8,共10页
基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六省1099个农户地块层面调查数据,使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和超越对数(Translog)两种生产函数估计,研究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和水稻)单产和农户利润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之间的关系... 基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六省1099个农户地块层面调查数据,使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和超越对数(Translog)两种生产函数估计,研究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小麦和水稻)单产和农户利润与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随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加速,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玉米、小麦和水稻的经营规模与作物单产和利润均呈现倒“U”型关系,表明实现规模经营后的生产经营方式需切实有效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为避免盲目追求过大经营规模可能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大田农作物生产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控制适度规模经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规模 单产和利润 土地流转 倒“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