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谷氨酸受体的低温胁迫响应研究
1
作者 文婷婷 张雪飞 +4 位作者 郭璇 朱姣姣 Shamsur Rehman 李广贤 曾威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 水稻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易受到损害。谷氨酸受体(GLRs)作为一种冷感受器在线虫、小鼠和人类神经元中传递低温信号,但关于植物GLRs的低温作用还未得到充分了解。为了深入研究水稻GLRs的低温响应功能,本实验开展水稻在低温胁迫下经谷氨酸受体激动剂(gly)处理后表型、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10 mmol/L浓度的谷氨酸受体激动剂处理能够增强水稻苗期耐低温性。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表明,水稻苗期通过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表达来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耐冷性。此外,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OsGLR6.5和OsGLR6.9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发现OsGLR6.5基因在水稻低温胁迫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这些发现对深入理解水稻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氨酸受体 耐冷性 基因表达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瑶 王荣焕 +4 位作者 冯铃洋 张璐 赵琦 王家乐 赵久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3,共11页
杂草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防除杂草是农作物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是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抑制ACCase活性,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从... 杂草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不利因素之一,防除杂草是农作物田间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是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的限速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抑制ACCase活性,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从而灭杀杂草。随着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抗性杂草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尤为明显,创制和选育抗除草剂的优异新种质及新品种是预防田间杂草的有效策略,并对单双子叶作物复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然突变、化学诱变、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已在多种作物和杂草中发掘了有效变异位点,并进行了育种应用。本文针对抗ACCase抑制剂类作物种质的开发和利用,详述了ACCase的性质和作用机制、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分类和抗性分子机制,以及目前已发现的有效变异位点等,进而提出创制高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优异新种质的高效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 复合种植 种质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三大粮食主要生产国的单产变化趋势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瑞法 黄季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粮食单产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比较过去60年中国与三大粮食主要生产国的单产水平变动趋势和差异,并采用Tornqvist指数法分别测算1980—2020年中国三大粮食单产的投入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 粮食单产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在比较过去60年中国与三大粮食主要生产国的单产水平变动趋势和差异,并采用Tornqvist指数法分别测算1980—2020年中国三大粮食单产的投入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分析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粮食的单产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不同的趋势,这一差异与政府研发体制和新技术采用的差异有关。中国未及时采用转基因玉米技术进一步扩大与美国的玉米单产差异。相对于知识产权容易保护的杂交玉米等作物,以跨国公司为主的种子公司对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的小麦品种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使美国等国家的小麦单产水平增长慢于中国;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种植扩大了美国、巴西等国家玉米单产与未批准该技术商业化种植国家玉米单产的差距。中国三大粮食单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小麦>水稻>玉米,粮食单产增长主要以劳动节约和资金替代劳动的技术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单产 国际比较 全要素生产率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部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创制及穗粒数候选基因分析
4
作者 陈旺 王殿 +4 位作者 宋波 刘易科 朱展望 卫波 宁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7-807,共11页
为创制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定位影响小麦穗粒数的候选区间,以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品种衡观35和科农199杂交构建的近等基因系作为研究材料,对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每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7个性状进行表型鉴... 为创制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定位影响小麦穗粒数的候选区间,以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品种衡观35和科农199杂交构建的近等基因系作为研究材料,对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每穗粒数、单株产量、千粒重7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利用660K SNP芯片对表型差异显著的近等基因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两对近等基因系间的多态性SNPs位点及一致性的物理区间。结合候选区间的基因功能注释和基因表达分析,预测影响小麦穗粒数的重要候选基因。结果表明,N81和N82、N86和N87是两对在小麦穗部性状具有显著差异的近等基因系,其遗传相似度分别为98.02%和98.78%。通过660K SNP芯片分析,确定两对近等基因系分别在1B染色体上662~669 Mb、3B染色体上19~25 Mb和5B染色体上541~548 Mb的物理区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态性,表明这些物理区间可能是影响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候选区间。通过整合前人研究的QTL定位区间、基因功能注释、基因表达分析和同源基因功能分析,筛选出3个可能影响小麦穗粒数的重要候选基因,分别是1B染色体上编码苹果酸脱氢酶的TraesCS1B02G443200,3B染色体上编码AP2/ERF转录因子的TraesCS3B02G042400,5B染色体上编码C2H2类型锌指蛋白TraesCS5B02G366500。本研究结果为挖掘小麦穗粒数基因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660K SNP芯片 近等基因系 穗部相关性状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EMS诱变突变体表型鉴定与矮化突变体遗传分析
5
作者 闫梦苑 康旗帅 +8 位作者 袁伟格 唐培森 豆峻岭 刘东明 杨森 朱华玉 邓云 张兴平 杨路明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以西瓜种质G42花粉诱变获得的M_(1)和M_(2)代突变体材料为试材,在西瓜全生育期对子叶、真叶、花、株型和果实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记录。在1244株M_(1)代突变体中,获得了子叶颜色变异、叶片形态变异、半矮化、果皮颜色变异、雄性不... 以西瓜种质G42花粉诱变获得的M_(1)和M_(2)代突变体材料为试材,在西瓜全生育期对子叶、真叶、花、株型和果实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记录。在1244株M_(1)代突变体中,获得了子叶颜色变异、叶片形态变异、半矮化、果皮颜色变异、雄性不育等性状的59株突变体,总突变率为4.74%,其中叶片相关性状突变率最高,为1.12%。在1007个家系9741株M_(2)代突变体中筛选到半矮化、雄性不育、真叶黄化、果实大小等性状的发生突变,总变异率为18.87%,其中果实的突变率最高,为5.86%。对M_(2)代筛选到的矮化突变体M_(2)59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该矮化突变体与G42杂交构建的F2群体中正常株高与矮化单株符合3∶1分离比,由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对大量西瓜EMS突变体库的筛选与鉴定,筛选到一系列株型、雄性不育、果实变异的突变体,为今后西瓜优异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以及优异新品种的选育等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甲基磺酸乙酯 突变体筛选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播种机结构原理及先进机型
6
作者 周长安 郑来臣 +6 位作者 张树明 孟凯鑫 冯铃洋 张开兴 侯家彬 王必军 刘鑫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本文对面向大豆、玉米等籽粒作物的高速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高速精密播种机的优势,对目前国内外市面上几款先进的高速精密播种机进行了介绍,对高速精密播种机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归纳... 本文对面向大豆、玉米等籽粒作物的高速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高速精密播种机的优势,对目前国内外市面上几款先进的高速精密播种机进行了介绍,对高速精密播种机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归纳,为高速精密播种机的设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播种机 排种器 开沟器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7
作者 谢永超 孟艳春 +2 位作者 王梦雪 丁卓智 郑丹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24-231,共8页
选取2007—2021年山东省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山东省与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CEP成员国的经济规模(GDP)、人口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而成员... 选取2007—2021年山东省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分析山东省与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拓展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CEP成员国的经济规模(GDP)、人口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而成员国与山东省的相对距离、农业就业占比、是否为发达经济体、是否有共同经贸组织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有抑制作用;山东省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平均表现为贸易开拓型,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的贸易潜力系数下降明显,已经由潜力再造型转变成潜力巨大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表现为潜力开拓型,缅甸表现为潜力再造型。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充分重视RCEP协议的签订,稳定出口增速;重点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出口贸易潜力,开拓出口市场空间;做好RCEP衔接、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国家 农产品出口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辣椒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
8
作者 王茜 刘峰 薛彦 《辣椒杂志》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为分析辣椒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选用辣椒品种樟树港ST-8为材料,在两叶一心期设置7 d的0(CK)和50 mmol/L NaCl 2种盐胁迫处理,通过RNA-seq技术解析ST-8在盐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响应机制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辣... 为分析辣椒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选用辣椒品种樟树港ST-8为材料,在两叶一心期设置7 d的0(CK)和50 mmol/L NaCl 2种盐胁迫处理,通过RNA-seq技术解析ST-8在盐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响应机制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幼苗生长,处理组株高(14.69 cm)较对照组(17.48 cm)降低16.0%,根面积(17.22 cm^(2))较对照组(24.28 cm^(2))减少29.1%。通过转录组测序,CK相较于盐胁迫共鉴定出221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138个上调,1076个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条目,包括木葡聚糖代谢、纤维素生物合成和半纤维素代谢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细胞壁多糖代谢和植物-病原互作等通路。筛选出Caz02g18450、Caz03g40380、Caz12g03570和Caz12g17660等关键基因在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综上,辣椒通过调控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响应盐胁迫,这为解析辣椒耐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铁皮石斛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分化时间推算
9
作者 周宇 刘苑坤 +2 位作者 方玉占 周坚宏 陈家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研究不同产地来源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遗传差异性,有利于深入了解铁皮石斛物种起源与分化,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析了11种不同产地来源的铁皮石斛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11种铁皮石... 研究不同产地来源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遗传差异性,有利于深入了解铁皮石斛物种起源与分化,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析了11种不同产地来源的铁皮石斛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11种铁皮石斛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四分体结构,总长度为152 018~152 250 bp,包含124~131个基因,其中蛋白编码基因76~80个,rRNA基因8个,tRNA基因37~38个。通过对比叶绿体基因组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 IR)/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边界信息、序列共线性和简单重复序列发现,11种铁皮石斛叶绿体基因组整体差异度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序列不一致性,如浙江铁皮石斛与其他10种铁皮石斛在IRb/SSC边界处显示出不同;以雁荡山铁皮石斛为参考基因组的共线性分析显示其与台湾铁皮石斛在IRb区域表现出较大的序列差异;同样,在简单重复序列的数量和种类上11种铁皮石斛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利用分子钟原理推算显示,在本研究的11种铁皮石斛中,云南铁皮石斛最先分化形成,分化时间为8.98百万年前(million years ago, Mya),随后依次分化出现雁荡山、台湾(地区)、广西、贵州、浙江、福建、广东、湖南和江西等地铁皮石斛,安徽霍山铁皮石斛最后分化出现,时间为0.02 Mya。综上所述,本研究的11种铁皮石斛序列差异小且保守、进化速率相对较慢。不同地域之间铁皮石斛亲缘关系较近、种植背景模糊,可能与不同地域相互引种有关,也可能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部分产地地理条件特殊,使得该产地铁皮石斛更容易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叶绿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分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市场展望:产能持续增长 自给率逐步提高
10
作者 张璟 郭宇桥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16-19,共4页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其供求平衡对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回顾2024年,我国大豆生产总体稳定,消费持平略减,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价格整体下行。展望未来十年,预计大豆生产持续增长,消费量有小幅波动,进口持续缩减,出口稳中有...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其供求平衡对中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回顾2024年,我国大豆生产总体稳定,消费持平略减,进口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价格整体下行。展望未来十年,预计大豆生产持续增长,消费量有小幅波动,进口持续缩减,出口稳中有升,自给率逐步提高,国内价格基本稳定,国际价格长期波动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 产能增长 大豆 消费 市场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优绿茶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艳霞 陈燕飞 +2 位作者 金小俊 于佳琳 陈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阐述名优绿茶智能化采摘研究中的茶叶新梢与嫩芽识别、采摘点定位以及采茶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复杂多扰动环境下,密集交错的多目标智能识别、精准定位与无损采摘等相关学科领域具有... 阐述名优绿茶智能化采摘研究中的茶叶新梢与嫩芽识别、采摘点定位以及采茶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复杂多扰动环境下,密集交错的多目标智能识别、精准定位与无损采摘等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科学难题。通过总结现有技术存在的嫩芽识别精度低、定位误差大和采摘损伤芽头等问题,展望名优绿茶智能化采摘关键技术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智能化采摘 嫩芽识别 采摘定位 机器人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青椒识别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谦谦 孙艳霞 +3 位作者 徐星星 金小俊 于佳琳 陈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3,共5页
为解决青椒智能识别问题,以在自然环境中采集的苏椒1614图像为识别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选择YOLO-v3,Faster R-CNN和CenterNet 3种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并比较分析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Faster R-CNN为... 为解决青椒智能识别问题,以在自然环境中采集的苏椒1614图像为识别对象,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选择YOLO-v3,Faster R-CNN和CenterNet 3种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并比较分析不同深度学习模型的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Faster R-CNN为青椒识别的最优模型,其精度、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92.4%,79%和85.2%,证明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图像特征。研究为青椒的智能化识别与采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识别 自然环境 深度学习 智能化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用玉米分子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献文 胡颖雄 +2 位作者 郑洪建 张兴平 徐云碧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5期1-12,共12页
特用玉米是一类对于营养品质、质地、风味等有特殊要求的玉米类型,品质性状是特用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目前许多特用玉米重要的品质性状基因已被定位与克隆,利用分子育种方法加速特用玉米品质改良已经成为可能。特用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 特用玉米是一类对于营养品质、质地、风味等有特殊要求的玉米类型,品质性状是特用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目前许多特用玉米重要的品质性状基因已被定位与克隆,利用分子育种方法加速特用玉米品质改良已经成为可能。特用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高淀粉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和爆裂玉米等类型。研究证实控制前三类玉米品质性状的基因均与玉米胚乳淀粉合成途径的酶相关,由于基因序列发生插入、缺失、重组及单核苷酸变异等不同类型的突变引起淀粉合成途径的酶失去或降低活性,导致胚乳中糖与淀粉的组分与含量改变,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特用玉米品质性状。特用玉米品质性状重要基因包括甜质基因sh2、bt1、bt2、su1、ae1,淀粉合成调控基因se1与wx1,高蛋白基因o2等。基因序列遗传变异分析发现,sh2、bt2、su1、ae1、wx1、o2等基因存在多种自然突变类型,且不同的突变类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基因序列结构差异。针对这些重要基因的功能标记已被开发与利用,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技术的高效特性也得到了验证。爆裂玉米Ga1-S基因具有单向杂交不亲和特性,能够有效阻止外源花粉污染。培育带有Ga1-S基因的甜玉米、糯玉米、高淀粉玉米等特用玉米,可以减少大田栽培下此类玉米雌穗受外源花粉污染的概率,提高玉米产品品质,节约生产成本。基于特用玉米分子育种现状,应进一步开展特色玉米测序和深度重测序,分析特色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子机理,构建基因与环境互作模型,开发复杂数量性状的高通量芯片精准检测技术,探索多重育种技术的整合方案,建立特用玉米品种分子保护机制,从而提高特用玉米分子育种技术的水平和质量,加快特用玉米育种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用玉米 品质性状 分子育种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田田 徐爱华 +2 位作者 谢永超 丁卓智 郑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44-152,共9页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 【目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推动合作社事业良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的动机以及障碍因素,对加快实现合作社联合社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基于24家农民合作社、6家联合社及30家联合社成员社的调研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对组建合作社联合社的动机及障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通过充分提炼原始访谈数据,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流程,不断比较归纳、概括,深入分析各类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动机及障碍因素模型。【结果】构建模型中的利益型动机、价值型动机、交互型障碍、管理型障碍、素质型障碍和社会环境6个主范畴对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利益型动机和价值型动机是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内在动力,选取A1~A3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加以验证;交互型、管理型、素质型障碍对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意愿的产生起抑制作用,选取A4~A8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验证该结果;社会环境因素在组建意愿向组建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选取A9~A15合作社的代表性描述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并验证。影响联合社组建的因素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由关注数量合作向注重质量合作的转变,二是由侧重生产前端合作向全产业链合作的转变,三是由被动合作向主动合作的转变,四是由形式合作向实际建设转变。【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强化合作社组建联合社的利益型和价值型动机,加强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中的交互性沟通,规范组建联合社的带头社的内部管理,发挥理事长在组建联合社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强化政府对组建联合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联合社 扎根理论 动机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丽丽 李美娆 刘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02,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对满足粮食生产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我国粮... 数字普惠金融对满足粮食生产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力量。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并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农地流转水平、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粮食生产安全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平衡和深化不同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应用;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服务粮食生产的效率;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生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与粮食生产深度融合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粮食生产安全 农业技术创新 农地流转 风险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品种及材料对3种真菌病害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甜 黄大跃 +9 位作者 刘欣 张兴平 利继东 徐兵划 顾妍 刘璐 张雪莲 谢芸霞 黄雅娴 孙玉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枯萎病、蔓枯病和白粉病是常见的西瓜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产业发展。为筛选出具有枯萎病、蔓枯病、白粉病抗性的西瓜品种或材料,为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44个西瓜品种或材料分别进行枯萎病小种1、小种2、蔓枯病、白粉病苗期... 枯萎病、蔓枯病和白粉病是常见的西瓜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产业发展。为筛选出具有枯萎病、蔓枯病、白粉病抗性的西瓜品种或材料,为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44个西瓜品种或材料分别进行枯萎病小种1、小种2、蔓枯病、白粉病苗期抗性鉴定。结果发现,苏创3号、苏梦5号、2103WMH0120、2108WME0002兼抗枯萎病小种1、蔓枯病、白粉病3种病害。其中,苏创3号与同属于中果红瓤类型的早佳相比,枯萎病小种1病情指数下降了95.24%,蔓枯病病情指数下降了43.99%,白粉病病情指数下降了52.20%;苏梦5号与同属于小果红瓤类型的早春红玉相比,枯萎病小种1病情指数下降了96.03%,蔓枯病病情指数下降了38.89%,白粉病病情指数下降了51.32%;2103WMH0120与同属于小果红瓤类型的早春红玉相比,枯萎病病情指数下降了98.73%,蔓枯病病情指数下降了39.75%,白粉病病情指数下降了69.48%;2108WME0002与同属于小果黄瓤类型的小兰相比,枯萎病小种1病情指数下降了98.65%,蔓枯病病情指数下降了30.90%,白粉病病情指数下降了51.04%。另外也有不少材料分别表现出了对枯萎病小种1、枯萎病小种2、蔓枯病、白粉病的抗性。通过本次试验,对江苏徐淮地区自主培育的多个西瓜品种及重要西瓜材料的苗期抗病性进行了初步评估,为今后抗病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蔓枯病 白粉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特征、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季焜 廖文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68,共5页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等,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我国各类特色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呈现“百花齐放”的...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等,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前,我国各类特色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彰显强劲动能。但仍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和产业集群,面临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链条尚不健全、价值分配较为不均、品牌特色不足、产品宣传不够等挑战。应着力制定跨县市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协同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农民能力与组织化程度、努力打造优质农产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蔬菜田精准除草作业区域检测方法
18
作者 李卫丽 金小俊 +1 位作者 于佳琳 陈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蔬菜生长随机,杂草种类众多。传统杂草识别算法复杂,且仅识别出杂草,未能精准确定除草作业区域。本研究以蔬菜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拟探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杂草识别与精准除草作业区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将原图切分网... 【目的】蔬菜生长随机,杂草种类众多。传统杂草识别算法复杂,且仅识别出杂草,未能精准确定除草作业区域。本研究以蔬菜及其伴生杂草为研究对象,拟探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杂草识别与精准除草作业区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将原图切分网格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识别蔬菜、杂草及土壤,将包含杂草的网格图像标记为除草作业区域。选取ShuffleNet、DenseNet和ResNet模型开展识别试验,并采用精度、召回率、F_(1)值和总体准确率、平均准确率分别对验证集和测试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选的3种网络模型均能较好地识别杂草和蔬菜,其中ShuffleNet为杂草识别最优模型,其对杂草的识别具有较为均衡的精度和召回率,分别为95.5%、97%,且其识别速度也达最优,为68.37 fps,能够应用于实时杂草识别。【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除草作业区域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极佳的识别效果,可用于蔬菜田间杂草的精准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杂草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作业区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产孢及接种方法比较
19
作者 白甜 刘璐 +6 位作者 黄大跃 刘欣 程瑞 许文钊 罗德旭 张兴平 孙玉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为了明确西瓜蔓枯病(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最佳产孢方法和最佳接种方法,为西瓜蔓枯病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奠定坚实基础,围绕西瓜蔓枯病的产孢及接种方法展开研究。从蔓枯病分生孢子的产孢时间、产孢量、孢子形态等... 为了明确西瓜蔓枯病(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最佳产孢方法和最佳接种方法,为西瓜蔓枯病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奠定坚实基础,围绕西瓜蔓枯病的产孢及接种方法展开研究。从蔓枯病分生孢子的产孢时间、产孢量、孢子形态等方面比较2种常见的产孢方法,发现紫外诱导产孢法与黄瓜诱导产孢法相比产孢时间短、产孢量多且稳定、孢子形态正常、成本低,是目前西瓜蔓枯病的最佳产孢方法。分别用离体菌饼接种法、活体孢子悬浮液点接法、活体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接种西瓜抗感材料,从操作难易程度、准确性等方面对3种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3种接种方法各有优劣。离体菌饼接种法和活体孢子悬浮液点接法接种后,西瓜抗感材料抗感差异明显,而活体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接种后有感病材料表现为中抗。通过比较发现,离体菌饼接种法和活体孢子悬浮液点接法较为可靠,但离体菌饼接种法病情分级标准划分不够精细,材料间抗性的微小差别难以体现;活体孢子悬浮液点接法准确性较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耗力;活体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操作简单,但难以准确控制接种体的量,准确性一般。因此建议大批量材料进行蔓枯病抗性鉴定时可采用活体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进行初步筛选,少量材料进行蔓枯病抗性鉴定时可采用活体孢子悬浮液点接法,离体菌饼接种法可作为辅助方法进一步验证接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蔓枯病 产孢 接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卷积神经网络与颜色分割的青菜杂草识别
20
作者 金慧萍 朱文鹏 +2 位作者 刘腾 于佳琳 金小俊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杂草种类繁多且分布随机导致杂草识别难度大、准确率低和实时性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青菜杂草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切分后的网格图像进行青菜识别,以此排除青菜网格图像。进而运用图像处理技... 杂草种类繁多且分布随机导致杂草识别难度大、准确率低和实时性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青菜杂草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切分后的网格图像进行青菜识别,以此排除青菜网格图像。进而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包含青菜的网格进行图像分割,识别出不含绿色像素的背景网格图像,并将剩下的网格图像标记为杂草图像。试验结果表明:DenseNet模型、RegNet模型和ShuffleNet模型在测试集识别青菜的总体准确率均高于0.965,展现良好的识别效果。识别速度方面,ShuffleNet模型具有最高的计算效率,识别单张原始图像仅耗时14.12 ms,相应帧率为70.84 fps,满足实时杂草识别应用需求。识别青菜进而区分杂草与土壤,有效降低杂草识别的复杂度,同时提高杂草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杂草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颜色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